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考点1 人口增长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考点1 人口增长,共10页。
高考解密
考点1 人口增长
(2019·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高考考查内容]
[设问分析]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该图仅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人口的数量,因此不能据图判断出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男性人口数量的多少,选项A错误;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25~50岁男性和女性比例均较大,选项B错误;劳动人口通常指15~64岁的人口,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动人口的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选项C正确;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选项D错误。第2题,图中明确给出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的渐变情景,因此选项A的人均消费剧增和选项C的人均收入剧降都是错误的;选项D与图中所示不符,也不符合常理;选项B的老龄化进程趋缓主要反映的是非欧盟籍劳动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老龄化人口占比逐渐变小的事实,故B项正确。
1.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区域人口增长=机械增长+自然增长。
区域自然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区域机械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机械增长率。
注:只考虑自然或机械增长率一种因素时,自然(或机械)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增长,但数值最大时人口不是最多,小于0时人口减少,但数值最小时人口不是最少;当自然(或机械)增长率为零时,人口最多或最少(如图)。
2.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①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②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严禁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
③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2)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
考向1 通过“人口增长”考查“综合思维”
(2021·安徽马鞍山模拟)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高度开放、经济活跃的地区,其人才、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流动性强,造成了人口老龄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下面图1为1990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2为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系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在2000~2010年老龄化系数变化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发展 B.产业结构
C.经济水平 D.收入变化
2.香港与深圳相比人口老龄化系数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 )
A.深圳经济发展水平高
B.深圳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香港人口流动性较弱
D.香港人口生育政策严格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2000~2010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势必伴随着人口流动的变化,进而引起老龄化系数的较大变化。交通发展、经济水平、收入变化对老龄化系数影响较小。故选B。第2题,深圳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期间大量青壮年人口不断流入,因此老龄化系数最小。香港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化系数最大,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口流动性远不如深圳。故选C。
考向2 通过“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考查“综合思维”
下图示意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读图,完成3~4题。
3.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
A.5~9岁 B.25~29岁
C.45~49岁 D.55~59岁
4.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加就业机会 B.增建养老设施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5~9岁约为5%、25~29岁约为5%、45~49岁约为6%,55~59岁约为8%,故选D。第4题,据图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人口比例在减小,需增建养老设施,所以A错误,B正确;扩大城市规模是应对城市化的措施,所以C错误;完善产业结构与该人口问题关系不大,所以D错误。
考点练
(2021·山东滨州市模拟)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2 424万人,新疆常住人口2 523万人,居民预期寿命大约为74.42岁,60年间,新疆居民预期寿命提高了40多岁。下图示意2014~2018年上海和新疆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单位:‰)。据此完成1~2题。
1.2014~2018年期间( )
A.上海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多于新疆
B.上海的自然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C.新疆的人口出生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D.新疆每年的人口死亡率远高于上海
2.60年间,新疆居民的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是( )
A.新疆的外来人口增多B.新疆居民饮食结构改变
C.新疆人口老龄化加重D.新疆医疗卫生条件提高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新出生人口数量应考虑人口基数与自然增长率,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疆人口基数与自然增长率均高于上海,故新出生人口数量新疆高于上海,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在2016年自然增长率相对于2015年上升,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的人口出生率呈波动下降趋势,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人口死亡率在5‰以下,上海死亡率有些年份在5‰以上,D错误。第2题,居民的预期寿命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关,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使得死亡率下降,D正确。外来人口和老龄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反映年龄结构,但与平均寿命关系不大,饮食结构并不是寿命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
(2021·河南非凡联盟联考)根据《人力资源发展报告》中的数据,城市人员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由于劳动强度大,身体素质要求高,普遍较早退出劳动力市场,退休时间一般会提早3到5年。下图为“2002至2031年全国体力劳动适龄人口变化情况(含预测)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体力劳动者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5年后不断减少
B.体力劳动人口从2015年开始下降
C.我国体力劳动人口数量下降最多是在2016年
D.2002年体力劳动人口增长率最大
4.下列对我国2015年体力劳动人口开始大幅下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老龄人口大潮临近
B.机器人等自动化生产的广泛运用
C.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变化
D.国内人口大规模迁移导致劳动力数量锐减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该图不能显示我国全部劳动力的变化情况,A错;体力劳动者数量在2007和2010年均有下降,并不是从2015年开始的,B错;2016年体力劳动人口下降数量最大,C正确。2002年和2014年体力劳动人口增长数量差不多,但是2002年体力劳动者基数大,增长率小于2014年,D错。第4题,老龄人口大潮临近、机器人等自动化生产的广泛运用、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变化都是导致体力劳动人口减少的原因;而国内的人口大规模迁移并不会导致我国体力劳动人口数量的锐减,只是区域分布的改变。故选D。
(2020·全国文综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5~7题。
5.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6.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7.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答案 5.D 6.C 7.B
解析 第5题,图中35~44岁女性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由材料知该图是2010年的人数统计,据此进行时间推断,应是1966~1975年该市人口比其他年份出生率要高,故选D。第6题,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所以其母亲年龄在41~49岁之间,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人数较多,C正确。1986~1990年生育政策稳定,A错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B错误。1986~1990年短期内生育观念不会变化太大,D错误。第7题,2010~2030年处于生育峰值的妇女在2010年的年龄为0~19岁,读图知该年龄段的女性人口数量偏少且增加缓慢,因此会导致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选B。
(2021·湖北八市联考)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变和产业技术升级。其影响体现在老年消费增长,银行储蓄的增加,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与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的矛盾。下表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三大产业的影响(Y为产业产值,L为产业就业人数)。据此完成8~9题。
8.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影响是( )
A.阻碍第一产业发展B.促进第二产业发展
C.促进第三产业发展D.阻碍所有产业发展
9.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我国第二产业( )
A.生产效率下降 B.产业结构调整
C.生产技术下降 D.产业规模缩小
答案 8.C 9.B
解析 第8题,据表格信息,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影响中,对于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影响都是正值,说明人口老龄化主要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故选C。第9题,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变,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我国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故选B。 高考考查内容
考点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核心价值:
以我国人口与世界人口与城市的发展、分布为背景,激发考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面对人口、城市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学科素养:
1.人地协调观:分析人口问题、城市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综合思维:分析理解人口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特征、原因。
3.区域认知:通过人口、城市的相关信息进行区域位置的判定并判断人口与城市分布特征与环境特征的关系;运用动态的观点分析人口、城市化特征变化、解决人口问题与城市化问题。
关键能力:
结合人口增长统计图表、城市空间结构图及文字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并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相关的人口政策、城市发展规划等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的人口、城市发展理论,解决人口、城市分布、发展等相关问题;综合题还会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人口与城市发展及相关问题的能力。
必备知识:
1.人口增长及其影响。
2.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3.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形成。
4.城市化的过程与问题、解决措施。
5.人口、城市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口
增长
(2020·全国文综Ⅲ)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人口
迁移
(2021·湖南地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021·湖南地理)9.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10.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
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
11.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
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
城市化
(2021·山东地理)10.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11.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人口、城市分布与地理环境
(2020·山东地理)5.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6.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必备知识
①人口增长、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②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对策;③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影响;④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能力。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①文字信息:“人口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指标的比例大小,不是人口数量的绝对值。
②图像信息:横坐标数据是比例大小,而不是人口数量绝对值,意味着可比的只能是比例大小,而不是数量多少,因为没有人口总数大小,可以直接排除描述数量大小的选项。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
非欧盟籍人口迁入改善了欧盟老龄化人口问题,考查的是要素综合。
区域认知:
欧盟与非欧盟地区之间的人口结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考查的是区域特征。
核心价值
非欧盟籍人口增长过快对当地造成环境压力,欧盟人口老龄化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人口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考查了考生的科学人口观。
第1题
题干提供了欧盟境内不同人口的金字塔图,设问“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的人口特点,与图例相对应的是虚线,金字塔图显示的是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比例,而不是数量多少,解答本题时关注不同年龄组虚线的比例大小、关注含有“比例”字样的选项,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第2题
“近些年来”的字样,表示可以使用图示中的相关数据;“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透露出欧盟有外籍务工人员持续进入的事实,输入的是来务工的人员,是劳动年龄的人口,也是消费水平较低的人员,根据这些判断就可以得出答案。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Y1/Y)
(L1/L)
(Y2/Y)
(L2/L)
(Y3/Y)
(L3/L)
变量
0.066
-0.234
-1.269
-0.165
1.562
0.399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 考点1 时间计算,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考点1 荒漠化,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