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论语》阅读——对话篇1-2022年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论语》阅读——对话篇1-2022年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第1页
    《论语》阅读——对话篇1-2022年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第2页
    《论语》阅读——对话篇1-2022年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论语》阅读——对话篇1-2022年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

    展开
    《论语》阅读——对话篇
    【《论语》在语段中的运用】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第九》
    【示例】
    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不爽,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孔子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使得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
    【背景】2016年,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


    【《论语》在写作中的运用】
    一、
    心怀梦想,奔向远方
    梦想是什么,是努力时心中不灭的火种,是迷茫时前进路上的灯塔,是……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么它就失去了心灵的支柱。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首歌里唱到“我知道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心怀梦想吧,奔向远方。
    关于梦想,我们不难想起《论语》中的“侍坐”篇。孔子作为老师,让弟子们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子路率尔而对,“可使有勇”,冉有则曰:“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则只想做一个小相。除了子路,其他两人的回答都是很谦虚的,但他们的抱负,都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孔子问到曾皙时,“鼓瑟希,铿尔。”他放下瑟站起来,答:“我的梦想与其他三人不同,”孔子鼓励他,他才说:“成年男子五六人,未成年的小童六七人,一起在春天时去沂水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在回去的路上,这就是我的梦想。”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他的回答无疑是夫子心中的完美答案,“吾与点也”表达了曾皙的梦想与孔子的梦想不谋而合。在千年前的那个时代,有这样的理想的人少之又少,就像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说的,使军队有勇气,使人民富足,做司仪官主持礼仪活动。这样的梦想是实在的,而曾皙的梦想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实现,他正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考虑了广大人民的幸福与快乐,是一种大同社会。那是真正的儒家的理想之境界,是儒家“仁”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他获得了孔子的称赞。他的“暮春图”让我们看到他的梦想是天真的,是可贵的,因为他纯净的心灵不被凡尘所蒙垢。
    曾皙注定也是孤独的。虽然大同社会难以实现,有人嘲笑他,不理解他的观点,但他仍然心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梦想。与自己的孤影跳着世上关于梦想的最美的华尔兹。
    无独有偶,作家梭罗划船于他的瓦尔登湖上时,他说,充满自信的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梭罗和曾皙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虽然天真,不被世人所理解,难以实现,但是他们没有停止追寻梦想步伐。因为有梦想,他们也成为被历史记住的人。千年后,他们在历史长河中都留下不朽的印迹!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中的年轻人。诚然,天赋不同,人力有限,总有事情也许我们永远也做不到。可星星就在那里,大海就在那里,那闪耀的梦想就在那里。​我们既然有梦,那为什么不去追呢?著名辩手詹青云在一次总结陈词时说,越年轻我偏要勉强,就算拼尽全力也得不到,那又怎样,我得到了成长,获得了满足,这就够了。“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在成长的路上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奔跑,奋力前行吧!

    二、
    逝者如斯,其意永恒
    在一个平凡的下午,我翻开一卷《论语》面窗而坐,窗外晴空明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午的阳光大片的洒在桌上,洒在字里行间。当翻看到这句话时,那大片的阳光便犹如那阵阵金黄的波涛,层层叠叠,将我无边的思绪,涌送到千年之前……
    眼前正缓缓浮现一高大的身影,身前正渐渐展开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身的一侧是陡岩峭壁,另一侧便是那泗水在脚下奔流不竭。空气中散发着潮湿的青草芳香,河谷中的湿气包裹着我。太阳很高,光线直射到谷底的泗水中,随波涛汩汩远去。所以即使是在山谷中,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身影停住,仰观俯察,兴起而叹。面对东流滚滚的泗水,我见到了独立于河畔的孔子。他身虽年迈,目光却迥然散发出智慧坚定的光芒。
    “就如时间,去而不返。”我低声说道。
    “故更应加倍珍惜。”夫子找得一平地缓缓盘腿而坐,他望向谷底的水又道:“日月运行,昼夜始更,是往去的一日复一日;花开木落,四时变迁,是往去的一年又一年;人生而壮,暮而老,便是往去的一代又一代……”
    “那人世间,自然界,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像那泗水昼夜不住的流。”我似悟非悟道。
    夫子只是笑着颔首,随着河流隆隆的波涛声,那苍劲有力的声音又接着说:“濯足激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逝者可以包含世间万物,但他们虽然表象昼夜消逝,却又有着另一番永恒。我们观察到了逝者不舍昼夜地流去,也同时要看到逝者背后所含的永恒。就如时间,又不仅仅单指时间,其对万事万物都有意义,也包括你自己。”
    “我自己?”我稍稍停顿,略有思索。
    斜阳残照,二人对坐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渐渐拉长,一直延伸到泗水东流的远方。、
    “于我的意义,那想必是‘学无厌而求甚解’吧!青春易逝,韶华难再,故更应珍惜青春,进学不已。万物皆为逝者,然而万物的真理确实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即是永恒,故看问题要看到本质,学求甚解。”
    “看来,你已经读到了自己的东西。”夫子欣然,不再说什么。
    曲终人不见,河上数峰青。那对坐的河谷在我眼前随夕阳残照渐渐淡去,夫子的身影也在我眼里渐渐模糊。泗水远去,是为逝者,然泗水上青峰叠叠,即为永恒。夫子亦远去,是为逝者,然《论语》留诵百代,是为永恒。
    恍惚间,我回到了桌前,望着《论语》中的一文一字,光耀千年,历久弥新。其香韵犹感,跨越千年的哲理影响深远;又如春上新枝,每读一遍都可以读出自己的思考。《论语》中的先人哲思,伴随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终是在不舍昼夜流逝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永恒。
    大片的阳光早已不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再看这句话时,又恍然间读出不少新意。语其逝者,其意却永恒。
    在一个平凡的下午,我合上这卷《论语》面窗而坐。窗外的天空早已渐渐暗淡,而心底却多了一份明朗。

    【《论语·对话篇》积累】
    一、贫富观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子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剖开石头。磋:用矬子把石头部分锉去,留下玉。琢:雕琢成各种形状。磨:磨光,抛光,使玉发出美丽的光彩。(君子的修养)好比加工象牙,切了还得磋,使其更加光滑;好比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使其更加细腻。
    赐: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遗留下来经商要讲诚信的风气,被后世商界所推崇,后人称为“端木遗风”。
    【翻译】
    子贡问:“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奢,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还算可以吧。但还是比不上贫困却以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乐,富贵还能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赐啊,我们可以一同研讨《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触类旁通)。”

    二、孝道观
    1、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 ②樊迟:孔子的学生。 ③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
    ④子游:孔子的学生。 ⑤馔:饭喝。 ⑥曾:竟,竟然。
    【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除生病不能避免外,不要让父母担忧子女的任何事情)”。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2、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语(yù):告诉。 ②党:指家乡。古代五百家为党。 ③攘:即偷窃。证:告发。
    【翻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解读】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是高于法制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想古代社会的情况,以及中国社会历史上的法、情、礼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孝道为德行的根本,儿子告发父亲,是为不孝,对父亲不孝者就难以对君主做到忠,所以孔子不赞成儿子去告发父亲偷羊。

    三、用人之道
    1、
    【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鲁国国君。 ②错:同“措”,安置。
    ③诸:“之于”的合音。 ④枉:邪曲。
    【翻译】
    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
    2、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
    ①举直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
    ②乡(xiàng):同“向”,以前,过去。
    ③皋(gāo)陶(yáo):舜时的贤臣。
    ④伊尹:商汤时辅相。
    【翻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解读〗
    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四、礼仪观
    1、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 ②易:整治,治理。
    【翻译】
    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不如俭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
    2、
    【原文】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翻译】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学生们还是厚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像对待儿子一样看待他。这不是我的意思呀,是那些学生们要这样办。”
    【解读】
    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孔子认为丧葬以哀悼心诚为本,颜渊家贫,丧葬应该量力而行,厚葬违背了礼的节俭之意。颜渊生前清贫朴素,一直循礼而行,死后厚葬,亦违背其本心。孔子一直主张以礼办事,把个人情感与社会礼制分得很清楚。他反对任何越礼的行为,坚决维护礼的神圣性。
    3、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①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②病间(jiàn):病情减轻。间,空隙,引申为有时间距离,再引申为疾病稍愈。
    ③大葬:指大夫的隆重葬礼。
    【翻译】
    孔子病重,子路让孔子的学生充当家臣准备料理丧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些了,知道了这事,说:“仲由做这种欺诈的事情很久啦!我没有家臣而冒充有家臣。我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况且我与其死在家臣手中,也宁可死在你们这些学生手中啊!而且我纵使不能按照大夫的葬礼来安葬,难道会死在路上吗?”
    【解读】——任情不可逾礼
    一直以来,好心肠的人都会受到社会的称赞。但是,有时候这些人也可能会费力不讨好,将好事变成坏事。在本章中,子路本是好意,他打算以大夫之礼为老师治办后事,想把老师的葬礼办得风光些,让孔子享受死后的哀荣。但是,按照周礼,孔子没有资格以大夫之礼安葬,所以,子路的做法就违反了礼制,是一种严重的僭越。这对于把礼制看得比命还重的孔子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真的按大夫丧礼安葬孔子,那只能让他蒙羞。故而,孔子才会对子路发出愤怒的指责。
    4、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襁(qiǎng):背负小孩所用的布兜子。
    【翻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教如何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了。孔子说:“真是个小人啊!樊迟这个人!居于上位的人爱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四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幼子前来归服,何必要自己来种庄稼呢?”

    五、为政观
    1、做官正直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①王孙贾:卫国权臣。据说他是周王之后,因得罪周王,出仕于卫。他的问话,用的是比喻,带有挑畔意味。
    ②媚:巴结;讨好。奥:后室的西南角,被视为尊者所居的位置。
    ③灶:古人认为灶里有神,因此在灶边祭之。这里王孙贾以奥比喻卫灵公或其宠姬南子,以灶自喻,暗示孔子与其巴结卫灵公及南子,不如巴结自己更实惠。
    【翻译】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到什么地方去祷告求情也是无用的”。
    【解读】
    奥神虽然身为家中的正神,但却高高在上,不太管实事。但是,灶神就不同了,他掌管着家中的吃喝用度,因此,百姓在祭祀的时候出于私利之心,对其十分看重。以现代的角度去看,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县官不如现管”,与其拍领导的马屁,还不如直接讨好管事的,这样对自己的前程更有帮助。王孙贾这么问孔子,是在暗示孔子自己在卫国掌有实权,讨好国君还不如讨好他呢!
    面对王孙贾的诱导,孔子并没有上当,而是以“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作答,向对方明示道,如果违背了天理,昧了良心,必将招祸,到时候谁也帮不了。孔子此言,既婉拒了王孙贾的私利相诱,也提醒他做官要走正道,否则不会有好下场。在孔子看来,做官要走正道,要忠于君上,和于同僚,造福民众,若为一己之私,求名求官,不论是“媚于奥”还是“媚于灶”,都不会有好下场。
    2、民为贵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翻译】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3、关心百姓疾苦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盍(hé)彻乎:盍,何不。彻,西周时流行于诸侯国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②孰与:与谁,同谁。
    【翻译】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歉收,国家备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说:“十分抽二,尚且不够用,怎么能去实行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用度足,国君怎么会用度不足呢?如果百姓用度不足,国君用度怎么会足呢?”
    4、上行下效
    【原文】
    (1)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注释】
    ①草上之风:谓风吹草。上,一作“尚",加也。“上之风"谓上之以风,即加之以风。
    ②偃:倒下。
    【翻译】
    季康子为盗窃事件多发而苦恼,来向孔子求教。孔子对他说:“如果您不贪求太多的财物,即使奖励他们去偷,他们也不会干。”
    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事,说:“假如杀掉坏人,以此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国家,怎么想到用杀戮的方法呢?您要是好好治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品如风,小人的品如草。草上刮起风,草一定会倒。”
    5、以礼治国,反对战争
    (1)
    【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①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②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此处译为礼仪之事。
    【翻译】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2)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注释】
    ①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②见于:被接见。
    ③无乃:岂不是,恐怕。尔是过:责备你。“过"用作动词,表示责备。“是"用于颠倒动宾之间,无义。
    ④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⑤为:用于句末的语气词。这里表诘问语气
    ⑥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⑦相(xiàng):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⑧兕(sì):雌性犀牛。 ⑨费(bì):季氏的采邑。今山东费县,现普遍读fèi。
    ⑩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据俞樾《群经平议》。
    ⑪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翻译】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
    冉有、子路去拜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
    孔子说:“冉求!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以前先王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人都不同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说过:‘根据自己的才力去担任职务,不能胜任的就辞职不干。’盲人遇到了危险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了,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攻占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祸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想那样做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均衡就没有贫穷,和睦团结就不觉得人口少,境内安定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又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谋划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宫墙之内呢。”

    六、仪式观
    1、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告朔之饩(xì)羊:告朔饩羊是古代一种祭礼制度。告朔,朔为每月的第一天。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包括指明有无闰月、每月的朔日是哪一天,这就叫“告朔”。诸侯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头羊祭于庙。
    告朔饩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翻译】
    子贡想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羊废去不用。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则爱惜那种礼。”
    【解读】
    诸侯在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向天地祖宗,禀告所作所为,所以告朔这件事也很郑重。从前告朔时一定要杀羊。到春秋末期,社会风气已开始衰败,这些礼仪的精神,也慢慢跟着衰落变化了。鲁国自文公起不再亲自到祖庙告祭,而有时还是会供一只羊应付一下,羊存则表示告庙之礼还没有完全泯灭。所以子贡当时准备去掉告朔时候用的饩羊。
    可是,子贡的这种想法却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在孔子看来,子贡的做法显然是忽视了礼仪形式的重要性,不知仪式在礼制中的真正用意。告朔之礼虽然荒废了,饩羊的供奉也已有名无实,但是这个仪式不能废。只要饩羊仪式还在,这就昭示着告朔礼的存在。告朔之礼还存在,诸侯就有履行的义务,这是为人臣者的本分,也是礼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2、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
    ①宰我:孔子学生,名予,字子我。 ②钻燧(suì)改火:古代钻木取火,所用木头四季不同。春用榆柳,夏用枣杏和桑柘,秋用柞,冬用槐檀,一年轮一遍,叫改火。 ③期(jī):一周年。
    【翻译】
    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
    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七、识人之道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①公冶长:孔子的高足。 ②妻(qì):把女儿嫁给。
    ③缧(léi)绁(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指监狱。 ④子:儿女,此处指女儿。
    ⑤南容:孔子的高足。 ⑥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孔皮,此时已去世,故孔子为侄女主婚。
    【翻译】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就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八、做事适度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注释】
    季文子:鲁国的大夫,姓季孙,名行父,“文”是谥号。
    【翻译】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解读】
    凡事都有一个度,慎重如果过了头就变成怯懦了。

    九、仁者之志
    1、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①季路:即子路。 ②伐善:夸耀功劳。伐,夸耀。 ③怀:关怀,照顾。
    【翻译】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解读】
    这三人的志向各有不同,概括起来,可以说子路的志向是“义者之志”;颜回的志向是“谦者之志”,而孔子的志向则是“仁者之志”。
    子路性情豪爽,讲义气。从他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他热衷于帮助别人,与朋友分享的财富。但是,拿他的志向和颜回、孔子相比,我们会发现,他的修为尚处在“舍物”层面。也就是说,他能与朋友分享的财富乃是身外之物。而颜回的修养显然要比子路深,他已经摆脱了身外之物的束缚,进入到内在心志的修养上,到达“舍己”层次。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可见颜回的感悟修养要比子路要深。
    志向最高远的是孔子。仔细品味孔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修养已经超越了“外物”和“自我”两个层面,达到了泛爱无私的仁道境界。他的目光既没有关注外在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关注个人的得失,而是落在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上。这种情感,就像阳光雨露,温暖和滋润着世间万物,而不求一点回报,这就是“仁”。所以我们说,孔子之志乃是“仁者之志”,孔子志向之高远,修养之深湛,是子路颜回远远不及的。
    2、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①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②居:平日。摄:迫近。因:仍,继。比及:等到。
    ③方:方向,指道义。哂(shěn).讥讽的微笑。如.或者。
    ④端.玄端,古代礼服的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⑤相(xiàng):傧相,祭祀和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有卿、大夫、士三级,小相是最低的士一级。
    ⑥撰(zhuàn):具,述。风:迎风纳凉。与:赞许,同意。唯:语首词,没有什么意义。
    【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龄都大,你们不要因为我在这里就不敢尽情说话。你们平时总爱说没有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轻率而急切地回答说:“如果有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连年灾荒,我去治理它,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人人有勇气、个个懂道义。”孔子听后微微一笑。
    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方面,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回答说:“不敢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
    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样?”他弹瑟的节奏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道:“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志愿罢了。”
    曾皙说:“暮春三月的时候,春天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还有六七个儿童一起,在沂水岸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纳凉,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赏你的主张。”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来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他们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愿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注意礼仪,他的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笑他。”
    曾皙又问:“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事吗?”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算不上一个国家呢?”
    曾皙再问:“公西赤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有宗庙、有国家之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公西华只能做小傧相,谁能做大傧相呢?”
    【解读】
    这一段师生之间的平常对话非常有名也非常重要,引发了后世诸多学人的诸多讨论。对答之间,师生各自述其政治理想和志向,子路的爽直不谦让、冉求的有志于邦国、公西华的谦逊、曾皙的洒脱飘逸无不宛然如见。孔子欣赏他们,对他们的志向加以点评,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充溢着愉快、热烈、祥和而又亲切的气氛。这章既显示了儒家浓郁的入世情怀,也反映了其潇洒自在的人生意趣。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论语》阅读——对话篇1-2022年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