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中考二轮复习沪教版化学专题7 酸碱盐(解析版)
展开专题7 酸碱盐
酸碱盐
考点一:酸
考向:酸碱指示剂、酸的特点与性质
备考:说出石蕊和酚酞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认识常见酸(盐酸和硫酸)的主要性质;了解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考点二:碱
考向:常见的碱
备考: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考点三:中和反应与盐
考向:中和反应的定义;盐的概念;
备考: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考点四:复分解反应与化肥
考向: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与应用;化肥的分类与应用
备考:认识盐的概念及生活中常见的盐;认识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及海水晒盐;认识Na2CO3、NaHCO3、CaCO3的存在与用途;学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认识化肥的概念和肥料三要素及其作用;
知识点一:酸
【探究重点】
1.了解常见溶液的酸碱性;2.认识常见的酸;3.掌握酸碱指示剂的用法
【真题精讲】
1. (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白醋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98%的浓硫酸的pH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0.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
【答案】A
【解析】A、测定白醋的pH: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气体,无法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试纸变黑,无法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98%的浓硫酸的pH,不符合题意;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0.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会稀释氢氧化钠,使测定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2021·广东中考真题)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答案】C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说法错误;B、稀硫酸与X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则X是锌,说法错误;C、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法正确;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是碱,不一定是氢氧化钠,说法错误;故选C。
【巩固训练】
3. 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Y中的水结合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与Y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符合题意;
C、浓醋酸具有挥发性,但是醋酸显酸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浓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和镁条 B.稀盐酸和铜丝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答案】B
【解析】A、稀盐酸和镁条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铜丝不能反应,因为铜为氢后金属,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知识点二:碱
【探究重点】
1.认识常见的碱及对应物理和化学性质;2.了解常见碱的用途
【真题精讲】
5. (2021·湖南邵阳)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能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6. (2021·江苏连云港)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2的性质:
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
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
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2+
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
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答案】D
【解析】A、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不能说明Ca(OH)2不溶于水,有可能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加的水少,溶解的少,A错误。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OH-,B错误。C、消失的Ca(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错误。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是因为Ca(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D正确。故选D。
【巩固训练】
7. 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8. 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答案】A
【解析】A、甲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硫酸铜等盐,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②是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③,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知识点三:中和反应与盐
【探究重点】
1.了解并掌握中和反应;2.认识盐及其组成规律
【真题精讲】
9. (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1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1-个数
【答案】D
【解析】A、随着试剂的不断加入,pH逐渐减小,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发生反应生成水,故选项正确;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 ,溶液呈中性,表示溶液正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 HCl=NaCl+H2O可知,参加反应的HC1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D、c点时,溶液呈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溶液中的Na+个数小于C1-个数,故选项错误。故选D。
10. (2021·山东潍坊)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______(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______(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______。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用符号表示)。
【答案】偏大 溶液变红 Fe2+ ② Na+、 H+
【解析】(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故结果会偏大;(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图1中①的现象是溶液变红;(3)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故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Fe2+;该反应是利用了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故利用了②的化学性质;(4)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
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微观实质是;(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H+。
【巩固训练】
11. 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容器中,边滴边搅拌,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表示HCl与NaOH等质量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是一种碱,盐酸是一种酸,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所示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选项说法正确;
C.b点所示溶液的pH=7,呈中性,说明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以及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为:
NaOH+HCl=NaCl+H2O
40 36.5
由此可知,恰好反应时,HCl与NaOH质量并不相等,选项说法错误;
D.c点所示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即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 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钠是白色的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3.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表示为,则NaOH在水中解离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根据图2,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图3是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OH= Na++OH-;(2).;(3).
【解析】(1)分析图1知道,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表示为,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则NaOH在水中解离可表示为NaOH= Na++OH-;
(2)根据图2,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Cl-和Na+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分析图3是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Ba2+和SO42-反应,结合生成BaSO4沉淀,而Cl-和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可表示为;
(3)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硫酸铜在水中会解离出Cu2+和SO42-,反应的实质可表示OH-和Cu2+反应,结合生成Cu(OH)2沉淀,而SO42-和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可表示为。
知识点四:复分解反应与化肥
【探究重点】
1.①盐跟某些金属的反应(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才可以反应。盐必须是可溶性的盐;必须是活泼的金属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K、Ca、Na除外,因为它们太活泼,这三种金属直接与水反应);②盐跟酸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③盐跟碱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④盐跟另一种盐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盐。
2.属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A:①有沉淀生成;②有气体放出;③有水生成;(这个应用于离子共存类题目)
B:如果是没有酸参加的反应,则两种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真题精讲】
14. (2021·湖北荆州市·中考真题)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为氯化铁 B.X只能为硫酸
C.Y可以为氢氧化铜 D.Y不一定是水
【答案】D
【解析】A、根据生成物中有硫酸钡生成,故X中一定含有硫酸根,该说法错误B、反应生成硫酸钡,X可以为硫酸也可以是可硫酸钠、硫酸钾等化合物,故该说法错误;C、因为生成的Y为可溶性物质,而氢氧化铜在水中不溶解,则不可能为氢氧化铜,故说法错误;D、若X是硫酸,则生成的Y为水,若X是硫酸钠、硫酸钾等化合物,则生成的Y是碱,故Y不一定是水,说法正确;故选择D。
15. (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 )
A.CuSO4 NaCl B.Na2CO3 NaCl
C.CaCl2 NaCl D.CuSO4 CaCl2
【答案】C
【解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故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钾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氯化钙。A、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A错误。B、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氯化钙,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氯化钙,一定不含硫酸铜,C正确。D、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D错误。故选C。
16. (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Cl B.NH4NO3
C.KNO3 D.
【答案】C
【解析】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D、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C。
【巩固训练】
17.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与稀硫酸 B.CaCO3 与稀盐酸 C.CuSO4与KOH D.AgNO3与NaCl
【答案】D
【解析】A、NaOH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C、CuSO4与K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生成了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D、AgNO3与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8. 下列化学肥料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aNO3 D.NH4H2PO4
【答案】A
【解析】钾肥具有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功能,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
19.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答案】C
【解析】A、四种溶液中FeCl3溶液呈黄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NaCl和KCl溶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A不正确;
B、四种溶液中CuSO4溶液呈蓝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Ba(OH)2溶液(因为氢氧化钡和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HCl和HNO3溶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B不正确;
C、虽然Na2SO4、BaCl2、Na2CO3、HNO3四种溶液都呈无色,但利用四种溶液之间的两两混合,就可鉴别出来。四种溶液中只有Na2CO3溶液能跟BaCl2溶液生成沉淀,跟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和Na2SO4溶液反应。根据现象分析,就可鉴别出四种溶液,选项C正确;
D、Ca(OH)2 、K2CO3、CaCl2、NaCl四种溶液都呈无色,利用四种溶液两两之间混合,能鉴别出K2CO3溶液和NaCl溶液,因为只有K2CO3溶液能和Ca(OH)2、CaCl2溶液都反应生成沉淀,NaCl跟另外三种溶液都不反应,但Ca(OH)2、CaCl2溶液需要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选项D不正确。故选C。
1.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答案】C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用于干燥O2 ,选项正确;
B、浓硫酸有脱水性,可将某些有机物中的氧、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水)的形式脱出来,称为“碳化”,故可使纸张炭化,选项正确;
C、实验室不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因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会使反应逐渐停止,选项错误;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选项正确。
故选C。
2. (2021·浙江宁波)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A
【解析】A、从图中可知,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小于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选项A错误;B、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选项B正确;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pH﹥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选项C正确;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选项D正确。故选A。
3. 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X是稀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溶液pH大于7,显碱性,存在OH-,但由于在a点时向溶液中已添加了稀硫酸,故溶液中还存在SO42-,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稀硫酸过量,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 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答案】A
【解析】氮肥有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的作用,故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应该施加氮肥。
A、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B、磷矿粉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钾含磷、钾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2021·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
A.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
【答案】C
【解析】A、磷矿粉灰白色,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白色,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A正确;B、氯化铵、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B正确;
C、硫酸钾、硫酸铵加硝酸钡溶液都能生成沉淀,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不能区分出硫酸铵,C错误;
D、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剩余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铵和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氨气和水,鉴别出硫酸铵,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只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不生成沉淀,鉴别出氯化铵,硫酸钾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钾和硫酸钡沉淀,只生成沉淀,不生成气体,鉴别出硫酸钾,故能区分出四种物质,D正确。故选C。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______。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__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I.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________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 (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 潮湿;(2).蓝;红; (3).无;NaCl、HCl ;OH-;H+;(4).产生蓝色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5).④; (6).氢氧化钠溶液;2NaOH + CO2= Na2CO3+ H2O
【解析】(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潮湿;
(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色,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I.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酚酞遇中性溶液呈无色。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无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氯化钠和氯化氢,化学式分别为:NaCl、HCl;
Ⅱ.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实质是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OH-、H+;
(4)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5)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④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实验⑤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是碱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④;
(6)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使软矿泉水瓶中的气压降低。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2NaOH + CO2= Na2CO3+ H2O。
7. 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碳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做了如上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 ,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并振荡
溶液呈无色
硫酸与氢氧化钠
能发生化学反应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无色
请你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反思提高】证明无色溶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通过生成沉淀来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 (只要求写出两种反应物)。
实验二:利用酸、碱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
【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滴水之后白磷燃烧。由此可推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延伸】有同学想利用图一装置,并且将部分药品进行更换(如图二所示),也来探究燃烧条件,你认为此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答案】 (1).产生气泡;(2).;(3).此方案可行,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4).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5).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 (7).不可行,因为浓硫酸稀释后会与铁槽发生反应产生H2,可能发生爆炸
【解析】实验一:
进行实验:硫酸与碳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气泡,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因为酚酞试液遇碱溶液会变红,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提高: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如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硫酸等;
实验二:
进行实验: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因为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滴水之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铁槽有导热性,使白磷达到着火点,则白磷燃烧;由此可推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此实验方案不可行,因为浓硫酸滴入水中,虽然放热,但是浓硫酸稀释后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会与铁槽发生反应产生H2,瓶内是有氧气的密闭空间,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溶解放热可能使氢气燃烧,可能发生爆炸。
1. 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答案】C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H2SO4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H2SO4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其它酸滴到白纸上不能使纸变黑,不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正确;
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硫酸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单质a不可能是( )
A.Mg B.Fe C.Ag D.Zn
【答案】C
【解析】
从图上可知a是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单质,所以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的金属,而银在氢后,则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C。
3. (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肥与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可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提高肥效
B.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和尿素依次属于复合肥料、钾肥、氮肥
C.农药本身有毒性,应该禁止使用
D.硝酸铵受潮结块后,要用锤子砸碎后使用
【答案】B
【解析】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草木灰显碱性,不能混合使用,故A错;B、磷酸二氢铵含有磷和氮元素、硫酸钾含有钾元素,尿素含有氮元素依次属于复合肥料、钾肥、氮肥,故B正确;C、要合理使用农药,不能禁止使用,故C错;D、硝酸铵受潮结块后,不能用锤子砸碎,容易发生爆炸,故D错。故选:B。
4. 下列肥料中,能与尿素【CO(NH2)2】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的是( )
A.(NH4)2SO4 B.KCl C.NH3·H2O D.NH4 Cl
【答案】B
【解析】复合肥的定义是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尿素中只含有氮元素,因此要形成复合肥需要添加P或K;A、C、D选项所代表的物质均只有N元素,无法和尿素配成复合肥,A、C、D选项错误;B选项物质含K元素,符合题意;故选B。
5.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金属材料。大量的镁是从海水蒸发结晶得到粗盐后的苦卤水中提取的。根据下列工业制镁的主要生产步骤回答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
(2)试剂②可选用_________。
(3)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金属镁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1).过滤 (2).稀盐酸 (3).
【解析】(1)由图可知,操作X实现了固液分离,故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
(2)由图可知,加入试剂②,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故试剂②可选用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3)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金属镁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溶液变为蓝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只有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铜与硫酸真的不能反应吗?
【查阅资料】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④SO2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
【进行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K,发现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上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长颈漏斗内液面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则B中盛放的液体为_______(填序号)
A 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饱和石灰水 D 饱和NaHSO3溶液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 (1).BD;(2).E;(3).;(4).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5).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6).上升;(7).D
【解析】(1)镁可以与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碳酸氢钠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但没有气体生成,故填:BD.
(2)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反应的方程式为:,故填:E;。
(3)烧杯C中氢氧化钠显与酚酞反应,溶液变为红色,当加入稀硫酸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进行实验】(1)二氧化硫能导致空气污染,故在D装置中试管口放一团浸有浓氢氧化钠的棉花,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当A中因余热继续反应,K关闭后,B中二氧化硫气体含量增加,内压增加,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将上升;水、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石灰水都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不能用于收集二氧化硫气体,而饱和NaHSO3溶液不与二氧化硫反应,也不溶解二氧化硫气体,故选:D。
7. 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物质
NaOH溶液
NaCl溶液
K2CO3溶液
Ba(NO3)2溶液
能否反应
能
不能
能
能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1)判断NaOH溶液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 生成。
【提出问题】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向少量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分组实验:
组号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用pH试纸测定实验前后溶液的pH
pH由1变至9
能反应
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反应
3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K2CO3溶液
能反应
(2)若开始时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得的稀硫酸的pH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你判断第2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井说明理由 。
(4)第3小组的实验现象为 。
【实验结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再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提升】稀硫酸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
【答案】(1)硫酸钠。(2)偏大。(3)不正确,硫酸钠也可以与硝酸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4)无明显现象。【实验反思】稀盐酸。【拓展提升】取混合后溶液,加入少量碳酸钠,有气泡产生,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固体产生。
【解析】(1)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水本身存在,因此需要通过生成物中有硫酸钠的存在,从而验证反应的发生;
故答案为:硫酸钠。
(2)pH试纸被蒸馏水湿润后,再滴加硫酸,相当于将硫酸稀释,溶液氢离子浓度降低,因此测得pH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3)硫酸根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不管反应是否发生,溶液中都存在硫酸根,产生沉淀,因此无法得出是否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不正确,硫酸钠也可以与硝酸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4)少量稀硫酸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后,溶液中存在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加入碳酸钾不会发生反应,因此无明显现象发生;
故答案为:无明显现象。
【实验反思】根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则有碳酸钠存在,碳酸钠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看到气泡,则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稀盐酸。
【拓展提升】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发生反应,则存在硫酸,因此可以根据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观察有无气泡证明氢离子的存在,加入氯化钡溶液,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证明硫酸根存在,从而结合两者现象证明含有硫酸;
故答案为:取混合后溶液,加入少量碳酸钠,有气泡产生,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固体产生。
1. 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能够导电的溶液是酸
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溶液是酸 D.能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是酸
【答案】A
【解析】A.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所以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正确;
B.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能导电的不一定是酸,故错误;
C.酸性溶液与中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D.部分非金属氧化物也能与碱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错误。
故选A。
2. 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 CO(NH2)2 B. KCl C. Ca(H2PO4)2 D. KNO3
【答案】D
【解析】
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C、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故选D.
3. (2021·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其任意编号为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有沉淀产生,“一”表示无明显现象)
(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4)向盛有C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________,则可判断A与C发生了反应。
【答案】Ca(OH)2 复分解反应 原溶液中红色褪去
【解析】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但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结合图表可知,B能生成气体、沉淀,则B为碳酸钠;A只生成气体,为盐酸;C只生成沉淀,为澄清石灰水;代入检验推理正确;(1)C中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2)A与B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3)B与C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向盛有C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原溶液中红色褪去,则可判断A与C发生了反应。
4. (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面是农业生产中广泛施用的几种化学肥料:①NH4NO3 ②KNO3 ③NH4Cl ④
请回答: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铵态氮肥的是______,它们成分中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符号)。
【答案】②④ ①③④
【解析】(1)①NH4NO3 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②KNO3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③NH4Cl 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④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②④;(2)①③④中均含有铵根离子,故均属于铵态氮肥;它们成分中都含有的离子是铵根离子。
5. 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H2SO4溶液的pH 7(填“>”、“<”或“=”),请写出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pH的正确方法 。
(2)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填写序号)。
①H2;②CO2;③NH3;④HCl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Na2SO3)和70%左右的硫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160g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 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________(填写化学式),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2).③;(3).;(4).Na2SO4;10%
【解析】(1)硫酸溶液显酸性,pH<7;
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pH的正确方法: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与氢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都不反应,可以用来干燥氢气、二氧化碳、氯化氢,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来干燥氨气,故填:③;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Na2SO3)和70%左右的硫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故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Na2SO4;
解:设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是x
x=10%。
6. (2021·浙江绍兴)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
(3)溶液X的溶质是______。
(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
【答案】引流 CO2 NaOH、Na2CO3、Na2SO4 7.02g
【解析】(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向溶液X中加入氯化钡,得到固体甲,固体甲一定含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可能含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加入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含碳酸钡,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故无色气体是CO2;说明溶液X中一定含碳酸钠;(3)氢氧化钠一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故溶液X中一定含硫酸钠,由(2)可知,溶液X中含碳酸钠,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氯化钡,能将碳酸钠除尽,然后向滤液A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故溶液X的溶质为:NaOH、Na2CO3、Na2SO4;
(4)解:设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x=2.34g
设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y=4.68g。氯化钠的质量为
7. 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50mL干燥的烧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交流与解释】
(1)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2)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 。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拓展】(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 。
(2)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____(填序号)。
A 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
C 先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 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FeCl3溶液
【答案】(1).;(2).NaOH与变质后的Na2CO3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变红;(3).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4).干燥剂;(5).BD
【解析】(2)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与评价: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遇酚酞均变红。,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NaOH与变质后的Na2CO3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变红;
进行实验:
根据题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若猜想一成立,则溶液存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反思与拓展:
(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A 先加足量稀盐酸,盐酸会将碳酸钠、氢氧化钠完全消耗,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故A错误;
B 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再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氢氧化钠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若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故B正确;
C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先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由于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故C错误;
D 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先加足量Ba(NO3)2溶液,能完全除去碳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FeCl3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若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故D正确。故选择BD。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6 酸碱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06 酸碱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的盐,盐的化学性质,9%的氯化钠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1.4.5 常见的酸碱盐——推断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1.4.5 常见的酸碱盐——推断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1.4.4 常见的酸碱盐——图表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1.4.4 常见的酸碱盐——图表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