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剧作家、诗人。郭沫若一生著述颇丰,诗歌与历史剧的创作成就最大,主要有诗集《女神》《星空》《瓶》等,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以自由诗的形式写作的诗人和诗歌流派相继出现。郭沫若满怀激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作出《凤凰涅槃》《炉中煤》等名诗,并于192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女神》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具有开创性,为现代新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闻一多(1899—1946),生于湖北省黄冈市,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新月派 代表诗人和学者。 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 源人,诗人。代表作有诗歌《慈航》《划呀, 划呀,父亲们!》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文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热爱人类、自然,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主张改革。 雪莱写了很多优秀的抒情诗,体现了他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所作抒情诗音调协和,节奏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有《西风颂》《云》《致云雀》等,它们堪称抒情诗中的极品。
二、探究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心中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力,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红烛》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诗人昌耀登山时的感悟。峨日朵雪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峨堡”在当地的发音是“峨日朵”,作者在诗中借称这座山为“峨日朵雪峰”。 《致云雀》是雪莱写于1820年的一首抒情诗。据雪莱夫人回忆说,这首诗是他们在黄昏散步时偶然听到云雀的叫声,雪莱突发灵感一气呵成的。诗中的云雀用歌声和飞翔摆脱大地的约束,正是诗人的内心对自由欢乐的向往和追求。
三、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新诗革命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新文化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由体新诗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蕴丰富。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云 雀 云雀是一种黄褐色的小鸟,形如麻雀而稍大, 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栖息于草地、干旱平 原、沼泽等地。云雀在地面筑巢又性喜高飞,常 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经常被诗人作为讴歌的对象。 你搜集的内容: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一、识记字音怒涌( ) 哟( ) 蜡炬( )脂膏( ) 耕耘( ) 铆钉( )揳( ) 罅隙( ) 犀利( ) 晨曦( ) 甘霖( ) 花蕾( )醇酒( ) 山峦( ) 明澈( )倦怠( ) 真挚( ) 炽热( )
( )慰藉 ( )树荫藉 荫 ( )狼藉 ( )荫庇
二、辨识字形 (fēi)芳 (sī) 裂 (fēi)心 (sī) 打 (fēi) 闻 (sī)马 (shuò)闪 (qū) 体 (lì) 石 (ōu) 歌 (lì) 树 (ǒu) 吐
三、词语积累 1.分辨·分辩
2.霞蔚云蒸: 3.瞻前顾后: 4.酣畅淋漓:
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形容非常畅快。多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或抒发感情很充分。
二、内容主旨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通过描写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被五四精神唤醒的青年一代的豪迈气概。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革命精神。
红烛 本诗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心灵的监狱,即使是“流一滴泪,灰一分心”,最后“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在所不惜。
峨日朵雪峰之侧 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岩壁蜘蛛等,众多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世界。
致云雀 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此诗赞美云雀美妙的歌声,反映诗人向往美好未来的欢乐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任务一 文本梳理细品鉴
(一)朗读整组诗作,理解诗歌内容。
朗读这四首诗歌,用图表的方式梳理诗歌的思路。
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现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红烛
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0
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鼓励的呼唤
写登山的艰难和看到的壮丽景色
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
总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
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盛赞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
刻画云雀美丽、生动的形象
(二)找准诗歌的意象,理解意象的内涵与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1.朗读这组诗作,找准每首诗的意象,分析各个意象的特点。
地球、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
红红的、燃烧自我、流泪
酣畅淋漓的叫声、不断地飞翔
2.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比较“洪涛”与“红烛”两个意象对表达作者感情的作用。
提示:①意象的选择。“地球”“北冰洋”“太平洋”等新鲜名词作为意象,冲破了以往诗歌意象的选择范围,新奇且富有创造性;“红烛”在诗中被作者赋予了新的含义。②象征意义。“洪涛”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红烛”象征着坚毅地为理想努力、奉献,不问结果的精神。
3.描绘《峨日朵雪峰之侧》的画面,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提示:夕阳西下,半天红霞。在一片连绵的雪峰中,一个孤独的探险者正紧紧贴在峭立的岩壁上,不时有被踩落的石子滑下深渊,那从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就像古时候战场上的喊杀声。落日、红霞、雪峰,这无限风光都显出大自然的魅力。与攀登者共享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的,却只有一只小小的蜘蛛。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4.阅读《致云雀》的第二节,结合全诗分析“云雀”的象征意义。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提示:“向上,再向高处飞翔”完全展现了云雀的习性,性喜高飞。“从地面你一跃而上”既说云雀不留恋地面,蔑视地面,也指摆脱陈腐、庸俗的思想感情的拘束。“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表明云雀的美丽与欢乐。“云雀”是光明、美丽、欢乐的象征,代表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任务二 重点难点全突破
1.分析诗歌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提高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结合助读资料,说说同为“五四”时期的作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红烛》在小节安排及韵律、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1.诗句或长或短,形式自由2.节奏感很强。随着作者感情的层层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1.多用直抒胸臆的词语,如诗中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对力的赞歌,力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所以,诗歌句子或长或短,自由宏阔,雄奇奔放
1.每节都以“红烛啊”开头,形式整齐2.诗句长短错落,有节奏美
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重复使用抒情的感叹词
1.诗人要借助“红烛”表达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2.闻一多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新诗有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他的这首《红烛》意象古典,格式整齐,节奏押韵,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2.象征手法是概括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手法。《红烛》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致云雀》一诗中的“云雀”也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请你以《舍弃与自由》为题,学习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只有有所舍弃,才能获得自由。舍弃对物质的贪婪追求,舍弃对名利的无尽欲望,以淡泊宁静之心对待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的自由和美好。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这段歌词很好地唱出了自由与舍弃的关系。只有舍弃功名利禄,舍弃俗情杂念,才能体会自在逍遥,独占世间潇洒,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化作自由的莲花,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清风细雨,让那莲花开得更灿烂、更绚丽。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误,根据第三句“田塍望如线”可知,田埂一眼望去如线般笔直,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白水波光闪烁。答案:B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初中教材的内容,同时也是高考指定背诵篇目,这首诗运用典故,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而本诗截然不同,诗歌采用民间俚曲的表现手法,语言通俗易懂,清新流畅,勾勒出了田野风光和农民的劳动场面。
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诗意速通:山冈上花草整齐,燕子飞东又飞西。远望田埂笔直如线,稻田白水波光闪烁。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父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好似《竹枝词》。
[解题方法]1.注意诗歌中用意象表现的场景,从意象的类别和场景的大小等角度把握诗歌的基本风格,如田园诗多风格清新,边塞诗多风格苍凉。2.把握诗歌遣词造句的特色,如口语多平实,整句多严谨,句式参差多悲慨。3.熟记和语言风格相关的常用术语,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浑厚雄壮、明白如话等。4.了解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放飘逸。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与步骤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PPT课件pptx、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任务情境,内容索引,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习资源,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