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下册26.1.1 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26.1.1 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应用,课堂归纳,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6.2 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的应用 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有关物理学的问题 2.会根据题目中的实际意义结合该学科具有的特性,找出各变量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再根据需要利用反比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找出各变量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再根据需要利用反比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有关物理学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 知识回顾1、反比例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2、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二、知识应用探究一 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压强P(单位:kPa)是气体体积V(单位: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1)观察图象经过已知点_________;(2)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3)当气球的体积是0.8 m3时,气球内的气压是多少千帕?解:略 探究二: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这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了任务. 如果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为600 N,随着木板面积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1)求P与S的函数关系式, 画出函数的图象. (2) 当木板面积为0.2 m2时.压强是多少?(3) 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 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 探究三: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小伟欲用雪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200牛顿和0.5米.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米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解:略思考: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在我们使用撬棍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就越省力. 跟踪训练1、用一根杠杆撬一块重力为 10000 N 的大石头,如果动力臂为 160 cm,阻力臂为 20 cm,则至少要用________的力才能把石头撬动.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 p 与它的体积 V 成反比例,当 V = 200 时,p = 50,则当 p = 25 时,V= . 3、小强欲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 1000 牛顿和 0.5 米,当动力臂为 1 米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的力为 牛顿.探究四:一个用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为110~220欧姆.已知电压为220伏,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输出功率P与电阻R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用电器输出功率的范围多大?解:略探究五:一封闭电路中,电流 I (A) 与电阻 R (Ω)之间的函数图象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电路中电流 I (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一个用电器的电阻为 5 Ω,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 A,那么把这个用电器接在这个封闭电路中,会不会烧坏?试通过计算说明.跟踪练习: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和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2)请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完成下表:R(Ω) 3 4 6 8 9 10 I(A) (4)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的限制电流不能超过10 A,那么用电器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三、课堂归纳1.一般地,建立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有以下两种方法:(1)待定系数法:若题目提供的信息中明确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则可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然后求出k的值即可. (2)列方程法:若题目所给信息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列出关于函数(y)和自变量(x)的方程,进而解出方程,便得到函数解析式.2.常见的物理典型数量关系:(1)当质量一定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当压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S成反比例,即 (3)在电路中,当电压U一定时,输出功率P与电阻R成反比. (4)在电路中,当电压U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 R成反比例,即 (5)杠杆原理为: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五、 布置作业1.在压力不变情况下,某物体承受的压强 P ( Pa ) 是它的受力面积 S (m2)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 .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1) 求 P 与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当S=0.5 m2时物体承受的压强 P .(3) 若要获得2500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为多少? 2.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 F ( 牛 ) 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 米 ) 成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当力为 1 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5 米 .(1) 求出 F 与 s 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并画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2) 则当力达到 10 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