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0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169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0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169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0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169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0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展开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07
《铝、镁及其化合物》
一 、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3H2O=== Al(OH)3↓+3NH
B.存在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加入明矾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
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
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高温,3Mg+Al2O3
2.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3.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作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氧化铝膜,抗蚀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Al2O3===2AlO+H2O
B.碱洗时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2OH-+2H2O===2AlO+3H2↑
C.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4Al-12e-+3O2===2Al2O3
D.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H+===NH+H2O
4.用含有少量Mg的Al片制取纯净的Al(OH)3,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NaOH溶液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
⑤加盐酸生成Al(OH)3
⑥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
A.①⑥③ B.①③⑥③ C.②③④③ D.②③⑤③
5.欲将含有Mg2+、Al3+的混合溶液中的Mg2+沉淀下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铝粉
B.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C.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的pH值随着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AlO+4H+===Al3++2H2O
B.向c点溶液中滴加氨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C.c~d段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D.向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CO+3H2O===2Al(OH)3↓+CO2↑
7.向9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投入a g金属钠,欲使最终无沉淀生成,则a的最小值为( )
A.0.621 B.1.242 C.0.414 D.0.828
8.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Al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混合气体4.48 L(标准状况下),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滴入1 mol/L盐酸至沉淀恰好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3∶1
B.加入的固体过氧化钠为7.8 g
C.当滴加200 mL盐酸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
D.最终消耗的盐酸为400 mL
9.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B.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铜镀层
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
10.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Al、Ga均处于ⅢA族
B.Ga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
C.Ga(OH)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GaO2
D.酸性:Al(OH)3>Ga(OH)3
1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滤渣为二氧化硅
B.a、b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溶液a中含有Al3+、K+、Cl-、Na+、OH-
C.溶液b中只含有NaCl
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二 、非选择题
13.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 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1 mol/L 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是__________g,AlCl3的质量是__________g,NaOH的质量是________g。
(3)Q点HCl溶液加入量是__________mL。
14.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分离溶液和沉淀采用的相同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固体B为_________________;沉淀C为__________________;沉淀D为____________;溶液E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②③④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固定装置略去)测定[Mg2Al(OH)6Cl·xH2O]的化学式,[Mg2Al(OH)6Cl·xH2O]高温下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
(1)装置连接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将一定质量的[Mg2Al(OH)6Cl·xH2O]放在加热装置中充分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31 g,则其中MgO的质量是________g。
(3)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加热前先通过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用接口处的小写字母表示)。
②实验过程中装置C吸收HCl气体,没有用如图乙所示防倒吸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 g,D增重9.90 g,则x=________。
(4)下列实验方案也能测定x值的是________,并且对不选方案说明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两个方案都选,此问就不作答)。
方案1:测定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方案2:测定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x(CO3)x·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质为样品,用(3)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z,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下列数据中的________(双选;填选项字母)。
a.样品质量
b.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
c.装置C的增重
0.参考答案
1.答案为:A;
解析:B项中明矾只能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不能除去重金属离子;C项中Mg不能溶于NaOH溶液;D项中Mg的金属性比Al强,故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2.答案为:D;
解析: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失电子的能力强弱判断,而不是与碱反应,故A错误;没有脱落表明氧化铝的熔点高,故B错误;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与铝反应时放出氢气,故C错误;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故D正确。
3.答案为:C;
解析:A.氧化铝能够溶于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2OH-+Al2O3===2AlO+H2O,正确;B.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正确;C.电极反应方程式也要满足电荷守恒,4Al-12e-+3O2===2Al2O3,电荷不守恒,错误;D.氨水是弱电解质,用化学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H2O,D正确;故选C。
4.答案为:C
解析:2Al+2OH-+2H2O===2AlO+3H2↑,Mg和NaOH溶液不反应,过滤后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再过滤即得到Al(OH)3。
5.答案为:D
解析: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铝粉,不发生反应,不能将Mg2+沉淀下来,A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不发生反应,不能将Mg2+沉淀下来,B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两种离子均转化为沉淀,C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铝能溶解在强碱中,而氢氧化镁不能溶解,从而可将Mg2+沉淀出来,D项正确。
6.答案为:C
解析:偏铝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O+2H2OAl(OH)3+OH-,所以溶液显碱性。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b段H+先与OH-反应;b~c段pH发生突变,主要发生H+与AlO的反应,生成Al(OH)3和NaCl;c~d段盐酸过量后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a~b段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项错误;c点Al3+已沉淀完全,故B项错误;c~d段盐酸过量后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故C项正确;c点Al3+已沉淀完全,故D项错误。
7.答案为:D
解析:n(AlCl3)=0.1 mol·L-1×0.09 L=0.009 mol,
加入金属钠至最终无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过程为2Na+2H2O===2NaOH+H2↑,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即消耗Na的物质的量最少为0.009 mol×4=0.036 mol,
m(Na)=0.036 mol×23 g·mol-1=0.828 g。
8.答案为:D
解析: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Al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分别进行的反应是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两个反应中过氧化钠和单质铝刚好系数相等,可以认为是物质的量相等混合,方程式相加得到总反应为2Na2O2+2Al+4H2O===2NaAlO2+2NaOH+O2↑+3H2↑。根据方程式,选项A正确;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3∶1,一共4.48 L(0.2 mol),所以氢气为0.15 mol,氧气为0.05 mol。代入总方程式计算出Al为0.1 mol、过氧化钠为0.1 mol,则Na2O2质量为7.8 g,选项B正确;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时是Al3+恰好完全沉淀,所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NaCl,其中Na元素完全来自于加入的0.1 mol过氧化钠,所以Na+为0.2 mol,NaCl就是0.2 mol,由Cl守恒得到:需要的HCl为0.2 mol,所以滴加200 mL盐酸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选项C正确;最终沉淀恰好完全溶解的时候,溶液中含有NaCl和AlCl3,因为初始加入的过氧化钠和单质铝的物质的量都是0.1 mol,所以Na+为0.2 mol,Al3+为0.1 mol,所以NaCl和Al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和0.1 mol,其中含有Cl-共0.5 mol,所以加入的HCl为0.5 mol,需要的盐酸体积为500 mL,选项D错误。
9.答案为:B
解析:铝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本身就易于锈蚀,A项错误;由于铝有强还原性,可利用铝热反应来冶炼难熔金属,B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C项错误;铝的导电性比铜差但价格相对低廉,故常用铝制造电线,D项错误。
10.答案为:D
解析:镓(Ga)与铝同主族,均处于ⅢA族,故A项正确;Ga2O3与Al2O3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故B项正确;Ga(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Al(OH)3的性质相似,能与NaOH溶液生成NaGaO2,故C项正确;化学反应遵循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在NaAlO2和NaGaO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只有Al(OH)3沉淀,而没有Ga(OH)3沉淀,是由于镓酸酸性强于碳酸,酸性Al(OH)3<Ga(OH)3,故D项错误。
11.答案为:C;
解析:铝土矿加盐酸生成Al3+和Fe3+,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所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硅;滤液中加过量NaOH,Al3+转化为AlO、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Fe(OH)3沉淀,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Al(OH)3沉淀,Al(OH)3分解生成Al2O3,最后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Al。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故A正确;a中为Al3+,b中为AlO,故B正确;③中需要把AlO转化为Al(OH)3沉淀,要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AlO+CO2+2H2O===Al(OH)3↓+HCO,故C错误;根据上面分析可知④是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故D正确。
12.答案为:D;
解析:A项,氨水也沉淀Al3+,不能代替NaOH溶液;B项,a中不含Al3+;C项,b也含有KCl。
二 、非选择题
13.答案为:(1)Mg(OH)2 Mg(OH)2和 Al(OH)3
(2)1.90 2.67 5.20
(3)130
解析:(1)因为在浊液中加入HCl溶液至10 mL,沉淀质量一直为1.16 g,说明浊液显碱性,Al元素以AlO形式存在,继续加入HCl溶液,AlO转变为Al(OH)3沉淀,加至30 mL时, AlO全部转变为Al(OH)3,所以在A点的沉淀物为Mg(OH)2,在A点至B点间,沉淀物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当加入HCl溶液超过30 mL时,Mg(OH)2和Al(OH)3同时溶解。
(2)原混合物中:
m(MgCl2)=×95 g/mol=1.90 g,
又AlCl3~AlO~HCl
n(AlCl3)=1 mol/L×(30-10)×10-3 L=0.02 mol,
m(AlCl3)=0.02 mol×133.5 g/mol=2.67 g。
①浊液中存在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NaOH + HCl===NaCl+H2O
0.01 mol 1 mol·L-1×0.01 L
②MgCl2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MgCl2~2NaOH
×2=0.04 mol。
③AlCl3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Al3+~4NaOH~AlO
0.02 mol×4=0.08 mol。
NaOH的总质量为
(0.01 mol+0.04 mol+0.08 mol)×40 g/mol=5.20 g。
(3)从B点开始,Al(OH)3―→AlCl3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3=0.06 mol,
Mg(OH)2―→MgCl2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2=0.04 mol,
所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1 000 mL/L=100 mL,
Q点HCl溶液的总体积为30 mL+100 mL=130 mL。
14.答案为:(1)过滤
(2)Al2O3 Al2O3和Fe2O3 Fe2O3 K2SO4和(NH4)2SO4
(3)①Al2O3+2OH-===2AlO+H2O
②Al3++3NH3·H2O===Al(OH)3↓+3NH
③AlO+H++H2O===Al(OH)3↓
④2Al(OH)3Al2O3+3H2O
解析:由混合物A的成分可知制取固体B的流程为
其中Ⅰ、Ⅱ、Ⅲ、Ⅳ四步中共同的操作为过滤。
15.答案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80
(3)①e→d→b ②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N2,没有必要用如图乙所示防倒吸装置 ③3
(4)方案1 由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可计算装置C增重的质量,与x的大小没有关系,因此方案2是不合理的
(5)ab或ac或bc
解析:(1)装置连接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一定质量的[Mg2Al(OH)6Cl·xH2O]样品充分加热,冷却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和MgO,共131 g,设MgO的物质的量是x mol,根据[Mg2Al(OH)6Cl·xH2O]可知Al2O3的物质的量是0.25x mol,所以x mol×40 g·mol-1+0.25x mol×102 g·mol-1=131 g,解得x=2,m(MgO)=2 mol×40 g·mol-1=80 g。
(3)①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HCl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实验中应首先吸收水蒸气再吸收HCl气体,气体通过洗气瓶吸收时应“长进短出”,因此装置连接顺序为a→e→d→b。②因为整个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N2,故不需采用如图乙所示防倒吸装置。③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则有
2[Mg2Al(OH)6Cl·xH2O]4MgO+Al2O3+2HCl↑+(5+2x)H2O
73 18×(5+2x)
3.65 g 9.90 g
=,解得x=3。
(4)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测定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即水蒸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x;装置C增重的质量是HCl气体的质量,其质量和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可以根据方程式互相换算而与x无关,因此不能计算x的值,故方案2不合理。
(5)因为[Mg2Al(OH)6Cl1-2x(CO3)x·zH2O]中有x和z两个未知量,所以至少应该知道3个量才能列方程组计算,故除测定D的增重外还应该至少再测量a、b、c中的任意两个量。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14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14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作业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作业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作业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作业7铝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