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8:生活智慧-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31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主题8:生活智慧-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31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主题8:生活智慧-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31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 素材
主题8:生活智慧-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
展开
主题8:生活智慧目录:01.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庙。0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03.乘兴而来,兴尽而返。04.不学礼,无以立。05.黎明即起,洒扫庭除。06.乘天地之正,而御六之辩。07.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08.人之生也,与忧俱生。09.衔觞赋诗,以乐其志。1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1.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庙。——《礼记.中庸》★古文今解达到宽广博大境界的同时又深入细微之处,达到极端高明的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适用话题精益求精、深度、极端、规律、中庸用法提点这句话既启迪美学,又启迪生活。中华美学的精神如书法、国画等的意蕴,都可以在“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里得到体现。“广大”和“精微”是达到极高境界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向度,一个是说学习中庸思想要博而远,另一个则强调其深而精。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引用此句强调凡事要讲求适度这一观点。佳句速写“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一种美妙的境界,我心向往之。只是这样的境界,绝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的是心性的修炼,佐之以岁月的沉淀,最后才可渐臻理想的状态。中庸大美,难以尽言。它绝非生搬硬套的均分概念,也绝非迂腐僵化的陈旧说辞,而是一种动态里的平衡,抑或变通中的持守,经由优美的流变过程,最后觅得一种圆融通达的境界,在有限的天地里巧取颖慧转圈。 0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古文今解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比那老凤声更为清亮动听。★适用话题青年担当、敢于超越、后辈之姿、青出于蓝用法提点诗人使用比喻的手法,将冬郎父子比作凤,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与诗中鲜活生动的联想和想象更是分不开的。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引用此句并强调其中的哲学观点,即事物是不断地在发展变化的,新事物会战胜旧事物。佳句速写我们正忠实地记录着历史,在对过去的追忆中向往着未来。承前衣体,继往开来。在苦难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写下了《好的故事》,于黑暗中扑向光芒。今人更应用稚嫩的双肩扛起时代大旗,铺展开属于我们的好的故事。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后辈不该理所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地,而应该沿着我们一以贯之的足迹,追寻前人未竟的梦,这,也便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时代命题与夙愿。 03.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晋书》★古文今解趁着高兴便做某事,没有兴致或兴致已过时便停止。★适用话题功利、平静、酒脱、兴致、过程与结果用法提点这句话提倡做事随心所欲,不必过分循规蹈矩,但求开心就好。王徽之在一一个雪夜,忽来兴致,竟从家中出发,披蓑泛舟,连夜去寻访好友戴安道。到了友人家门口,他却吩咐仆人泛舟而归,不敲门,不会友。仆人问其故,他回答:“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件事反映了王徽之潇洒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一一种生活哲学。人生在世,有些事就要不问结果,但问过程,既然经历了过程,结果如何已然不重要。佳句速写深夜静思,我的目光又回到《逍逼游》中,那棵偃卧于明月清风中的散木。白日里,它散开清阴,荫蔽那些在树下低头吃草的牛羊;夜晚,它在唧唧虫声的伴奏下,婆娑起舞,坝坝有声。所谓魏晋风度,也就是散木的风度吧。一如王子猷的“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打破了功利主义思想的迷局。人生,也就在这打破中,豁然开朗了起来。 04.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古文今解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适用话题礼仪、文明、杜交、白尊、尊重用法提点礼仪之那一直是中国人可以为做的赞誉。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学礼、收礼是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托。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过:“礼仪是儿童 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交范围的扩大,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们的正常生活离不开礼仪。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仪不仅是自尊的表现,更是尊重他人的举措。我们可以将此句引用到作文中,强调礼仪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中的重要作用。佳句速写“不学礼,无以立。”家礼是传统中国人优良教养的载体,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教养, 与家庭范围内遵礼行礼是分不开的。要使人伦来情和谱有序,就要从家庭生活中的点滴言谈毕止入手、通过时常练习行为规仪,方能做到临事自然应对。对整个社会而官,若有千万万家庭遵行家礼,则有助于形成文明内上的社会环境,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 05.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用纯《治家格言》★古文今解天刚亮就起床,洒水清扫庭前院落。★适用话题勤劳、习惯、生活、仪式感、诗意栖居用法提点每天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这本是《治家格言》对世人的教诲,但对现代人来说,如果放慢了生活节奏,早上起来洒水、扫地、擦拭、浇....将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方式啊!“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或许可以成为一天中最有仪式感的事情,成为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方式。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引用此句,再结合实际论述,即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才能保持起码的健康这 也是现代人需要借鉴的。佳句速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秉承的生活状态。由此看来,劳动并非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要秉承对劳动的热爱之心,弘扬这个优秀的传统。熊培云有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现在、过去和未来。 06.乘天地之正,而御六之辩。——《庄子·逍遙游》★古文今解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适用话题自由、逍遥、依靠、遵循规律、顺应自然用法提点庄子提出了人的绝对自由的深刻问题,然而在他看来,只有在做到了“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以游无穷”,才算“为之逍遥”。庄子的这种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命题“天人合一”的源头之一。我们可以引用此句论述在生活中的多数时候,人们只有顺应了自然,才会变得真正的自由和逍遥。佳句速写鹏程万里,他是这样的一只大鹏,诗歌是他的狂想,美酒是他的幸福,山水是他的家。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相对于我们的生命,山川是永恒不变的,它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接处召见代代文人墨客,看看他们的失意痛苦,倾听他们的狂歌欢呼;它带着一代代人的心事,却最终成为我们心灵皈依的对象。 07.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张潮《幽梦影》★古文今解因为雪追想起了隐逸的高洁之人,因为花想起了漂亮的女子,因为喝酒遥想先时侠客,因为月明怀念真挚好友,因为山水佳胜而文思如泉。★适用话题积极、陶醉、想象、诗情画意、绿水青山用法提点雪洁白纯净,与隐居避世的高士相通;鲜花美丽,正像娇媚的美人;美酒使人想起性格豪放、敢于直面危难、济贫扶弱的侠士;看着当空明月令人想起身处两地的好友;山水像是巧夺天工的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置身山水间使人想起文人墨客的神来之笔。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性地引用此句的某一部分。佳句速写“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字一句尽显我国人民迫切渴求经济发展、 民族复兴的愿望。于是我们争分夺秒、日夜不息,将工业的鸣笛带入内陆,将铁实的钢筋拉入山村。天道酬勤,中国快步赶上时代大潮,携带的尘土也相伴而行。于是,有的人不再如张潮《幽梦影》中“因山水想得意诗文;但同时,有的人还在为环保不断发声。 08.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外篇·至乐》★古文今解人一生下来,忧悲就随之而来。★适用话题忧患、忧虑、困扰居安思危、平和心态用法提点大凡人生,总不免忧国优民、忧亲忧己。忧虑自有高下之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尤”即为大忧大虑,成为催人奋发、造福民族的动力;有些人却喜欢和鸡毛蒜皮的小忧纠缠,结果影响身心,苦不堪言。我们不仅可以用此句来论述人生于忧患之中要居安思危,亦可用此句来表达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不愉快这一观点。佳句速写焦虑是当下都市青年的生活 常态,它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令人们苦不堪言。于是,人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消除过量的忧虑,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过度忧虑没有意义,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必须放下那些没有意义的忧愁,生活才得以美好! 09.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古文今解-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适用话题志向、田园生活、淡泊名利、快意人生用法提点这是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生活,他抱定志向,喝酒作诗,陶醉其中,乐哉快哉。我们从中可看出他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志趣。写作时可以把此句作为过渡句引出中心论点,立意:不慕荣利,让人一身轻松;心存志向,使人朝气蓬勃。佳句速写一道门,将文人的满腹思绪与世间难得的清静藏于一处。“任他门外,车驾喧朝市”,门中却只听得书页翻过、清风拂过、琴声掠过。利禄功名在此刻全然抛之脑后,唯余静中诸般清音蒙耳,又见眼前卷轴徐徐铺陈,暗藏古意万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无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就这样感叹着,回归了田野的怀抱。每天与日光、月光、满天星斗、青山绿水做伴,“街觞赋诗,以乐其志”,岂不乐哉? 1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古文今解天地有最大的美,但人们无法用吉语表达。★适用话题客观、不同、自然、规律、审美用法提点道家推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样,推崇“大道至简,大美不言”。就像生活中最迷人的是人心的简单与质朴,越是简单,往往越能发挥出最震撼人心的力量。真正的修养是静水流深,胸中虽有万千丘壑却从不张扬,低调处事谦和为人。在论述中,我们可以借用此句阐述天地不言并非乏善可陈,而是简朴之中蕴含着更为丰富的质素。佳句速写在美颜盛行的今天,有很多人不开美颜不敢拍照,不开美颜不敢发朋友圈。今天,许多人开始怀念没有滤镜的年代,那些年的美,天然去雕饰,各有风姿;而近些年的美人,美则美矣,却经常撞脸,就连男性也有“女网红化”的趋势。“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 真实、独特是天地之美的精髓。当我们一味追求美颜,甚至把美颜当作真实,不敢面对真实,处处嫌弃真实的自己时,我们得到的是幻象,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古文今解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也不要忘了别人家里的长辈;呵护抚育自己的子女时,也要爱护别人家里的孩子。★适用话题和谐、博爱、尊老爱幼、家风传承、孝老爱亲用法提点这是孟子在描述他心中理想的社会时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将自我的私心上升至社会的美德,将功利境界上升至道德境界的一种体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尊老爱幼的美德具有交互性,谁也不能避免这两个时期,-一个人在年老时需要人扶助,正如在年幼时需要人关照。此句适用于尊老爱幼类或和谐社会类思想主题,在写作时,我们还可以引用此句来论证人性本善这一观点。佳句速写我们这个民族是讲和谐的。“弟 子入则孝,出则弟”,说的是家庭内父子兄弟之间相处的和谐,父母、叔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认真地实践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邻里之间相处的和谐,母亲、姑姑,她们正用自己的笑容演绎着。“与人为善, 善莫大焉”,则说的是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权权、阿姨以及更多的长辈 正默默地为我们示范着。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古文今解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适用话题好恶、尊重、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法提点这句话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提倡的是一个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把自己不喜欢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糟糕且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此句铿锵有力、简短大气,属于至理名言,适用于多个主题,可用于文章中各个位置。佳句速写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儒家思想阐释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忠想之道,推己及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到这一事件,其实,只要坐者没有违反法规和公序良俗,任何人都不能强制他人站起来让座。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让过座,就要求别人也要这么做。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