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三)歌曲《老爷爷赶鹅》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三)歌曲《老爷爷赶鹅》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诗导入——《咏鹅》,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歌曲学唱,优点与特色,问题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老爷爷赶鹅》课时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课时 授课类型 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基本信息课题课时《老爷爷赶鹅》授课类型新授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学 习内 容分 析《老爷爷赶鹅》是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情绪活泼欢快。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以卖鹅的老爷爷与路人的对白,配以风趣、形象的鹅叫声,生动地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 情现 状分 析二年级的学生特点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模仿能力较强,他们的节奏感、韵律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重 点难 点预 设1.重点:用两种不同的音色来演唱歌曲,进行歌表演。2.难点:歌曲中前八分休止符oxx ox的演唱学 习目 标设 定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情绪,学会用两种不同的音色进行演唱和歌表演。 通过学唱歌曲巩固学生对节奏型xxx的运用,感受歌曲重复乐句。 教学策略设计媒 体资 源 利用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软件,使用演示文稿展示重点。 电子琴 表演道具方 式方 法1.使用诗歌导入教学法,古诗引起学生的兴趣;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2.学习方法为小乐器实践、分工合作表演等。 教 学结 构流 程 教学过程设计【古诗导入——《咏鹅》】1.教师朗诵《咏鹅》的后三句,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学生来猜,引出鹅。2.大鹅和我们打招呼的节奏型 嘎嘎 大家好 │o 嘎嘎 嘎o│【设计意图】1.通过古诗来猜想是哪个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出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型。【自主探究】1.初听歌曲思考:前八分休止符在歌曲的哪里出现了?2.学唱3.聆听范唱,让学生回答歌曲的情绪是什么?4.观看歌谱,说出歌曲的拍号,了解二拍子的强弱规律。【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全曲,体验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感觉,并通过看歌谱认识四二拍。【歌曲学唱】1.再次聆听歌曲,找出相似和不同的乐句。2.跟琴学唱歌曲的相同乐句,自主模唱相似乐句。3.不同乐句教师钢琴带唱。4.用柯达伊手号来辅助歌曲,边打手号边唱唱名。5.带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6.教师引导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模仿老爷爷低沉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绪。【设计意图】 1.通过找相似和不同乐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并通过学习掌握重复出现的乐句。 2.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情绪体验,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歌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为歌唱组、打击伴奏组、表演组进行合作创编。2.学生分组展示,开展互相评价。【设计意图】 1.以合作表演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2.提高小组合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观察能力以及表演能力。3.根据学生的点评环节,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评价与反思【优点与特色】1.教学目标设定合理。围绕学生学情精准设计三维教学目标,层次分明,衔接比较自然。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唱的环节,以情境体验、生生互动感受音乐,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3.以听辨节奏入手,由浅入深,设计环节清晰合理,学生能在构建知识的情境下自主探究,主动学习。4.通过听赏、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能听辨前八分休止符,并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问题与建议】 1.自己的应激能力还不够灵活,语言表达不够精炼。 2.学生上来表演展示的小组过少,参与度较低,在以后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时间的把握。 3.在小组合作、创编的时候,可以把问题和要求更明确一些,使小组分工合作更清晰,最后的小组表演结束后,应及时给予评价和要求,让学生进一步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上册歌曲《老爷爷赶鹅》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教学,二句旋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三)歌曲《老爷爷赶鹅》表格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上册歌曲《酸枣刺》教案及反思,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