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0 考点1 区域定位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0 考点1 区域定位,共10页。
高考解密
考点1 区域定位
(全国文综Ⅲ)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高考考查内容]
[设问分析]
答案 1.D 2.B 3.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剪纸表现的内容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图中反映出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苏浙一带景观,故选D。第2题,图中景观为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泽国”的真实写照。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地形和气候有关,反映了当地年降水量丰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的自然环境特征,传统出行工具为船,故选B。第3题,文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等地,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等地,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等地,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故选D。
1.经纬网定位法
(1)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纬度的高低确定大体位置。 如北回归线附近有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恒河三角洲和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个省级行政区以及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40°N纬线附近有伊比利亚半岛、土耳其海峡、里海、塔里木盆地、北京、华盛顿等。
(2)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再根据具体的经度度数确定大致位置。 如本初子午线经过伦敦、西班牙东部、非洲西部;120°E经线经过大兴安岭、台湾海峡、菲律宾西部、澳大利亚西部;180°经线经过太平洋中部;90°E经线经过印度洋中部。
2.海陆位置定位法:根据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沿海(包括东岸、西岸)、岛屿的海陆位置确定大致位置。
3.轮廓、形状定位法:某些面状地理事物(政区、海域、湖泊等)的轮廓、线状事物(河流、道路等)的形状特征可以作为判断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4.相对位置定位法
(1)借助熟记的点状事物经纬网,如北京的经纬度是(40°N,116°E),向周边辐射、扩展,推测某地的位置。
(2)借用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物,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5.特殊景观定位法: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企鹅基本上代表南极地区,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等都是代表性景观。
6.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水文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大致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岸还是大陆西岸。
考向1 通过“特殊景观定位”考查“区域认知”
(2021·山西太原市期中)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该民居廊檐宽大、连通,天井狭小。据此完成1~2题。
1.该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2.形成这种建筑特征的自然背景是( )
A.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B.气候干旱,风沙强烈
C.阳光充足,降水丰沛
D.高寒缺氧,温差较大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该民居廊檐宽大、连通,应该是便于雨天穿行。廊檐宽大、天井狭小可挡住太阳的强光照射,符合此特点的地点只有云贵高原,C正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雨季短,光照不如云贵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强,A、B、D错误。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民居廊檐宽大、连通,应该是便于雨天穿行。廊檐宽大、天井狭小可挡住太阳的强光照射,形成这种建筑特征的自然背景是阳光充足,降水丰沛,C正确。
考向2 通过“经纬度定位”考查“综合思维”
马里恩岛(下图)位于西南印度洋海岭西南端,全年寒冷多风,年平均降雨量2 400~3 000 mm,年平均雨日约320天,罕见无云晴日,夏季和冬季的气候相差不大,植被主要是草和苔藓、地衣,没有树木。据此完成3~5题。
3.该岛的成因类型是( )
A.冲积岛 B.火山岛
C.珊瑚岛 D.大陆岛
4.该岛全年多雨,少有晴日,主要原因是( )
A.常年受西风影响
B.终年受低气压控制
C.全年气候寒冷
D.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5.该岛没有树木,主要原因是( )
A.火山活动频繁 B.海鸟聚集
C.寒冷多风 D.远离大陆
答案 3.B 4.A 5.C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马里恩岛位于西南印度洋的海岭附近,因此推断为火山岛;该岛附近没有较大河流形成泥沙淤积,不是冲积岛;该岛纬度较高,气温低,一般不是珊瑚岛;该岛远离大陆,不是大陆岛;故A、C、D不对,选B。第4题,该岛位于47°S的海洋中,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多雨,少有晴日,A对。根据材料,该地全年多风,不可能全年在低气压的控制之下,B不对;该地的降水情况与气候寒冷没关系,C不对;该地受西风漂流影响,为寒流,D不对。故选A。第5题,火山活动频繁影响该岛植被,不仅仅是树木,A不对;该岛的海鸟多少、离大陆远近与植被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D不对;该岛寒冷多风不利于树木生长,C对。故选C。
考点练
下表示意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势高低与沉积物空间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4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地势高度和沉积物厚度(1~4表示地势从最低到最高或沉积物厚度由最薄到最厚)。读表,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冲积物( )
A.最有可能为冰川沉积物
B.由岩石风化作用而形成
C.由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D.由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2.该地貌类型分布最典型的地区是( )
A.黄河三角洲东部 B.江汉平原中部
C.内蒙古高原北部 D.华北平原西侧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判断,该地区地势北高南低,且地势最高处沉积物厚度较小,该地区东、西两侧沉积物厚度较小,符合冲积扇的沉积规律。故选D。第2题,华北平原西侧的太行山山麓分布有众多的冲积扇。
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读图完成3~5题。
3.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4.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大 B.下渗量较小
C.融雪量较少 D.地下水补给较多
5.近年来,该河径流量有减小的趋势,与此无关的是( )
A.气候暖干化 B.过度放牧
C.大量开采矿产 D.冰川融水减少
答案 3.C 4.B 5.D
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分析该地年降水量在200~400 mm,为我国半干旱地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春汛和雨水补给形成的夏汛。青藏高原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且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不易出现“连底冻”,A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属于干旱区,且夏汛明显,B错误;内蒙古高原河流符合图示情况,C正确;华北平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为半湿润区,河流为夏汛,D错误。第4题,据图判断4月份降水量小、融雪量大,A、C错;地下水的补给量在一年中较为稳定,D错;与7月相比,4月气温较低,冻土未完全消融,下渗量较小,径流量较大,选B。第5题,河流径流量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暖干化导致降水减少、蒸发加剧,A错误;过度放牧、大量开采矿产都会使用水量增加,径流量减小,B、C错;内蒙古地区无冰川融水的补给,D对。
下图为“某一观测者观察土地坍塌的情形图”及“所在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8题。
6.以观测者所处地形判断,其位置应最接近左下方等高线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7.对图中甲、乙、丙、丁线的判断合理的是( )
A.该线可能为脊线
B.该线可能为槽线
C.该线脊线、槽线均有可能
D.该线在图示区域坡度最大
8.图示地貌景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 B.山西 C.重庆 D.贵州
答案 6.C 7.A 8.B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观测者位于两个土地坍塌地之间,且坍塌体左侧较宽、右侧较窄,丙地符合,选C。第7题,由上题可知,发生坍塌的地区应为山谷,根据山谷等高线的分布原理“凸高为谷”,可判断甲处高度最高,从而可知甲、乙、丙、丁线为山脊线,A正确。第8题,该地貌所处地区多沟谷发育且土地易坍塌,应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山西省和陕西省,B正确。
下图是“明清时期我国某村落雨洪集蓄系统的复原图”。该系统包括雨洪收集、蓄积供水和排水三个子系统,其中雨洪收集子系统由集水槽(渠)、汇水区组成;6个小型泊池(除黄树岭泊池)和渗水坑通过或明或暗的水渠沿街道连接,共同构成了雨洪蓄积供水和排水子系统。读图完成9~11题。
9.根据材料信息推测,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
A.山西省 B.青海省
C.湖南省 D.贵州省
10.明清时期,该村较肥沃的耕地可能位于村庄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1.复原该村落雨洪集蓄系统图主要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BDS
答案 9.A 10.D 11.A
解析 第9题,该村落建设众多泊池和集水渠以收集雨洪,收集的雨洪供村落生产生活用水,由此可知该地降水相对不足,水资源较为短缺,加上“黄土”物质分布,可推测最可能为山西省,A正确。第10题,该村东北方向为山地,土壤肥力不高,A错;西北方向为山脊,土壤肥力也不高,B错;东南方向有黏质红黄土,渗水慢,土壤不肥沃,C错;西南方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为壤质黄土,土壤的肥力较高,D正确。第11题,注意关键词“复原”,需要结合已有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模拟,应利用GIS技术,A正确;RS主要用于对现有的地理信息进行获取,且突出于面状地理信息的获取,GPS和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定位与导航,B、C、D错。
(2021·江苏省运河中学月考)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13.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
A.降雪量大 B.积雪消融快
C.枝叶繁茂 D.多大风
答案 12.A 13.C
解析 第12题,据图可知该地区从11月中旬至3月中旬,积雪厚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因此该地从11月中旬开始积雪,3月中旬开始融化,积雪时间长,积雪厚;植被类型为落叶松和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大兴安岭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冷空气的影响大,积雪的时间早,融化晚,积雪时间长,积雪厚,地带性植被为兴安落叶松,A正确;青藏高原地带性植被为高山草原草甸,B错;黄土高原纬度相对较低,春季融雪较早,原始林木较少,C错误;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冬季大部分时间气温较高,积雪时间短,积雪少,D错误。第13题,该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无法推出两种植被的降雪量大小,同纬度小范围地区,降雪量差异不大,A错误;据图中信息可知,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3月中旬开始融化,但是融化的速度慢,B错误;据图中信息可知,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林下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对积雪的截留多,C正确;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枝叶繁茂,对风的阻挡作用强,风小,D错误。高考考查内容
考点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核心价值:
结合给定的地理事象或情境,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推测或概括区域地理特征,剖析地理成因,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科素养:
1.人地协调观:对比不同区域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或改进措施,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
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示意图或区域要素分布图,分析说明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区域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各自然事象的特点和成因。
关键能力:
结合各种区域图、景观图片、文字资料,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基本能力;调动运用所学、所知的地理规律、原理,考查考生描述、阐释区域地理事象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特征的能力,以及论证、探讨地理成因的能力等。
必备知识:
1.区域定位。2.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定位
(2017·全国文综Ⅱ)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区域特征分析
(2021·全国文综乙,37)(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必备知识
①区域定位;②中国的区域环境特征及成因;③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①文字信息:“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能“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明剪纸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②图像信息:拱桥水乡、民居沿河而建且多窗、摇舟出行,门开向河流,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反映出当地降水较多、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的自然特征。
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分析景观特征形成的原因、说出景观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
①要素综合: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对图示景观的作用,是要素综合的考查。
②地方综合:既能从所处的长江三角洲的角度进行宏观的特征分析,也能对图示景观图片进行小尺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是地方综合的考查。
区域认知:
①区域位置:长江三角洲。
②区域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核心价值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设情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1题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就是判读图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进而确定在我国主要分布地点。
第2题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就是对图示景观的成因进行分析。
第3题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就是对当地传统文化——地方剧种进行判断。
41
41
41
41
41
41
41
41
32
32
41
41
31
31
24
24
31
31
12
12
13
13
12
1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 考点1 时间计算,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考点1 荒漠化,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考点1 人口增长,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