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案,文件包含《回延安》2-1教案docx、《回延安》1-3学习任务单doc、《回延安》1-1教案docx、《回延安》2-3学习任务单doc等4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回延安》(2)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一、了解“母亲”形象,字斟句酌,初步感受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二、探寻诗人经历,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回延安》的创作价值。 【课前预习任务】一、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文学作品,回顾并总结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特点。二、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和贺敬之的成长背景和《回延安》的创作背景。 【课上学习任务】一、了解“母亲”形象(一)走进“母亲”形象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二)具体分析《回延安》中的“母亲”形象: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又换新衣。二、探寻诗人经历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心中的“母亲”就是延安。那么并非诗人出生之地,而只是作为诗人“第二故乡”的延安,究竟与诗人有着怎样的渊源,诗人又为何称其为“母亲”,对其饱含深情地声声呼唤呢?那些母亲曾谆谆教诲过的革命精神究竟是怎样的精神?我们恐怕要走进诗人的经历,一起去探访诗人与延安之间的情缘。诗人于1956年参加西北五省青年造林大会时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延安,创作出这首饱含深情的抒情诗。那么当初他又是在何时、为何来到延安的呢?引入诗人的经历和诗作《跃进》《放声歌唱》《南泥湾》中的选段,使学生充分了解诗人成长的特殊背景以及与延安之间的血肉关联。《跃进》选段:
一九四〇年,走出了那狭窄的低沉而喑哑的门槛。 春天,浓雾的早晨,野花——红色的招引。去远方啊! 不回头,那衰颓的小城,忘记那些腐蚀的日子。 我们四个,——在西北的路上,迷天的大风砂里。 山,那么陡!——翻过! 风砂扬起我们的笑,扬起我们的歌!
《放声歌唱》选段:
在每一分钟内,有多少个婴儿诞生在你们的怀抱里!而我的真正的生命,就从这里开始——在我亲爱的延河边,在这黄土高原的窑洞里!啊,我睁开初生婴儿般的眼睛,推开窑门——“同志,请问:干部处是不是在这里?” “啊,欢迎你,小鬼!到延安来参加革命……好。在这张登记表上写上吧,你的名字、履历。一会儿,到管理员同志那里去领你的碗筷。你的军装要‘三号’的,——唔,不过裤脚还得卷起……”
《南泥湾》: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 ——《南泥湾》
陕北民谣:众位同志听我话,种谷要种狼尾巴。种花要种果子花,看秧歌要看鲁艺家。三、感受诗人情怀具体分析《回延安》中: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手把手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课后作业】结合课上所学和生活实际,尤其是我们共同抗击的新冠肺炎疫情,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感受,谈一谈今天我们传承“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400字以上,自拟题目。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写作思路:2020年是终将被载入史册的一年。我们的国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冲击。当武汉成为疫情的风暴中心,进而大半国土陷入危境时,无数中国人的心弦都为之牵动。短短两个多月之间,无数心系同胞苦难的中华儿女不顾安危疲倦,投身到抗疫的洪流中。不论是白衣天使、研发疫苗的科研骨干,还是建筑工人、快递小哥,亦或是良心媒体人和社区志愿者,他们无不报着舍生忘死的信念,奋力一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国家危难之际,诠释了“救亡图存”的延安精神,用生命谱写着“新延安精神”。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展开来谈你的感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2 回延安/贺敬之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预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回延安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诵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感,抒情性强,理解“延安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表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信天游”的特点,理解比兴的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