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教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教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教学设计,共7页。
    朱自清[教学设想]    在《春》一课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PPT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知识的拓展延伸,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和感 知课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课文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1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之美。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因此引导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学会观察自然,运用形象的语言描写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好本文对学生学好后面几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接触抒情散文,一些学生的阅读基础较差,因此,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再此基础上了解写景的特点,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目标]1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2 .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学习重点]1.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学习观察、描绘、抒情的写作方法。
    2.体会各种修辞方法和运用和效果。学习本文的语言艺术。[教法设计]
    1. 本课以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自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读少讲。特别是描绘的几幅画面,让学生取代老师的重复教学活动,并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文中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预习指导 ]1.扫清文中的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2.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春”的古诗句;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1、(导语)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你学过哪些有关“春天”的诗歌呢?请大声朗读出来,让大家共享,好吗?(学生朗读,教师解析。)课件展示,图文结合,欣赏感受诗的意境、春的神韵,为课文教学做情感铺垫。今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内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2、(作者简介)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朱自清——生平经历、渊博知识、走遍世界、作品成就等等。意在引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课 件作恰当展示:朱自清(1898.11.22 -- 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 二、诵读欣赏: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读清词句句,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细心体会,理解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基础;利用PPT展示生字词,并进行正音                     朗润(rù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宛转(zhuǎn)  嘹(liáo)亮水涨(zhăng) 抖擞(dǒu sǒu)精神 应和(hè  薄(bó)烟 黄晕(yùn)捉迷藏(cáng ) 宛转(wǎn zhuăn) 散( săn )在草里  嘹(liáo)亮2、四人小组朗读交流:指正读音,互相间合作讨论朗读情感的处理,读出作品的美感3、学生代表朗诵展示,配以音乐《秋日私语》。三、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沥青行文思路    一面读课文一面思考作者全文侧重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写了那几幅图画?你能分别给它们去上名字吗?每幅图画有什么意境?让学生明确: 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2、弄清结构,概括段意。《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描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其构思布局,颇巨匠心。问:美文都有一个精美的结构,《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你能发现文章结构的精美之处吗?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弄清结构,讨论内容写在白纸上,并让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明确: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来。(盼春)第二部分(2~7)具体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第三部分(8~10)写的是作者赞美春天。 (颂春)3、教师小结: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细腻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其中:“盼春”是本文的开端,作者满怀期待与喜悦,采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春天在“东风”吹拂下姗姗来到人间。   “绘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细地观察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有趣。“颂春”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以三个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题旨,归结全文。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绘春。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精心选择了最具春天特征的几个具体画面,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四、品味探究: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春》的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活动,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问题设计:a、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喜欢的理由。或文中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运用最妙?说说理由。或这幅春景图中,有人有物,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高有低,你能说说这样描绘景物的妙处吗?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让学生明确](1)、盼春时是什么心情,从哪几个词表现出来?盼春时心情急切 ,从两个盼望着看出来的“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字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2)“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烈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地,绿绿的”放回原来的位置,作比较,体味不同的效果。(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作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叫)着。“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闹的气氛,绘声绘态,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5)花散(开)在草丛……   “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6)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母亲的手抚摸地感觉:温暖、亲切、慈爱、幸福、深含感情。五、细品归纳 1每位同学细读全文,对四幅春景图写法和特征并结合下表进行归纳,看谁归纳得又快又准  春草图    春花图春风图 春雨图  嫩、绿、多、软   多、艳、甜     和悦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    由高到低   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正面与侧面结合 虚实结合  多感官描写    动静结合   拟人   排比、比喻 拟人、比喻排比、比喻                                               六、剖析赞春  品味修辞学生齐读课后三个比喻句,体会它们的修辞与含义,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学生结合以下问题同排进行交流:1、 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让学生明确:“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2、 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3、 三个比喻句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1) 娃娃新。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A 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B 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C 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2) 春姑娘美。喜欢春姑娘的美:A 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B 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C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美。 
    (3) 青年健壮,让春天充满活力A 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B 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C 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老师小结:这一部分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这个结尾正是对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4、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惜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爱春:热爱自然,赞美春天 、拓展延伸:美好的想象又需要借助生动精美的语言为它插上漂亮的羽翼,在读者头脑中腾飞,以便激起读者同样的想象,受到生命的启迪、人生的感悟、美的陶冶。1 、交流分享:(读一读,读出情,品一品,品出味)2、请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你觉得春天还象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并把它写在日记本上。课堂练习1、把你认为精美的语句读给大家欣赏。2、择一你喜爱的季节,写一300以上的随笔,题目自拟。九、我来学小结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 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 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十、板书结构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春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春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作者介绍,背景链接,朗读课文,圈字正音,划分段落,课堂练习,课文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