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01)诗句理解+语言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01)诗句理解+语言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3—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1—2题。(9分)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注】①泰阶,古星座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写与朋友相遇,“各如萍”的情感内涵与文天祥“身世浮沉雨打萍”略有不同。
B. 诗人综合运用了对比、比喻、借代等多种手法,使情感表达鲜明、生动。
C. 诗人人生起伏跌宕,但仍然寻“春”赏“月”,追求美好、诗意的生活。
D. 颔联描摹心理,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历经沧桑、年华蹉跎、辛酸悲苦的形象特点。
2. 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C C项,“仍然寻‘春’赏‘月’,追求美好、诗意的生活”理解错误。根据“陋巷春偏少”“豪家月最明”可知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2. 尾联的意思是姑且拼得--醉,破涕为笑,趁着未及衰老,应该可以看到国泰民安的那一天。这既是对自己的开解和安慰,也流露出隐忧、无奈和不安,也表现了对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期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尾联的意思是: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趁未衰之年,暂拚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3—4题。(9分)
宿楚国寺有怀
赵嘏①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②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注】①赵嘏,楚州人,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年轻时四处游历,为求功名而奔走。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不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②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
A.首句的“寂寞”运用拟人手法来写衰败荷花的余香,暗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伤感。
B.颔联写红叶飘零,隐喻诗人自己的际遇,表现了他人生漂泊,饱含无可奈何之情。
C.颈联化用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诗句,用南浦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的离愁。
D.“衰荷”“残月”“阴云”等意象组合,描绘秋意苍茫的夜色,意境萧瑟凄凉。
4、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3、C。C项,“表达了送别好友的离愁”有误,本诗并非送别诗。考试失意、功名未就的落寞,让诗人内心彷徨抑郁,这里所表达的应是放下自己对功名的追求。故选C。
4、①诗人在异乡漂泊,借用故园松菊,抒发了思乡之情;②松菊又是品格高洁的象征,表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③尾句以八月长安的长夜漫漫,抒发内心的孤苦与郁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阐明诗句在语言环境中的语表意,并发掘其深层含意。具体分析该诗句在内容、语言、或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特点。点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江边松菊”的分析。如“词句注释”中对“江边松菊”的理解,指的是故园松菊,在漂泊途中,诗人回想故园的松菊,从中可以知道诗人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松菊又是品格高洁的象征,也表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诗人再次点明时间、地点,漫漫长夜却无人交谈,内心孤苦、郁闷难解。作者即将远去岭表,前途未知,如断烟残月的苍苍之景。突出自己对自己政治前途的迷茫。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 -6题。(9分)
梅花
陆游
家是江南友是兰,水边月底怯新寒。
画图省识惊春早,玉笛孤吹怨夜残。
冷淡舍教闲处著,清臞①难遣俗人看。
相逢剩作樽前恨,索荚情怀老渐阑。
【注】①清臞:清瘦。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梅花的生长环境,长在江南水边,与兰相伴;后一句写作者看到梅花时的景象。
B. 颔联后一句通过“玉笛”这意象,暗用《梅花落》的曲子来写梅花在寒夜里的孤独和愁怨。
C. 颔联前一句借用王昭君的典故说明梅花貌美,让春天万物感到惊异,却得不到画工的赏识。
D.颈联既写出了素雅、清瘦的梅花高洁的品质,也表现出梅花被冷落、难以得到认可的处境。
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3分)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怀?(5分)
答案
5、B(思路点拨:惊异的是梅花报春早,并不是指梅花貌美。)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诗人与梅花相逢,只剩下借酒消愁;在别人的取笑中,梅花日渐老去,终将凋残。(3分,意思相近即可)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2分)写诗人感慨自己和梅花的境遇,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年华已逝的伤感。(3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9分)
咏梅 【宋】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借世俗之人对梅花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10.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7、C.“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不正确,“淋漓红袖”指美貌女子,“淋漓红袖趣传杯”意思是呼唤侍女传递酒杯。故选C项。
8、意为世俗之人满眼看到的只是艳丽的桃杏,却不识凌寒独放色香俱佳的梅花。诗人把世俗之人对桃杏和梅花的态度作对比,讥讽世俗之人的浅薄与庸俗。借梅花自喻,暗示自己的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
解析:从内容上来看,尾联“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结合上文可知,“此”指的是梅花凌寒独自开放色香俱佳的特点,尾联诗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的眼中哪知道梅花的这些高贵品质,他们只知道买一些艳丽的桃花、杏花来栽种。上下句之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世俗之人对梅花和对桃杏的态度进行了对比,说明世俗之人只喜欢桃杏,反映出世俗之人的浅薄和庸俗,表达出诗人的讥讽之意。另一方面,联系诗人毕生的理想和追求,结合全诗内容,可知诗人写梅花,也是在写自己,借梅花自喻,表达出自己改革志向不被理解的复杂心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注】①泰阶,古星座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诗写与朋友相遇,“各如萍”的情感内涵与文天祥“身世浮沉雨打萍”略有不同。
B. 诗人综合运用了对比、比喻、借代等多种手法,使情感表达鲜明、生动。
C. 诗人人生起伏跌宕,但仍然寻“春”赏“月”,追求美好、诗意的生活。
D. 颔联描摹心理,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历经沧桑、年华蹉跎、辛酸悲苦的形象特点。
10. 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9、C C项,“仍然寻‘春’赏‘月’,追求美好、诗意的生活”理解错误。根据“陋巷春偏少”“豪家月最明”可知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10、尾联的意思是姑且拼得--醉,破涕为笑,趁着未及衰老,应该可以看到国泰民安的那一天。这既是对自己的开解和安慰,也流露出隐忧、无奈和不安,也表现了对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期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尾联的意思是: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趁未衰之年,暂拚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阅读下而这首朱词,完成1—2题。(9分)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 ( )
A.首句写吴中健儿驾舞龙舟,水而飞驶竞渡的壮观场而。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B.“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句描写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色。
C.词的上片四句着重写人事,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和游人的欢乐,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D.“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句中“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句以写景工绝著称,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C(解析:“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错误,整首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有闲的耋耄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而非孤独寂寞。)
2.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动静结合。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令人玩味。寓情于景。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词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回到了自家的庭院,可以享受一下月光下的静谧。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每点2分,共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3—4题。(9分)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3.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 前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
C. 五六句写眼前近景,在深秋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在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D. 最后两句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地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4.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
答案:
3.D。本题中D项,表述错误。正确的理解:最后两句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哪里能及时穿上我寄去的御寒冬衣呢?故选D。
4.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一句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一句想象“游人”所处之境,表达了思妇对行役不归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该从内容,手法,情感三方面来概括。本题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是实写。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是虚写。由眼前的深秋之景联想到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也应该是秋云飘飞的季节,虚实结合,表达了对丈夫无限的思念和体贴。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春 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②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 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辛夷:香木名,开白花者名玉兰,又称望春、迎春。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身在北首之燕地,春天与旧日国中无异,但心中的熟悉感和温暖感却不同于以前。
B.颔联着一“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树木、阳光的融合,赋予动态景象以静态美感。
C.颈联写柳色嫩黄,阳光染就,田间新绿雨水催成,生动地裁就一幅田园图画,清新明丽。
D.全诗描写了北国风光和诗人的感触,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
答案 B
解析 “赋予动态景象以静态美感”错,应是“赋予静态景象以动态美感”。
6.请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6分)
答案 尾联写回头却不见辛夷开放,才始觉看花是在去年,借此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懑和收复国土的理想。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同开篇的疑身于“旧山川”相呼应,再次将心中的情绪抒发,饶有新意。尾联自然精巧,语言含蓄,平实的笔触中蕴含着深沉蕴藉的情思。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9分)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
杨万里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
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①棐儿竹籧篨②。
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
【注】①篸(zān):通“簪”。②籧篨(qú chú):粗竹席。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试水初”,刚刚试水;“打头揽载”,才开始招揽船客,由这两处就可见溪船之新。
B.颔联对仗工整,“一椽”“两面”写出溪船之简小,“才”“好”则抒诗人对溪船的喜爱之情。
C.颈联中,诗人用盛开的芍药装点溪船,但溪船太简陋,只能随意胡乱地摆放或插在棐几竹席上。
D.尾联先描写了乘舟所见到的青松山亭伴水而来的奇妙,后以夸张手法感叹了水路溪行的方便。
【答案】C (“乱”字意在描写诗人随心随意的状态,体现轻松愉悦的情感,而非胡乱之意。)
8.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描写的事物、叙述的事件,富有生活气息,营造出朴实自然的风格。板屋、油窗、芍药、榧木小几和粗竹凉席,为日常之物,既不华贵也不精致;乘船溪行,是水乡常见之事,这些为诗作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②口语入诗,直白风趣。“打头”“适逢予”“剩买”“不要驴”,这些白话口语,通俗易懂,增添了诗作的诙谐幽默之趣。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目。(9分)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联是说,卖松人把生长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树送到长安卖与那些住在翠楼中的富贵人家,诗人能理解卖松人的这种求利心情。
B.诗歌的后两联是说,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长安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俗的桃李。
C.诗人对卖松人的不合时宜的做法进行了嘲讽,也对长安富贵人家不识松树价值的鄙薄进行了批判。
D.本诗写法上多用对比。比如“寒涧”“翠楼”的对比,“瘦叶”“淡花”与“桃李”的对比,更能突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答案】C (“诗人对卖松人的不合时宜的做法进行了嘲讽”错误,诗人并没有嘲讽卖松人,只是进行规劝、晓喻。)
10.本诗语言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6分)
【答案】①本诗“婉”体现在巧用比喻手法。用“松树”喻有德有才之人,用“翠楼人”喻朝廷掌权之人,用“桃李”喻趋时媚俗无德之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语委婉。②本诗的“讽”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人所讽喻的是:一切像松树一样正直而有才干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因为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之人的重视,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8)题壁抒怀+托物言志-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贬谪凄苦+羁旅乡思-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3)表达技巧+比较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