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古代诗歌鉴赏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古代诗歌鉴赏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
    • 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
    古代诗歌鉴赏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古代诗歌鉴赏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古代诗歌鉴赏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古代诗歌鉴赏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0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夕酒醒
    皮日休①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②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和袭美春夕酒醒
    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注:①皮日休:字袭美,与陆龟蒙均为晚唐诗人,二人齐名,人称“皮陆”。②酃醁(línɡ lù):美酒名。湘东酃县有酃水,因以水为酒名,据说唐初宰相魏徵善治酒,名曰“酃醁”。
    15.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人洪迈曾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两首诗都写醉酒醒来,表现了酬和诗对同一话题的相应关切的特点。
    B.两首诗都从叙述饮酒而醉的情形写起,但一个弦歌欢腾,一个悠闲恬适;一个耽于官场的欢快,一个乐在江湖的逍遥。
    C.两首诗均以醉酒写起,既而写酒醒所见,以景物描写作结,将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融合,将简单的一次“春夕酒醒”经历翻出新的境界,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D.两首诗语言通俗,但表现力极强,“夜半醒来”“几年无事”用语平易,而“残烛流泪”比作珊瑚,形神毕肖,“明月”“花影”交织错落,情趣盎然。
    16.请结合全诗谈谈两首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何异同。(6分)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0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春残
    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注:此诗作于淳熙三年(1176),诗人五十二岁,虽有官职,但实际上是被闲置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所写的是诗人遥送落晖,回首往事,生发出无限感慨,句法圆融而劲健。
    B.颈联写景,紧扣诗题“春残”,写诗人眼中田间景象,恬静平和,又暗含愤懑之意。
    C.尾联收束全诗,诗人感慨昔日“飞鹰醉打围”的雄豪之气无人记得,不过更增今日的摧颓意绪罢了。
    D.“春残”既是自然景象,又有象征意味,诗人通过对春残景物的描写,将情、景、事和谐地结合起来。
    16. 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八月联考语文试题】
    …………………………………………………………………………………………………………………………
    【0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自嘲
    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下列对《自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少年时就有报国的壮志,如今暮年却只能寄身农桑,无法报国。
    B.颔联写乡居生活的悠闲,喜欢喝酒其实是写出无法报国,以酒消遣的苦闷。
    C.颈联写自己虽年老体衰相貌变老,但内心意气风发,仍有轩昂的报国之志。
    D.尾联写诗人看清现实,通过嘲笑愚公不自量力来表达自己寄身农桑的洒脱。
    16.请分析《自嘲》与《书愤》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6分)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0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沁园春·送春
    刘辰翁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
    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注】刘辰翁,宋末元初人,此词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作开篇,把春当作自己的朋友,以“汝归欤”设问,紧扣题目“送春”,领起全词。
    B.“风雨”与“烟尘”,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与烟雾尘埃,也指政治风雨与战火尘烟。
    C.上片结末以“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发问,启人深思,引出下片内容。
    D.下片“杨花化白毡”“华清宫”“七宝鞭”等典故,展现了江南“正是堪怜”的景象。
    16.现代著名学者俞平伯评价此词“语意极悲”。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0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韬光禅师①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②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注】①韬光禅师:杭州灵隐寺僧人。②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不落俗套,作者避写灵隐寺而介绍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
    B. 颔联、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环境,对仗工整,连用复字,诗味回环。
    C. 颔联、颈联使用了相对的方位,拓展了空间,给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
    D. “遥想”两句实写与韬光禅师已是天各一方,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怀念。
    16. 有人说,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懂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请找出诗中蕴含的禅理哲理。
    【来源:湖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
    【0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①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①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16.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2022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
    【0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朝退书怀
    韩偓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
    B. 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
    C. 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自在。
    D. 诗人无意在粉壁上题写自己诗作,只是在屏风上抄录古代圣贤文章。
    16. 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偓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正音,纯正的音乐,这里指积极高尚的情怀),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0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晴①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②,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①晚晴:傍晚天空放晴。诗人此时寓居于桂林,夏季多雨少晴。②夹城:城门外的瓮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表明观赏的立足点,着一“深”字,可见诗人的居所位置幽僻、环境清静,奠定了全诗孤独悲戚的感情基调。
    B.第二句进一步表明时令特点——春天虽然已经过去,炎热的盛夏却还没有到来,眼下正是气候清和宜人的时节。
    C.第三句中,诗人发现连生长在幽僻处的小草也沐浴了晚晴的余晖,并且进一步想象这是天公对它的怜爱。
    D.颈联中,诗人凭高远眺,视界广远,那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一片光明,在写景中表现出明朗的心境。
    16.尾联中,诗人借飞鸟的姿态,表现了自己的精神状态。下列诗句中,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7.李商隐在《登乐游原》中也描摹了傍晚的阳光,但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本诗不尽相同,请比较“人间重晚晴”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组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不同。
    【来源: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
    【0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巽上人①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节选)
    (唐)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 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②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③,还源荡昏邪。
    【注】①柳宗元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至永州,此诗作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柳宗元被贬时暂寓永州龙兴寺,与僧人重巽相识结交,下文“雪山客”亦即重巽上人。②圆方:圆的方的,这里指盛茶的器具。③真照:本性。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开头两句,既点明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又赋予新茶美丽动人的神话色彩。
    B.诗中第三、四句说重巽亲自“晨朝掇芽”,表现出重巽深懂茶道,正合采茶之法。
    C.第七句是说盛装茶叶的器具其形状之美,色泽之奇之特,衬托出了这茶叶的名贵与稀罕。
    D.第十一、十二句写茶香的神奇功效,可以提神、除秽,使人回复到自然天性,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6.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初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孤山:指浙江杭州西湖的孤山,当时诗人隐居在此。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对和尚的尊称。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及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葑,菰根,即菱白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的幽僻处。
    B.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
    C.诗人寓情于景,秋景中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诗人愁绪更加浓厚。
    D.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
    16.本诗颔联写景造境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6分)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2022届高三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州腊夜
    (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②腊夜:除夕之夜。③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诗人在除夕夜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尽”字突出了诗人独坐的时间之长。
    B. 第三句以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衬托雪落竹林的声音,从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
    C. 第四句中的“寒梦”,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怆感受。
    D. 颈联写景,先听觉后视觉,通过一闻一见,把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言外。
    16. 这首诗尾联宕开一笔,丰富了诗作的内容与情感。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争名夺利的俗世的厌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写出了苏轼对时间消逝迅速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C.词的下阕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
    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中的“溪”,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
    16.词中“作个闲人”中的“闲人”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
    【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黄钟)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元初)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①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注)①更,又。
    19.本元曲里“黄钟”指______,“人月圆”指______。
    20.元曲一般都比较直白,而本小令却非常委婉。请简要说明此曲“委婉”的特点。
    【来源: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秋季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裴 迪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王维在辋川时期所写诗歌比较接近。
    B.首联中的“灞陵”即霸陵桥,是唐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诗人以此指代长安。
    C.颔联和颈联都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寺中昙兴上人山院的空寂幽。
    D.诗人最后感叹世间浮名无需在意,而像昙兴上人无所挂碍、安心于禅才是真谛。
    16.叶嘉莹先生在《唐诗应该这样读》一书中谈到王维与裴迪等山水诗人的诗:它只是一种平静的叙述。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来源:湘潭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写草堂之景,充满了村野之趣。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歪歪斜斜的却自然而然的正好迎着大江。
    B.颔联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渔民们正欢快的下网捕鱼,连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笔触悠闲疏淡。
    C.尾联诗人听到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全诗以此作结,余味无穷。
    D.诗的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作者看似平静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6. 赏析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6分)
    【来源:重庆市2021-2022学年9月高三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喻西境 朱熹
    北岭苍茫雨欲来,南山腾踯翠成堆。
    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
    客路情怀元倥偬,今晨游眺却徘徊。
    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苍茫”二字,状出空阔辽远的场景;“翠成堆”,描绘了群山环抱、抵苍翠欲滴的风貌,“腾踯”二字,用拟人手法,照应“雨欲来”三字,间接写出云层翻滚的场景。
    B. 颔联,“绕”与“涵”相对,以前句之动显后句之静,用前句之疏形下句之密,促成视觉意象的变换。涵,原来是包容的意思,这里形容出碧水连天的壮观景象。
    C. 颈联,诗人被这瞬息变换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还要赶路,旅途中的心情原是那般迫不及待,而今日清晨游览后,又不愿离开。
    D. 前两联描摹山野景象,让读者身临其境,让诗人顿感心旷神怡,如人画境;诗人用笔墨记录这段偶遇,为后两联发出感慨做铺垫。
    16. 朱熹说过“未觉诗情与道妨,尽除理障出理趣”,请结合本诗的尾联,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来源:辽宁省2022年高三9月份联考语文试卷】
    …………………………………………………………………………………………………………………………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
    [注]①杜:杜若,芳草名。②榜人:船夫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明快飘逸 B.婉约含蓄 C.质朴刚劲 D.清淡自然
    14.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
    【来源:上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①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①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16.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来源:山东省潍坊临朐县高三语文2021年10月综合训练语文试题】
    …………………………………………………………………………………………………………………………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D.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因事抒情。
    16.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6分)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上梅 王建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山路傍”“黄云下”,开门见山点明地点,苍凉的塞上一株梅树,表明了这株梅花树的寂寥与不俗。
    B. 梅树生长于绝域,其寂寞幽怨之情怀也只有古代的昭君理解,昭君已逝,汉使已回,再也没人理解它了。
    C. 作者也为塞上梅没有生长于长安路感到庆幸,否则早被轻薄年少践踏采摘了,这也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志向。
    D. 这首诗写塞外梅花,遗貌取神,意在言外,虽然没有直接写梅花,却将梅花的神韵形象地传达了出来。
    15. 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
    【来源:宁夏银川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相关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语言文字运用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语言文字运用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语言文字运用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类文本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信息类文本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信息类文本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信息类文本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学类文本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文学类文本1-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文学类文本1解析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文学类文本1原卷版-备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模拟题分类汇编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