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南卷)-历史(全解全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2133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南卷)-历史(全解全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2133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南卷)-历史(全解全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2133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南卷)-历史(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南卷)-历史(全解全析),共8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南卷】历史·全解全析12345678910CADCDDDDAA111213141516 BDCADC 1.C【详解】由材料可知.春秋晚期晋国的卿大夫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废除旧的土地疆界,实行新的土地丈量制度,这表明春秋时期井田制不断瓦解,也表明当时奴隶社会日益瓦解.社会出现转型趋势,C项正确;重新丈量土地不属于土地兼并,排除A项;晋国的六卿并不是诸侯,排除B项;二百步为亩是土地丈量制度的变化,并不是生产技术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2.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币制改革,改变了秦币,并放权民间铸币。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为了恢复发展生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材料中的货币政策正是其体现。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社会现实影响货币政策,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汉初年货币政策实行的效果,无法得出“形成钱重与钱文不一的传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间铸币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的币制改革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非制约,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持朝廷,边疆藩镇以武力护卫朝廷,而中原藩镇总体上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河朔地区与中原地区为割据与防割据的关系,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为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边疆地区、东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为武力与财力的互相依赖关系,构成了一个密切而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了唐朝百余年相对稳定的统治,D项正确;促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是安史之乱,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项。故选D项。4.C【详解】“宋朝开始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在元朝处于王纲解纽与重建的状态”,所以元朝整个社会也就星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色彩。“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就体现了这一点,元朝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开放性,不利于统-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建立,故明初有官员向朱元琐建言禁止“元氏旧俗”,C项正确;理学在元中期成为官学,排除A项;材料“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是在强调元朝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开放性,而非戏刚社会教化功能削弱的问题,排除B项;理学倡化是在明清,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专制皇权得到加强。明成祖设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为了牵制内阁,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明中期以后出现宦官监军擅权,主要原因是过分集权于皇帝,D项正确;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宰相制度废除”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D【详解】根据材料“把近代的技术和制度视同枝叶的中体西用论,未能把欧洲文明作为基于与中国不同原理上的一种文化来进行把握”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即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变革,D项正确;“西学中源”指西方的文明源于中国,与中体西用论不符,排除AB项;“全面接受”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D【详解】解读材料可知,胡适认为文化提高就是文化创造,而提高是普及的前提,这说明胡适主张通过创造促进新文化普及,D项正确;材料员指出“只有提高才能真普及”,说明胡适强调提高是普及的前提,但并没有指出提高与普及相互促进的关系,排除A项;虽然胡适也提倡西学,但在材料中却没有借助西学提高传统文化地位的信息,排除B项;虽胡适指出“我希望大家一齐,同心协力用全力去干”,但这却不是胡适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8.D【详解】根据“‘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商标注册登记证”可得出,当时对于工商业进行政府监管之下的注册,体现了民族经济法制化进程 D,D项正确;根据“民国十七年”可得出这是1928年,当时官僚资本并没有迅速膨胀,材料体现的也不是官僚资本,排除A项;从时间可得出当时没有抗日救亡,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政府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9.A【详解】根据“1938年,从香港、澳门、广州输入的物资约占中国进口总量的80%,其中包括飞机、武器、汽油、医药、车辆、机械、各种金属及通讯器材等。”可得出大量的物资只能从香港等地输入,主要是因为抗战全面爆发,到1938年,华北华东沦为敌占地区,其他地方如上海等地输入物资较为艰难,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是欧美援助,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从外部输入,而不是内部生产,排除C项;工业内迁是迁到西南一带,排除D项。故选A项。10.A【详解】1971年4月,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A项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政府间的交流对话,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排除B、C、D项。故选A项。11.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浙江省管计划商品种类减少,指令性计划部分产值比重的降低。结合所学可知,这就意味着有更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材料表明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B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材料时间是1991年,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浙江改革居于领先地位”,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D【详解】考查古罗马法律。根据材料“禁止丈夫在没有妻子同意的情况下出售嫁资、田宅,以及未经妻子同意的抵押”可知,罗马法注重维护妇女婚姻方面权益,D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而非影响,不能得出罗马法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民法大全》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排除B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男女平等”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3.C【详解】16世纪的欧洲国家物价上升,这是价格革命的表现,其有助于共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削弱了封建势力,推动欧洲社会变革,C项正确;价格革命和股份公司无关,排除A项;殖民争夺并不是价格革命导致,排除B项;欧洲贵金属流入引发了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14.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社会文化娱乐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夜生活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政府,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贵族娱乐圈子的扩大,排除C项;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与材料时间17世纪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D【详解】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欧洲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④是库尔斯克,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16.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方面,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可知,冷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重视发展本国民族经济,C项正确;题干说“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不代表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都发挥着重大作用,A项更强调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冷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重视经济,而非政治领域,排除B项;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并不代表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国家联合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7.(1)差异:春秋战国出现私人藏书,有一定的藏书规模,藏书多为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初步的文献整理方法。隋唐私人藏书十分兴盛,规模更大,种类丰富,藏书整理方法更加成熟。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推动私人藏书的出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为私人藏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举制的推行、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等为书籍的刻印提供了技术支持。(2)保存了文献典籍,弥补了官府藏书的不足;推动了学术研究,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利于人才培养和传承民族文化。【解析】(1)差异:春秋时期:根据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藏书兴起”可知,出现私人藏书;根据材料一中“其书五车”、“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今境内之民……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可知,有一定的藏书规模;根据材料一中“惠施(名家代表人物)多方”、“孔子‘藏书于周室’”可知,藏书多为诸子百家著作;根据材料一中“孔子晚年整理典籍,创立了‘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文献整理方法”可知,形成了初步的文献整理方法。隋唐时期:根据材料二中“隋朝的私人藏书以许善心、柳辩二人最为著名,他们都藏书近万卷”、“唐朝的藏书种类包罗万象,藏书万卷以上者近20人”、“隋唐藏书家还参用自己的藏书进行目录编纂工作”可知,隋唐私人藏书十分兴盛,规模更大,种类丰富,藏书整理方法更加成熟。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春秋战国与隋唐时期私人藏书发展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推动私人藏书的出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为私人藏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举制的推行、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等为书籍的刻印提供了技术支持。(2)根据材料三中“在目录学领域,私人藏书目录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材料来源之一”可知,推动了学术研究,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三中“很多的学术典籍虽失传于政府书库馆阁之间,却往往可以在私人藏书中一窥堂奧,因此不少私人藏书目录成为后世国史编纂的重要参考”可知,保存了文献典籍,弥补了官府藏书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私人藏书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传承民族文化。18.(1)特点:历史悠久航线不断扩展,由近海到远海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相结合经济交往与政治交流相联系。(2)原因:地理大发现的延续西班牙人的推动地图知识的丰富和普及美国的兴起。【详解】(1)特点:根据“自广州、安南等地出发的海上交通出现较早,西汉时期中国即与南海、印度等有通航”得出历史悠久;根据“主要是沿海岸线的近海航路。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穿越马六甲海峡等直航印度一带的航路得以开辟”得出航线不断扩展,由近海到远海;根据“东晋义熙八年(412年),高僧法显自印度返程时由狮子国搭乘商船回国。这条航线到隋唐时,已成为联系南亚、欧洲海上交通的主要航道”得出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相结合,经济交往与政治交流相联系。(2)原因:根据“16世纪至17世纪初,西班牙人陆续‘发现’西太平洋的一些岛屿,初步探索了日本群岛海岸,并以墨西哥为基点向北推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地理大发现的延续和西班牙人的推动;根据“1589年,奥特里斯将‘太平洋’收入其制作的地图册《世界的舞台》中,尽管还只是被美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未知的南方大陆’包围的一个狭小的内海,却是对太平洋地理范围的首次‘完整’呈现”得出地图知识的丰富和普及;根据“如果没有美国主导下的北美崛起,北太平洋的商业开发和贸易网络化是不可能在19世纪上半叶完成的”得出美国的兴起。19.示例1:轮船招商局在清政府支持下得到发展。轮船招商局在清政府的批准下成立,在与外商竞争中,依靠清政府漕运、借款等补助而获胜。在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中,也得到了官款的援助。因此,轮船招商局的发展离不开清政府的支持。示例2: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股份制形式。它从事内河和近海航运, 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后来,在它的影响下,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它利用近代航运技术,培养了一大批航运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可见,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信息,首先拟定一个论题, 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示例1:轮船招商局在清政府支持下得到发展。轮船招商局在清政府的批准下成立,在与外商竞争中,依靠清政府漕运、借款等补助而获胜。在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中,也得到了官款的援助。因此,轮船招商局的发展离不开清政府的支持。20.(1)天主教会在欧洲的腐朽统治,干涉英国事务;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有识之士的推动;德国、瑞士等国家宗教改革的影响。(2)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强化了王权;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英国的社会转型。【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根据材料“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通过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先后剥夺了教皇在英国对教士的提名权、教廷司法权等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主教会在欧洲的腐朽统治,干涉英国事务,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根据材料“早在亨利改革之前,英国著名的神学家威克里夫就主张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建立由国王统治的国家教会”可知,有识之士的推动;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瑞士等国家宗教改革的影响,对英国宗教改革也有推动作用。(2)根据材料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通过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先后剥夺了教皇在英国对教士的提名权、教廷司法权等权力。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重申王权至上,确立了英王对国家及教会都拥有绝对之主权,更名英国教会为‘英国国家教会’”可知,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强化了王权;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材料“没收修道院土地,一部分收入归国有,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贵族,一部分出卖,从而缓解了财政危机,而且使得一个支持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可知,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根据所学知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也推动了英国的社会转型。21.(1)一战前后,日本势力迅速扩张;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受到威胁;美日矛盾加剧。(2)遏制了日本的打张势头;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在远东的利益;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隐患。(答出四点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到一战结束时,日本对华出口已居各国之首,而英国则落后于美国屈居第三。”可分析出日本势力迅速扩张;根据材料“英国再次面临如何保住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问题。”可分析出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受到威胁;根据材料“美国利用美元的力量摧毁日本独占中国政策的努力也由于日本的实际抵制而受挫。”可分析出美日矛盾加剧。(2)根据材料“为了消除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英、日联合对抗美国的潜在危险,美国力图拆散英日同盟,而美英两国在遏制日本方面的日趋一致,最终使美国达到了目的。”可分析出对美国的影响: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结合所学,对日本的影响:遏制了日本的打张势头;对英国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世界的影响: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隐患。22.(1)方法:实际调查;综合分析;比较研究。(2)主要特征:实行民主政体;城邦内部力量平衡;公民的普遍拥护;每个人都在法律的约束下生活。(任答三点即可)【详解】(1)方法:根据材料中“组织学生对158个城邦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可知,实际调查;由“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普遍意义的理论”等信息可知,亚里士多德在研究中采用了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2)主要特征:根据材料中“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了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可知,实行民主政体;根据“共和政体不应凭借外力支持,而要依赖内在均势来求其稳定”可知,城邦内部力量平衡;根据“公民的普遍参与是实现城邦稳定的必要条件”可知,公民的普遍拥护;根据“强调法律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法律,全体人民,包括统治者一律服从”可知,每个人都在法律的约束下生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历史(全解全析),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乙卷)-历史(全解全析),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河北卷)-历史(全解全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