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1,合作探究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7.2 相似三角形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推论. 3.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阅读教材P29-31,自学“探究”与“思考”,弄懂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 自学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①如果△ABC∽△A1B1C1的相似比为k,则△A1B1C1∽△ABC的相似比为 . ②如图,l1、l2分别被l3,l4,l5所截,且l3∥l4∥l5,则AB与 对应,BC与 对应,DF与 对应;=,=,==. ③如图所示,已知AB∥CD∥EF,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④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 找准对应线段是关键.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如图,直线l1∥l2,AF∶FB=2∶3,BC∶CD=2∶1,则试求AE∶EC的值.解:∵l1∥l2,∴△AGF∽△BDF,△AGE∽△CDE.∴==,∴AG=BD.又∵=,BC+CD=BD,∴CD=BD.∴==2.即AE∶EC=2. 可从AE∶EC出发,只需要证得他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他们的相似比即可,而AF与FB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个相似关系可以得到线段AG、CD与线段BD的数量关系,从而就可以得出AG与CD的比,即△AGE与△CDE的相似比.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如图,ED∥BC,EC、BD相交于点A,过A的直线交ED、BC分别于点M、N,则图中有相似三角形(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2.如图,DE∥BC,则下面比例式不成立的是( ) A.= B.= C.= D.=3.如图,在ABCD中,E是AD上一点,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EF=∠DEC B.FA∶CD=AE∶BC C.FA∶AB=FE∶EC D.AB=DC 本题除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外,还应根据图形对比例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活动3 课堂小结 学生试述: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预习导学1】自学反馈①②DE EF AC = =③A④相似【合作探究1】活动2 跟踪训练1.C2.B3.B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优秀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52页做一做,教材52页思考,教材53页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章 图形的相似25.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新知探究,典例分析,题组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