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五章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五章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五章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五章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五章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反应前质量/g4142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631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乙是反应物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10g2.如图所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随着蜡烛的燃烧,天平反映的信息是A.指针逐渐向左倾斜 B.指针逐渐向右倾斜C.指针不动 D.蜡烛燃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哪位科学家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A.道尔顿 B.阿伏伽德罗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4.红磷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符合题意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5.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充分反应后,乙+=甲的质量                           B. 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6.化学方程式可表明(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的关系.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7.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缓慢氧化B.反应中涉及3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元素、分子的种类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C.反应物甲、乙的质量比为89D.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9.在密闭容器中测得甲、乙、丙、丁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反应前的质量/B205237反应后的质量/Bx35212A.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等于15C.该反应中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5 D.物质乙一定是化合物10.实验时可以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2X+S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H2O                                       B. H2S                                       C. S                                       D. O2二、填空题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服务于生活。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消毒液成了家庭、医院、宾馆常用的消毒剂。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CH3COOOH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过氧乙酸具有强腐蚀性,且在室温下易分解成乙酸和一种常见气体X,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OH═2CH3COOH+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2.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据图回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构成甲烷的微粒是___________(2)上述反应涉及到的氧化物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3)该反应前后,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元素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种类       原子的种类       分子种类       原子个数(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13.如图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14.2H2+O22H2O的反应中,H2O2H2O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若要生成27g水,需要 ________  g氧气和 ________  g氢气才能恰好完全反应.15.硝酸见光易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HNO3 2X+4NO2↑+O2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②NO2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硝酸应________保存。三、解答题16.小希同学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回忆老师做的以下四个演示实验:1)在实验中,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填序号);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甚至缩进玻璃管中c.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d.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右偏e.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左偏2)在实验中,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3)在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他认为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 ,若想天平仍然能保持平衡,需确保此实验在 _____ 体系中进行;4)实验中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_____ (写出其中一条)。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_____ (填序号);a.元素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分子种类 d.分子质量 e.原子种类 f.原子质量17.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袋有深度为10cmCuSO4溶液现将一小铝块放入CuSO4溶液中则反应前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Pa,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已知CuSO4溶液的密度ρ12×103kg/m3  g10N/kg  18.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加。    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    19.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20.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待测值=4+1+42+10-20-6-31=0;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可以判断反应物为:甲和丙,而生成物为乙和丁,但是无法判断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无法判断是否是置换反应,故错误;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4g-0g):(42g-6g=4g36g=19,故正确;C、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乙是生成物,故错误;D、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故错误。故选B2B【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逸散进空气,左盘质量变少,则指针逐渐向右倾斜,故A不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进空气,左盘质量变少,指针逐渐向右倾斜,故B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逸散进空气,指针向右倾斜,故C不正确;       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反应,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故选B3C【解析】A、道尔顿提出原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B、阿伏加德罗首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拉瓦锡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故选C4. B   【解析】A、图A表示随时间的增加,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在不断增大,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不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图B表示随时间的增加,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在不变,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相符,故B符合题意;C、图C表示随时间的增加,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在不断增大直到反应完成后质量不再改变,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不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D、图D表示随时间的增加,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待一段时间后质量开始减小,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 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增加,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故丙是反应物.A、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等于生成甲、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根据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无法确定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反应中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6. D   【解析】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故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的关系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7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不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误;B、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其中二氧化碳、水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2,故D正确。故选D8C【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方程式为:CH4+H2OCO+3H2A.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中,氢元素由+1价降低为0价。碳元素由﹣4价升高为+2价,选项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乙的质量比为161889,选项正确;D.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选项错误。故选C9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则有20+5+2+37= x+35+2+12,得x=15,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乙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分析可知,x=15,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不知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甲、丁是反应物,乙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0. A   【解析】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2X+SO2,反应物中铜、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0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A二、填空题11. +16112O2   【解析】1、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1+x+-2=0,解得:x=+1
    2CH3COOOH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3=6112.
    3、过氧乙酸具有强腐蚀性,且在室温下易分解成乙酸和一种常见气体X,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OH═2CH3COOH+X↑,反应前有4C8H6O,反应后有4C8H4OX,所以X中含有2O,则X的化学式为O2

    故答案为:1+1
    26112
    3O2 12(1)分子(或甲烷分子或CH4)(2)CO2H2O(3)①②④(4)          1664(14)【解析】 (1)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故填:分子。(2)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上述反应涉及到的氧化物有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O2H2O(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个数不变,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填:①②④⑥(4)由图可知,该反应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16:(32×2=1664=14,故填:1664(14)13     2H2O 2H2↑+O2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解析】1)由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14.189243【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H2O2H2O的质量比为(2×2):32:(18×2=189;设如果要制取27gH2O,需H2的质量为x,根据氢气与水的质量比可得=,解之得x=3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需O2的质量为27g3g=24g故答案为:18924315. H2O+4;避光   【解析】由4HNO3 2X+4NO2↑+O2可知, 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水,水的化学式是H2O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计算出N元素的化合价为+4因为硝酸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故答案为:①H2O②+4避光。三、解答题16     abc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     密闭     反应生成的氧化镁固体小颗粒部分扩散到空气中(合理即可)     aef【解析】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使气球先变大,由于燃烧消耗氧气,冷却后气球变小,甚至缩进玻璃管中,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填:abc2)在实验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可观察到的实验现是: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发生的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由于装置是敞开体系,二氧化碳逸出到空气中,导致天平指针向右偏,他认为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若想天平仍然能保持平衡,需确保此实验在密闭体系中进行;4)实验中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氧化镁固体小颗粒部分扩散到空气中(合理即可);5)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一定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和元素的化合价;故填:aef17. 12002Al+3CuSO4═Al2SO43+3Cu;变小   【解析】反应前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12×103kg/m3×10N/kg×01m1200Pa,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由方程式可知,铝与硫酸铜反应后溶液的密度变小,反应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18.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即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增加。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氧气质量的总和。因此,生成的固体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

    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氧气和氯化钾固体。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反应前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固体质量与生成氧气质量的总和。所以,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小于反应前和混合物的质量   【解析】(1)红磷燃烧即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则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即减少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增加的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但氧气会逸散,故固体质量减少。19.不正确;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缘故.  【解析】解:该题中天平不平衡是由于反应后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跑掉了,并不是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缘故.
    故答案为:不正确;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缘故.
     20. 解: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交换成分后既不生成沉淀,又不生成气体,也不生成气体;故不能发生反应,也不能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答案:用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来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因为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不反应.【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必须发生化学反应的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相关试卷

    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食物中的有机物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食物中的有机物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食物中的有机物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食物中的有机物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