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类主题:利与义,情与法-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
展开2022高考作文冲刺各类主题作文必读范文
思辨类主题:利与义 情与法
一 作文题目 利与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
②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③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
④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
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 审题立意
1.审读材料
这是多则名言类材料作文。所给的四则材料来自古今中外名人。前三则是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张。第四则是马克思的看法。
要想准确立意,必须先懂得四则名句的意思。
①孔子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该句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②孟子说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该句的意思是“王为什么一定要谈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③荀子说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该句的意思是荣与辱的最大区别,要看一个人对安危利害态度来判别。把义放在首位然后取利的为荣,把利放在首位而后才求义的就是辱。以义立身的就荣耀相随,处处通达,以利立身的就耻辱困绕,困窘交加;通达顺利者就可以驾驭别人,窘困者受制于人。
④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了解了每一句话的意思后,运用“求同法”抓住关键词“利”和“义”立意。
2 切题立意:
(1)是利,还是义?
(2)先义而后利
(3)鱼与熊掌可否兼得
(4)利义与利益
三 优秀例文
正确对待利与义
学生的一收一拒,众人的一贬一赞,孔子的一喜一怒,穿越时空的沉思,跨越千年的警钟。无不在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利与义。
利是义的衡量。道德仿佛是一架天平,义在这头,利在那头。义有了利的衡量,道德的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在危难与道德交锋的那一刻,吴菊萍用她那双脆弱的双手,毫不犹豫地托住了从高楼坠落下来的幼童。她选择了道德,选择了义,那双手也因此骨折。她没有像常人那样把利与义划清界限,在选择义的同时也选择了利,接受了“最美妈妈”的表彰,更接受了重金的酬谢。对此人们看法不一,就像孔子对他的学生行为的评价一样。我认为利本应是义的衡量,吴菊萍的选择是毋庸置疑的。
利与义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关系仿佛是权利与义务,行了义何惧于收利?难不成做了善事要像做了坏事那般“息事宁人”?
把捡到的贵重物品交到市政府,这在中国实在是件极其平凡的小事,既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表彰,也不需要失主的酬谢和款待。然而,中国青年杨立在德国却有这么一段经历:在他做了这么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后,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为了让他领回奖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发动百名警察寻找他。镇长郑重地告诉杨立:奖金可以不在乎,但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社会对善举的尊重。是啊,行多大义得多大利,利是义的衡量。那衡量的背后不正凝聚着一个社会对善行的认同和尊重吗?
利是对义的鼓励。道德仿佛是一朵鲜花,义是那花朵,利是徐徐的微风,有了利的吹拂,道德的芬芳才得以发扬。
千禧之年,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接受了500万元的最高科学荣誉奖。我不知道这跨越千年的接受是否会迎来众人的一片唏嘘?我只知道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养活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养活了世界亿万人口,这个奖项对他来说是受之无愧。更何况国家之所以设此奖项是对千千万万有志之士的鼓励和号召,是对善举的传承和发扬。
跨越千年的沉思,穿越时空的警钟,流水化开春来,心中自存清澈透明,又哪怕是世间的利。正确对待义和利,让道德之花绽放四季。
四 素材借鉴
1.重义轻利的唐太宗——信义比财物更重要
一个番邦使者抱着一只天鹅千里迢迢地来到长安,想献给唐太宗。可是他却在给天鹅洗澡时,不小心让它飞走了,只剩下手里的一根羽毛。他非常恐慌,害怕唐太宗怪罪。他只好痛哭流涕的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有两句:“礼轻情义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知道后,很受感动,没有因为自己没得到那只珍贵的天鹅而生气,反而大大奖赏了那个使者,因为他看重的不是礼物财物,而是使者的那份信义和诚心。
2. 舍利取义,目光长远——追求利益也要讲究信义
“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小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他们固然是商业企业,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选择大义,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
3.邓小平鼓励劳动致富——要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惊人的胆识,提出了可以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主张。他说,不能认为所有追求财富的人都是腐朽的、堕落的,只要在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范围内,合法获取的财富就是值得肯定的。
4.淡泊名利的钱学森——高尚的品格比名利更让人尊重
钱学森淡然面对荣誉、地位、金钱,将一生交给了最爱的祖国。曾经有一次,他获得了 100 万港元的奖金,当支票汇过来后,他却看都未看全部捐给了西部的治沙事业。 1992 年,他申请辞去了“学部委员”的称号,这与当前一些人为争名争利而“想尽办法”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学森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5.生死之间——舍生取义是人类精神的境界
就在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大部分男子汉自愿慨然赴死,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老、弱、妇、幼!救生艇上,忽然一个妇女大叫:“我的两个孩子还没上来!”一个小姐马上站起来说:“我还没结婚,更没有孩子,我把他们换过来吧。”说着,从容走了下去,事后查明,这个可敬的小姐叫伊文斯,美国西雅图人。她用年轻的生命,证明了面对义利抉择时,真正的人,可以舍生取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知耻才能舍生取义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君的儿子,商朝末年人。武王继位,商朝的统治,统一了天下,伯夷和叔齐认为吃周朝的粮食是可耻的,便跑到首阳山去隐居起来。他们采一种叫薇的野菜当作食物吃。后来,想到薇也是周朝的,便决心连薇也不去采了,最后活活地饿死了。
7.散装假酒 7 天害死 11 人——追求个人利益不能损害他人
广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后,在农村集贸市场非法销售,造成严重的毒酒事件,中毒人数近 60 人,死亡十几人。这些不法商贩见利忘义的行为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他们必将面临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
8.金字招牌为何不倒——经商之道,义在利先
北京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26年的历史,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在赚钱与济世养生这二者之间,始终把济世养生放在第一位,为济世养生而制药卖药”。“在义与利的关系上,重义在先,通过义而获利。”注重信誉,注重商德。因此,在制药中,坚持“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下来,依然受到世人追捧,是块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9.成克杰的堕落人生——不顾信义的追名逐利是自取灭亡
成克杰身为国家高级干部,滥用职权,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谋取非法利益,数额特别巨大,影响十分恶劣。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本应奉公守法,为人民谋福利,他却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疯狂为自己攫取钱财,大肆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达四千余万元,最终被依法执行死刑。
类题链接
一 作文题目 情与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女士的邻居张某年老,子女又不在身边,所以王女士经常帮其做一些家务,但有一天在帮其做午饭时不慎失火,烧毁了部分家具。张某的儿子赶回家后,以王女士过失侵害他人权益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五千元。事情传开以后,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有人批评张某的儿子只重利益,不看人情,认为他不应该将王女士告上法庭;有人则认为现在是法治社会,遇事时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十分正当;也有人说,法院应斟酌法律和人情,作出合乎世道人心的判决。
时代青年报社针对这一事件,正在举办以“情与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向报社投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署名一律为“董平”。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切题立意】
1.情法兼顾,公平正义。
2.犯错需赔偿,善心应弘扬。
3.依法护权益,酌情判赔偿。
4.依法维权,酌情处理。……
【优秀例文】
惩错更扬善,依法亦顾情
王女士帮邻居做饭,不慎失火,给造成邻居经济损失,邻居的儿子要求赔偿,于法无可厚非。但我们要求赔偿的同时要考虑王女士的目的正义,肯定王女士的善举,不能让善心蒙尘。惩错更需扬善,提倡法治也要兼顾人情,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
法高于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规则意识。
尽管王女士主观上是善意帮助邻居老人,但确实是由于自己不慎,造成了他人的经济损失。好心没办成好事,帮忙帮成倒忙,法律理应支持张先生儿子的合法合理诉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目的正义就无视有害结果。“虽然我不赞同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治最让人敬畏的不单是捍卫受害者的正当权益,也捍卫那些作恶者的合法权益。法治的核心就是筑牢遵纪守法的理念,让人人都知法守法,牢树规则意识,敬畏法律神圣,社会才能和谐,家国才能平安。
法外亦有情,执法有温度,才能真正彰显公平正义。
在该事件中,仅看到王女士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求王女士赔偿,不肯定王女士的善心和她的付出,会带来负面的社会效应,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经的“扶不扶”考验我们社会的道德机制,引发我们对信任危机的思考,但本质上还是由于我们法治的不健全。当我们用法制做到让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泪,才能让更多心存善念的人,敢于行善。法律是实质是惩恶扬善,惩恶是底线,扬善是追求。让人民无后顾之忧的行善才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终极目标。只惩恶,不扬善,不是全面的公平正义。
依法护权益,酌情谈赔偿,兼顾法与情,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从法理上支持张先生的赔偿诉求,但我们也考虑王女士的主观善意和已有的付出,对造成的损失主观恶意小,实质后果不严重,主张在法官的协调下,权衡王女士付出的价值和她造成的经济损失,再决定赔付问题,体现法治和道德的公平,这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王女士经常帮邻居做饭,仅一次失误,就索要赔偿,会伤害她尊老爱幼、扶助弱小、睦邻友好之心。我们在法制范围内调查取证,依据王女士帮助做家务的时间,结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保姆或者小时工的行业服务标准,对王女士的善行做出公平合理的估价,来与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权衡,让张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也王女士的善行也得到弘扬。
法律无情,人有情。社会主义法治,要做到惩恶更扬善,依法也顾情,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思辨类主题:自律与他律++尽孝与尽育-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 这是一份思辨类主题:自律与他律++尽孝与尽育-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文件包含思辨类主题自律与他律尽孝与尽育-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pptx、思辨类主题自律与他律尽孝与尽育-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神舟十三号凯旋作文素材-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 这是一份神舟十三号凯旋作文素材-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文件包含神舟十三号凯旋作文素材-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pptx、神舟十三号凯旋作文素材-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美育主题:感受生活之美-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 这是一份美育主题:感受生活之美-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文件包含美育主题感受生活之美-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pptx、美育主题感受生活之美-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