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考前晨读第十二天-2022年高考考前晨读15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95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考前晨读第十二天-2022年高考考前晨读15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95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考前晨读第十二天-2022年高考考前晨读15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095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考前晨读第一天-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晨读15天素材
(12)考前晨读第十二天-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晨读15天
展开(12)考前晨读第十二天【2016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谈,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当虚拟照进现实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的确,当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当人们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便利时,这个世界是否即将沦为北岛眼中那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引用北岛的诗句揭示了网络给现实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暗示了立论的情感倾向。)我想,当“虚拟”照进“现实”,我们应当与它保持适当距离。(斩截有力地揭示全文中心论点,以独句段格式突显了论点。)当现实中有了虚拟,众包、众筹层出不穷,有了公益众筹,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多了一条读书圆梦的途径;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天南地北地随时交流,世界成了地球村;有了阿里巴巴,中国人在互联网大会上发出的声音更加响亮。不可否认,虚拟改变了现实,现实因为虚拟更加丰富多彩。(以排比句从公益事业、人际交流和电子商务三个角度,简明扼要地论述虚拟给现实世界带来的精彩。)然而,在这色彩斑斓的现实世界后面,难道没有虚拟带来的阴暗面吗?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假新闻经有心人之手肆意流传,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被肆意盗卖,一条条诈骗信息出现在对话框里,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虚拟世界里沉沦、迷失,你还会因这肮脏的虚拟去相信现实吗?(由正面论证虚拟的利转换为反面论证虚拟的弊,过渡自然。以排比句揭示虚拟带来的危害,游戏、假新闻、诈骗信息等词语给人一种触目惊心之感,充分体现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威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虚拟中失去自我,分不清“虚拟”与“现实”呢?(由分析现象过渡到分析原因,采用自问自答的设问方式,启人深思。)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他们过于靠近虚拟,被它蒙蔽了双眼,也蒙蔽了心灵。所以,当虚拟照进现实,我们应当擦亮双眼,明辨是非。虚拟就像阳光,只要它一来,整个屋子都留下了它的足迹。人不是冷血动物,人们贪恋温暖,自然贪恋虚拟中毫无拘束的畅谈,一个文静的人也可以变成话痨,人们贪恋这种毫不顾忌的阳光与放松。可是现实中的温暖呢?人与人之间亲密的交谈与情感交流呢?难道真要像最心酸的作文里写的那样,小学生一遍遍呼喊着父母,而父母紧盯着手机,对无形的壁垒不知拒绝吗?低头族抢红包、刷朋友圈,这些行为浇灭了多少老人与孩子的热情期盼。手机这一交流的工具,却成了交流的屏障。难怪卢梭说原始社会最美好。(引用名言、运用比喻、联系现实生活论证“人在虚拟中失去自我”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富有说服力。手机割断了人与人之间亲情的事实论据非常接地气,因而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充斥着虚拟的现实中,留出情感这一最美好的现实席位。(紧承上文的论证表明态度,以“留出情感”作结。)当虚拟照进现实,我们更要与现实和谐相处,交流情感,让虚拟为现实服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只要我们相信美好的现实,擦亮双眼,与虚拟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就能在虚拟与现实中和谐生活。(提出解决问题方法,重申中心论点,收束全文,结构谨严。) 点评:文章论点鲜明。从“是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三种观点中,本文选取“与信息时代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的观点论证。论据新颖典型,论述充分。通过选取贴近生活的事例和名人名言来论证,分析网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最后由此得出结论,提出解决的办法。采用“引→议→联→结”的纵向论证方式构思成文。首先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然后充分论证,分析利弊;接着联系现实,由点到面;最后点题作结,劝勉呼吁。 【热点作文好段落】◆热点12·“饭圈文化”追星行为本身并无罪,但污染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种种“饭圈乱象”当休矣。监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饭圈”群体行为模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督导网站平台特别是“饭圈”较为集中的网站平台,对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从严从重处罚。社会各界应当形成共识,合力抵制集资打榜、恶意营销等行为,推崇绿色、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大众要帮助“饭圈文化”守住理性的边界,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正向价值。艺有术,道有德。明星艺人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乎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导向,应始终以德艺双馨为标尺,尤其是拥有众多年轻拥趸的“流量明星”更要以身作则,自律自爱,将关注度当成压力,把高流量转化为动力,自觉担当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真正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让流量回归正途。 【近义词语背与练】51.刻画/刻划刻画:指深刻而细致地描写。刻划:用刀子(锐器)在物体上“刻、划”。 巴尔扎克成功地________了葛朗台这个典型形象。52.罹难/遇难罹难:被害。遇难:遭受迫害或遇到意外的死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不幸于1928年________。53.理念/理想“理念”通常指思想,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理想”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________和消费时尚。54.廉政/廉正廉政:使政治廉洁。廉正:廉洁正直。这次“三讲”活动,群众对李翔为官不________,反而被提拔,意见很大。55.辽阔/寥廓辽阔:多指地域。寥廓:多指天空。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________。【自主核对】51.刻画 52.罹难 53.理念 54.廉正 55.寥廓【近义成语背与练】51.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练】①钱钟书先生以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得到大家的钦佩。②他经常进城,自然________________。【辨】此二词都有见识广之意。前者侧重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用于书面语;后者侧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52.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练】①这个学生竟然在考场上________________,必须严肃处理。②这个官员凭借手中的权力,________________,贪赃枉法,终于被绳之以法。【辨】此二词都指为私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但前者指屈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53.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练】①已经饿了一天的他,见到食物,立马________________地扑了上去。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保护环境________________。【辨】此二词都形容紧迫。但前者多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54.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练】①在《邪不压正》里,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则是完全另一个样子,小说中老成持重的长者,在电影里变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城府极深的阴谋家,但这个阴谋家又极具喜剧色彩,说起台词来简直是相声演员。②报告提到了各种可能导致这次偏航的因素,如通讯被切断、驾驶员手动改变航向等,可谓________________,但没有作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辨】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多用在讨好别人,贬义居多。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考虑得全面,褒义居多。相同点: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不同点:“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55.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练】①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________________。②尽管不提倡孩子要对父母________________,但是孩子也需要对父母怀有尊重、敬畏之心。【辨】百依百顺: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无原则地迁就别人,但是个中性词,不带感情色彩。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含贬义。相同点: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不同点: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的无原则服从。【自主核对】51.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52.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53.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54.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 55.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名句默写第3题】11【广州市2022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山河”“山河” 一词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一般指大山大河,自然胜景,又可指国土疆 域,如“,”。12【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3月大联考】“瀚海”“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后来指戈壁、沙漠等。“瀚海”一词在古典诗词中颇受诗人青睐,如“, ”。13【唐山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一次模拟演练】“月”“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等。14【新高考:湖北省八市2022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猿”古诗词中有不少通过描写猿声来显现景象氛围或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如“ ,”。15【2022届高三金太阳联考】“友情”友情是中外文学中经常出现的母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歌咏,如“,”。【自主核对】11.【参考示例】示例一: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三: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12.【参考示例】示例一: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示例二: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示例三:孤城当瀚海 落日照祁连 示例四:飞狐白日晚 瀚海愁云生 13.【参考示例】《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共6分) 14.【参考示例】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④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⑤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参考示例】示例一: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示例二: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示例三: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示例四: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文化常识分类记】七、宗法常识1.宗法 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2.嫡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3.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4.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5.众子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6.亲戚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7.六亲 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8.三党 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9.考妣 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10.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文言小段译与练】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选自王安石《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参考答案] (1)仕(做官)、起(被起用)、发(打开)、活(使……活命)、去(离开)、祝(为……祈福)、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2)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关键词:籍(名状,按照名册)、取(抓捕)、凶恶(形名,行凶作恶的人)、戒(告诫)、案(审查)、一(全)、故(所以)(3)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关键词:比(等到)、阖(关闭)、薄暮(傍晚)、乃(才)、遂(就、便)、致事(退休)〖参考译文〗孙公名为锡,字昌龄。曾祖叫孙钊,祖父叫孙易从,父亲叫孙再荣,都没有做官。孙公凭借天圣二年进士的身份被起用做和州历阳、无为巢县二县主簿。后来改任镇江军节度推官。担任杭州仁和县知县。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的粮仓发粮,使陈、许两县的流民活了下来。根据流民的人口数量、路途远近分发粮食打发他们回乡,离开的人都用钱买香火在府门前烧香以为孙公祈福,有的人甚至感动得流泪。起初,提点刑狱害怕聚集的流民会成为盗贼,又爱惜常平、广惠仓的粮食,多次派送文牒制止孙公的做法,但孙公没有听从。下属官员都争着说:“不可以这样做。”但孙公依然如故。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 【思辨作文大展台】【2022·吉林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话题: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真题传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班会课上,同学们正就自我成才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同学引用《论语》里的名言“君子不器”来阐述当今时代需要通才,强调要成为多才多艺的人。也有同学提出“君子当器”,认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才,呼吁大家成为有专门特长的人才。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立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本题由写作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组成。根据材料可知,作文是针对“自我成才问题”展开的讨论,班会上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强调要成为多才多艺的人才”,即通才;一种是“当今社会需要专才”。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都可成立,所以同学们选取其中任何一种观点作为作文的立意,均视为符合题意。“通才”往往强调的是人才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专才则指在某一领域有着突出的过人的才能,专注一方面的研究,心无旁骛。考生应根据自己确立的观点,陈述理由,进行分析论证。另外,考生也可将通才与专才结合起来进行辩证分析,认为二者应该结合,但要注意这种分析的分寸和尺度,因为根据人的精力和社会实际,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是很困难的。可以认为专才也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长,通才也应该有一定的专业范畴,在说理逻辑上不可过于绝对。作文要求里没有限定文体,所以写记叙文和议论文均可,写记叙文的如果能很好地体现题目的要求、作者的观点,叙事能力强的也可打高分。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