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第四高级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920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第四高级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920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第四高级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920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全国部分地区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第四高级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第四高级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共23页。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第四高级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1.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科技冬奥”理念体现在方方面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场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比传统的氟利昂人工制冷技术更加节能、环保
B. 冬奥会采用石墨烯材料制造户外保暖穿戴设备,该石墨烯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冬奥火炬火焰的颜色是H2燃烧的颜色
D. 由碲和镉合成发电玻璃中的碲化镉属于合金材料
2. 《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萝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若用石碱做焰色反应实验,其焰色为紫色,则石碱的主要成分为( )
A. Na2CO3 B. NaOH C. K2CO3 D. KOH
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B
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l>Si
C
向氢硫酸中通入SO2气体
产生淡黄色沉淀
SO2具有氧化性
D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NaOH溶液,再将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中不含NH4+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B. 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Na2O2的电子式:
D.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1720Cl
5. m、n、p、q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与q互为同分异构体 B. m、n、p、q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C. 鉴别p和q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n、p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6. 我国化学家近期从棕榈花中发现了两种新的莽草酸类化合物,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含有16个碳原子
B. 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C.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D. 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褪色
7.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非金属性:d>c。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B. 它们对应的单质中不可能有离子晶体
C. 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 b、c、d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8. 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白磷(P4,结构见图)与Cl2反应得PCl3,固态PCl5中含有PCl4+、PCl6−两种离子。下列关于H2O、P4、PCl3和PCl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2O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含有氢键
B. PCl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P4与PCl4+中的键角相同
D. H2O与Cu2+形成的1mol[Cu(H2O)4]2+中含有4mol配位键
9. 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片刻后,取Fe电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3[Fe(CN)6]溶液
实验目的
验证铁钉发生析氢腐蚀
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
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验证Fe电极被保护
A. A B. B C. C D. D
10. H2O2是常用的绿色氧化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H2O和O2制备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移向a电极
B. 装置工作过程中a极消耗的O2大于b极生成的O2
C.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
D. 电解生成1molH2O2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6.02×1023
11. Ag催化刻蚀Si晶片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刻蚀液由一定浓度的HF和H2O2混合而成,刻蚀时间为2∼16min,由Ag薄膜覆盖的部分硅晶片被刻蚀掉,剩余部分就形成了硅纳米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刻蚀过程利用了原电池原理,Si作负极
B. Ag极发生的反应为H2O2+2e−+2H+=2H2O
C. Si极附近溶液pH增大
D. 每刻蚀14gSi,有2.0mol电子迁移到Ag电极
12. 合成氨工业N2(g)+3H2(g)⇌2NH3(g)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25
400
平衡常数K
a
b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现了氮的固定
B. 该反应放热,a”、“”、“c,则d为Cl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序数、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氢键只影响物理性质,H2O很稳定与O−H键有关,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
B.PCl3中P含1对孤对电子、含3个P−H键,则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B错误;
C.二者均正四面体结构,P4的键角为60∘,PCl4+中键角为109∘28′,二者键角不同,故C错误;
D.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中O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则1mol[Cu(H2O)4]2+中含有4mol配位键,故D正确;
故选:D。
A.氢键只影响物理性质;
B.PCl3中P含1对孤对电子、含3个P−H键;
C.P4的键角为60∘,PCl4+中键角为109∘28′;
D.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中O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本题考查分子构型及配位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分子构型、键角、配位键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A.食盐水为中性,发生吸氧腐蚀,水沿导管上升可证明,故A错误;
B.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溶于水,试管中液面上升可证明,故B正确;
C.生成乙炔中混有硫化氢,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验证乙炔的还原性,故C错误;
D.Fe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加快Fe电极腐蚀,故D错误;
故选:B。
A.食盐水为中性;
B.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生成乙炔中混有硫化氢,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Fe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电化学、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降解:A.电解时,a电极上O2得电子生成H2O2,则a为阴极,b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中H+向阴极a电极移动,故A正确;
B.工作过程中,a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O2+2H++2e−=H2O2,b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所以转移电子相等时,a极消耗的O2大于b极生成的O2,故B正确;
C.b电极上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C正确;
D.根据“O2+2H++2e−=H2O2”知,生成1molH2O2转移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故D错误;
故选:D。
A.电解时,a电极上O2得电子生成H2O2,则a为阴极,b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B.工作过程中,a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O2+2H++2e−=H2O2,b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b电极上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
D.根据“O2+2H++2e−=H2O2”计算转移电子数。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正确判断阴阳极、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B为解答易错点。
11.【答案】C
【解析】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Si电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Si做负极,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在Ag薄膜附近发生反应:2H++2e−+H2O2=2H2O,故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在Si电极上,Si失去电子,与HF结合形成H2SiF6和H+,反应方程式为Si+2H2O+6HF−4e−=H2SiF6+4H+,Si极附近溶液pH减小,故C错误;
D.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迁移到正极,在Si电极上,Si失去电子,与HF结合形成H2SiF6和H+,反应方程式为Si+2H2O+6HF−4e−=H2SiF6+4H+,每刻蚀14gSi,有0.5molSi参加反应,失去电子2mol,即2mol电子迁移到Ag电极,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负极上会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在Ag薄膜附近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C.根据图示可知:在Si电极上,Si失去电子,与HF结合形成H2SiF6和H+;
D.根据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迁移到正极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了硅和二氧化硅的应用,明确发生的反应判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相似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归纳整理,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解:A.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故反应N2(g)+3H2(g)⇌2NH3(g)能够实现了氮的固定,故A正确;
B.该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即a>b,故B错误;
C.升温,任何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正确;
D.已知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N2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A.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B.该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C.升温,任何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
D.已知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应用、固氮条件分析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A.I中加入NaCl固体,与银离子反应生成AgCl,使Ag+(aq)+Fe2+(aq)⇌Fe3+(aq)+Ag(s)逆向移动,故A正确;
B.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可氧化Ag,则Ⅱ中不能用Fe(NO3)3溶液代替Fe2(SO4)3溶液,故B正确;
C.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纯固体不能代入K的表达式中,则该反应平衡常数K=c(Fe3+)c(Ag+)⋅c(Fe2+),故C正确;
D.Ⅱ中可能Fe2(SO4)3溶液过量,则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不能表明该化学反应为可逆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A.I中加入NaCl固体,与银离子反应生成AgCl;
B.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可氧化Ag;
C.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纯固体不能代入K的表达式中;
D.Ⅱ中可能Fe2(SO4)3溶液过量。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离子检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D
【解析】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故A错误;
B.“滤液”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SiO2与硫酸不反应,故B错误;
C.Na2SeSO3酸化生成粗硒,可知“酸化”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eSO32−+2H+=Se↓+SO2↑+H2O,故C错误;
D.由图可知,黑球为Si原子,白球为O原子,O原子位于晶胞体内,有16个O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由流程可知,煤油溶解S后,过滤分离出含硫的煤油,分离出Se、Fe2O3、CuO、ZnO、SiO2后,加硫酸溶解、过滤,滤液含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铁,滤渣含Se、SiO2,再加亚硫酸钠浸取Se生成Na2SeSO3,最后酸化生成粗硒,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及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当x=7时,pH=10,即溶液中c(OH−)=10−1410−10mol/L=10−4mol/L,c(Cu2+ )=2.2×10−12mol/L,则Ksp[Cu(OH)2]=c(Cu2+ )⋅c2(OH−)=2.2×10−12×(10−4)2=2.2×10−20,故A错误;
B.0.1mol⋅L−1的Na2S溶液中,c(S2−)≈0.1mol/L,c(OH−)=10−1410−12.4mol/L=10−1.6mol/L,生成CuS和Cu(OH)2所需c(Cu2+ )分别为:8.8×10−360.1mol/L=8.8×10−35mol/L、2.2×10−20(10−1.6)2mol/L=2.2×10−18.4mol/L,8.8×10−35mol/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份联考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最后一卷docx、最后一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