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年5月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完卷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体现,既是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下表是北京、纽约、巴黎、东京四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文化活力指标(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单位:个)
指标 | 北京 | 纽约 | 巴黎 | 东京 |
世界文化遗产数 | 7 | 1 | 4 | 2 |
博物馆书 | 179 | 140 | 297 | 173 |
每年戏剧表演场次 | 12217 | 43004 | 51070 | 28970 |
艺术馆数 | 59 | 1475 | 1142 | 618 |
电影节 | 2 | 57 | 190 | 60 |
电影院数 | 174 | 98 | 312 | 67 |
1. 城市文化活力综合表现最突出的是( )
A. 北京 B. 纽约 C. 巴黎 D. 东京
2.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北京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创新形式增多文化遗产数 B. 增办戏剧节宣传民族文化
C. 教育培训机构转为艺术馆 D. 多引进大片增加电影节数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巴黎的博物馆数量、每年戏剧表演场次、艺术馆数量、电影节次数、电影院数量都比较多,城市文化活力综合表现最突出,故选C。
【2题详解】
文化遗产不能被创新增多,A错误;北京每年戏剧表演场次12217,是最少的,增办戏剧节宣传民族文化是可行的,B正确;教育培训机构功能以培训为主,艺术馆功能多,教育培训机构较难转为艺术馆,C错误;增加电影节数不是简单的多引进大片就行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文化不仅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而且是塑造、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
新西兰西北部的怀托摩小城,分布着大量钟乳石溶洞,溶洞里聚居数量巨大的洞穴萤火虫,如下图所示。萤火虫借“萤光陷阱”捕食,但是遇到强光和噪音,萤火虫就会“关灯”,回归黑暗寂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温和多雨 B. 寒冷湿润 C. 炎热干燥 D. 寒冷干燥
4. 关于萤火虫溶洞及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形成石灰岩
②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
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溶洞钟乳石
④内力作用使岩层上升出露海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③②
5. 为维持洞内原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 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 B. 允许游客用闪光灯摄影
C. 增加游览项目吸引客源 D. 播放音乐营造艺术氛围
【答案】3. A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故选A。
【4题详解】
萤火虫溶洞分布着大量钟乳石,岩石是石灰岩,是海洋生物死亡后遗体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后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岩层上升出露海面;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钟乳石,最后,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形成今天的萤火虫溶洞景观,因此,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排序①④③②,故选D。
【5题详解】
为维持洞内原貌,尽量保护性开发,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对溶洞的不利影响较小,A正确;由材料可知,萤火虫害怕遇到强光和噪音,游客用闪光灯摄影会发出强光,播放音乐会破坏洞内的安静氛围,BD错误;增加游览项目吸引客源,人员大量进入会干扰萤火虫的正常生长,对洞内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C错误。故选A。
【点睛】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搭载先进的车载智能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人、车、路、后台信息共享,安全、节能、高效的新一代汽车。2016年,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在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启动。下图为创新孵化中心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布局在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的主要原因有( )
①市场需求大②研发水平高③产业协作好④路况条件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7. 行驶过程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能根据行车实际及时调整线路,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③遥感技术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里布局的企业具有紧密的工业联系,企业间集聚,共用园区的基础设施,可以相互协作,③正确,园区内有汽车创新港,研发水平高,②正确;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本身是一种工业地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面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①错误;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有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相联系,路况条件好不是其布局的原因,④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能根据行车实际及时调整线路,首先要确定汽车的位置,用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②正确;做到及时调整线路,是经过了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①正确;用不到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技术,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工业集聚的好处:①大规模和联合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②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③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④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⑤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⑥便于男女职工适当搭配,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拦截形成的风积地貌。我国东南某地灌丛沙堆是典型的第四纪季风运移聚沙形成,植被覆盖率影响沙堆的发育。下表是该灌丛沙堆第四纪岩层的剖面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岩层性质 | 埋深/m | 年龄/KaB.P.(距今千年) | 平均粒径/Φ | 含水量/% |
沙丘砂 | -- | 14.9±0.6 | 2.84 | 5.9 |
砂质古土壤 | 1.74 | 29.7±1.5 | 3.62 | 7.4 |
砂质古土壤 | 2.64 | 36.8±2.0 | 3.34 | 3.4 |
沙丘砂 | 3.44 | 49.7±2.8 | 2.40 | 3.7 |
砂质古土壤 | 4.24 | 57.1±2.6 | 2.78 | 6.2 |
沙丘砂 | 5.74 | 77.0±3.4 | 1.67 | 8.6 |
8. 推测49.7±2.8KaB.P.时期该地古环境特征是( )
A. 河湖密布 B. 生物多样 C. 气候冷干 D. 土壤黏重
9. 推测第四纪季风风力较大的KaB.P.期间是( )
A. 14.9±0.6 B. 29.7±1.5 C. 57.1±2.6 D. 77.0±3.4
10. 灌丛沙堆发育过程中,灌丛与沙堆的相关性是( )
A. 呈正相关,背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大
B. 呈负相关,背风坡灌丛越疏,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小
C. 呈正相关,迎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大
D. 呈负相关,迎风坡灌丛越疏,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小
【答案】8. C 9. B 10. C
【解析】
【8题详解】
由表格可知,砂质古土壤层发育则反映当时气候相对暖湿,适宜植被生长;沙丘砂层发育则反映当时气候相对干旱,49.7±2.8KaB.P.时期的土壤含水量只有3.7%,平均粒径2.40Φ较小,C正确,D错误;气候干旱,河湖较少,A错误;生物多样性较少,B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风力越大,搬运能量越强,剩余的土壤平均粒径就越大,由此推测,表格中平均粒径3.62最大,对应的时期是29.7±1.5KaB.P.,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0题详解】
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一种风力沉积地貌。它是由于风力搬运作用,风中携带的沙物质受到植物阻挡,沙在植物下风向沉积下来,因此,迎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与坡高发育都越大,灌丛与沙堆的相关性是呈正相关,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砂质古土壤层发育则反映当时气候相对暖湿,适宜植被生长,在原有风成砂层的基础上土壤成土作用加强,生草成壤,沙丘相对固定,流沙面积减少。
西藏日喀则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降雨量约150~300毫米,萨迦河由南向北流经萨迦寺。下图示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主体部分)”的结构。当地现今仍有400多个敞口蓄水池在发挥作用,助力当地成为“世界青稞之乡”,做到了活态传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在萨迦古代农业生产体系中( )
A. 青稞田主要分布在村落附近 B. 河流水是青稞种植的直接水源
C. 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 D. 三门水闸可调节各蓄水池水量
12. 萨迦蓄水池的敞口设计有助于青稞在该地茁壮成长,其主要作用是( )
A. 方便蓄水 B. 沉淀泥沙 C. 提升水温 D. 调节气候
13. 现在部分蓄水池仍在使用,主要原因是( )
A. 美化河岸景观 B. 保护高原生态 C. 提升农业技术 D. 保障青稞种植
【答案】11. D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年降雨量约150~300毫米,降水较少且不稳定,青稞田应该分布于这套灌溉系统的周围,A错误;河流水并不是青稞种植的直接水源,而是蓄水池里的水,B错误;萨迦河由南向北流经萨迦寺,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C错误;结构形式上,萨迦灌区北流的萨迦冲曲在萨迦寺北面分成三道支流,由一座三门水闸控制,三道支流通向三汪蓄水池,其间亦各有一水闸控制,这套灌溉系统的周围即水浇地,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蓄水池有专门的进水口的通道,A错误;沉淀泥沙在蓄水池池底,与敞口无关,B错误;蓄水池敞口晒水,使得原本由融雪冰水汇集成的冰凉的池水,温度得到大大提升,从而有助于青稞在高寒环境下茁壮成长,C正确;蓄水池较小,对气候调节作用不明显,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日喀则市是西藏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青稞的种植历史悠久。如今萨迦灌区仍有400多个蓄水池在发挥作用,灌溉着河谷平原约10万亩的青稞产区,种植面积约占西藏全区的40%,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保障青稞种植,D正确。美化河岸景观、保护高原生态、提升农业技术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点睛】萨迦县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在150至300毫米,10年当中,只有三四年降水是充足的,水在萨迦当地是相当珍贵的。为了能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从宋元时期开始,当地先民克服了高海拔、高寒冷等困难,顺势而为,逐步在冲曲沿线建立起蓄水灌溉系统。
大都市化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研究大都市的城市区域扩张进程对理解其未来增长趋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甲、乙、丙是世界典型大都市,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下图示意大都市城市分区空间范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甲、乙、丙分别是( )
A. 纽约、东京、上海 B. 上海、纽约、东京
C. 东京、纽约、上海 D. 纽约、上海、东京
15. T1-T3期间,乙大都市的发展特点是( )
A. 城市扩张逐渐放缓 B. 核心区增长已停滞
C. 内城区变化很显著 D. 边缘区大规模开发
16. 丙大都市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规划的是( )
A. 控制城市规模,弱化各分区功能差异
B. 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边缘区经济发展
C 推进拆旧建新,保证内城区向外扩张
D. 疏散密集人口,提升核心区居住质量
【答案】14. A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由大都市城市分区空间范围变化图片可知,甲城市空间在同时期一直是最大的,可以判断是纽约,丙城市空间范围在同时期中是最小的,可以判断是上海,乙就是东京。故选A。
【15题详解】
由图片可知,乙大都市城市扩张先放缓后略有加快,A错误;核心区一直在增长,并没有停滞,B错误;内城区在三个时期变化较小,C错误;边缘区变化明显,可能是大规模开发导致,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丙大都市的核心区和边缘区空间范围变化最为显著,但规模依然小于东京和纽约。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应该控制城市规模,应该强化各分区功能差异,A错误;边缘区空间范围变化最为显著,可能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可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边缘区经济发展,B正确;内城区的空间范围三次变化较小,拆旧建新,成本较高,难保不会有重复建设,C错误;核心区产业集中,吸引人口集中,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疏散人口提升居住质量,D错误。故选B。
【点睛】未来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应该向现代化都市圈方向发展。中央已经明确,要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为此,应采取多方面措施优化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如何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一是要严格控制县改区,防止超大特大城市摊大饼式无序蔓延;二是推进中心区功能和产业扩散;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城郊经济。当前,城郊经济正在从分化走向协调发展。现代城郊经济具有高度融合、高度一体化等特点。但是它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城郊经济在不断地分化,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郊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大都市圈共同繁荣。当然,这里面有三个着力点:一要做好产业的选择,发挥能人效应;二要做好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三要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发展共同体。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地理社团进行“水土流失实验”左图所示。右图示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汀县推行的“草牧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此模式根除“割草砍树当燃料造成水土流失”的症结,再造新时代绿水青山。
(1)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表,请填写补充下表。
控制条件:相同实验容器、等重实验土块、相同注入水量、相同时间内 | ||||
| 对照组 | 实验1组 | 实验2组 | 实验3组 |
变量 | 裸露土壤 | ____ | 降水强度大 | ____ |
收集水量 | 参考值 | ____ | 较多 | 较少 |
含沙量 | 参考值 | 较少 | ____ | 较少 |
(2)结合实验结果,指出该模式治理水土流失环节及作用。
【答案】(1) ①. 植被覆盖度高 ②. 坡度变缓 ③. 较少 ④. 较多
(2)种草养猪,增加植被覆盖率;生态果园,增加植被覆盖率,减缓坡度;沼气利用,更新燃料,减少砍柴对植被破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水土流失实验”图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汀县推行的“草牧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实验数据记录表的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环节及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水土流失实验”左图可知,实验分四组,第一组是对照组, 实验1组有植被,实验2组变量是降水,实验3组变量是坡度。因此①填植被覆盖率高,②填坡度变缓;实验1组有植被,最终含沙量较少,说明植被具有保持水土功能,收集水量较少,③填较少;实验2组降水强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含少量会变大,④填较多。
【小问2详解】
结合实验结果,指出该模式治理水土流失的做法就是植被覆盖率提高和坡度变缓。右图示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汀县推行的“草牧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此模式中根除“割草砍树当燃料造成水土流失”的症结,其中的种草养猪、生态果园,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另外,沼气利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砍柴对植被破坏。生态果园不仅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还可以减缓坡度,进一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是众多高山花卉的分布与演化中心。6月上旬,滇西北的雨季拉开序幕,此时也正值许多高山植物的花季。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娇羞”地低垂。左图示意绿绒蒿花朵,右图示意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
(1)分析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成为众多高山花卉分布与演化中心的原因。
(2)指出绿绒蒿花朵“娇羞”地低垂时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3)阐述绿绒蒿花瓣闭合运动对昼夜温度的响应过程。
【答案】(1)该地地处板块活跃地带,地形起伏地貌形态变化大,有丰富的分布及演化空间;处于高海拔山区,山地气候条件适合高山花卉生长;地势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为众多高山花卉提供多样的分布及演化条件;横断山区形成相对孤立的环境,类似的“生态孤岛”促使高山花卉的演化既多样又独特。
(2)天气特征:降雨(或降雪)。花朵向下低垂可有效避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花朵向下低垂,吸引地面昆虫,方便昆虫避雨,提高授粉率。
(3)白天环境温度高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太阳照射,使花内温度升温慢于环境温度;夜晚环境温度低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花内热量散失,使花内温度降温慢于环境温度;达成的效果是使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绿绒蒿花朵和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成为众多高山花卉分布与演化中心的原因、绿绒蒿花朵“娇羞”地低垂的原因、昼夜温差对绿绒蒿花瓣闭合运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滇西北横断高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该地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形起伏地貌形态变化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的分布及演化空间;滇西北横断高山区,山地垂直气候差异较大,适合高山花卉生长;地势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气候从热带到寒带垂直分布,为众多高山花卉提供多样的分布及演化条件;横断山区山体高大,断开了与周围的联系,形成相对孤立的环境,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类似的“生态孤岛”促使高山花卉的演化既多样又独特。
【小问2详解】
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天气复杂多边,鲜艳的花朵有利于吸引昆虫授粉,当图片中花朵低垂时,说明天气状况变差,有可能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花朵向下低垂可有效避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有利于保存花粉;花朵向下低垂,吸引地面昆虫,方便昆虫避雨,提高授粉率。
【小问3详解】
由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图片可知,绿绒蒿花瓣闭合导致花内温度始终低于环境温度,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温度剧烈,因此,在白天环境温度高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太阳照射,使花内温度升温慢于环境温度;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保温效果差,环境温度下降较快,因此,在夜晚环境温度低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花内热量散失,使花内温度降温慢于环境温度;最终达成的效果是使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1年福建和宁夏政府在戈壁滩上协作建设闽宁镇。福建某援宁企业在闽宁镇承包土地种植葡萄,该企业引进法国地中海沿岸(约43°N)的优质葡萄种苗,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喜温喜光怕冻。下左图示意宁夏位置,下右图示意葡萄种植的分层立体结构。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闽宁镇选址的有利条件。
(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说明葡萄种植中白杨林的作用。
(3)说明该企业所采用葡萄种植的分层立体结构的合理性。
【答案】(1)位于戈壁滩,地形平坦,用地充足;靠近黄河,方便引水;离银川近,容易接受城市的辐射;位于贺兰山东南侧,是冬季风的背风坡侧。
(2)冬春季节多大风,白杨林可降低风速,减弱扬沙扬尘;气候干旱,白杨林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气温,降低极端天气对葡萄的危害;葡萄园种植品种单一,白杨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对葡萄的侵害。
(3)滴灌管网:当地干旱缺水,滴灌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葡萄藤区:利于葡萄藤蔓延,冬季寒冷,也方便将葡萄主藤埋入土中避免冻伤;通风层:无枝叶阻挡,大气水平交换通畅;挂果层:保证生长条件一致,(葡萄品质均匀),方便采摘;枝叶层:位于顶层,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好)提高葡萄品质;葡萄种植的分层明显,方便各层进行生产活动,如施肥、喷药、采摘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宁夏位置图和葡萄种植的分层立体结构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闽宁镇地理位置、葡萄种植中白杨林的作用、葡萄种植的分层立体结构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精品解析:2023届河北省保定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届河北省保定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
精品解析:2023届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届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淅川县境内剥离表土的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