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139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139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139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通,读懂,读美,唱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目标:1、 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节奏和感情地朗读。3、 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画面,能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和感情地朗读,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所抒发的对丰收景象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企盼丰收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董卿图片),你们认识她吗?她就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请你用一句古诗词来赞美她。一、 导入1、 师:咱班学生多才俊,各领风骚数十秒!的确,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满腹的才俊们知道这首词吗?(学生读题目)2、 师:为什么课题以两行的形式呈现?(因为词是不同于诗的一种文章体裁,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3、 师:辛弃疾一生以报国雪耻为志,无奈壮志难酬,只得辞官隐居于江西上饶。一次山乡夜行,偶遇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甚喜,写下了所见所想。二、读通1、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示意,学生读全首词。(出示课件,齐读,师评。板书:读)2、师:孩子们读得流利、整齐,词末的忽见为什么见要读见呢?3、师:这是个通假字,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里也读见。三、读懂(一)、学上阕1、师:这首词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叫上阙、下阙。1、2组学上阕,3、4组学下阙。(课件出示要求:1、默读2、和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2、(课件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师:谁读懂了这句话?(指名说意思)3、师:皓月当空,是什么惊醒了喜鹊飞离树枝?4、师:词给我们无限的想象,闭眼感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师读生想)5、师:静谧而迷人的夜,还可以读得轻些,舒缓些。(齐读)6、(课件出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师:你还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诗意)7、师:哪个词暗示是丰年?谁在说丰年?假如你是他们,看到这茫茫稻海,你会说什么呢?和同桌说一说吧!(课件出示图片加文字:农民与农民,词人与农民,青蛙与青蛙……友情提示:可配上表情、动作等合理想象。)(同桌选择表演)8、指名表演,(3组:诗人与农民,青蛙之间、农民与农民)9、师:从表演中,你感受到丰收的——生答喜悦,(板书:喜)。蛙声鼎沸的热闹场面怎不让人喜悦?(师引导学生递进分组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0、(男生读)师:丰收在望,辛弃疾怎能不高兴?男生读。11、(女生读)师:农民丰收来之不易,辛弃疾怎能不为农民开心?女生读。12、(齐读)师:人间辛苦是三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弃疾又怎能不为农民兴奋呢?齐读,这里不仅有稻花飘香,更有辛弃疾对农民的关心,再读。13、(指名读上阕)师:漫步在风景如画的小道上,谁来感受丰收的喜悦?14、(齐读)师:真美!我们一起读出迷人的夜晚,读出丰收的喜悦!(二)、读下阙1、师:带着喜悦的心情缓步当车,走着走着,发现了什么?从哪句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如何交换语序,意思不变?2、师:原来这句应该颠倒理解,就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这种写法叫倒装。(出示停顿,齐读)3、师:突降骤雨,辛弃疾到何处避雨呢?(课件出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他对茅屋熟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熟悉的茅屋却不易寻到?A、社林里树木茂盛,路转说明道路弯曲,不容易找到。B、突降阵雨,辛弃疾一时着急,找不到。C、下雨前,天一定黑了,辛弃疾看不见。D、辛弃疾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没有准备好。4、师:你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真棒!转过溪桥忽然就出现了躲雨的茅屋,他的心情由焦急变为什么?读出你的惊喜!(轻松、兴奋……)5、师:这里的忽见如此生动,如此传神,齐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6、师:此番情景,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生接柳暗花明又一村。(指名读下阙,课件出示下阙)7、(指名读)师:词人先忧后喜的心情,谁来体会一下?8、(齐读)师:词人先紧张后放松的心情,一起读。四、读美1、(出示整首词)师:词人漫步黄沙岭,看到了——生接?听到——生接?这样的夜晚是动还是静?(板书:以动衬静)2、师:词人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民的关心和优美的景色交融,写出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柳暗花明的惊喜。(板书:情景交融)3、(教师范读)师: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读了。4、师:你们从老师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你们真会倾听,相信你也能读出词的味道。(自由读全词)5、(指名读)师:你们推选一名最会朗读的同学来读,其余同学是大众评审团,认真听,仔细评。6、师:你觉得他读得如何?7、师:看来你是名副其实的好声音,有什么诀窍吗?8、师总结:要想把词读好,除正确、流利、有感情外,还要注意节奏,了解意思、写作背景、融入其中,把自己当成作者。9、(齐读),师:读的时候甚至可以摇头晃脑,这么美的夏夜,这么奇妙的经历,我们一起体会!10(背)师:请大家睁大双眼,紧盯屏幕,会有惊喜的!一定要目不转睛。11、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会背了,真是情到浓时人自醉,好一个声情并茂,为你们点赞!五、唱歌、画画、仿写1、师: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用读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式?2、师:你会唱吗?指名唱歌。3、师:画画,由于时间关系,画画就不在课堂上展示,我期待课后你的美画出炉。4、(播放歌曲)仿写。师:能读会唱显身手,仿写方为真才俊。仿写古诗词有两种,可以把古诗词改写成现代优美的散文,也可以仿写成古诗词。选择其中一种,开始吧!5、学生写,教师巡视,展示成果,指名评价。三、拓展延伸1、师:不管是学诗还是词,我们都可以通过读、唱、画、写等来学习。辛弃疾一生关心农民生活,因此。他为自己取名稼轩。有人说,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他留下的千古名句2、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另一篇名作。出示辛弃疾的词,齐读。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 推荐阅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生查子》——欧阳修《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鹊桥仙》 ——秦观《满江红》 ——岳飞《虞美人》—— 李煜《雨霖铃》—— 柳永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课前资料,区别诗词异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抓重点词句,解词意,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第一单元3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做好评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