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左传》补充知识,你知道吗,背景介绍,一事件时间,事件原因一,事件原因二,一文章概述,字词读音,春秋时期形势简图,人物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453年)。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
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一)事件时间(二)事件原因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
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
秦、晋为了争夺霸权,向外扩张,对郑国联合发动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本文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同时也反映着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亡郑以陪( )邻
共( )其乏困
秦伯说( ),与郑人盟
夫( )晋,何厌之有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佚之狐( )
秦军氾( )南
若不阙( )秦
夜缒( )而出
失其所与,不知( )
使杞( )子、逢( )孙戍( )之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
秦 晋 围 郑 形 势 图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一是,因为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 并晓之以理;二是,因为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 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
敢以(这事)烦……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乏困:缺少的(东西)。
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君的?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有利,而对秦唯有害处。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指出郑国存在对秦的种种好处。
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
四、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指出晋贪得无厌,忘恩负义,其必将在灭郑之后,进而进犯秦国。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烛之武,考城人,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 。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二)烛之武的巧言善辩
1.切中要害,找到了“说秦”的突破口 2.言之有序,条理清楚3.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在个人不得志之时,他修身养性,韬光养晦,静观时局;在国家危难面前,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退敌安国。
(1)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文章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就在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时,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详略得当,层次井然。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越国以鄙远( )与郑人盟( )唯君图之( )既东封郑( )阙秦以利晋( )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臣之壮也( )越国以鄙远( )共其乏困( )
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既东封郑(使…成为边境)
(烛之武)许之(省主语)(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夜缒(烛之武)而出(省宾语)敢以(之)烦执事(省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介词)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亦去之(离开/距离)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敢以烦执事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6、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①:“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②,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③,而天不靖晋国④,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⑤,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⑥,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①叔詹,郑国大夫。 ②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 ③离,同“罹”(lí),遭受。 ④靖,安定。 ⑤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三人。 ⑥侪(chái):类。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相关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左传》,编年史,左丘明,国别体,纪传体,史书的类别,《春秋》与《左传》,《左传》文学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左传》简介,按年月日编排史实,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城濮之战,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人物形象,深明大义,佚之狐,慧眼识才伯乐,擅于纳谏,晋文公,审时度势,秦穆公,当仁则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