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3 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3 农业可持续发展,共11页。
(2021·全国文综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8分)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8分)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答案 (1)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2)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
罗马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
17世纪,采用风力排水,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片开垦。
(3)由于长期种植,土地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经常的排水和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
解析 (1)M地区排水后可以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降水量、光照条件、地势条件、土层条件等角度分析作答。(2)开垦结果有差异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M地区湿地面积、抽(排)水工程量、罗马时代排水能力、17世纪风力排水和水利工程技术等角度分析作答。(3)M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土地肥力、作物病虫害、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使用的危害等角度进行推测。
1.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我国典型农业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考向1 通过“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考查“综合思维”
读“中南半岛地理位置和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中南半岛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的主要生产特点是( )
A.机械化程度高B.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C.休耕现象普遍D.劳动者精耕细作经验丰富
2.该地区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耕地面积缩小 B.土地盐碱化
C.土壤肥力下降 D.水资源枯竭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中南半岛主要是以天然橡胶、油棕、剑麻等为主的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特点是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B正确。多人工劳动,机械化程度低,A错误。连续生产,休耕现象较少,C错误。劳动者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精耕细作经验,D错误。第2题,农业生产会不断开垦林地,耕地面积不会减少,A错误。该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易出现盐碱化,B错误。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垦,当地雨水冲刷强,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C正确。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农业(耕作业)生产不会导致水资源枯竭,D错误。
考向2 通过“农业可持续发展”考查“人地协调观”
3.(2021·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黄花,俗称金针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大同市云州区是山西省黄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从明朝开始,就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这里的黄花颜色鲜黄,干净无霉,脆嫩爽口,享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大同市云州区,曾是国家“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近年,当地把黄花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现在已经全面脱贫。黄花种植前两年没有收益,第三年见效,第四年开始盛产。即将开放的黄花花蕾品相好,营养、经济价值高,通常在开花前1~2小时采摘完毕为宜。大同云州区夏季平均气温在16~28℃之间,雨水集中,平均降水量近250 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是黄花生产的旺季。黄花采摘需人工多次完成,主要在凌晨2点到日出前进行,采摘后的黄花需立即晾晒以防止霉烂。近年,为方便农户出售,该地黄花收购站多设于黄花田边。仲夏时节,黄花田里金光灿灿、生机盎然,黄花采摘体验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拍照留念。下图为山西省北部地形地势图和大同市云州区黄花种植基地景观图。
(1)解释大同云州区黄花采摘在夜间进行的原因,并推测采摘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8分)
(2)分析大同云州区发展黄花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
(3)针对大同云州区目前黄花产业发展现状,请你为该区黄花产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8分)
答案 (1)原因:即将盛开的黄花花蕾品相好,营养、经济价值高,日出后黄花盛开,影响农户收益。
可能遇到的困难:湿度大(露水多);气温低;光线差;采摘工人困倦疲乏。
(2)(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处内陆高原,夏季较凉爽,病虫害少;雨热同期,利于黄花生长;地处大同盆地,地形平坦;有册田水库及桑干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靠近火山群,火山灰土广布,土壤肥沃。
(3)(黄花种植)初期效益低,见效慢,可采取政府补贴,或套种其他农作物以保障收益;手工采摘,劳动力不足,可招募当地的农民来打工;晾晒场地不足,天气影响大,可扩建硬化场地、建冷库、就近安装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发展黄花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集黄花采摘体验和火山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增强品牌意识,利用电商、网络平台加大宣传,扩大销售市场。
解析 (1)根据文字材料的描述可以分析出在夜晚即将盛开的黄花营养价值高,品质最好。在日出后采摘的黄花质量低,经济效益小。在夜晚采摘可能会遇到露水天气、能见度差、工人疲劳、气温低等问题。(2)结合大同市的实际分析,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同时深居内陆高原,夏季冷凉,病虫害少;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利于黄花生长。加上地处大同盆地,地形平坦;且有册田水库及桑干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并且靠近火山群,使得周边地区的火山灰土广布,土壤较肥沃。这些都是大同市种植黄花的有利自然条件。(3)从文字材料中可以发现,目前大同市的黄花产业在初期效益较低,见效慢,可采取政府补贴,或套种其他农作物以保障收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其次是手工采摘,劳动力不足,可招募当地的农民来打工;还有晾晒场地不足,天气影响大的问题,可扩建硬化场地、建冷库、就近安装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发展黄花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发展集黄花采摘体验和火山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还可增强品牌意识,利用电商、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多途径销售,扩大黄花的销售市场,从而使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练
(2021·福建漳州市模拟)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喜光照、耐旱,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休眠期的春化阶段要求在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北种南移”的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据此完成1~3题。
1.芍药“北种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芍药生长需水少 B.南方花卉种类少
C.芍药观赏价值高 D.南方育种水平高
2.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生长不良,是因为( )
A.夏季高温造成块根腐烂
B.伏旱天气降低开花质量
C.冬季温暖,植株休眠缩短
D.光照不足,花期时间缩短
3.要克服芍药“北种南移”的栽种困境,可以( )
A.向南扩大种植范围 B.推广销售鲜切花蕾
C.采用棚内盆栽模式 D.培育低需冷量品种
答案 1.C 2.C 3.D
解析 第1题,芍药为草本花卉,且其栽种在杭州园林中,说明“北种南移”是因为其观赏价值高,南方市场需求较大,C正确;芍药耐旱,生长需水较少,但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降水多,需水量少不是其引种南方的原因,A错误;南方地区水热条件更充足,花卉种类更多,B错误;材料没有表明芍药在南方育种,D错误。第2题,芍药栽种在南方出现块根腐烂是因为南方土壤含水较多,透气性差,A错误;芍药喜光耐旱,伏旱天气不会降低开花质量,B错误;芍药的休眠期需要低温环境,南方冬季相对温暖,芍药休眠期短,造成开花季节养分不足,开花质量差,C正确;芍药生长不良表现为开花质量变差而不是花期缩短,D错误。第3题,芍药栽种在南方的主要问题是冬季休眠期短,造成其萌芽生长过早,开花质量下降,所以应培育需冷量较低的品种,延长休眠时间,提高开花质量,D正确;向南扩大栽种范围会使芍药栽种难度增加,A错误;推广销售鲜切花蕾并不能克服或解决芍药在南方地区的栽种困境,B错误;棚内盆栽模式会缩短芍药休眠期,使得开花质量差,并不能克服栽种困境,C错误。
(2021·山东淄博市模拟)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以特定地理属性为基础,地域性特征明显,具有特定的品种、品质、人文地理及生产方式,突出生产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文化等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地域农产品,受国家保护。下图示意中国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我国东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四个农业区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区分别是( )
A.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西北区
B.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
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西南区
D.西北区、西南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
5.④农业区的粮油棉麻、蔬菜、瓜果、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丰富
B.地理环境多样
C.农业科技发达
D.对外交通便利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图中水产养殖中③图例代表的数量最小,西北区基本上没有水产养殖,可知③代表的是西北地区,排除A、D项;④代表地区蔬菜、茶叶和瓜果产品数量最多,应该是垂直地带性显著的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茶叶并不多,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地区,排除B项,故选C。第5题,根据上题结论,④为西南地区。作物种类多的先决条件是自然环境差异性大,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即地理环境多样是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B正确。土地资源东北更丰富,农业科技、对外交通长江中下游区更发达、便利,A、C、D错误。
(2021·内蒙古包头市期末)长江中游平原区是我国小龙虾的重要养殖区,随着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当地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调查显示,当前相当比例的养殖户基本上放弃了越冬旱作种植,且普遍重虾轻稻,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直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和庇护所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养殖户饵料、肥料投入量较大。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些农业专家的担忧。据此完成6~7题。
6.在长江中游平原区,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复种指数
B.减少农田需水量
C.增加经济收入
D.防治农田病虫害
7.据材料所述,农业专家担忧的主要问题是( )
①农业污染加剧 ②农民收入减少 ③国家粮食总产量得不到保障 ④耕地数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题,在长江中游平原区,随着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当地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C正确。第7题,据材料所述,农业专家担忧的应是养殖小龙虾会导致污染加剧,大量农田由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会降低粮食产量,①③对。养殖小龙虾会增加农民收入,但耕地数量不变,②④错,故选B。
(2021·河北唐山模拟)甘肃省渭源县(下图)依据自然差异可分为南部高寒阴湿区、中部浅山河谷川(塬)区、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干旱区三大气候区。渭源县有“千年药乡”美誉,盛产多种中药材,以喜温凉的黄芪、喜阴寒的当归、喜凉耐旱的党参产量最大。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成为当地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据此完成8~9题。
8.黄芪、当归、党参在渭源县的适宜种植区依次为( )
A.北部、中部、南部
B.南部、中部、北部
C.中部、北部、南部
D.中部、南部、北部
9.依托中药材种植,为进一步促进渭源县的经济发展,当地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
B.推广单一药材种植
C.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
D.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答案 8.D 9.C
解析 第8题,由材料和图示可知,黄芪喜温凉适合种植在中部河谷,当归喜阴寒适合种植在南部高寒阴湿区,党参耐旱可以种植在北部干旱区,故D正确。第9题,依托中药材促进经济发展,可以进行中药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C正确;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需要有大片合适的种植区域;单一药材种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并不需要依托中药材种植。
10.(2021·广东揭阳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黑木耳属食用菌,适宜生长在环境洁净、靠近水源、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陕西省柞水县(图1)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5%,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质地坚硬,不易腐坏,因此是当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其出产的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成分各项指标达国家一级标准。近年来,柞水县把黑木耳产业作为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不断革新种植技术,由原来的柞木栽培转为现在的吊袋栽培(图2),黑木耳产量激增。2020年4月,柞水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
(1)简析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的自然条件。(4分)
(2)与柞木栽培相比,简析柞水县采用吊袋栽培黑木耳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4分)
(3)简析柞水县黑木耳在市场上热销的原因。(4分)
(4)柞水县欲以黑木耳产业为基础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请对此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 (1)柞水县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树;河流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植被覆盖度高,空气(环境)质量好;位于秦岭南坡(阳坡),日照时间长。
(2)减少柞木砍伐(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3)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电商推广,知名度提高,市场范围扩大。
(4)以黑木耳为原料,发展加工工业;为方便黑木耳外运,完善交通、仓储和物流业;以黑木耳为主题,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乡村旅游业。
解析 (1)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根据材料中提示的黑木耳的生长习性,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分析。(2)根据图2可知,柞木栽培需要砍伐柞树,截成木段;而吊袋栽培用锯末、秸秆做成菌袋,可知与柞木栽培相比,采用吊袋栽培黑木耳可以减少柞木砍伐,保护当地的森林植被,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减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利于当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吊袋栽培成串吊在大棚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从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最终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3)产品热销的原因主要从产品品质、营养价值、推广方式、知名度等角度分析。(4)由材料“柞水县把黑木耳产业作为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不断革新种植技术,由原来的柞木栽培转为现在的吊袋栽培,黑木耳产量激增”可知,该地黑木耳产量大,可以以黑木耳为原料,发展加工工业,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柞水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据此可知,为方便黑木耳外运,当地需要完善交通、仓储和物流业等相关产业,促进产品外销;“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其出产的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成分各项指标达国家一级标准”,据此可知,当地可以以黑木耳为主题,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乡村旅游业,还可拉动当地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11.(2021·山东泰安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重点项目——沙棘种植做了一次调查。皇甫川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年均降水量350~450 mm,且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是鄂尔多斯高原暴雨中心区。在该地同学们看到沟深墚大,地形起伏较缓,坡面上是大片的沙棘林。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绘制了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如下左图所示),并拍摄了很多照片(如下右图所示)。
(1)同学们观察到坡面是层层梯田,梯田上是成片的沙棘林。试分析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种植的原因。(4分)
(2)同学们在走访农户时了解到,沙棘属多年生耐旱落叶灌木。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且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从自然原因方面分析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的原因。(4分)
(3)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该地近年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并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或沿等高线延伸方向),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
(2)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幼株不易成活;夏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
(3)赞同:质优高产,经济效益高;提升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
或不赞同: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影响生物多样性;引进品种可能不适应本地环境,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产品滞销等。
解析 (1)沙棘林沿等高线延伸方向种植也就是沿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的方向种植,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夏季降水80%以上集中于6~9月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可以降低坡面径流速度,截留大量水分,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2)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该地气候干旱,影响沙棘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是春、秋季的土壤含水量,所以应从春、秋季节土壤含水量的不同来分析。(3)赞同主要从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不赞同主要从生态环境方面回答。问题
原因
对策
耕地
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部分耕地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控制建设用地;加强耕地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过快
推进城市化,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生产成本上升
社会经济发展,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生产投入增多,生产工业革新
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模式;培育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生产技术落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采用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自然条件的制约
增加资金投入;更新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水资源短缺
当地水资源数量有限;人口增多,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灌溉技术落后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
土地
退化
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利用土地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治理
农业污染严重
人口增多,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大;农药使用量大;不合理的施用化肥
研发高效的低污染农药;科学管理,精确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废弃物的处理
典型地区
问题与不足
可持续发展措施
灌溉
农业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水资源短缺;受寒潮和沙尘暴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
推广耐旱品种;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商品谷物农业
东北地区
热量不足;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受寒潮和冻害影响大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水稻种植业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洪涝影响大;酸雨严重
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畜牧业
四大牧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大;鼠灾、蝗灾严重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原生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合理放牧;加大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收益
答题角度
答题要素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横县茉莉、建三江水稻、安溪优质铁观音等);
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
③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④加强科研投入,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
⑤开发新产品,经营多元化,拓展旅游、文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
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乡村生态旅游
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②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3 考点3 洋流,共7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3 考点1 旅游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共6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