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杠杆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1916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杠杆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1916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杠杆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1916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杠杆,找出杠杆的五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杠杆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几个概念和在生活中作用;
2.通过类比、分析和总结等思考过程,归纳出杠杆的概念;
3.经历绘制杠杆的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了解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亲身感受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认识到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杠杆的认识
教学难点:支点、画力臂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类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竹竿,矿泉水瓶,绳子,钢丝钳,核桃夹,小剪刀,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课
题
老师非常想喝一瓶冰可乐解渴,却打不开瓶子。现求助同学们,帮帮老师。
活动一:帮帮老师
出示物体(玻璃可乐瓶),请学生们帮忙打开瓶盖(不提供开瓶器),小组讨论,请同学谈想法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我们常常借助工具和机械,更好的完成任务和达到目的。展示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工具和机械。并利用其中的图片进行德育教育。如:
引出:“简单机械”----杠杆。
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和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最好有同学能用杠杆知识解决问题,若没有,就出示开瓶器解决问题。)
请学生上讲台帮老师开可乐瓶。
观看图片和聆听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树立“科技兴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出示ppt,展示教学目标
老师提问:你会用工具吗?
活动二:使用工具
1.用剪刀剪纸片
2.用用核桃钳夹核桃
3.用钢丝钳撬起定在木板上的铁钉
老师对学生在使用工具时好的操作进行表扬。并出示图片,让学生与使用的工具对比找出共同点。
讲授
一、认识杠杆
给出杠杆的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这硬棒叫杠杆。
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在生活、生产中应用杠杆。桔槔是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灌溉机械。一横杆中间悬吊,横杆一端接竖杆,系汲水器,另一端系重石。汲水时下按汲水器,使其装满水,稍用力即可提起。
展示图片,杠杆在古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聆听
学生使用工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观察图片,类比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观察图片,类比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观察图片、聆听。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的互助精神。同时引入新课学习-----杠杆。
让学生通过类比分析,通过思考和总结,得出杠杆的定义。
通过对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展示,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展示不同的杠杆(有直的、弯曲的)
思考1:成为杠杆的硬棒是否都是直的?
思考2:杠杆是否都是省力的工具吗?
活动三:钓鱼
让学生演示后,提问并让学生讨论:1.鱼竿在钓起鱼时,鱼竿是杠杆吗?
2.请根据杠杆定义找出“固定点”和“作
用在鱼竿上的力”。
与同学们一起在图片上标注:固定点、作用力一作和用力二。判断出鱼竿是杠杆。
思考:
鱼竿可以用不同的力钓起“鱼”吗?
活动四:用不同的力钓同一条“鱼”
1.改变作用力的大小
2.改变力作用点的位置
3.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4.改变固定点的位置
5.改变作用力与固定点的距离
老师展示ppt,与同学们一起归纳,并引导出用一个“新物理量”
来表示对鱼竿(杠杆)作用效果影响的因素。
杠杆的五要素
由钓鱼图片画出支点、动力和阻力
引导学生对ppt的分析和归纳
得出力臂的概念。
杠杆的五个要素
1.支 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三、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由跷跷板这个生活中常见玩具,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杠杆的五要素。
老师总结力臂的画法和归纳出口诀: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四标力臂。
学生观察图片后回答。
学生演示“钓鱼”的过程。并思考和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并体会
学生思考后并回答。
学生聆听,并一起找出
支点、动力和阻力。
学生聆听
学生观察,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让学生通过图片情况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时的准确思考方式和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培训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和理念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和体会,为“力臂”这个深难的概念的提出做铺垫,化解学生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要有敢于创新和改革的开拓精神。
训练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
课堂练习
请作出钉锤扳钉子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用手柄抽水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老师把同学的练习单在展台上展示和点评。
结束
用阿基米德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结束新课,希望同学们把知识能活学活用,并不断去改革和创新,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可以改变生活。
参与练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反馈,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为杠杆平衡条件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
堂
小
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的知识,知道杠杆的定义和五要素以及会画力臂。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
梳理杠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定义
第二节 杠杆
五要素
杠杆
画力臂
课后反思
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做得不够;
实验工具有待优化;
对下一节“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铺垫不够;
应给与学生适当的课后拓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2.1 杠杆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组内交流讨论上述问题,进行实验,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分析数据,看哪个小组能找出答案,什么是杠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学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