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2 环境污染及防治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2 环境污染及防治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2 环境污染及防治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2 环境污染及防治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2 环境污染及防治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2 环境污染及防治,共6页。
    (2020·全国文综Ⅱ)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10分)
    答案 节约治污成本;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物入河;降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对下游的影响);改善全流域的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
    解析 考查流域环境污染治理的意义,可从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考向1 通过“水污染的防治”考查“人地协调观”
    1.(2021·广东佛山市西樵高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穿紫河是流经湖南省常德市城区的一条千年古运河,全长18千米。1952年,穿紫河因水系改道变成“断头河”(指失去源头的下游河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穿紫河成为“臭水沟”。2006年起对该河流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变身为市民散步休闲、放松娱乐的“城市中心绿色公园”。
    说明穿紫河曾经为“臭水沟”的原因,并推测改善其水质的具体措施。
    答案 原因:水系改道,无水源补给,河流自我净化能力减弱;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排入河流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增多。
    措施:开挖疏通运河(河道),使其与其他河湖相连;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源头减排;河岸设置植被缓冲带,过滤地表径流;放养鱼类,优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
    解析 根据材料“穿紫河因水系改道变成‘断头河’”“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可推知,穿紫河曾经为“臭水沟”的原因是:水系改道,无水源补给,河流自我净化能力减弱;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排入河流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增多,污染物质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的措施可以针对原因从恢复自然河道、净化水质、减少污染物来源、增加河流水量等方面作答。
    考向2 通过“土壤污染的防治”考查“综合思维”
    2.(2021·四川成都七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已成为助推我国某市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代的支柱产业,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目前,全市拥有污染地块15处、重金属排污单位17家、危化品搬迁企业9家、尾矿库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3处、规模以下化工企业70余家,土壤污染形势严峻,风险防控任务艰巨。
    根据所学知识,针对该市土壤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答案 做好重金属企业排污管控;扎实做好尾矿库风险防控;推进危化品和化工企业有序关闭或搬迁;大力整治垃圾堆放点;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监督;推广土壤污染治理先进技术。
    解析 该地拥有污染地块15处,需进行土壤污染的治理,推广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重金属排污单位17家,要做好重金属企业排污管控;危化品搬迁企业9家及规模以下化工企业70余家,应推进危化品和化工企业有序关闭或搬迁;尾矿库3个,应做好尾矿库风险防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3处,应大力整治垃圾堆放点。
    考点练
    1.(2021·重庆复旦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蔬菜废弃物主要包含蔬菜产品在收获过程中产生的无商品价值的根、茎、叶以及在收获、储存、加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虫咬、碰伤、腐烂等蔬菜,也包括因销售不了堆积变质的蔬菜产品。随着我国蔬菜产量的不断增加、居民对蔬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蔬菜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蔬菜废弃物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且极易腐烂产生有毒气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由于种种原因,蔬菜废弃物的具体排放量及污染影响难以准确估算。
    指出蔬菜废弃物污染难以准确估算的原因,并简述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向。
    答案 原因:蔬菜废弃物来源复杂;分布广泛而零散;污染形式多样(迁移途径多样)。
    方向: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制作牲畜的饲料,开发微生物蛋白产品;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加工成育苗或栽培基料。
    解析 据材料可知,蔬菜废弃物主要包含蔬菜产品在收获过程中产生的无商品价值的根、茎、叶以及在收获、储存、加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虫咬、碰伤、腐烂等蔬菜,也包括因销售不了堆积变质的蔬菜产品,说明蔬菜废弃物来源复杂且分布广泛而零散;据材料可知,蔬菜废弃物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且极易腐烂产生有毒气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因此蔬菜废弃物污染形式多样,其污染影响难以准确估算。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可以从肥料、饲料、燃料、基料等角度展开分析。例如无商品价值的根、茎、叶,以及虫咬、碰伤的蔬菜可以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也可以晾干制作牲畜的饲料,开发微生物蛋白产品;腐烂、变质的蔬菜可以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还可以将其加工成育苗或栽培基料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生态围坝(见下图)是由若干个植物浮床、弹性填料、固定桩等组合而成的生态单元。阳澄湖位于太湖平原,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出产的大闸蟹在全国享誉盛名,但曾受水产养殖影响,水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生态围坝在阳澄湖得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分析阳澄湖生态围坝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方面的作用。
    答案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围坝减少污染水体向外扩散,降低坝外湖区污染程度;植物浮床可以吸附污染物,净化水体,改善湖区水质;水质改善利于维持湖区生物多样性等。
    水产养殖:水质改善,利于提高水产产量和品质;生态围坝为鱼虾蟹提供栖息场所,减少鱼虾蟹外逃;减少饵料投放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等。
    解析 阳澄湖是我国有名的大闸蟹产地,但其受到湖水污染的影响,水产的品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生态围坝的设立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现状。分析生态围坝的意义主要从图中涉及的一些要素进行组织答案,如生态围坝湖中湖的本质、植物浮床的作用、弹性填料和水体交换材料的作用等,即可分析出其生态意义,然后再由生态意义推导出其经济意义即可。
    3.(2021·河南六市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药物饲料添加剂是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合物质。在高牧业生产中,药物饲料添加剂在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所带来的不良作用也不可忽视。
    指出药物饲料添加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答案 不利影响: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残留于土壤环境中;对地下水构成污染威胁;影响水体微生物组成和活性。
    措施:少用、合理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加大打击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绿色可替代产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科学安全使用添加剂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解析 药物饲料添加剂里含有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如果通过牲畜的代谢进入环境(土壤、水体),会由于其药物化学性质对环境中的动植物、微生物等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需要对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可以通过降低牲畜密度、开发替代产品等尽量减少其使用量,进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若必须使用,则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添加,对使用人员加强管理和培训,树立环保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2021·重庆垫江县第五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青藏高原戈壁遍布,草场脆弱,亩产草量仅为内地平原的1/40,当地牧民“春放水边夏放山,秋放山坡冬放滩”,换着地方交替放牧。
    1980年以来,西藏旅游年接待人次从3 500增长到2 500多万人,游客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仅靠当地环境和居民无法清除。
    (1)指出当地牧民交替放牧的好处。(4分)
    (2)分析仅靠当地无法清除大量垃圾的原因。(6分)
    答案 (1)让牲畜吃到更多牧草;有利于草场植被恢复。
    (2)①游客数量多,产生垃圾多(分布分散、多为工业制品,处理难度大);②当地环境低温、缺氧,垃圾自然降解速度慢;③当地人口少而分散,仅靠传统的人工清理难度大;④当地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现代化处理垃圾的效率低;⑤当地人(只有朴素的环保观念)科学处理垃圾意识差和知识少。
    解析 (1)交替放牧有利于草场的恢复与保护,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根据草场生长情况,因时放牧,让牲畜吃到更多牧草。(2)游客数量多,产生的垃圾量大且分散,难收集清理;本地劳动力少,仅靠人工清理难度大;高原交通不便,运输垃圾困难;经济落后,垃圾处理技术落后,效率低;高原低温、缺氧,垃圾降解速度慢;当地人科学处理垃圾的意识差和知识少。问题
    成因
    危害
    措施
    水污染
    人为原因: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体中;
    自然原因:水域相对封闭,水体更新慢;水量小;水生生态系统脆弱等
    影响工业生产、人类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
    共同措施:加强环保立法和监管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合理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治理污染等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综合循环利用水资源;促进水体更新,提高水体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等
    大气污染
    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技术落后,污染气体净化能力差;
    自然原因:地形封闭,出现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气候干燥,风沙严重
    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技术,控制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生产垃圾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分类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如填埋、焚烧、堆肥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娱乐活动等
    干扰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
    海洋石油污染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覆盖表层海水阻碍海藻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的生存;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海滨美学价值
    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外,可通过围油栏、吸附材料、消油剂等进行处理
    土壤污染
    “三废”污染土壤;农药、化肥污染土壤等
    危害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生态等
    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发展生态农业;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等

    相关教案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共8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3 生态环境保护: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考点3 生态环境保护,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考点5 天气系统: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考点5 天气系统,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