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于义(选自《隋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于义(选自《隋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共4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问题。于义,字慈恭,河南洛阳人也。义少矜严,有操尚,笃志好学。大统末,以父功,赐爵平昌县伯,邑五百户,其后改封广都县公。周闵帝受禅,增邑六百户。累迁安武太守,专崇德教,不尚威刑。有郡民张善安、王叔儿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不胜任之所致,非其罪也。”于是取家财,倍与二人,喻而遣去。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州。于是风教大洽。其以德化人,皆此类也。进封建平郡公。明、武世,历西京、瓜、邵三州刺史。数从征伐,进位开府。宣帝嗣位,政刑日乱,义上疏谏。时郑译、刘昉以恩幸当权,谓义不利于己,先恶之于帝。帝览表色动,谓侍臣曰:“于义谤讪朝廷也。”御正大夫颜之仪进曰:“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于义之言,不可罪也。”帝乃解。及高祖作相,王谦构逆,高祖将击之,问将于高颎。颎答曰:“于义素有经略,可为元帅。”高祖初然之。刘昉进曰:“梁睿位望素重,不可居义之下。”高祖乃止。于是以睿为元帅,以义为行军总管。谦将达奚基拥众据开远,义将左军击破之。寻拜潼州总管,赐奴婢五百口,杂彩三千段,超拜上柱国。时义兄翼为太尉,弟智、兄子仲文并上柱国,大将军已上十余人,称为贵戚。岁余,以疾免职,归于京师。数月卒,时年五十。赠豫州刺史,谥曰刚。赙物千段,粟米五百石。子宣道、宣敏,并知名。宣道,字元明,性谨密,不交非类。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免丧,拜车骑将军,兼左卫长史。后六岁,迁太子左卫副率,进位上仪同。后卒,年四十二。(节选自《隋书•于义传》)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
B.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
C.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
D.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答案】D【解析】“仕周”的主语是“于义”,意思是“于义在周做官”,表意完整,应与后文断开,排除AB两项。“累日”是“水浆不入口者”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C项。译文:“在周做官,出仕任左侍上士。因为父亲的功劳,得赐爵位成安县男。食邑二百户。遭遇父亲去世,好几天不喝水。献皇后命令宦官前去劝勉晓谕。过了一年多,诏令他出来做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县伯,和下文的县公都是古代的爵位、爵号,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B.诽谤之木,"诽谤"相当于谏言,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即"诽谤之木"。
C.杂彩,杂色丝织品,古代代表丝织品的名词还有"绸、缎、帛、绮、练、绢、褐、锦"等。
D.贵戚,古代指帝王亲族或有权势的豪门世族,而外戚指的是帝王的母族、妻族。【答案】C【解析】“古代代表丝织品的名词还有‘绸、缎、帛、绮、练、绢、褐、锦’等”错误,“褐”指粗布或者粗布衣服,不指丝织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于义注重教化,治理效果显著。他担任安武太守时,处理郡民为钱财相争的官司,首先反躬自省,然后用行动感化教育他们;他治理的地方风气非常纯正。
B.于义正直进言,得到朝臣支持。面对国家政刑混乱的局面,他直言进谏,却遭到宠臣的诬陷,因此被皇帝质疑,但御正大夫颜之仪在皇帝面前为他辩护。
C.于义胸有韬略,善于用兵打仗。高祖打算让于义担任主帅平定王谦叛乱,却遭到刘昉的反对,于义只好任行军总管,他率领左军击败了王谦的部将达奚基。
D.于义仕途顺利,最终官高位显。他凭借父亲恩荫被封爵,曾在地方担任行政长官,在朝中出任高官,受命带兵平定叛乱,凭借功勋被破格任命上柱国之职。 【答案】C【解析】“高祖打算让于义担任主帅平定王谦叛乱”错误,根据“高祖将击之,问将于高颎。颎答曰:‘于义素有经略,可为元帅’”可知,是高祖征求高颎的意见,高颎推荐于义担任主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于是取家财,倍与二人,喻而遣去。张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州。(4分)【答案】于是(于义)拿出自己家里的财产,加倍给了这两个人,教育后让他们离开。善安等人心怀羞耻愧疚,改变籍贯迁移到了他州。 【解析】主语缺少,补充主语“于义”。倍:加倍。喻:晓谕,开导。遣:打发。耻愧:羞耻愧疚。贯:籍贯。(2)时郑译、刘昉以恩幸当权,谓义不利于己,先恶之于帝。(4分)【答案】当时郑译、刘昉因为受到皇帝的宠幸掌权,认为于义对自己不利,于是预先在皇帝面前说于义的坏话。
【解析】以:因为。当权:掌权。谓:认为。不利于己:状语后置句,对自己不利。先恶之于帝:状语后置句,预先在皇帝面前说于义的坏话。恶:中伤,说坏话。5.高祖准备进攻叛乱者王谦时,任用于义为元帅的理由是什么?后来不任用他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答案】任用理由:高颎的建议于义一向有经验谋略,可以做元帅。不任用理由:刘昉的进谏梁睿的地位声望一向很高,不能居于于义之下。(答对1条1分,答对两条3分)【解析】原文:及高祖作相,王谦构逆,高祖将击之,问将于高颎。颎答曰:“于义素有经略,可为元帅。”高祖初然之。刘昉进曰:“梁睿位望素重,不可居义之下。”高祖乃止。于是以睿为元帅,以义为行军总管。 译文:等到高祖任丞相,王谦叛乱,高祖准备进攻他,问高颎谁可任将军。高颎回答到:“于义一向有经验谋略,可以做元帅。”高祖开始认可他。刘昉进言说:“梁睿的地位声望一向很高,不能居于于义之下。”高祖只得作罢。于是任命梁睿为元帅,任命于义做行军总管。【参考译文】于义,字慈恭,是河南洛阳人。于义年轻时矜持严整,有高尚节操,专心致志,爱好学习。大统末年,因为父亲的功劳,被赐予平昌县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后来改封为广都县公。周闵帝即位,将他的食邑增加到六百户。后多次升迁为安武太守,崇尚德政教化,不崇尚威严刑罚。有叫张善安、王叔儿的郡县百姓因为争夺财产互相打官司,于义说:“太守德行浅薄不能胜任所导致的,不是他们的罪。”于是拿出自己家里的财产,加倍给了这两个人,教育后让他们离开。善安等人心怀羞耻愧疚,改变籍贯迁移到了他州。于是风俗教化非常融洽。他用德行感化人,大多像这样。晋升为封建平郡公。明帝、武帝两世,历任西京、瓜、邵三州刺史。屡次跟随皇帝出征,进升为开府(高级官员)。宣帝即位后,政治刑法一天比一天乱,于义上疏进谏。当时郑译、刘昉因为受到皇帝的宠幸掌权,认为于义对自己不利,于是预先在皇帝面前说于义的坏话。皇帝看到于义的表章后改变了脸色,对侍臣说:“于义诽谤诬陷朝廷。” 御正大夫颜之仪进谏说:“古代圣明的君主树立诽谤木,还设立敢谏鼓,尚且担心听不到批评。于义的话,不该治罪。”皇帝才息了怒气。等到高祖任丞相,王谦叛乱,高祖准备进攻他,问高颎谁可任将军。高颎回答到:“于义一向有经验谋略,可以做元帅。”高祖开始认可他。刘昉进言说:“梁睿的地位声望一向很高,不能居于于义之下。”高祖只得作罢。于是任命梁睿为元帅,任命于义做行军总管。王谦的大将达奚基统领大军占据着开远,于义率领左军打败达奚基。不久,拜任潼州总管,赐给奴婢五百口,各种彩缎三千段,破格提升为上柱国。当时于义的兄长于翼担任太尉,弟弟于智、侄子于仲文都任上柱国,大将军职位以上有十余人,被称为贵戚。一年多,因病免职,回到京师。几个月后去世,享年五十岁。封赠豫州刺史,谥号为“刚”。为助办丧事,增物品有一千段,粟米有五百石。儿子宣道、宣敏都有名声。宣道,字元明,性格谨慎缜密,不结交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在周做官,出仕任左侍上士。因为父亲的功劳,得赐爵位成安县男。食邑二百户。遭遇父亲去世,好几天不喝水。献皇后命令宦官前去劝勉晓谕。过了一年多,诏令他出来做官。守孝期满,担任车骑将军,兼任左卫长史。六年后,升迁为太子左卫副率,进升为上仪同。后来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1 管仲(选自《史记》,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共4页。
这是一份专题02 刘行本(选自《隋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共4页。
这是一份专题01 李斯(1)(选自《史记》,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