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7-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18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47-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18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
专题47-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47-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5页。
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47(名篇名句默写+古代文化常识+古诗鉴赏) 【教师版在前,学生版在后】一、补写出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气氛,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2)苏轼《赤璧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答案】(1)风掣红旗冻不翻 (2)半卷红旗临易水 (3)酾酒临江 (4)横槊赋诗 (5)地崩山摧壮士死 (6)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和“金”这些生活常见的事物作喻,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兽的反应侧面描写了蜀道之高。(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砺则利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猿猱欲度愁攀援 (5)乡书何处达 (6)归雁洛阳边二、完成下边两道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答案】A 【解析】黜 :黜 chù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陟 :陟 zhì 登高:陟山。晋升,进用: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B.“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D.“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答案】A【解析】“进士”科在隋朝时开始设立。三、古代诗歌阅读。(2021·山东滨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送项判官王安石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人相对马萧萧。十年长自青衿②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③。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④。[注] ①泥滑滑:鸟鸣声。②青衿:学子的服装。③白璧招:以白璧招聘。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指天子仪仗中载有鸾旗的前导车。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脉络清晰分明。B.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别的地点。C.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滑滑”“马萧萧”渲染出了离别的氛围。D.颈联写与项判官的交情以及项判官的为人,尾联是临别赠言,全诗感情真挚。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动静结合”错,颔联视听结合,写送别耳闻目睹的实景,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写的都是动景。★2.(考查人物形象)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位怎样的官员?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祝愿?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贪图荣华富贵。从“非白璧招”中,可以看出项判官并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2)作者祝愿项判官保重身体,仕途顺利。“能强饭”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华簪常得从鸡翘”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能够常常伴随在皇帝身边,仕途顺利。(意思对即可)解析:第一步:读懂诗歌,把握大意。江边渡口,可以看到洲渚上衰败的芦草,以及江桥上飘落的枫叶,午潮已过,送君于江畔渡口;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我们两人年龄相差十岁,但亲如兄弟,初识时,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千里迢迢来此,并非受白璧招聘,贪图荣华富贵;握手祝君多多保重身体,将来定能美服华车,前途无量。第二步,分析人物,抓住特征。第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从“非白璧招”中,可以看出项判官并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第三步,明确态度,把握情感。第四联写作者的祝愿,愿项判官保重身体,仕途顺利。 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47(名篇名句默写+古代文化常识+古诗鉴赏) 【教师版在前,学生版在后】二、补写出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气氛,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2)苏轼《赤璧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和“金”这些生活常见的事物作喻,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兽的反应侧面描写了蜀道之高。(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完成下边两道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B.“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D.“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三、古代诗歌阅读。(2021·山东滨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送项判官王安石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人相对马萧萧。十年长自青衿②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③。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④。[注] ①泥滑滑:鸟鸣声。②青衿:学子的服装。③白璧招:以白璧招聘。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指天子仪仗中载有鸾旗的前导车。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脉络清晰分明。B.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别的地点。C.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滑滑”“马萧萧”渲染出了离别的氛围。D.颈联写与项判官的交情以及项判官的为人,尾联是临别赠言,全诗感情真挚。★2.(考查人物形象)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位怎样的官员?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祝愿?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9-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5页。
这是一份专题19-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7页。
这是一份专题07-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