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1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1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1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4NA,4t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

    淮北一中2020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气错逆,霾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 B.铝粉与强碱溶液反应放热
    C.食物在空气中变质,产生“哈喇”味 D.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
    3.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 HCl溶于水和干冰的升华 B. 食盐和冰熔化
    C. 氯化铵和水的分解 D.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NaCl B. CH4 C. KOH D. SiC
    5.下列有关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金属钠和钾的焰色反应分别是黄色和紫色
    C.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但不能保存在CCl4中 D.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6.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B.在CCl4中仅存在极性共价键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 g重水(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7 g氨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3NA
    C.在标准状况下,8g SO3中含有原子总数为0.4NA
    D.1 mol 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但是不能透过半透膜
    D.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nm,所以新冠病毒是一种胶体
    9.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②HCl溶于水会有化学键的断裂,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石墨和C60是同素异形体⑥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AgCl不是电解质
    B.NH3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NaHSO3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HSO3=Na++H++SO32-
    D.固态的NaCl不导电,但NaCl是强电解质
    11.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制取NO2气体:Cu+4HNO3(浓) =Cu2++2NO3-+2NO2↑+2H2O
    B.将Cl2通入水中 :Cl2 + H2O=2H++Cl- + ClO-
    C.常温下,将打磨光滑的铁片插入浓硫酸中:2Fe+6H2SO4(浓)=Fe2(SO4)3 +3SO2↑+3H2O
    D.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下降:2H2SO3+O2=2H2SO4

    12.为实现随处可上网,中国发射了“中星16号”卫星。NH4ClO4是其运载火箭的固体燃料,发生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 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条件下,氧化性:O2>NH4ClO4
    B.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产生6.4 gO2时,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8 mol
    D.0.5 mol NH4ClO4分解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 L
    13.用铁泥(主要成分为Fe2O3、FeO和少量Fe)制备超顺磁性(平均直径25nm)纳米Fe3O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含有Fe3+和Fe2+
    B.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Fe=2Fe2+
    C.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剩余的H2O2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除去
    D.步骤⑤中,可将产品均匀分散在水中,利用丁达尔效应验证得到的固体是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
    14.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铵态化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
    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 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可生成1 mol NO2
    15.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含氧化铁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是NaOH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电解法制取铝单质时也可以采用电解氯化铝以降低成本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1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①中试剂
    ①中现象
    解释
    A
    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
    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D
    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17.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生成CO2的过程
    18.类推的思维方法可解决不少化学问题,但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沸点HBr>HCl,则同族元素氢化物沸点HCl>HF
    B.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可表示为PbO•Pb2O3
    C.C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也只生成Na2SO3和O2
    D.CO2是酸性氧化物,Si和C同主族,则CO2也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9.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M B.XZ2、X2M2、W2Z2均为共价化合物
    C.M2Z2有强氧化性,分子中只有共价键 D.由X、Y、Z、M四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20.向稀硝酸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1 B.1∶1
    C.4∶1 D.3∶1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40分)
    21.(9分)现有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所示: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
    Z
    原子L层电子数为a+b,M层电子数为a-b
    M
    单质在自然界中的硬度最大
    N
    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元素X、Y和N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或化学式,下同),元素Y、Z和N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元素Z、M和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弱的是 ;
    (2)元素X和Y组成的某化合物可以作为供氧剂,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其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 ;
    (3)试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元素M和Z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
    22.(10分)Ⅰ.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1)黄铁矿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欲得到更纯的NaHSO3,反应①应通入_____________ (填 “过量”或“不足量”)的SO2气体;
    (3)因为Na2S2O5具有还原性,导致商品Na2S2O5 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2SO4,检验其中含有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黄铁矿煅烧后得到的炉渣(含Fe2O3、FeO、SiO2及Al2O3),还可以用来生产一种高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铝硅,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mCaO·nAl2O3难溶于水。
    (4)“过滤”所得滤渣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调节碱化度”时,mCaO·nAl2O3与溶液中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理论分析后认为,NO2可能会氧化单质铜,他们设想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NO2的氧化性(夹持装置已省略)。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点燃C处酒精灯比较合适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中固体全部变成黑色,同时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结束后,打开开关K,继续通入N2,目的是 ;
    (5)实验结束后发现C中的固体混有少量的红色粉末,经过分析,甲同学认为该红色粉末是Cu2O,乙同学认为该红色粉末是,丙同学认为该红色粉末是Cu和Cu2O的混合物。查阅资料,Cu、Cu2O和CuO的部分性质如下:

    稀硫酸
    氨水
    Cu2O
    生成Cu和Cu2+
    生成无色[Cu(NH3)2]2+
    CuO
    生成Cu2+
    生成蓝色[Cu(NH3)4]2+
    Cu
    ---
    ---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甲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9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
    (1)排放到大气中的氮的氧化物,会造成____________污染。
    (2)化肥、炼油、稀土、钢铁等工业都会排放出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氨氨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形式存在,为达到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的目的,某团队设计处理流程如下:

    过程Ⅱ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NH4+→NO2-→NO3-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NH4+被氧气氧化成NO3-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Ⅲ为反硝化过程,向一定条件下的废水中加入甲醇(CH3OH)实现HNO3→NO2-→N2的转化,将lmol NO2-完全转化为N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磷酸生产及煤燃烧产生的废气SO2等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防止工业煤燃烧产生SO2,常向燃煤中加入CaCO3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物用于制造石膏。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硫酸化工厂,使用一种含杂质为25%的黄铁矿石(FeS2)为原料。若取2吨该矿石,可制得98%的浓硫酸____________吨(假设生产过程中96%SO2转化为SO3)。



    淮北一中2020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杨涛 审核:谷杰涛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气错逆,霾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答案】B
    【解析】
    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正确;
    D.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故D正确;
    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 B.铝粉与强碱溶液反应放热
    C.食物在空气中变质,产生“哈喇”味 D.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
    【答案】D
    【解析】
    A.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其原理是酸性重铬酸钾氧化酒精,自身被还原,是化学变化;
    B.铝粉与强碱反应是化学变化;
    C.食物在空气中变质是食品被空气氧化了;
    D.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是海水中的水挥发,溶质结晶,是物理变化。
    3.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 HCl溶于水和干冰的升华 B. 食盐和冰熔化
    C. 氯化铵和水的分解 D.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答案】D
    【解析】
    A.HCl溶于水会断裂共价键,干冰升华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
    B.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离子键,冰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
    C.氯化铵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离子键,水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错误;
    D.纯碱和烧碱都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的是离子键,D正确;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NaCl B. CH4 C. KOH D. SiC
    【答案】C
    【解析】
    A. NaCl只含有离子键,A不符合题意;
    B. CH4只含有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 KOH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符合题意
    D. SiC只含有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5.下列有关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金属钠和钾的焰色反应分别是黄色和紫色
    C.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但不能保存在CCl4中 D.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答案】A
    【解析】
    A. Na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
    B. 金属钠和钾的焰色反应分别是黄色和紫色,B正确;
    C. 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CCl4小,故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而不能保存在CCl4中,C正确;
    D. 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D正确。
    6.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B.在CCl4中仅存在极性共价键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答案】B
    【解析】A.应生成FeCl3,与Fe的多少无关,错误;
    B.每个CCl4分子中有4个C-Cl键,C-Cl键是极性共价键,B正确;
    C.HCl属于共价化合物,错误;
    D.CaSO3会被HClO氧化为CaSO4,错误。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 g重水(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7 g氨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3NA
    C.在标准状况下,8g SO3中含有原子总数为0.4NA
    D.1 mol 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答案】A
    【解析】
    A.18 g 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则18 g D2O中含有9 mol(即9NA个)质子,A错误;
    B.17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而每个氨分子含3个H-O键,所以1mol氨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3NA, B正确;
    C.8g SO3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含原子总数为0.4NA,C正确;
    D.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1个Na原子失去1个电子,故1 mol Na失去NA个电子,D正确
    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但是不能透过半透膜
    D.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nm,所以新冠病毒是一种胶体
    【答案】D
    【解析】
    A.胶粒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没有,故可以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A正确;
    B.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B正确;
    C.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C正确;
    D.新冠病毒直径约60~140nm,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100nm,故新冠病毒扩散到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但是新冠病毒本身不是胶体,D错误;
    9.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②HCl溶于水会有化学键的断裂,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石墨和C60是同素异形体⑥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同位素之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反应,错误;
    ②HCl溶于水会有化学键的断裂,但是没有新的化学键生成,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正确;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⑤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
    ⑥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AgCl不是电解质
    B.NH3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NaHSO3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HSO3=Na++H++SO32-
    D.固态的NaCl不导电,但NaCl是强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A.AgCl难溶于水,在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很小,几乎不导电。但是会完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且在熔融状态可电离产生离子,因此该物质是电解质,A错误;
    B.NH3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发生反应NH3+H2O=NH3·H2O,NH3·H2O电离产生离子,所以NH3·H2O是电解质,而NH3是非电解质B错误;
    C.NaHSO3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Na++HSO3-,C错误;
    D.固态的NaCl不导电,是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在熔融态或溶于水时会完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Na+、Cl-,因此NaCl是强电解质,正确。
    11.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制取NO2气体:Cu+4HNO3(浓) =Cu2++2NO3-+2NO2↑+2H2O
    B.将Cl2通入水中 :Cl2 + H2O=2H++Cl- + ClO-
    C.常温下,将打磨光滑的铁片插入浓硫酸中:2Fe+6H2SO4(浓)=Fe2(SO4)3 +3SO2↑+3H2O
    D.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下降:2H2SO3+O2=2H2SO4
    【答案】D
    【解析】
    A.铜和浓硝酸制取NO2气体:Cu+4H++2NO3- =Cu2++2NO2↑+2H2O,A错误;
    B.将Cl2通入水中 ,Cl2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 + H2O=H++Cl- + HClO,B错误;
    C.常温下,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C错误;
    D.亚硫酸是弱酸,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为强酸,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D正确。
    12.为实现随处可上网,中国发射了“中星16号”卫星。NH4ClO4是其运载火箭的固体燃料,发生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 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条件下,氧化性:O2>NH4ClO4
    B.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产生6.4 gO2时,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8 mol
    D.0.5 mol NH4ClO4分解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 L
    【答案】B
    【解析】
    A.由题意可知,NH4ClO4为氧化剂,O2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O2<NH4ClO4,A错;
    B.在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Cl2,氧化产物为N2和O2,所以其还原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正确;
    C.6.4 g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当生成0.2molO2生成的同时会生成0.1mol N2生成,由于氧气和氮气均为氧化产物,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2×4+0.1×6=1.4mol,C错;
    D.由于没说明条件,所以0.5 mol NH4ClO4分解产生气体的体无法计算,D错。
    13.用铁泥(主要成分为Fe2O3、FeO和少量Fe)制备超顺磁性(平均直径25nm)纳米Fe3O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含有Fe3+和Fe2+
    B.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Fe=2Fe2+
    C.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剩余的H2O2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除去
    D.步骤⑤中,可将产品均匀分散在水中,利用丁达尔效应验证得到的固体是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
    【答案】B
    【解析】
    A.铁泥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O和少量Fe ,和盐酸反应后会生成Fe3+和Fe2+。A正确;
    B. 加入铁粉还原铁离子的方程式是:2Fe3++Fe=3Fe2+,B错误;
    C. 步骤④中,为防止H2O2在步骤⑤中氧化+2价铁元素,反应完成后需加热除去剩余H2O2,C正确;
    D. 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平均直径25nm,属于胶体,可以做丁达尔效应实验,故D正确;
    答案选B。
    14.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铵态化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
    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 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可生成1 mol NO2
    【答案】D
    【解析】
    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A正确;
    B.铵态化肥与碱性化肥,如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混用,会发生反应NH+CO=NH3↑+HCO,从而导致氮元素的流失,B正确;
    C.硝酸可用于制氮肥(硝酸铵),以及硝基苯和TNT(炸药)等,C正确;
    D.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降低,当浓硝酸变成稀硝酸时,与铜反应生成NO,故生成NO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D错误。
    15.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含氧化铁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是NaOH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电解法制取铝单质时也可以采用电解氯化铝以降低成本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答案】D
    【解析】
    A.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Y生成Al(OH)3沉淀、碳NaHCO3可知,溶液中含有偏铝酸根、气体Y为CO2,故试剂X为NaOH溶液,不可能为盐酸,A错误;
    B.Al2O3溶于NaOH溶液得到NaAlO2,Fe2O3与NaOH溶液不反应,则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2O3,B错误;
    C.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Al2O3制取铝单质,C错误;
    D.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为NaAlO2溶液,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D正确;
    1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①中试剂
    ①中现象
    解释
    A
    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
    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D
    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答案】A
    【解析】
    A.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会生成BaSO4沉淀,A错误;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B正确;
    C.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C正确;
    D.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D正确;
    17.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生成CO2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A.由能量—反应过程图像中状态Ⅰ和状态Ⅲ知,CO和O生成CO2是放热反应,A错误;
    B.由状态Ⅱ知,在CO与O生成CO2的过程中CO没有断键形成C和O,B错误;
    C.由状态Ⅲ及CO2的结构式知,CO2分子中存在碳氧极性共价键,C正确;
    D.由能量—反应过程图像中状态Ⅰ(CO和O)和状态Ⅲ(CO2)分析,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和O原子反应生成CO2的过程,错误。
    18.类推的思维方法可解决不少化学问题,但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沸点HBr>HCl,则同族元素氢化物沸点HCl>HF
    B.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可表示为PbO•Pb2O3
    C.C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也只生成Na2SO3和O2
    D.CO2是酸性氧化物,Si和C同主族,则CO2也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D
    【解析】
    A.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所以氢化物沸点:HF>HCl,A错误;
    B.Pb的化合价为+2价和+4价,则Pb3O4可表示为2PbO•PbO2,B错误;
    C.SO2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4,C错误;
    D.C和Si同主族,CO2和CO2均是酸性氧化物,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正确。
    19.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M B.XZ2、X2M2、W2Z2均为共价化合物
    C.M2Z2有强氧化性,分子中只有共价键 D.由X、Y、Z、M四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答案】C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推知X为C,Y为N,Z为O,再由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密度可推知该化合物为NH3,M为H;则W的核电荷数为11,W为Na。
    A.原子半径:W>X>Y>Z>M,A错误;
    B.Na2O2为离子化合物,B错误;
    C.双氧水有强氧化性,分子中只有共价键,C正确;
    D.NH4NO3是离子化合物,D错误。

    20.向稀硝酸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1 B.1∶1
    C.4∶1 D.3∶1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当加入1 mol Fe时,n(Fe2+)=0,说明此过程中Fe和稀硝酸发生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即1 mol Fe消耗4 mol HNO3生成1 mol Fe3+;当又加入1 mol Fe时,n(Fe2+)=3 mol,发生反应Fe+2Fe3+===3Fe2+,消耗2 mol Fe3+,则原混合液中Fe3+为2 mol-1 mol=1 mol,故原混合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1。
    21.(9分)现有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所示: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
    Z
    原子L层电子数为a+b,M层电子数为a-b
    M
    单质在自然界中的硬度最大
    N
    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元素X、Y和N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或化学式,下同),元素Y、Z和N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元素Z、M和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弱的是 ;
    (2)元素X和Y组成的某化合物可以作为供氧剂,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其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 ;
    (3)试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元素M和Z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
    【答案】(1)Na+ H2O H2SiO3
    (2) 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3) CO2+ H2O+SiO32-= H2SiO3↓+CO32-或者2CO2+ 2H2O+SiO32-= H2SiO3↓+2HCO3-
    【解析】根据题意,可判断出X、Y、Z、M、N这五种元素分别是Na、O、Si、C、S。
    (1)S2-有三个电子层,故离子半径最大。O2-和Na+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是O2-的核电荷数比较小,故离子半径比Na+大。所以离子半径最小的是Na+ 。 在元素O、Si和S中,O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故H2O的稳定性最强。在元素Si、C和S中,Si元素的非金属性最若,故H2SiO3酸性最弱。
    (2)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其中Ma+和O22-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O22-则是O原子间通过非极性键结合。
    (3) 将CO2气体通入硅酸盐溶液中会生成白色的沉淀,说明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从而证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2+ H2O+SiO32-= H2SiO3↓+CO32-或者2CO2+ 2H2O+SiO32-= H2SiO3↓+2HCO3-
    22.(10分)Ⅰ.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1)黄铁矿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欲得到更纯的NaHSO3,反应①应通入_____________ (填 “过量”或“不足量”)的SO2气体;
    (3)因为Na2S2O5具有还原性,导致商品Na2S2O5 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2SO4,检验其中含有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黄铁矿煅烧后得到的炉渣(含Fe2O3、FeO、SiO2及Al2O3),还可以用来生产一种高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铝硅,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mCaO·nAl2O3难溶于水。
    (4)“过滤”所得滤渣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调节碱化度”时,mCaO·nAl2O3与溶液中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 (1) -1 (2)过量 (3)取少量Na2S2O5,加水溶解,然后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SO42-
    Ⅱ.(4)SiO2 (5) 6Fe2+ +ClO3+6H+=6 Fe3++Cl-+3H2O
    (6)mCaO·nAl2O3+2( m+3n)H+=mCa2++2 nAl3++( m+3n)H2O
    【解析】
    Ⅰ.(1)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因此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 Na2SO3溶液能够与SO2反应生成NaHSO3,欲得到更纯的NaHSO3,反应①应通入过量的SO2气体;
    (3) 检验SO42-的方法是首先用盐酸酸化,除去S2O52-,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
    Ⅱ.(4)硫铁矿烧渣含Fe2O3、FeO、SiO2及Al2O3,加入H2SO4后Fe2O3、FeO、Al2O3反应,分写生成Fe3+、Fe2+、Al3+,SiO2不反应,过滤后变成滤渣。
    (5)“氧化”是Fe2+被NaClO3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 +ClO3+6H+=6 Fe3++Cl-+3H2O。
    (6)“调节碱化度”时,mCaO·nAl2O3与溶液中H+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mCaO·nAl2O3+2( m+3n)H+=mCa2++2 nAl3++( m+3n)H2O
    23.(11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理论分析后认为,NO2可能会氧化单质铜,他们设想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NO2的氧化性(夹持装置已省略)。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点燃C处酒精灯比较合适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中固体全部变成黑色,同时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结束后,打开开关K,继续通入N2,目的是 ;
    (5)实验结束后发现C中的固体混有少量的红色粉末,经过分析,甲同学认为该红色粉末是Cu2O,乙同学认为该红色粉末是,丙同学认为该红色粉末是Cu和Cu2O的混合物。查阅资料,Cu、Cu2O和CuO的部分性质如下:

    稀硫酸
    氨水
    Cu2O
    生成Cu和Cu2+
    生成无色[Cu(NH3)2]2+
    CuO
    生成Cu2+
    生成蓝色[Cu(NH3)4]2+
    Cu
    ---
    ---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甲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水CaCl2或P2O5
    (2)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
    (3)4Cu+2NO24CuO+N2
    (4)将各装置中的N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吸收,防止NO2气体污染空气
    (5)取少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足量氨水中,若固体全部溶解,则甲同学的看法正确,若有红色粉末剩余,则甲同学看法不正确。
    【解析】(1)碱石灰可与二氧化氮反应,应改用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代替碱石灰;
    (2)点燃C处酒精灯时,应待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
    (3)若C中固体全部变成黑色,同时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说明生成氧化铜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为4Cu+2NO24CuO+N2;
    (4)待C中反应停止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K,向装置只中通入氮气至装置中无红棕色气体,可使二氧化氮完全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
    (5)如果甲正确,由题给信息可知Cu2O溶于氨水,则取少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足量氨水中,若固体完全溶解,则甲同学的看法正确,若有红色粉末剩余,则甲同学看法不正确。
    24.(9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
    (1)排放到大气中的氮的氧化物,会造成____________污染。
    (2)化肥、炼油、稀土、钢铁等工业都会排放出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氨氨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形式存在,为达到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的目的,某团队设计处理流程如下:

    过程Ⅱ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NH4+→NO2-→NO3-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NH4+被氧气氧化成NO3-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Ⅲ为反硝化过程,向一定条件下的废水中加入甲醇(CH3OH)实现HNO3→NO2-→N2的转化,将lmol NO2-完全转化为N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磷酸生产及煤燃烧产生的废气SO2等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①为防止工业煤燃烧产生SO2,常向燃煤中加入CaCO3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物用于制造石膏。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硫酸化工厂,使用一种含杂质为25%的黄铁矿石(FeS2)为原料。若取2吨该矿石,可制得98%的浓硫酸____________吨(假设生产过程中96%SO2转化为SO3)。
    【答案】(1)光化学烟雾
    (2)NH4++2OH-+2O2NO3-+3H2O 3NA
    (3)2SO2+O2+2CaCO3=2CaSO4+2CO2 2.4t
    【解析】
    (1)排放到大气中的氮的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
    (2)在碱性条件下NH4+被氧气氧化成NO3-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2OH-+2O2NO3-+3H2O ;
    将lmol NO2-完全转化为N2时,NO2-的氮元素由为+3价转化为N2中的 0价,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即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3)①向燃煤中加入CaCO3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物用于制造石膏,说明煤燃烧产生SO2和CaCO3反应生成了石膏CaSO4,反应的方程式为:2SO2+O2+2CaCO3=2CaSO4+2CO2;
    ②依据反应前后硫元素质量不变可知:FeS2~2SO2~2SO3~2H2SO4,设制备浓硫酸的质量为m,生产过程中96%SO2转化为SO3,则

    ,解得m≈2.4t,

    相关试卷

    2023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淮北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宁夏海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宁夏海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