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随堂练习题
展开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2.4 酸碱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2.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Fe+H2SO4=FeSO4+H2↑ B.Fe2O3+3CO2Fe+3CO2
C.FeCl2+2NaOH=Fe(OH)2↓+2NaCl D.2HClO2HCl+O2↑
3.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中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的物质一定是酸的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HCl和NaOH B.Na2CO3和HCl
C.Ca(OH)2和Na2CO3 D.NaCl和CuSO4
5.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
A.NaOH、CuSO4、K2SO4 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Ba(OH)2 D.KNO3、NaCl、Ba(OH)2
6.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A.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 B.KCl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
C.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D.CaCO3和HCl溶液
7.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A.CuO、Fe2O3 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8.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2CO3、HCl、H2SO4、NaNO3 B.K2CO3、NaOH、HNO3、NaCl
C.HC1、AgNO3、HNO3、NaCl D.NaOH、FeCl3、MgCl2、BaCl2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因此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因此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10.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中残余硫酸
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将稀氨水(含有、OH-)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③ C.仅②③④ D.仅①③④
二、填空题
11.中和反应:
(1)定义:_____与_____作用生成_____和_____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本质:_____
(3)中和反应的应用
应用 | 生活实例 | 化学方程式 |
用碱中和酸,降低酸性 | ①用_____中和酸性土壤(如盐酸); | _____ |
②用_____中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酸性(如硫酸)废水;蚊虫叮咬后可涂稀_____中和; | _____;不写 | |
③胃酸过多可服含_____的药物。 | _____ | |
用酸中和碱,降低碱性 | ④皮蛋味涩,可加_____除去涩味 ⑤用_____中和被碱液溅到的皮肤; | 不写 |
⑥农业上可用碳酸水灌溉植物,中和碱性土壤。 | 不写 |
12.复分解反应
(1)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_______,生成另外两种________的反应。
(2)特点:在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________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DCB+AD。
(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__或有_______或有_______生成时,反应才能发生;一般情况下,不溶于水的物质和酸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种类 | 发生的条件 | 举例 |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 有水生成,所以一般都能发生 | _________ |
酸+碱盐+水 | 中和反应,有水生成,都能发生 | _______ |
酸+盐新盐+新酸 | ①盐中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氯化银等除外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 _______ |
碱+盐新盐+新碱 | ①反应物要都能溶于水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 ________ |
盐+盐新盐+新盐 | ①反应物要都能溶于水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 ________ |
(4)离子的共存
生成水不能共存:
OH——H+——O2- H+——和
生成气体不能共存:
OH-——
OH-——Cu2+、Fe3+、Mg2+、Al3+
——Ca2+、Ba2+、Ag+
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Ba2+;Cl-——Ag+
(a)在沉淀中,______是蓝色沉淀,_______是红褐色沉淀,其它常见的沉淀是白色。
(b)白色沉淀中,_______和________既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硝酸反应;_______能和稀硝酸反应且有气泡产生;______能和稀硝酸反应但没有气泡产生。
13.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试管内试剂 | NaOH溶液 | MgCl2溶液 | Na2CO3溶液 | Ba(NO3)2溶液 |
加入硫酸后的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气泡 | 白色沉淀生成 |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
14.从CuSO4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稀H2SO4、Na2CO3溶液中,选出两种溶液,按题目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____________;
(2)酸与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_____;
(3)有气体产生的反应____________;
(4)盐与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_____。
15.以碳酸钠溶液为例的反应关系(如下图)体现了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结合此图回答问题:
(1)碳酸钠俗称________或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性质②将碳酸钠溶液与酚酞溶液混合,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证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填“酸”或“碱”)性。
(4)反应③和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5)反应⑤将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会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6.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 反应的现象 |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向1 mL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 粉末,振荡,再滴入1-2滴的酚酞溶液,再加入1 mL的水,振荡 | ____________ | 无 |
向1 mL水中加入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入1-2滴的酚酞溶液,再加入1 mL的稀盐酸,振荡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17.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 反应的现象 |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向1 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 溶液慢慢地加入稀盐酸 | ①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 | ||
取上述无色的溶液1 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液体蒸干 | ____________ |
答案解析
1.C
【解析】
A、据图可知,随着不断滴入溶液,溶液的pH逐渐变小,即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酸性逐渐变强,故应该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符合题意;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烧杯内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说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说明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盐酸,故此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微粒有水分子、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4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B、该反应生成单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错误;
C、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如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正确;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氢氧化钙,故错误;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
D、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的物质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例如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之一要有水、气体或沉淀。
A、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有水生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水和气体生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有沉淀生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氯化钠和硫酸铜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气体或水或沉淀,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故选D。
5.D
【解析】
A. NaOH、CuSO4、K2SO4中 CuSO4为蓝色且与NaOH会反应,所以不选。
B. NaCl、HNO3、AgNO3中NaCl与AgNO3会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不选。
C. NaCl、K2CO3、Ba(OH)2中K2CO3与Ba(OH)2会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所以不选。
D. KNO3、NaCl、Ba(OH)2可以大量共存且无色。
故选:D
6.B
【解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水、气体或沉淀产生。
A、硫酸钾和氢氧化钡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有沉淀生成,故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氯化钾和硝酸铜互相交换成分,没有水、气体或沉淀产生,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沉淀生成,故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水和气体产生,故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故选B。
7.B
【解析】
A、氧化铜和氧化铁都是金属氧化物,二者都不能溶于水,但都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银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因为这两种盐分别硝酸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不能发生反应,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都属于不溶性碱类,但都能和稀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碳酸钡都是不溶性碳酸盐,但都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解析】
A:盐酸、硫酸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盐酸和硫酸。A错。
B:碳酸钾与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其他不能反应,或无明显现象。不加其他试剂硝酸和碳酸钾也无法确定。B错。
C:盐酸、氯化钠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加其他试剂盐酸、氯化钠也无法确定。C错。
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用氯化铁可以鉴定氢氧化钠,利用氢氧化钠鉴定氯化镁,余下的为氯化钡。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9.D
【解析】
A、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选项错误;
B、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还可能是质子或电子,选项错误;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是碱与酸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选项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因此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选项正确,故选D。
10.A
【解析】
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
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是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的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符合中和反应的特点,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
④将稀氨水(含有、OH-)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是氨水与蚁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符合中和反应的特点,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故选 A。
11.(1) 酸##碱 碱##酸 盐##水 水##盐
(2)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3) 熟石灰 Ca(OH)2+2HCl=CaCl2+2H2O 熟石灰 氨水 Ca(OH)2+H2SO4=CaSO4+2H2O 氢氧化铝 Al(OH)3+3HCl=AlCl3+3H2O 食醋 硼酸
【解析】
(1)
中和反应的定义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答案为:酸;碱;盐;水;
(2)
中和反应的本质:由给的离子符号间发生的反应,可总结为:H++OH-=H2O,或用文字表述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故答案为: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3)
生活中常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中和生产中产生的酸性废水,氢氧化钙价格低廉,其腐蚀性弱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蚊虫叮咬后,甲酸会留在皮肤上,所以使用碱性比较弱的稀氨水来中和,减轻痛痒;
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中和,稀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皮蛋是碱性的,加入酸性的食醋后可中和碱性,除去涩味;
碱性溶液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进行中和;
12.(1) 交换成分 化合物
(2)化合价
(3) 沉淀 气体 水
(4) 氢氧化铜 氢氧化铁 氯化银 硫酸钡 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
【解析】
(1)
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在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DCB+AD。
(3)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反应才能发生;一般情况下,不溶于水的物质和酸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例如: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酸+碱盐+水,例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酸+盐新盐+新酸,例如:稀盐酸和碳酸钙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碱+盐新盐+新碱,例如: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盐+盐新盐+新盐,例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复分解反应的种类 | 发生的条件 | 举例 |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 有水生成,所以一般都能发生 | |
酸+碱盐+水 | 中和反应,有水生成,都能发生 | |
酸+盐新盐+新酸 | ①盐中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氯化银等除外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 |
碱+盐新盐+新碱 | ①反应物要都能溶于水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 |
盐+盐新盐+新盐 | ①反应物要都能溶于水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
(4)
(a)在沉淀中,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其它常见的沉淀是白色。
(b)白色沉淀中,氯化银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硝酸反应;含碳酸根离子的沉淀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能和稀硝酸反应且有气泡产生;碱(沉淀)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能和稀硝酸反应但没有气泡产生。
13.(1)
(2)无色酚酞溶液
【解析】
(1)
试管③为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故答案为:;
(2)
因为酸与碱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如果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其溶液是中性的,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即还是紫色,由蓝色变紫色,颜色不好区分,但如果加入无色的酚酞溶液,反应前氢氧化钠可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生成的硫酸钠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色,那么实验现象就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现象更明显,故答案为:无色酚酞溶液。
14.(1)
(2)
(3)
(4)
【解析】
(1)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酸与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为稀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有气体产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盐与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为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1) 纯碱 苏打
(2)
(3) 红 碱
(4)复分解反应
(5)Na2CO3+H2O+CO2=2NaHCO3
【解析】
(1)
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苏打;
(2)
反应①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
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碳酸钠可以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说明碳酸钠显碱性;
(4)
反应③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④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两个反应均为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为复分解反应;
(5)
二氧化碳与水、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生成物有氢元素,反应物有水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O+CO2=2NaHCO3 。
16. 加入氢氧化钙后水变浑浊,滴入酚酞溶液后变成红色 加入氢氧化钙后水变浑浊,滴入酚酞溶液后变成红色,滴入稀盐酸后,逐渐变为无色 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向1mL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部分溶解,还有一部分氢氧化钙没有溶解,水中有不溶物,因此会观察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故观察到的现象为:加入氢氧化钙后水变浑浊,滴入酚酞溶液后变成红色。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1mL的稀盐酸能将少量的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溶液不再呈碱性,会观察到红色退去,所以该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加入氢氧化钙后水变浑浊,滴入酚酞溶液后变成红色,滴入稀盐酸后,逐渐变为无色;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17.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NaOH+HCl=NaCl+H2O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蒸发皿中出现固体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再继续滴加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随着稀盐酸量的增加,溶液逐渐变为中性,稀盐酸过量后,溶液呈酸性,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都不使酚酞溶液变色,会观察到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故现象①为: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现象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盐酸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前面实验现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剩余,在蒸发的过程中,水蒸发后,氯化氢气体也随之逸出,最终有氯化钠固体析出,所以观察到的现象为:蒸发皿中出现固体。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