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高考语文押题卷
2022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答案解析01(天津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答案解析01(天津卷),文件包含语文-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天津卷01全解全析docx、语文-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天津卷01考试版docx、语文-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天津卷01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参考答案1224567891011CBDCBDDBACB1.C 2.B 3.D4.C5.B 6.D7.D8.B 9.A 10.C11.B12.(1)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2)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子是水流;使源头浑浊却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13.①他的法度的施行,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或执法不完备。②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或教化(育)不完善。③他亲临作战阵地,战必胜,攻必克,勇武善战,不是前代圣王所崇尚的;或军事、作战不遵圣王之训。④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都顺服服从,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或对外族教化超出圣王的做法。参考译文:材料一取代隋朝的是唐,前后更换了十八位君主,相传三百年,它的国势没有比太宗时代更兴盛的了。太宗作为君主,能够屈己意倾听劝谏,用仁心爱护百姓,可以说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他定租庸征民赋役,置府兵保养军队,因政务设立官职,视才能委任官吏,用礼仪改良风俗,重农业劝导百姓。赋役有规定的制度,兵农有安定的职业,官吏不挂空名,职事不会废弛,人民习惯于行善,离弃了末作贱业。使在上掌权的,政务切要而不繁难;向百姓征取的,数量不多而易供应。百姓能切实务农,国家也不废军备;既保持了军队编制,又得到了农田利益。大小政务都有专人负责,俸禄支出都实而不虚;人才都能得到录用,治国的体制可以一派相承。人们的廉耻观念一天比一天加深,国家的耕地面积一天比一天扩大。用他的这套法令制度治理天下,天下就安宁太平;废弛了,天下就危险混乱,可以说他有治理的才能。实行这套法令制度几年以后,粮食的价格贱到一斗米只要几个钱,居家的人都有积蓄,出门的人也有余财,人人都懂得自尊自爱,几乎连刑法都废置不用了,可以说他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太宗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却还不能与前代圣王相提并论,这是因为他的法度的施行,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他亲临作战阵地,战必胜,攻必克,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勇武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崇尚的行为;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太宗治理天下,得失就是这样。 材料二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担任元帅攻打仁杲,仁杲请求投降。不久各将领来贺喜太宗,趁机问他:“当初大王在郊野大战打败了敌人,可是敌人的主帅还占据着城池;大王您没有攻下城池的战具,只是带领骑兵追逐,也不依靠步兵,就一直迫近城下,大家都怀疑您不能攻破,可是竟然攻下了那城池,这是什么原因呢?”太宗说:“这是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来逼迫他,使他的计策来不及展开,因此攻克它。如果不赶快追赶敌人继续攻打,敌人逃跑放弃城池,仁杲招回安抚他们,那么城池就不能攻占了。这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谋划,各位都看不到(这一点)吗?”各大将说:“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材料三有人上书(给唐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谁是奸佞小人?”那人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确切知道谁是奸佞小人,请陛下佯装大怒来试一试大臣们,如果谁不畏惧陛下的怒气,诚挚直率地进言进谏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谄媚顺从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说:“皇帝,是水的源头;群臣,是水的支流。使源头混浊却希望支流清澈,是不可能的事。皇帝自己都做欺诈的事,怎么能责求臣子正直!我正用诚信治理天下,即使你的计策很好,但我是不会采纳你的计划的。”14.(1)C(2)①开篇两句用“木叶”“漫漫空水”等意象(或翻译诗句:秋风里万木凋零,君山上落叶纷飞;洞庭湖水与长天一色,浩浩荡荡),描绘了一幅萧瑟迷蒙的洞庭秋景图。②作用: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悲凉的情感作铺垫或奠定了全词悲伤的感情基调。(3)羁旅的愁思,遭受贬谪的失意、怨愤,对故乡的眷恋或者对君王的期待。15.(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亦余心之所善兮 (3)两朝开济老臣心 (4)猿猱欲度愁攀援 (5)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16.BE17.(1)内容上说明时间在流逝,生命在流淌,要珍惜青春。(2)结构上前后照应。18.(1)具有坚挺、鲜亮的人格精神的人。(2)我不希望青春只是追求物欲,它应该追求饱满的精神。19.①他们是一群孤独而灵魂饱满的诗意栖息者,作者列举这些人,点明伟大的灵魂和精神所拥有的感召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目的是告诉人们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作者以这些人为例,在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呼唤坚挺、鲜亮的人格。 示例一:为了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苦苦思索,“肠一日而九迴”,在“隐忍苟活,幽于粪土”和“死于节”中做出了生死抉择,完成光照千秋的《史记》是他活着惟一的期盼。示例二:在病榻前,百年文豪巴金老人仍然笔耕不辍,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气讲着真话,《随想录》成了他“爱真理,忠实地生活”的代名词,也许这才是巴老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20.①保持自己尊贵和独立的人格。②使自己的精神丰富。21.(1)在稳定的乡士社会,人口不必流动,血缘家族就可以聚居在一起。母亲的家族几十年一直聚合在一起就是稳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缩影。而当一个家族扩大到一定程度,就要不断往外扩展,最终在区位上分裂。所以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母亲的家族最终“失散”。(2)《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的伟大作品。以金陵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故事为载体,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22.①“要求”改为“号召”;②“展现”改为“增强”;③“参加表演”改为“出席比赛”或“观看比赛”;④“务必”去掉。23.略【参考立意】(1)变与不变是和谐统一的。(2)变是建立在不变的基础上的。(3)万变不离其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全解全析),共25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考试版)A4,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参考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①童年,【答案】A,【答案】B、D,;龙游孕育的不凡的先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