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62-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62-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第1页
    专题62-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第2页
    专题62-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62-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62-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6页。
    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62(名篇名句默写+古代文化常识+古诗鉴赏) 【教师版在前,学生版在后】一、补写出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交代了地点、时间和事件又点明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凄凉萧瑟基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从反面阐明学习要善于积累道理时说“_______”,就没有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的办法;不积累细小的水流,“_______”。(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运用鲜明的语言,描写了“山间之四时”中春、夏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浔阳江头夜送客    (2)枫叶荻花秋瑟瑟    (3)不积跬步    (4)无以成江海    (5)野芳发而幽香    (6)佳木秀而繁阴(1)《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辛弃疾也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又用“__________”一句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答案】(1)鼎铛玉石    (2)金块珠砾    (3)舞榭歌台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散入珠帘湿罗幕    (6)瀚海阑干百丈冰二、完成下边两道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分别指黄帝和老子,黄老之术是产生于战国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流派,对后来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B.“案”在古代指进送食物的托盘,形体不大,足很矮,可以托举起来,也可以放在地上。后来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也叫“案”。C.“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罪三族”指因为一人犯罪而牵连到亲属受罚,是古代专制社会惨无人道的刑法之一。D.“右”作为方位名词指右边,与“左”相对。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高;而在地理上,以西为左,以东为右。【答案】D 【解析】在地理上,以西为右,以东为左。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B.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答案】D 【解析】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明曲完成(1)~(2)题。(9分)[双调]玉江引·农家苦冯惟敏倒了房宅堪怜生计蹙。冲了田园难将双手杌。陆地水平铺秋禾风乱舞。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又无糊口粮那有遮身布几桩儿不由人不叫苦!(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农村水灾图:洪水冲倒了房屋,冲毁了田园,农家生活困窘,实在可怜。堪怜二字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感情。B散曲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两句写过去没有今年苦含蓄地表明往年其实也苦只不过今年因为天灾更苦意蕴丰富。C.散曲最后一句感叹农家人叫苦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在天灾时毫无作为的愤恨之情既照应了题目农家苦三字又收束了全篇。D.散曲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极为朴素的民间口语、典型的场景描写从农家吃穿住三个方面写出了农村水灾的严重情况。C [C项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在天灾时毫无作为的愤恨之情错误。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一句话含蕴丰富:平常没有天灾时日子也不好过,如今却是难上加难。作者没有明言往常时,但不难猜到——那是人祸,即官府的百计诛求。而如今,则是人祸加天灾,百姓生计无疑是雪上加霜。只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样的生活不由得不叫苦。从曲中看不出对统治者在天灾时毫无作为的愤恨之情。](2)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6分)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用反问手法,想想水旱相继,百姓的日子不知何时才能富足。大水过后的残墙败屋,也不知怎么才能修补。作者此时已完全站在乡亲百姓的立场上,把灾后百姓的困苦心境刻画得非常真实。结合倒了房宅,堪怜生计蹙。冲了田园,难将双手杌。陆地水平铺,秋禾风乱舞”“往常时不似今番苦等分析,开篇倒了房宅,可知水灾之大,使百姓流离失所;而大水又冲了田园,连赖以谋生的庄稼也不复存在了,这两种最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丧失,使灾民无处安身,也无田可种。往常时不似今番苦,平常没有天灾时日子也不好过,如今却是难上加难。由上文对灾患场景的描写转入下文对往常时不似今番苦的议论。答案 写水灾连着旱灾农家没有富足的日子百姓家墙壁破洞相连灾年时没有能力修补表达了作者对农家悲惨生活的同情。运用反问的手法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承上启下:由上文对灾患场景的描写转入下文对往常时不似今番苦的议论。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62(名篇名句默写+古代文化常识+古诗鉴赏) 【教师版在前,学生版在后】二、补写出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交代了地点、时间和事件又点明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凄凉萧瑟基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从反面阐明学习要善于积累道理时说“_______”,就没有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的办法;不积累细小的水流,“_______”。(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运用鲜明的语言,描写了“山间之四时”中春、夏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1)《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辛弃疾也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又用“__________”一句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二、完成下边两道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分别指黄帝和老子,黄老之术是产生于战国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流派,对后来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B.“案”在古代指进送食物的托盘,形体不大,足很矮,可以托举起来,也可以放在地上。后来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也叫“案”。C.“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罪三族”指因为一人犯罪而牵连到亲属受罚,是古代专制社会惨无人道的刑法之一。D.“右”作为方位名词指右边,与“左”相对。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高;而在地理上,以西为左,以东为右。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B.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明曲,完成(1)~(2)题。(9分)[双调]玉江引·农家苦冯惟敏倒了房宅,堪怜生计蹙。冲了田园,难将双手杌。陆地水平铺,秋禾风乱舞。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又无糊口粮,那有遮身布,几桩儿不由人不叫苦!(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农村水灾图:洪水冲倒了房屋,冲毁了田园,农家生活困窘,实在可怜。“堪怜”二字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感情。B.散曲“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两句写过去没有今年苦,含蓄地表明往年其实也苦,只不过今年因为天灾更苦,意蕴丰富。C.散曲最后一句感叹农家人叫苦,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在天灾时毫无作为的愤恨之情,既照应了题目“农家苦”三字,又收束了全篇。D.散曲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极为朴素的民间口语、典型的场景描写,从农家吃穿住三个方面写出了农村水灾的严重情况。(2)“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6分) 

    相关试卷

    专题39-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

    这是一份专题39-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5页。

    专题19-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

    这是一份专题19-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7页。

    专题07-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

    这是一份专题07-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7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