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青岛版 小学数学 第五单元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单元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青岛版 小学数学 第五单元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单元教学设计01
    青岛版 小学数学 第五单元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单元教学设计02
    青岛版 小学数学 第五单元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单元教学设计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五年级下册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优质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优质课教案,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尝试,解释交流,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达标检测题
    达标检测题
    达标检测题
    达标检测题
    达标检测题
    达标检测题
    达标检测题
    课题
    第五单元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在解决实际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比例的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通过感知数量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的主要内容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
    难点
    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信息窗1 运输大麦芽 2课时
    信息窗2 生产情况记录 1课时
    信息窗3 啤酒生产计划 1课时
    信息窗4 装运啤酒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课 题
    比例的意义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61 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2课时 第1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明确比和比例的区别及联系。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指名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在我们山东半岛有一座啤酒飘香的城市,你知道是哪个城市吗?对,青岛的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出示信息图:信息窗一
    师: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哪些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自己观察,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师:谁来说一下你想到的有关比的问题?
    相关的比有:
    16 :2; 32 :4; 2 : 16;4 : 32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师:请观察这两个比(16 :2; 32 :4)看能发现什么? 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师:它们的比值相等,我们就用等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16:2 =32:4
    师: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 学生互相交流。 学生同桌合作,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A.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B.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学生观察后,交流自己的发现(比值相等)。
    学生交流:如每次的运输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16=4:32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16:2 =32:4),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你能给比例各部分起名字吗?
    板书:16 :2 = 32 :4
    內项
    外项
    2.基本练习:判断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 1 : 3 1 和12∶9,7∶4 和5∶3 。
    【本环节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猜一猜哪两个比会存在什么关系?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同伴合作探究、交流想法;然后照样子再写出类似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的式子,并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以便学生观察、比较,抽取
    式子的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揭示并理解比例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小明一周内前三天写了15个毛笔字,后四天写了20个毛笔字。
    (1)前三天写字个数与时间的比是: 。
    (2)后四天写字个数与时间的比是: 。
    (3)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下列各比中,哪两个能组成比例?写出来。
    6:9 2.8:4 2:2.5
    14:20 0.4:0.5 0.9:1.2
    3.用8的4个因数组成一组比例是( )。
    【巩固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展部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简单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1、2、3课下独立完成。




    比例的意义
    比值相等 16 :2 = 32 :4
    內项
    外项




    一、求比值
    1.4: 2 85:41 1.5m:30dm 1.25:0.25
    二、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比表示两个数( );
    比例表示( )。
    三、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用线连起来。
    2.5:1
    9:5
    4.5:2.5
    4.5:2
    EQ \F(1,6) : EQ \F(2,7)
    1
    :6
    9:4
    7:12
    四、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
    12和5 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x和 EQ \F(1,3) 的比等于4:3。
    x除4.2的商等于 EQ \F(3,5) 。
    五、两个正方体的棱长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大正方体和小正方体的
    表面积比是( );小正方体和大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
    六、12︰( )=( )︰2,在( )里填入合适的数,使比例成立。
    7.5︰1=( )︰2
    课 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62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2 课时 第 2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
    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了比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这是一辆货车两天的运输情况:
    第一天
    第二天
    运输次数
    2
    4
    运输量(吨)
    16
    32
    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
    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16:2)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4)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
    (32:16)(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于黑板)
    2 :16; 4 :32; 16 :2; 32 :4;
    16 :32; 2 :4; 32 :16; 4 :2。
    【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谈话引入: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
    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穿这个秘密吗?
    请你以16:2=32:4为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出示研究方案:
    (1)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3)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1)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
    (2)还有其他发现吗?
    (3)你们组所发现的是不是偶然现象?怎么办?
    4.验证发现,共享成功。
    师:对,举例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那现在,咱们可以利用黑板上的比例,也可以自己组一个新的比例,验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学生独立验证)
    5.小结:不错,看来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一条规律。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数学上我们把这条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在继分数、比的基本性质之后学习的第三个基本性质。运用它,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6.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2)试一试:40 :2 = 60 :3正确吗?
    ①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②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③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三、练习巩固
    1.如果A:7=9:B,那么AB=( )
    2.A÷10.5=7÷B(A与B都不为0),则A与B的积是( )。
    3.如果4A=5B,那么 A:B=( )。
    4.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6/7(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
    乙两数的比是( )。
    5.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
    6.X:Y=3:4,Y:Z=6:5,X:Y:Z=( )
    7.从24的约数中选出四个约数,组成两个比例式是( )8.根据6a=7b,那么a:b=( )
    9.根据8×9=3×24,写出比例( )
    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
    值是3/4,写出这个比例( )
    11.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
    个数可以是( )、( )或( )。
    【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
    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
    同桌俩互相说说自己在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同桌互说后,师随意挑选多个同学说出他们在这一节课的收获)




    比例的基本性质
    16:2=32:4 16×4=2×32 发现
    20:15=40:30 20×30=15×40
    0.5:1.2=1.5:3.6 0.5×1.5=1.2×1.5 验证
    ……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结论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式成立。
    8:6=4.6:( ) 6.3:( )=5:9( ): EQ \F(4,5) =3: EQ \F(3,2) 45:7.5=( ):
    二、按要求转化。
    1.把6×8=24×2改写成四个比例。 2.把7m =8n 改写成四个比例。
    3.如果7 a=6 b,那么a:b = ( )/( )
    4.如果9 a=5b ,那么b:a = ( )/( )。
    5.如果3/5a=4/9b 那么a:b=( )/( )
    6、如果3/8a=0.45b 那么b:a=( )/( )。
    7.如果甲数的4/5与乙数的7/9相等,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8.男生人数的5/8与女生人数的5/9相等,那么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
    ⑴ 6 ⑵ 18 ⑶ 27
    2.把2千克盐加入15千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 )。
    ⑴ 2∶15 ⑵ 15∶17 ⑶ 2∶17
    3.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⑴ 3.5∶6 ⑵ 1.5∶4 ⑶ 6∶1.5
    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⑴ 7 ⑵ 5.4 ⑶ 1.5
    四、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 96和X的比等于16和5的比。
    2. 45 和X的比等于25和8的比。
    3. 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 。
    课 题
    成正比例的量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65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2课时 第 1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2.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青岛啤酒是我们山东青岛的名牌产品,每年的啤酒节都能吸引海内外的许多宾朋。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啤酒生产车间去参观一下吧。(课件演示)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观察表格,提出问题
    谈话: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表,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的例题。
    啤酒生产情况记录表
    工作时间(时)
    1
    2
    3
    4
    5
    6
    7
    工作总量(吨)
    15
    30
    45
    60
    75
    90
    105
    预设:(1)表格中有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两种数量。
    (2)工作总量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教师小结:也就是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有联系的两个数量。那么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怎样变化的?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学生:工作时间越长生产的啤酒越多,工作时间越短生产的啤酒越少。
    2.组合作,探索新知
    谈话:原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有这样的关系。现在和小组内的同学从两种量中找出几组对应的数,算出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值,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在小组内列举数据,求出比值,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进行板书:14/1=14 28/2=14 42/3 =14 ……
    学生发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值都是14,也就是一定的。
    这个比值实际上就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板书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一定)
    3.理解概念,巩固应用
    谈话:回忆我们的学习过程可以发现,工作时间变化,工作总量也随着变化,而工作效率不变,也就是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学生自我阅读40页第一个红点内容,把重点的地方画下来。
    【设计意图:重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自主理解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习能力。】
    谈话: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我们来看看神州五号飞船太空飞行情况的记录情况。

    时间(秒)
    1
    2
    3
    4

    10
    路程(千米)
    7.9
    15.8
    23.7
    31.6

    79
    在理解表格信息的基础上,先自己想一想下面的问题,再和同位交流。
    1.表中( )和( )是有联系的量。
    2.任意写出三个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算出它们的比值。
    3.比值实际上表示( ),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关系。
    因为 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和同位交流一下,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教学,分小组让学生充分参与,自己建立概念。】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件衣服的价钱一定,购买的件数和总价。
    (2)长方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3)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在练习中学生体会,两个有关系的量比值一定,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关系,与加减有关系不成比例。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两个数量成正比例?再独立解答。
    3.自主练习第5题。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14/1=14 28/2=14 42/3 =14 ……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
    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




    一、观察表格,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1.
    打字数(个)
    60
    120
    180
    240
    时间(分)
    1
    2
    3
    4
    2
    正方形边长(厘米)
    1
    2
    3
    4
    正方形周长(厘米)
    4
    8
    12
    16
    3
    正方形边长(厘米)
    1
    2
    3
    4
    正方形面积(平方厘米)
    1
    4
    9
    1
    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2.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3.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4.圆的直径和它的周长。
    5.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三、趣味思考
    体育用品商店春季促销:
    如果买50只篮球以下,每只42元;如果买50只篮球以上(包括50只),每只40元.请问总价同篮球的数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如果成正比例,那是在什么情况下?
    课 题
    成正比例的量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66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2 课时 第2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根据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函数意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正比例的图像,培养学生初步的函数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函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啤酒生产中,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用图来表示两个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二、探究新知
    1.画出正比例图像
    课件出示第二个红点的表格
    谈话: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两种量还可以用横轴和纵轴表示。用课件分别出示横轴和纵轴。学生看明白:横轴表示工作时间,纵轴表示工作总量。
    想一想:折线统计图的描点方法,你能找到1小时生产14吨的这个点吗?教师引导学生操作交流,横轴上找到1表示1小时,纵轴上找到14表示14吨,这样就找到相对应的点,这个点表示1小时生产14吨。
    谈话:像刚才那样描出表示其它各组数据的点,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点连起来。学生动手操作,在方格图中找出相应的点依次描出,尝试画出正比例的图像,体会每个点都应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对应数值。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正比例的图像。培养学生初步的函数意识。】
    2.认识正比例图像,
    谈话:观察画出的图像,和组内同学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这样的直线能反映出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工作时间变化工作总量变化也随着变化。
    3.应用正比例图像
    (1)谈话:根据上图估计一下,4.5小时大约能生产多少吨啤酒?想一想应该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总结方法,全班汇报。先在横轴上确定4.5是在4和5中间,所以对应的纵轴就在56和70中间,大约是63吨。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画垂线或画平行线的技能,尽量使得数准确些。
    (2)估计一下,要生产80吨啤酒,大约需要多少小时?回忆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总结先在纵轴上接近84的地方找到80,横着在图像上找到点,由它在横轴上确定对应的点接近于6,估计出大约在5个半小时左右。
    4.教师总结:
    看来同学们都能应用正比例图像根据一个量估计出所对应的另一个量,从这个图像我们也可以直观的看出这两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数的关系可转化为生活的情形体现,生活的情形可简化为数的关系解决,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正比例函数的规律和数学的简洁之美。】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比值是一定的吗?进行判断后,全班交流说明原因。进一步体会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点。在判断活动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2.一种彩带每米售价5元,将此表填写完整
    长度(米)
    1
    2
    3
    4

    10
    总价(元)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出长度和总价所对应的点,并按顺序连接起来。
    购买彩带的长度和需要的钱数成正比例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根据图像判断,购买3.5米彩带需要多少元?
    3.完成自主练习6
    谈话:观察图像,想一想运行的周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说说原因?
    学生可以数据的比值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图像直接判断。引导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估计注意先从横轴上找到9,再通过图像上的点从纵轴找到对应的时间,估计出运行9周大约是16小时。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成正比例的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
    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这样的直线能反映出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工作时间变化工作总量也随着变化。




    一、出示数学书练习题。
    一架飞机的飞行时间和航程如下表。
    飞行时间/时
    2
    5
    6
    9
    航程/km
    1460
    3650
    4380
    6570
    1.算一算各组航程和相应飞行时间的比值,并比较比值的大小。
    2.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思?
    3.表中的航程和飞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的数量。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看的页数和未看页数。
    三、拓展练习
    1.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是否成正比例。
    2.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是否成正比例。
    课 题
    成反比例的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69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1课时 第 1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运用。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参观了啤酒的生产情况,并学习了两个量之间可以成正比例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在啤酒厂参观,看看今天我们能学到哪些新知识。
    【以参观啤酒厂为主线,通过复习正比例的知识来引入新知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表格,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啤酒厂一共要生产多少吨啤酒?
    (2)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
    下面我们先解决“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红点例题。
    【通过发现数据的变化规律,引入对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的探索】
    让学生观察记录表,分析表中的两个量:分别是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需要生产的天数随着每天生产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每天生产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就越少,每天生产的吨数越少,需要的天数就越多。引导学生思考:每天生产的吨数变化,需要生产的天数也随之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那个量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进行计算:
    100×60=6000(吨)200×30=6000(吨)300×20=6000(吨)
    ……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天生产的吨数变化和需要生产的天数的积是一定的。
    师:你能不能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出:每天生产的吨数×需要生产的天数=总吨数(一定)
    总结:像这样,每天生产的吨数变化,需要生产的天数也随着变化,总吨数不变,也就是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补充练习:
    分的杯数/杯
    1
    2
    3
    4
    5
    每杯啤酒量/ml
    600
    300
    200
    150
    120
    问:分的杯数与每杯的啤酒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两种量是成反比例关系的?你能用数据说一下吗?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学生交流回答
    【通过补充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3、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算出每组对应数据的积,找到哪种量是不变的,再结合反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因为每页的字数×页数=总字数(一定)所以每页的字数和页数成反比例关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烧的天数。
    (2)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玉华做12道练习题,做完的题与没做的题。
    (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2、自主练习第6题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并完成:
    (1)说一说:用水量与水费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2)在图中表示出用水量和水费的相对应的关系。
    (3)估计一下:用水95吨,水费是多少元?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由浅入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成反比例的量
    每天生产的吨数×需要生产的天数=总吨数(一定)
    两种有关联的量,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随着增加。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一、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
    1、总价一定,购买苹果的单价和数量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与高。
    4、7:X=Y:15,X和Y成反比例。
    5、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甲数和乙数成反比例。
    二、填空
    1、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 )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 )比例关系。
    2、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3、如果Y= EQ \f(X,4) ,X和Y成( )比例,Y= EQ \f(4,X) ,X和Y成( )比例。
    4、如果y=15x, x和y成( )比例;如果y = , x和y成( )比例。
    三、电脑小组练习打同一份文件,下面记录的是每人打字所用的时间。
    小敏
    小峰
    小英
    小强
    打字所用的时间(分)
    30
    40
    60
    80
    时间(字/分)
    80
    1. 完成上面的统计表。
    2. 不同人在打同一份文件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
    3. 打字的时间和速度成什么关系?
    4. 李老师打这份文件用了24分钟,能算出他打字的速度吗?
    课 题
    运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72-73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1课时 第 1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青岛啤酒不仅深受青岛市民的喜爱,并且早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青啤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
    【结合本单元形成的情境系列,联系学生熟悉的产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从而自然的走进正比例的应用学习中。】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升
    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
    (2)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2.解决“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1)解决这个问题已知的信息有哪些,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已知信息和问题吗?学生整理,集体交流,得出较好的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画箭头整理、用表格整理)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交流想法:
    = 1 \* GB3 ①可能出现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先求出每个箱子能
    装几瓶啤酒,再求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列式为
    480÷(24÷2);
    ②如果学生出现用比例知识解决,就请这个同学为大家讲讲他的想法;
    ③如果没有用比例知识解决的,教师启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道题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
    (3)获取新知。
    出示以下问题,讨论:
    = 1 \* GB3 ①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 )和( )。
    ②( )一定,( ) 和( )成( )比例关系。
    谈话:你能列出比例吗?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理由。
    展示结果:
    解:设装480瓶啤酒需要x个箱子。
    24:2=480:x
    24x=480×2
    24x=960
    x=40
    口头检验。写答案。
    3.练习。
    “海上霸王”大白鲨2小时游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游多少千米?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4.概括小结。
    (1)我们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要成正比例关系)
    (2)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
    = 1 \* GB3 ①分析判断; ②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
    ③设未知数列等式; = 4 \* GB3 ④求解; = 5 \* GB3 ⑤检验写答案。
    学生同桌讨论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突破重点的方法就是学生自己提
    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总结知识点—巩固练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引入运用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水到渠成。】
    5.师:啤酒装好了箱子,就要运出工厂。工人叔叔要来考考我们(出示题目):一批啤酒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15辆。如果改成用载重 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
    出示思考提纲:你知道什么是不变的吗?
    ( )一定,( )和( )成( )比例。
    比例式是( )。
    那么怎样列算式呢?思考以上问题后,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汇报结果,说想法。
    解:设需要x辆。
    10x=8×15
    10x=120
    x=12 答:需要12辆。
    6.练习:六年级同学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可以站12行,如果每行站16人,能站多少行?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7.比较正、反比例解法,归纳意义,总结方法。
    谈话: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解题思路。
    指出: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买3张青岛到高密的汽车票要270元,买同样的车票,两个人去要多少钱?
    2.工程队要修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96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需要多少天?
    3.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 如果每小时生产60个,需要几小时完成 ?
    4.第2题:找出两种成反比例的量,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5.第4、6、8、9题: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不同形式的练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锻炼,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




    运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解:设装480瓶啤酒需要x个箱子。 解:设需要x辆。
    24:2=480:x 10x=8×15
    24x=480×2 10x=120
    24x=960 x=12
    x=40




    一、复习旧知,自主练习。
    1.50页第5题:火眼金睛辨对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51页第7题: 解比例。
    二、独立探究,巩固练习。
    1.用等式表示题中信息,并说出数量关系。
    ①一箱水果,每人分5千克,可以分给18人,如果每人分6千克,可以分给15人。
    ②建华村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95米,全部修完要7天,如果要5天修完这条公路,每天需修X米。
    ③亮亮看一本书,5天可以看120页。8天可以看y页。
    2.选一选
    (1)体积是30立方分米的钢体重150千克,重1200千克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
    a.150×30=1200x b.30:150=1200:x
    c.150x=30×1200 d.150:30=1200:x
    (2)机器厂制造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8分钟减少到3分钟,过去每天生产零件60个,现在每天生产多少个?( )
    a.60×8=3x b.60:8=3:x
    c.60×8=(8-3)x d.3:x=8:60
    (3)机器厂生产一种零件,每制造5个零件需要40分钟,一天工作480分钟,能制造多少个零件?( )
    a.5×40=480x b.5:40=x:480
    c.40x=5×480 d.40:5=x:480
    (4)托儿所给小朋友分糖,原来中班24人每人可分5块,最近又调进6人,每人可分多少块糖?( )
    a.24×5=6x b.24:5=6:x
    c.(24+6)x=24×5 d.(24+6):x=24:5
    三、合作学习,提高练习。
    1.修一条长6400米的公路,修了20天后,还剩下4800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要修多少天?
    3.农具厂生产一批小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课 题
    我学会了吗
    课 型
    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74-75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1课时 第1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答。
    3.训练学生有条理,清楚的表达,并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暖和了,一年一度的的夏令营开始了,光明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去农家乐一乐。(出示画面)他们准备坐车去。
    2.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在前往营地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哪几个数量呢?(学生回答)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路程 时间 速度
    教师:在这些数量中,哪两个有联系,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描述它们的联系? (学生回答)
    4.教师揭题:用比例的知识来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比例的意义。
    同学们来到营地,只见营地的管理员给他们提供这些信息(课件出示第一题)
    (1)课件出示:从表中获取什么信息?
    (2)引导说出:统计表中统计了三四五年级的夏令营人数安排情况,并且统计出了各个年级的参加期数和参加总人数。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3)师:根据数据的特点,你能从中选取几个组成比例吗?学生自由写,完成后与同学自主交流,为什么可以这样组成比例?
    (4)集体反馈:(板书——学生的回答)
    为什么可以组成比例?比例的意义是怎么说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根据写出的比算出两个的比值是多少?并说说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思?(每期参加的人数)
    如有学生写出3:90=5:150,3:5=90:150应告诉学生单纯从数据看是可以组成比例,但是联系问题情景,这两个比例的比值的意义不太好理解,所以就不用说出比值的意义。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同学们跟着营地的管理员来到草莓养殖,只见一个个大草莓晶莹剔透,十分诱人,管理员说,只要你们能完成我的任务,你们就可以去摘草莓。
    出示: 25 :75=30 :X 22.4:X=72 :36
    X: eq \f(3,5) = eq \f(2,9) : eq \f(1,3.) eq\f(1,3) 错误!未指定书签。 eq \f(5,12) : ewq \f(3,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 eq \f(1,6)
    (2)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解比例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板演、集体矫正)
    (3)看看,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一个个都满载而归,各各乐得笑不笼嘴。
    3.正比例的意义。
    教师:离开了草莓园同学们又来到了樱桃园,同学们被眼前的鲜红的樱桃吸引住了,据管理员说,今年的樱桃大丰收,销量也很好。(显示樱桃的销量与总价的统计表)
    (1)谁能当一回分析员,用你学过的知识说说表中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并说出你分析的理由。
    (总价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数量的减少而减少,但总价与数量的比值不变,也就是单价不变,所以他们成正比例关系。)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2)看来同学个个都能当一个出色的分析员,接着这个
    人物将要交给我们的制图员,你能担当这个角色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制图。
    (3)(展示一学生的作业)你们跟他的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得出:这是一条直线图像,说明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从图像上有什么特点?(呈现出直线图像)因此我们还可以从图像上来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4)出示最后一问:如果一棵樱桃树的产量为30千克。可收入多少元?
    交流算法,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也可以用算式的方法。
    4.反比例的意义。
    谈话:幸福村村委听说同学们来了,特地给我们安排了这么几种方案,让我们去体验农家的劳动。
    小组交流第(1)小题。
    得出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因为这两种量的乘积不变,也就是总人数不变。
    (2)如果每户安排2人,需要安排多少户?
    三、拓展应用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呢?请你来找一找,和同学们交流一番。
    2.当堂练习(出示课件)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看来同学们已经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我们生活中来,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做个有心之人,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真正学以致用。




    比例 回顾与整理
    25 :75=30 :X 22.4:X=72 :36




    一、下面每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 图上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实际距离。( )
    2.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 )
    3.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
    4.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
    5.总产量一定,生产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生产的总时间。( )
    二、判断下列相关联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 )
    2.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 )
    3.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
    4.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 )
    5.如果Y=5X,Y和X。( )
    6. a ×b=5,a 和b。 ( )
    7.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
    三、填空
    1.两和正方形的边长的比是3:5,它们面积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
    A、1:3 B、 3:5 C、1:25 D、9:25
    2.把100克白糖放如100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 )
    A、1:12 b、1:11 c、1:10 d、1:9
    3.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比值( )
    A: 扩大4倍 B: 缩小4倍 c:不变 D: 扩大2倍
    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A、25:18 B、18:25 c、1:2 D、2:1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典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六 快乐足球——比例尺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六 快乐足球——比例尺精品教学设计,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尝试,解释交流,系列训练,总结,自主评价,总结提升,拓展应用,回归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正比例的概念,正比例的图像,判断正比例的方法,寻找正比例,公式,练习,反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