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12 以字的用法 讲义— 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展开以字的用法“以”字是古文中一个极其常见的虚词,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以”在古文中一般有连词、介词、动词三种用法。1.目的连词,一般译作“来”、“以便”,表示“以”后面的部分是“以”前面的部分(一般是动作行为,有的是事情)的目的。如《项脊轩志》中“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在庭院周围砌上墙的目的就是挡南边的阳光。再如《赤壁赋》中“举匏尊以相属”,举匏尊的目的何在?劝酒。劝酒是举匏尊的目的。也有少数情况后面部分不能用上面的方法来分析,但仍是目的连词。如《指南录后序》中“予虽浩然无所愧作,然微以自文于君亲”,译作“我虽然一身正气没有什么愧疚,但没有办法来在君亲面前掩饰自己的过错”,其中的“以”仍是作为目的连词之用。再如《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中的“以”,虽然与“无”组成了一个固定结构“无以”,但“以”的用法仍然是表示目的,尽管后面那部分无法成为前面的那部分的目的。2.介词,一般译作“用”“把”“拿”“凭借”,介词后面必须跟宾语,所以在判断“以”是否介词,可以看其后面是否有宾语作为辅助判断标准。介词“以”和后面的宾语组成一个介宾结构,充当句中谓语的状语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手段、范围、条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如《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译作“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表示封谋臣的方式,“以”译作“用”;如《指南录后序》中“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译作“就全部把元军的虚实报告给东西二位将军”,“以”译作“把”,表示报告的内容;解释为“凭借”表示做事需要的条件,如《指南录后序》中“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译作“贾余庆凭借祈请使的身份到元军营去”,“以”译作“凭借”,表示到元军去的条件。3.因为,分为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区别在于介词因为后面跟名词性的词或词组,连词因为后面跟的是句子,或者说是一件事。“是以”这个固定结构中的“以”就是介词因为。如《六国论》中“不赂者以赂者丧”,译作“不贿赂的因为贿赂的灭亡”,“以”是介词因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此知之”,这个“以”既可以译作“凭借”,也可译作“因为”,后面跟的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如《指南录后序》中“至通州,几以不纳死”,译作“到了通州,几乎因为不被接纳差点死了”,“以”后面跟的是一个句子,一件事情,因此是连词的用法。4.相当于“而”的作用,绝大多数表示修饰。如《指南录后序》中“隐忍以行”,译作“隐忍着前行”,这个“以”就相当于“而”,起的是修饰作用。再如《五人墓碑记》中“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这个“以”也是相当于“而”,表修饰。如《六国论》中“以有尺寸之地”,这个“以”相当于“而”,译为“才”,表承接。5.动词认为。当“以”是这个意思的时候,多数是和“为”连用来表示这个意思,也有一些是“以”单独表示“认为”之意。前者如《口技》中“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个“以为”就是“认为”;后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后一句译作“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以为”这个词是很常见的,单独的“以”表认为比较少见,在初高中课本上出现的比例很低。6.动词率领。《信陵君窍符救赵》中“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译作“于是(信陵君)让宾客们凑集了车骑一百多乘,要带着门客同秦军拼命”,“以”译作“率领”。这种用法非常少见,在苏教版的高中选文中未出现。7.介词,在。这种用法很少见,在高考中考查的概率也比较小。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斧斤以时入山林”中的“以”,实际上就是“在”的意思。8.注意“以”字的固定结构:得以、难以、无以、所以、以为、何以、足以、可以、是以、以来等等,这些结构很多今天还是常用的,要了解这些固定结构的用法,及“以”在其中的意思。这些固定结构中的“以”很多已经虚化,没有实际意义,但如果探究一下,多数还是可以译作“来”,如得以、难以、无以、足以、可以;有的是“凭借”之意,如“何以”,有的既有“来”的意思,也有介词“把”“用”“凭借”等意思,如“可以”;“所以”中的“以”已经基本虚化,只有解释为“用来……的”时还有用来的意思;“是以”中的“以”是介词,因为,是“以是”的倒装;“以来”中的以字已经完全虚化。 练一练分析下面句中的“以”字的用法,写出其意义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5.故为之文以志 6.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8.洎牧以谗诛 9.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0.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1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12.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3.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 14.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15.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16.约以连兵大举 17.挟匕首以备不测 18.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19.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20.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 21.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22.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 23.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24.敛赀财以送其行 2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26.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2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28.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0.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33.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34.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35.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 36.何以知之 37.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38.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39.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4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4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4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3.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 4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45.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46.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47.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8.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49.赵亦设兵以待秦 50.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封为上卿 51.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5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3.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54.樊哙侧其盾以撞 55.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5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57.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58.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59.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6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1.王好战,请以战喻 6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 63.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4.初淅沥以萧飒 65.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66.臣以险畔,夙遭闵凶 67.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6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6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70.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71.呱呱而泣,娘以指叩扉 7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年间执此以朝 73.而世又不能与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74.亦欲以穷天人之际 75.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7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7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78.去以六月息者也 79.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0.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81.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82.犹不能以之兴怀 阅读下面的文章,在括号内指出前面句中“以”字的作用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于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 )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 )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 )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 )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 )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 )应陈涉。 练一练答案分析下面句中的“以”字的用法,写出其意义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介,因为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目的连词,来3.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动词,认为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动词,认为5.故为之文以志 目的连词,来6.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介词,在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介词,用8.洎牧以谗诛 介,因为9.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介词,凭借10.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介词,用1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介词,凭借12.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介词,凭借13.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 介词,用14.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动词,认为15.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动词,认为16.约以连兵大举 介词,用17.挟匕首以备不测 目的连词,来18.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连词,因为19.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动词,认为20.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 介词,用21.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介词,用22.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 固定结构,不能来23.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目的连词,来24.敛赀财以送其行 目的连词,来2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介词,凭借26.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相当于“而”,表修饰2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以是,因为这28.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连词,因为2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30.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目的连词,来3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3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目的连词,来33.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目的连词,来34.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目的连词,来35.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 固定结构,以释为来36.何以知之 即以何,“以”,介词,凭借37.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介词,用38.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介词,用39.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动词,认为4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目的连词,来4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介词,用4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因为43.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 介词,因为4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介词,因为45.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动词,认为 或作为把理解46.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介词,把47.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目的连词,来48.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介词,用49.赵亦设兵以待秦 目的连词,来50.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封为上卿 连词,因为51.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介词,凭借5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连词,因为53.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固定结构,没有什么来54.樊哙侧其盾以撞 相当于“而”,修饰55.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目的连词,来5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介词,把57.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动词,认为58.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连词,因为59.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介词,把6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目的连词,来61.王好战,请以战喻 介词,用6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 介词,凭借63.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把64.初淅沥以萧飒 相当于“而”,表并列65.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介词,把66.臣以险畔,夙遭闵凶 介,因为67.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介词,用6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用6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连词,因为70.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目的连词,来71.呱呱而泣,娘以指叩扉 介词,用7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年间执此以朝 相当于“而”,表修饰73.而世又不能与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动词,认为74.亦欲以穷天人之际 介词,用;或目的连词,来75.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连词,因为7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前,连词,因为;后目的连词7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目的连词,来78.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79.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80.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介词,把81.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目的连词,来82.犹不能以之兴怀 介,因为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于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介词,因为)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动词,认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介词,把,将)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介词,因为)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目的连词,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介词,用)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目的连词,来)应陈涉 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例: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的第二大用法是介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