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文言文阅读抢分提升17文言断句题——语境标志结合,三步准确断句(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77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4文言文阅读抢分提升17文言断句题——语境标志结合,三步准确断句(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77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4文言文阅读抢分提升17文言断句题——语境标志结合,三步准确断句(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77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 2.4 文言文阅读 抢分提升19 概述题——分层切片比对,抓点带面分析(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2.4文言文阅读(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2.4文言文阅读抢分提升20文言翻译题——切分字字落实,前后文意贯通(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4 诗歌技巧题——辨析各类手法,体会表达效果(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2.4文言文阅读抢分提升17文言断句题——语境标志结合,三步准确断句(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4文言文阅读抢分提升17文言断句题——语境标志结合,三步准确断句(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9页。
抢分提升17 文言断句题——语境标志结合,三步准确断句(2021·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历宿州观察推官、知江宁县。时建业承李氏后,税赋图籍,一皆无艺。颂因治讯他事,互问民邻里丁产,识其详。及定户籍,民或自占不悉,颂警之曰:“汝有某丁某产,何不言?”民骇惧,皆不敢隐。遂刬剔夙蠹,成赋一邑,简而易行,诸令视以为法,至领某民拜庭下以谢。凡民有忿争,颂喻以乡党宜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民往往谢去,或半途思其言而止。仁宗崩,建山陵,有司以不时难得之物厉诸郡。颂曰:“遗诏务从俭约,岂有土不产而可强赋乎?”送契丹使,驿舍火,左右请出避,颂不动,徐使防卒扑灭之。初火时,郡人汹汹,唱使者有变,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赖颂安静而止。知金州张仲宣坐枉法赃罪至死,法官缘例,杖脊黥配海岛。颂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仲宣官五品,今贷死而黥之,使与徒隶为伍,虽其人无可矜,所重者,污辱衣冠耳。”遂免仗黥,流海外,遂为定法。选知杭州。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元祐初,迁吏部兼侍读。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前此未有也。徽宗立,进太子太保。靖国元年夏至,自草遗表,明日卒,年八十二。颂器局闳远,不与人校短长,以礼法自持。虽贵,奉养如寒士。(节选自《宋史·苏颂传》)[尝试答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B.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C.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D.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一天,他出来时遇见一百多人悲苦诉说道:“我们因转运司催交拖欠的市贸钱,整天整夜被囚禁,就是死了也没钱交啊。”苏颂说:“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营生,除了吃穿之外,剩余的都拿来偿还,以一年为期限,可以吗?”“一日”是时间状语,应单独断开;如让“百余人”做“哀诉”的主语,则“遇”没有宾语,可见“百余人”是“遇”的宾语,应在“百余人”后面断开,排除B、D两项;“期以岁月”是状语后置句,不能断开,排除C项。答案 A【参考译文】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县人。考中进士,历任宿州观察推官、建业江宁知县。当时建业承继南唐李氏之后,赋税图籍,一概都没有准则。苏颂因为治理其他的事情,询问百姓邻里的人口和产业,知道了其中的详情。等到定户籍时,百姓有的自己拥有却不上报,苏颂警告他们说:“你家有某某人口某某产业,为什么不说?”百姓惊慌害怕,都不敢隐瞒。于是剔除过去的办法,在一县中统一赋税,简单而便于实行,各县令视作规范,以至率领百姓来到堂下拜谢。凡是百姓有纠纷,苏颂给他们讲明乡党之间应该亲近友善,如果因为小的争端而失了和气,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将依赖谁呢。百姓往往致谢离去,有的在半路想起了他的话竟忘记走路。仁宗去世,建造陵墓,官吏搜求珍稀难得的物品以致虐害各州。苏颂说:“皇上遗诏丧事一定要简便节约,岂有当地不生产却可以强行让他们交纳的?”为契丹使者送行时,驿站的房子失火,左右的人请他出去躲避,苏颂不动,从容地派防卫的士卒扑灭大火。刚开始着火的时候,州人众口汹汹,大声嚷嚷使者有事变,救兵也想因而生事,靠苏颂沉着冷静而止住。知金州的张仲宣因贪赃枉法犯了死罪,法官援引别人的例子,把他杖脊黥面发配海岛。苏颂说:“古代刑不上大夫,张仲宣是五品官,现在用黥面代替死罪,让他和刑徒奴隶为伍,虽然他这个人并不值得可怜,但所应看重的,是这样做等于污辱了整个士大夫一族。”于是免去杖打黥面,流放到海外,从此形成了固定的判例。他被调选知杭州。一天,他出来时遇见一百多人悲苦诉说道:“我们因转运司催交拖欠的市贸钱,整天整夜被囚禁,就是死了也没钱交啊。”苏颂说:“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营生,除了吃穿之外,剩余的都拿来偿还,以一年为期限,可以吗?”他们都道谢说不敢负约,果然都如期交上了欠款。元祐初年,升任吏部兼侍读。请求重新造浑天仪,于是任命苏颂为提举。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奏请任用他。教给他古代的方法,造了三层高台,在上面放浑仪,中间放浑象,下面放司辰,用一个机关相联接,通过激水带动轮辐旋转,不用人力。到了表某时间的刻度,司辰就出来通告时间。根据星辰运行的位置,时间非常准确,没有差错,这是前所未有的。徽宗即位,升为太子太保。靖国元年夏至时,他自己草拟了遗书,第二天去世,年八十二岁。苏颂器度格局宏大深远,不和别人计较长处短处,用礼仪法度约束自己。虽然地位显贵,却像一般的士人那样奉养如旧。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B.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C.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D.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按相同点的多少把选项两两分组:A、D两项为一组,B、C两项为一组。然后分析“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这里的“时”指当时的情况,其前断开,可排除B、C两项。比较A、D两项,分析“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此处主语为“瑗”,谓语为“驳正”,宾语为“之”,故在“之”后停顿,由此可排除A项,确定答案为D项。答案 D【参考译文】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赋从王朝衰落到重新振兴以来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历法算数。有一个叫郭公的人,客居于河东,精通卜筮之术,郭璞跟从他学习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由此他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就是京房、管辂这样的人也比不上他。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B.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C.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D.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首先把四个选项分为两组:A、B两项为一组,C、D两项为一组。两组不同之处是“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主语是“先主”,动词谓语为“率”“吊祭”,意思是“于是亲自率领群僚聚集哀哭凭吊祭祀”,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C、D两项;分析A、B两项,不同之处是“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句子中主语为“霍峻”,意思是“担任官职三年,四十岁的时候死去”,“卒”为“死”,不应该看作“最终”,排除B项。答案 A【参考译文】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哥哥霍笃,在乡里召集数百人组成军队。霍笃死后,荆州牧刘表令霍峻代管霍笃的部下。刘表死后,霍峻率领众人投奔先主(刘备),先主让霍峻担任中郎将。先主从葭萌南返回攻打刘璋,留下霍峻守卫葭萌城。张鲁派遣将领杨帛诱惑霍峻,要求共同守城,霍峻说:“我的头你可以得到,城池你不可能得到。”杨帛于是退去。后来刘璋的将领扶禁、向存等率领一万多人从阆水进军,攻围霍峻,将近一年,不能攻下。霍峻城中的士兵仅几百人,等到他们懈怠的间隙,选精锐的士兵出击,打败了他们,立刻砍下了向存的首级。先主平定了蜀地,嘉奖霍峻的功劳,于是分割广汉为梓潼郡,让霍峻做梓潼太守、裨将军。(霍峻)担任官职三年,四十岁的时候死去,回故乡成都下葬。先主非常悼念痛惜,于是召见诸葛亮说:“霍峻本来就是佳士,加上他对国家有大功,想要实行祭奠。”于是亲自率领群僚聚集哀哭凭吊祭祀,因为(先主)在霍峻的墓地上留宿,当时的人们认为霍峻很荣耀。3.(原创)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晋王劳军于魏县,因帅百余骑循河而上,觇刘营。会天阴晦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王顾谓从骑曰:“几为虏嗤。”皆曰:“适足使敌人见大王之英武耳。”同光元年,晋王筑坛于魏州,即皇帝位,国号大唐。(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天阴晦/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B.会天阴晦/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C.会天阴晦/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D.会天阴晦/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解析 本题中,“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河曲”是“丛林间”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B、C两项;“帅骑驰突”,主语“晋王”省略,其前应断开,排除D项。本句译为:此时正好遇上天气阴暗,刘在河流拐弯处的丛林中埋伏下五千多士兵,一边呼叫一边击鼓冲了出来,把晋王包围了好几层。晋王策马腾跃,大声疾呼,率领骑兵突围,所向披靡。正好这时李存审的援兵赶到,这才得免于难。故选A。答案 A【参考译文】晋王在魏县慰劳军队,趁机率领百余骑兵沿河而上,偷偷地侦察刘的军营。此时正好遇上天气阴暗,刘在河流拐弯处的丛林中埋伏下五千多士兵,一边呼叫一边击鼓冲了出来,把晋王包围了好几层。晋王策马腾跃,大声疾呼,率领骑兵突围,所向披靡。正好这时李存审的援兵赶到,这才得免于难。晋王回过头来对随从骑兵说:“差点儿成为俘虏被人讥笑。”骑兵们说:“这次正足以让敌人见见大王的英俊威武。”同光元年,晋王在魏州筑坛,即皇帝位,国号大唐。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首先把四个选项分为两组:A、B两项为一组,C、D两项为一组。两组不同之处是“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句子中主语是“帝”,谓语是“事”,“戎旅”是宾语,所以“帝少事戎旅”是个完整的句子,故排除C、D两项。分析A、B两项,不同之处“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结合上下文,“时或谈论”主语为“帝”,“皆依违不敢难”的主语应该是“人”,可排除B项。答案 A【参考译文】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逐步升为御史中丞。他性格刚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当时的新制度规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做官。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探望而离职,郑鲜之因此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认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少年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羡慕风流文采。有时谈古论今,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宽容他。与武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然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是“纠正谄媚的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嘉祐元年五月,罢知谏院范镇。先是,帝暴疾,宰相文彦博因请帝建储,帝许之,会疾瘳而止。至是,镇即上疏曰:“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俟有圣嗣,复遣还邸。”镇前后章凡十九上,不报。待命百馀日,须发皆白。三年六月,以韩琦同平章事。既相,乘间进曰:“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已而又生女。四年十一月,汝南王允让卒,谥安懿,以其子宗实育宫中。韩琦怀《孔光传》以进曰:“成帝无嗣,立弟之子。彼中材之主,犹能如是,况陛下乎!”帝不答。至是,司马光上疏曰:“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此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帝遂曰:“谁可者?”琦皇恐对曰:“此非臣辈所可议,当出自圣裁。”帝曰:“宫中尝养二子,小者甚纯,近不慧。大者可也。”琦请其名,帝曰:“宗实。”琦等遂力赞之。宗实时居丧,乃起复知宗正寺。七年八月己卯,立宗实为皇子。八年三月辛未,帝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子即位,诏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后乃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帝疾甚,举措或改常度,遇宦者尤少恩,左右多不悦,乃共为谗间,两宫遂成隙。一日,韩琦奏事帘前,太后呜咽流涕,具道所以。琦曰:“此病故尔,疾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后意少解。十二月己巳,开经筵。翰林学士刘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曰:“舜至侧微,尧禅之以位,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悚然改容,太后闻之,亦大喜,两宫之疑渐释。(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英宗之立》)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B.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C.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D.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解析 “事”是动词,“侍奉”;宾语是“陛下”,所以在“陛下”后断开,排除A、B两项。“臣”是“不为”的主语,主语前断开,排除D项。本句可翻译为:设置谏官,为的是社稷的百年大计,作为谏官而不为社稷的大计考虑来侍奉陛下,那便是怕死而好利的人,我不做这样的人。希望圣上在宗室的近属中选拔贤能的人安置于您身边,来维系亿万人民的心。答案 C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储,指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封建时代通常采用的是长子继承制。B.社稷,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C.起复,常指封建时代的官吏有丧去职,守丧期未满而又被重新任用。D.己卯,为古人用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解析 A项,“多采用长子继承制”错误。“建储”,是立皇太子,应该是嫡长子继承制。但也有例外,如选文中宋仁宗是选了同宗族的孩子做太子。故选A。答案 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建储问题上,仁宗起初一直极力回避大臣的劝谏,范镇曾多次上书建议仁宗选立宗室贤者为太子,并为此事须发全白。B.宰辅韩琦以历史为鉴向仁宗进言指出,选立太子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在劝诫早立太子的问题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C.英宗患病期间,由于宦官的挑拨,英宗与太后之间一度产生嫌隙,在翰林学士刘敞等人劝谏下,两宫的误会逐渐消除了。D.司马光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积极协助两代帝王,顺利地化解了帝位继承问题上所产生的危机,使国家转危为安。解析 D项,司马光“积极协助两代帝王”曲解文意。原文是司马光对宋仁宗说,“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此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司马光是反对立储的,而且后文也没有提到司马光积极辅佐下一任皇帝的内容,所以说并没有“积极协助两代帝王”。故选D。答案 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病故尔,疾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特”,只是;“援立”,扶持拥立;“善”,交好,与“所”构成所字结构,可译为“喜欢的,交好的”。(2) “已”,停止,指病好了;“然”,这样;“容”,宽容。答案 (1)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促之际,扶持与自己交好的人罢了。(2)这是圣上生病的缘故,病愈后必定不会那样。儿子生病,母亲怎么可以不宽容他呢?【参考译文】(仁宗)嘉祐元年五月,朝廷罢免了掌管谏院的范镇。在此以前,仁宗突然患病,宰相文彦博于是请仁宗确定储君,仁宗答应了,适逢病愈而搁置了这件事。至此,范镇当即上疏说:“设置谏官,为的是社稷的百年大计,作为谏官而不为社稷的大计考虑来侍奉陛下,那便是怕死而好利的人,我不做这样的人。希望圣上在宗室的近属中选拔贤能的人安置于您身边,来维系亿万人民的心。等到有圣上的继承人,再将该近属中的贤者遣送回府。”范镇前后一共呈上了十九篇奏章,仁宗都没有回复。待命的一百多天里,范镇须发全部变白。三年六月,朝廷任命韩琦为同平章事。韩琦已被任命为宰相,利用机会进言说:“皇位的继承人,关系着天下的安危,历史上祸乱的兴起,都是由于立储之策不早日确定引起的。陛下为何不选择宗室中贤能的人,为宗庙、社稷的百年大计考虑。”仁宗说:“后宫嫔妃有人即将分娩,姑且等待一下。”不久后宫又生下女孩。四年十一月,汝南王赵允让去世,谥号“安懿”,仁宗将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养育在宫中。韩琦怀带《孔光传》来进言说:“汉成帝没有后嗣,立了他弟弟的儿子为储君。汉成帝不过是具有中等才能的君主,还能做到这样,况且陛下呢!”仁宗不予回答。在这时,司马光上疏说:“这一定是有小人进言‘陛下年华正盛,为何急忙做这等不吉祥的事’。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促之际,扶持与自己交好的人罢了。”仁宗便说:“谁可做太子?”韩琦惶恐回答道:“这不是大臣们可以议论的事,应当出自圣上的裁定。”仁宗说:“宫中曾抚养两名宗室之子,年纪小的孩子很淳朴,但不大聪明。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立为太子。”韩琦询问其名,仁宗说:“宗实。”韩琦等人便极力赞同。赵宗实当时正为父亲赵允让服丧,朝廷便起复他管理宗正寺。七年八月己卯日,仁宗立宗实为太子。八年三月辛未日,仁宗驾崩。夏四月壬申初一日,太子即位,下诏请皇太后暂时共同处理军国事务。皇太后于是在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处理政务。英宗病重,举止有时失常,对待宦官特别严苛,左右的侍从大多不高兴,一同制造谗言,皇帝与太后两宫之间便出现了嫌隙。有一天,韩琦在帘前奏事,太后呜咽流泪,并详细说明缘由。韩琦说:“这是圣上生病的缘故,病愈后必定不会那样。儿子生病,母亲怎么可以不宽容他呢?”太后内心稍微释怀。十二月己巳日,宫中开设经筵,翰林学士刘敞为英宗讲解《史记》,讲到尧将天下授予舜时,对英宗说道:“舜的出身很卑贱,尧把王位禅让给他,不是因为其他的道理,只是因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德行昭明于上下罢了。”英宗听后肃然动容,太后听说这件事后,也十分欢喜,皇帝和太后两宫之间的猜疑逐渐消释。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3.1 语段情景下的组合考查 抢分提升29 标点运用题——准确掌握用法,合理结合语境(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6页。
这是一份1.3.1小说抢分提升11叙事技巧题——准确判断手法,分析叙事效果(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10页。
这是一份2.4文言文阅读抢分提升20文言翻译题——切分字字落实,前后文意贯通(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翻译句子的4个关注点,文言文翻译4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