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docx
    •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答案).docx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01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02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03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01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02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文件包含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答案docx、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Zn-65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空间站运行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航天员出仓B. 发动机点火C. 机械臂位移D. 天地间通讯
    【答案】B
    【解析】
    【详解】A、航天员出仓时,只是航天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发动机点火时,是汽油或柴油等燃料与氧气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机械臂位移时,只是机械臂的位置或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天地间通讯依靠电磁波进行,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2.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的是
    A. 禁止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B. 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
    C.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 发展公共交通,节能减排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石燃料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从节能环保角度考虑,应适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不能全部禁止,选项错误;
    B、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可以促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选项正确;
    D、发展公共交通,节能减排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
    答案为;A。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B. 城镇推进雨污分流工程,生活污水要处理后再排放
    C. 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过滤是净水程度最高的
    D. 乳化是使植物油溶解在水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以作溶剂,如碘酒中溶剂就是碘酒,所以不是所有溶液的溶剂都是水,说法错误;
    B、城镇推进雨污分流工程,生活污水要处理后再排放,说法正确;
    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最高的,说法错误;
    D、乳化是使植物油乳化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到水中,说法错误。
    故选B。
    4. 关于人体健康知识,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吃奶粉最主要的目的是补充蛋白质B. 长期喝蒸馏水有益健康
    C. 维生素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D. 炒菜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奶粉中富含蛋白质,所以吃奶粉最主要的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选项正确;
    B、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长期喝蒸馏水导致人体缺乏矿物质元素,有害健康,选项错误;
    C、维生素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选项正确;
    D、炒菜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选项正确;
    故选B。
    5. 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档案馆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B. 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D. 酒精灯倾倒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A
    【解析】
    【详解】A、档案馆着火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会损毁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选项错误;
    B、电器着火后,先切断电源,再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选项正确;
    C、炒菜时油锅着火,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盖上锅盖灭火,选项正确;
    D、酒精灯倾倒在桌面上燃烧,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用湿抹布盖灭,选项正确,故选A。
    6. 为了落实“双减”精神,某校化学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活动作业,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个周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水蒸发
    B. 甲乙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 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 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不是防止水分蒸发,说法错误;
    B、甲试管中:铁与氧气和水能同时接触,铁钉有明显锈迹;乙试管中:铁钉能与水接触,不能与氧气接触,铁钉无明显锈迹,说法错误;
    C、乙试管中:铁与水接触,不能与氧气接触,铁钉不生锈;丙试管中:铁能与氧气接触,不能与水接触,铁钉不生锈,对比无法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错误;
    D、甲乙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甲丙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所以该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法正确。
    故选D。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过滤B. 熄灭酒精灯
    C. 倾倒液体D. 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时,漏斗的末端应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飞溅,选项错误;
    B、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选项错误;
    C、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持瓶,瓶口紧靠试管口慢慢倒入液体,选项正确;
    D、用燃着的木条验满二氧化碳气体时,木条应伸到集气瓶口处,不能伸进集气瓶内,选项错误,故选C。
    8.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对外宣布,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了淀粉。在此合成过程中,有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B. 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丙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错误。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8=16:9,正确。
    故选:D。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比较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等体积的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含量高,此选项正确;
    B. CaCl2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后发生化学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此选项正确;
    C. 酒精具有特殊的香味,生理盐水无气味,白醋具有一种酸味,用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酒精、生理盐水和白醋,此选项正确;
    D. 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木片和玻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油脂氧化能产生很多能量,所以人每天都要摄入较多的油脂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此选项正确;
    B.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该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不是置换反应,此选项错误;
    C. 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此选项错误;
    D. 油脂氧化能产生很多能量,人每天都要摄入适量的油脂,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1.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中加入水
    B. 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 向两份相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
    D. 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中加水溶液的pH不能大于7,错误;
    B、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氯化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示不符,错误;
    C、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开始镁的价量比大于锌,产生氢气更多,最后因为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正确;
    D、氯化钠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制的溶解,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C
    12. 某海边盐场晒得的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的泥沙。现取80g该粗盐样品溶于水中,滤去泥沙得到200g不饱和溶液,通过精确测定,溶液中含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29.3%B. 53.3%C. 73.1%D. 86.0%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故氯化镁中 ,代入镁元素的质量得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同理可得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故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为,根据化合物的质量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元素的质量分数,故氯化钠的质量 ,故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
    13. 荆州境内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旅游常识:
    (1)荆州博物馆明确规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下列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烟花爆竹 ②汽油 ③汽水 ④酒精 ⑤火药 ⑥氧气
    (2)洈水景区的泉水多为硬水,生活中通过_______可降低其硬度。
    (3)石首桃花山鲜花盛开时,很远就能闻到花香,其原因是_______。(用分子、原子有关知识说明)
    (4)游览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时,禁止丢弃塑料类垃圾,塑料是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
    【答案】(1)③⑥##⑥③
    (2)煮沸##加热煮沸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合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不属于就是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①烟花爆竹、 ②汽油、④酒精、⑤火药具有可燃性,是易燃易爆物品。③汽水、 ⑥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是易燃易爆物品。故填③⑥。
    【小问2详解】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煮沸可将水中的部分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除去。
    小问3详解】
    很远就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了气味,说明气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小问4详解】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1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柠檬汁、食醋等溶液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2)碘酒是常用的外用消毒药,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
    (3)第24届北京冬奥会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绿色环保”,冬奥会火炬的燃料是氢气。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铜的活动性比银强_______。
    【答案】(1)H+ (2)C2H5OH##C2H6O
    (3)2H2+O22H2O
    (4)Cu+2AgNO3=Cu(NO3)2+2Ag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液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H+,即H+使溶液呈酸性,故填H+。
    【小问2详解】
    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填C2H5OH。
    【小问3详解】
    氢气与氧气在倒入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
    【小问4详解】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与活动性较弱金属的盐溶液反应,能够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的反应是铜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2AgNO3=Cu(NO3)2+2Ag。
    15. 2021年,我国销售了320万辆电动新能源汽车,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主要有磷酸铁电池和三元锂离子电池。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磷原子结构,我们可推知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
    (2)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3)上图中BD粒子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已知锂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则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三##3
    (2)C (3)Mg3N2
    (4)2Li+H2SO4=Li2SO4+H2↑
    【解析】
    【小问1详解】
    磷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层,原子电子层数与对应元素所在周期数相等。可推知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
    【小问2详解】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C。
    【小问3详解】
    上图中BD粒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氮化镁,其化学式为为:Mg3N2。
    【小问4详解】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锂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则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H2SO4=Li2SO4+H2↑。
    16. 如图是KNO3、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NaCl是_______溶物(填“微”“可”或“易”)。
    (2)KNO3可用作农作物复合肥,能够提供土壤中缺乏的_______(元素符号)营养元素;KNO3可溶于水后叶面喷施,25℃时,将50gKNO3溶于200g水中,得到的营养液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时,NaCl的饱和溶液比KNO3的饱和溶液浓度大
    B.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
    C.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NaCl大
    D. 80℃时,KNO3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比NaCl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多
    【答案】(1)易 (2) ①. K、N ②. 不饱和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大于10g,则氯化钠是易溶性物质,故填易。
    【小问2详解】
    硝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能够提供土壤中缺乏的K、N元素,故填K、N;
    由图可知,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即25℃时,50g硝酸钾溶解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25℃时,将50gKNO3溶于200g水中,硝酸钾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小问3详解】
    A 由图可知,1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所以10℃时NaCl的饱和溶液比KNO3的饱和溶液浓度大,选项正确;
    B 由图可知,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来提纯KNO3,选项正确;
    C 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较陡,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平缓,说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NaCl大,选项正确;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既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还与溶液的质量有关,题文中没有指明两种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80℃时,KNO3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不一定比NaCl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多,选项错误,故填D。
    17.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固态C的俗称为_______;写出C发生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若A、B、C均为碱,且C为红褐色沉淀,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单质,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干冰 ②. CO2+C2CO
    (2)Ca(OH)2或者Ba(OH)2)
    (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B可以生成C,则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C为红褐色沉淀,故C为,A是可以转化成B,碱可以生成另一种碱,最常见的是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钠,故A为或者。
    【小问3详解】
    常温下C为气态单质,则推测C是氢气或氧气。如C为氧气则A含有三种元素可能为氯酸钾或高锰酸钾,但无法生成可以转化为氧气的B。错误。如C为氢气,酸和活泼金属可以反应生成氢气,水通电分解可以产生氢气,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或碱反应生成水,所以A是含有三种元素的酸,B是水,化学式H2O。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18. 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套装置,请依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
    (3)小明分析A、B、C装置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A装置前无需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使用A、B、C装置都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气;
    ③用A装置制取气体结束后,要先移出水槽中的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④B装置比C装置利于液体药品加入,还可以控制气体的发生与停止。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C ②.

    (3)②③##③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如图所示,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因为氢气难溶于水可排水法收集氢气或是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选用的装置是: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①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在反应前都要进行气密性检查,选项错误;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发生装置可选固体加热型,还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可选固液常温型;收集氧气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故采用排水法收集也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A、B、C装置都符合要求,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气,选项正确;
    ③用A装置制取气体结束后,要先移出水槽中的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倒吸进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选项正确;
    ④B装置比C装置利于液体药品的加入,还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不可以控制气体的发生与停止,选项错误。
    故选:②③。
    19. 前不久某新闻网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瓶中并加水玩耍,结果发生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眼睛受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上述事件的原因,买来几包海苔,取其中的干燥剂(如图),打开包装,得到白色粉末和颗粒,然后倒入一个空矿泉水瓶中,注入大半瓶水,拧紧瓶盖。观察发现瓶中的水开始“沸腾”, 同时有“白气”产生,2分钟后,瓶身膨胀变形,触摸烫手,瓶内的干燥剂消失,只剩一瓶浑浊的白色液体。
    【查阅资料】海苔内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
    【原因分析】瓶身膨胀变形,触摸烫手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探究】待瓶内液体冷却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猜想假设】同学们分析后一致认为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小明认为白色沉淀主要成分是CaO、Ca(OH)2或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小芳同学认为不会有CaO,其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再次探究】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
    【实验分析】白色沉淀中含有Ca(OH)2的原因是:_______
    【拓展应用】如有少量干燥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
    【答案】 ①. 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瓶内水和空气受热膨胀 ②.
    ③. 滴加酚酞溶液(或石蕊试液) ④. 变成红色(或蓝色) ⑤.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过量的氢氧化钙未能溶解 ⑥. 用大量水冲洗
    【解析】
    【详解】原因分析:瓶身膨胀变形,触摸烫手的原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瓶内水和空气受热膨胀;
    猜想假设:加入水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滤后得到的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氧化钙,故填:;
    再次探究:实验1:根据实验结论是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钙,则由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指示剂变色,故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然后加入酚酞试液或石蕊试液,出现溶液变红或是溶液变蓝,则可证明,故填:滴加酚酞溶液(或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或蓝色);
    实验分析:白色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钙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过量的氢氧化钙未能溶解;
    拓展应用:由于干燥剂中的物质具有腐蚀性,故如有少量干燥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用大量水冲洗。
    四、计算题
    20. 课外拓展活动时,化学实验员取出一瓶盐酸,让同学们测定其浓度。实验如下:取一个200mL的烧杯,测其质量,倒入一定量盐酸,再次测量,然后滴加10%的硝酸银溶液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不再有沉淀产生后停止滴加。静置后将烧杯内物质过滤,将滤渣烘干、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解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结束后,实验员展示盐酸瓶上标签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6%,则测定所得质量分数和标注质量分数有出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①盐酸瓶盖密封不严,HCl挥发了;②烧杯内有水;③过滤时滤纸破损;④搅拌后玻璃棒上沾有不溶物;⑤滴加硝酸银溶液的量不够;⑥滤渣未烘干,含有水分。
    【答案】(1)使盐酸与硝酸银充分反应
    (2)解:设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x=7.3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3)①③④⑤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使盐酸与硝酸银充分接触、充分反应,故填:使盐酸与硝酸银充分反应;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①盐酸瓶盖密封不严,HCl挥发了,所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②烧杯内有水,不影响盐酸中溶质质量,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③过滤时滤纸破损,得到滤渣氯化银质量偏小,计算出盐酸溶质质量偏小,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④搅拌后玻璃棒上沾有不溶物,得到滤渣氯化银质量偏小,计算出盐酸溶质质量偏小,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⑤滴加硝酸银溶液的量不够,计算出盐酸溶质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⑥滤渣未烘干,含有水分,滤渣质量偏大,计算出盐酸溶质质量偏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③④⑤。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等体积的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后过滤
    C
    鉴别酒精、生理盐水和白醋
    闻气味
    D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木片和玻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然后_______
    _______
    含有Ca(OH)2
    实验2
    另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泡产生
    含有CaCO3
    项目
    质量(g)
    烧杯
    586
    烧杯+盐酸
    108.6
    滤渣
    28.7
    相关试卷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仪器名称为“量简”的是,下列各项中的说法都正确的是,在反应X+2Y=2Q+R中,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文件包含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docx、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一模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文件包含2022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考一模化学答案docx、2022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