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及答案
展开昆明一中2022届高三第十次联考
物理参考答案
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答案 | C | C | C | C | A | BD | BC | AB |
14答案:C
解析: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能辐射的不同频率的光子种类数目为C=6,故A错误;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子种类数目为6种,对应的能量分别为ΔE1=E4-E1=12.75 eV,ΔE2=E4-E2=2.55 eV,ΔE3=E4-E3=0.66 eV,ΔE4=E3-E1=12.09 eV,ΔE5=E3-E2=1.89 eV,ΔE6=E2-E1=10.2 eV,辐射出波长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12.75 eV,故B错误;其中有3种光子的能量大于4.54 eV,则有3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能量减小,其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由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k=m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故C正确;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光子的能量为2.55 eV,小于钨的逸出功4.54 eV,所以用该光照射钨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错误。
15.答案:C
解析:设小球经过时间t打在斜面上Q(x,y)点,则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6-y=gt2。又因为y=x2,可解得:x=1 m,y=1 m,故C正确。
16.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UAB==10 V,UAC==5 V, UBC=φB-φC=φB-φA+φA-φC=-5 V,A错误;D为AB的中点,△CDB为等边三角形,φC=φD,BE⊥CD则电场方向由E指向B,且,带入数据得E=10V/m,B错误,C正确;电势相等,一电子从B点移到AC的中点R电势差UBR=-7.5V,电场力做功WBR=UBR(-e)=7.5ev,故电势能降低7.5ev,D错误。
17.答案:C
解析: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张角为α,根据几何关系可得火星半径为R=rsin ,质量为m0的物体在火星表面有G=m0g,两式联立解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选项A错误;根据质量为m0的物体在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0,与R=rsin 联立解得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选项B错误;作出天问一号上观察到日全食的示意图,日全食持续的时间为天问一号在GE之间运行的时间,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三角形OAB与三角形OED全等,则∠OED=∠OAB=,DE平行于OA,则∠AOE=∠OED=,同理可得∠AOG=,则观察到日全食时天问一号转过的角度为∠EOG=2×=α,设天问一号的周期为T,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r,解得周期T=2π ,观察到日全食的时间为t=T=α ,选项C正确;设天问一号的角速度为ω,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rω2,解得角速度为ω= ,选项D错误。
18.答案:A
解析:对滑轮和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bg=2Tcosθ,计算得T=。将固定点c向左移动少许,则θ减小,故拉力T减小;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绳子拉力减小,但因为不知道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方向,故不能判断静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故A错误,C正确;对斜劈、物体a、b和滑轮1、2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细线的拉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N=G总-Tcosθ=G总-,N与角度θ无关,恒定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劈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B正确;f=Tsinθ=tanθ,将固定点c向左移动少许,则θ减小,故摩擦力减小,所以D正确。本题要求选说法错误的,故选A。
19.答案:BD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设弹力为T,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对小球竖直方向有Tsinθ=mg,而T=k(MPcos θ-x0),则当转速增大后,若小球位置升高,则θ变小、T变小,竖直方向有Tsinθ<mg,不符合题意;小球位置降低也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θ为定值,T不变,则当转速增大后,小球的高度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A错误,B正确;水平方向当转速较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FN背离转轴,有Tcos θ-FN=mω2r,即FN=Tcos θ-mω2r,当转速较大时,FN′指向转轴,有Tcos θ+FN′=mω′2r,即FN′=mω′2r-Tcos θ,因ω′>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杆的压力不一定变大,C错误;根据F合=mω2r,可知因角速度变大,小球所受合外力变大,D正确。
20.答案:BC
解析:t=0.05s时电动势最大,线圈所处位置应垂直于中性面,即和图甲所示位置垂直,故A错;交流电的周期T=0.2 s,故交流电的频率f==5 Hz,B正确;线框转动的角速率ω=2πf,则根据Em=nBSω可知,线框面积S==m2,C正确;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的有效值,该交流电有效值不为零,故D错误。
21. 答案 AB
解析 导体棒释放瞬间,对导体棒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加速度a=gsinθ-μgcosθ,A正确;根据=,=,q=Δt,联立求得棒从开始运动直至地面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q==,B正确;设导体棒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cosθ-W安=mv-0,则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W安=mgh-μmg-mv,C错误;当导体棒速度为v时,回路电动势E=BLv,I=,F安=BIL=,对导体棒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a=gsinθ-μgcosθ-,所以当导体棒质量增大,速度相同时,加速度会变大,总位移不变,故时间会减小,D错误
22.(6分)答案:(1)(2分);(2)9.6(2分);(3)适当增大n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分)。
解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s=gT2,则有g=,而T=,解得g=。
(2)将s=0.90 m,n=30,t=13.0 s代入g=,解得g≈9.6 m/s2。
(3)根据公式g=,要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可适当增大n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3.(10分)答案:(1)E(1分);D(1分);(2)图见解析(2分);(3)I(2分);(4)10.0(9.60~10.4均可)(2分);6.67(6.60~6.70均可)(2分)。
解析:(1)热敏电阻两端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式接法,故滑动变阻器应选择总阻值较小的R3,电源电动势为15 V,故电压表应选择V2,通过估算可知电流表应选择A2。
(2)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由图可知,随着电流增加,热敏电阻温度升高,I的电阻变大,Ⅱ的电阻变小,故I是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
(4)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U+Ir,由题图乙曲线Ⅱ可知,当R1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 A,电阻 R1两端电压为8.0 V;当R2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电阻R2两端电压为6.0 V,解得E=10.0 V,r=6.67 Ω。
24.答案:(1)12J(2)39N
解析:
(1)(6分)对B在撤去F后有:xB=1.0m,撤去F时B的动能EkB=6J,由动能定理有:
………………………………………………①
在撤去F前,对B由动能定律得:
………………………………………………②
联立以上两式,带入数据得:WAB=12J………………………③
(2)(6分)撤去力F后,滑块A继续滑行的距离为,撤去F时B的动能EkA=9J,由动能定理有:
………………………………………………④
力F作用的过程中,分析滑块A、B整体,由动能定理:
…………………………………⑤
带入数据得:F=39N。…………………………………………⑥
提示:以上6式,每式2分,共12分。
25.答案:(1) (2) (3),n=2,3,4,5
解析:(1)(4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4d=v0t……………………………………………………………………………(1)
1.5d=at2…………………………………………………………………………(2)
a=Eq/m……………………………………………………………………………(3)
联立解得E=。……………………………………………………………(4)
(2)(6分)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tan θ==,则θ=37°…………………………………………………………(5)
粒子从O点出电场时的速度为:v==v0………………………………(6)
粒子在磁场中,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有
qvB1=m…………………………………………………………………………(7)
由几何关系有Rcos 37°+d=R……………………………………………………(8)
联立解得B1=。………………………………………………………………(9)
(3)(10分)由几何关系知S到O点的距离为
l=2Rsin 37°+20.5dtan53°,…………………………………………………(10)
要使粒子经n次偏转仍过S点
则有(n>1)…………………………………(11)
R′=…………………………………………………………………………(12)
解得B2=(n>1)………………………………………………………(13)
则=………………………………………………………………………(14)
由于11-2n>0得n<,所以n可能值为2、3、4、5。………………………(15)
提示:第(1)、(2)、(3)、(4)、(6)、(7)、(8)、(9)、(12)、(15)式每式1分,第(5)、(10)、(11)、(13)、(14)每式2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答案:增大(1分);不变(2分);可以(2分)。
解析:饱和汽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温度升高时,饱和汽压增大;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分子密度都是一定的,水的饱和汽体积减小时,分子数密度不变;降低温度,饱和汽压减小,所以可以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
(2)(10分)答案:①;②
解析:①(6分)设题图(a)中左管封闭气柱的长为l1,气体压强:
………………………………………………………………………①
解得:
封闭气体体积:……………………………………………………………②
图(b)中,封闭气体压强…………………………………………③
解得:
封闭气体体积:…………………………………………④
由等温变化得:…………………………………………………………⑤
解得图(a)封闭气柱的长为:…………………………………………⑥
②(4分)初始时:,,
恒温箱中:……………………………………………………⑦
而=480K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⑧
而恒温箱内气体压强P=P3………………………………………………………⑨
解得…………………………………………………………………⑩
因为左右两边液面正好相平,所以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恒温箱内气体的压强80cmHg。
提示:以上各式,每式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解析:
(1)(5分)答案:ABE
J解析:由题图乙知t=0.6 s时,质点A的振动方向是向下的,由“上下坡法”可知此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A正确;由题图甲知波长λ=8 m,由题图乙知该波的周期T=1.2 s,所以该波的波速为v== m/s,B正确;由“上下坡法”可知此时质点P向上振动,质点Q向下振动,但P离波峰距离大,比质点Q后回到平衡位置,C错误;因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波形,质点本身并不随波传播,D错误;0.6 s是半个周期,所以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s=2A=20 cm,E正确。
(2)(10分)答案:①;② a。
解析:①(6分)如图由几何关系知:
i=120°-90°=30°…………………①
r=60°…………………………………②
由=……………………………③
可得n==………………④
②(4分)由几何关系知:=……………………⑤
得d= a………………………………………………⑥
提示:①、②式每式1分,③~⑥式每式2分。
2022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物理答案docx、昆一中10理综试卷pdf、化学答案docx、生物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1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图片版pdf、物理答案docx、化学答案doc、生物答案doc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PDF版),文件包含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pdf、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物理答案pdf、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化学答案pdf、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生物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