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
押新高考卷15—16题 诗歌阅读-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
展开
这是一份押新高考卷15—16题 诗歌阅读-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文件包含押新高考卷1516题诗歌阅读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docx、押新高考卷1516题诗歌阅读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全国卷第15—16题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不拘一格,唐诗、宋词、元曲等均可涉及,以唐宋诗词为主,也不排除唐宋前后的诗歌。但考查点相对固定,突出考查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情景关系、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等。此考点的备考,需要在立足感悟诗歌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如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等。注意描写的手法,如衬托、对比、白描、工笔、多角度写景等。还要注意分析诗歌中的炼字技巧。 指津一:鉴赏诗歌形象解题指津1.鉴赏人物形象解题指津(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例如,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2.鉴赏意象解题指津(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2)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在这首二十字的千古绝唱中,粗线条地描绘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意象,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落日”在西,“大海”在东,视野开阔。既有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又有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还有滔滔黄河水的声响,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指津二:鉴赏诗歌语言解题指津(一)炼字、炼句题1.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3)某句(联)来历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请对某字(句)进行赏析。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锤炼字句,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或句子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或句子孤立起来谈,需要将字放在句中,或将句放在整首诗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2.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1.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4)用有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指津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解题指津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但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2.答题步骤:简单地说就是: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指津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题目解题指津1.读题目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而这些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2.关注作者(1)关注作者,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理解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如王维,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语言清新自然,诗中有画,内容上主要写山水隐逸生活,特别是清静优美的景物,渗透着佛家思想,艺术成就更高。(2)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性格等等,无不深深打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具体了解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等对把握情感有重要的帮助。如:李白、杜甫、李清照等诗人词人的生平、人生经历,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思想内容。3.看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注释可以揭示背景,理解诗歌,了解典故内容等,这些都有助于把握情感。4.抓关键句从五七言律诗的一般规律来看,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思想中心在首尾两联。(注重绝句的三、四句,律诗的首尾联)5.把握形象注意意象的特征和寓意,注意形象的外在特征、内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等,有助于情感的把握,特别是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诗。另外柳、月、长亭、水、白云等常见意象的含义暗示了情感的流露。6.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精练传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即能直接表达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2021•新高考I卷•第15—16题)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2021•新高考II卷•第15—16题)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16.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2020•新高考I卷•第15—16题)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16.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2022·河北衡水·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①刘禹锡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②。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独恨长洲③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注】①本诗写于大和五年十月,刘禹锡赴任苏州途经洛阳,与白居易(字乐天)、崔群(字敦诗)等朝觞夕咏,作诗为寄。三人同登进士第,崔群曾授宰相。②邓禹,东汉军事家,因功业封候。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富有文学才能。③长洲,古苑名,今苏州市太湖北,这里指代苏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以“和”与“兼寄”表明作诗的原因,并以“乐天”和“敦诗”点明对象。B.首联以“慰蹉跎”写朋友对自己的安慰,再点出与朋友同登科已达六十年之久。C.颈联将诗人自己的经历与崔群曾经当上将相的身份作对比,寓无限感慨于其中。D.诗人前去的苏州离朋友所在的洛阳几千里,难常与朋友饮酒赋诗,故“独恨”。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二、(2022·福建·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润州送人往长洲①陆龟蒙秋来频上向吴亭②,每上思归意剩③生。废苑④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注]①长洲是陆龟蒙的故乡(今苏州)。松江流经长洲境内,盛产鲈鱼。②向吴亭,位于润州(今镇江)。③剩,更。④废苑,指长洲苑,吴王阖闾射猎处。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反复使用“上”这一动词,增强了语势,使诗人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B.颔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向吴亭上所见实景,创造了空濛静谧的意境。C.菱舟疾驰、酒旗轻舞的场景具有江南水乡秋季的典型特征,选材别具匠心。D.诗中“鲈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鲈鱼堪脍”具有相似的文化意味。2.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比较丰富,请简要概括。 三、(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韦城李少府①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②。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注】①此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古代江西南昌被称为洪州。韦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②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燕社,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繁杂事务,停止世俗活动。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送”点明了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同时两诗题目都交代了所送之人和所到之地。B.张诗在首联点明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是常见的送别诗的写法,但梅诗不同。C.两诗均有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春日的一派生机,为两首诗奠定了明朗的感情基调。D.两诗颔联均虚实结合,出句实写诗人送行,对句虚写所送之人和自己分别之后的情景。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请赏析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四、(2022·湖北·蕲春县实验高级中学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泛若耶溪【注】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注】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写诗人跟随伴侣,去隐居之地,不与世事。B.“晚”字点明泛舟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C.“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描写随着时间推移,舟行所至另一新境,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D.“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2.有人说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动势的? 五、(2022·湖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中斋①韵(过吉②作)文天祥功业飘零五丈原③,如今局促傍谁辕?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注】①中斋:即邓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北上。②吉,指吉州,文天祥的故乡。③五丈原: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诸葛亮辅佐蜀汉时,功业未成,死于五丈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被俘北上,路过家乡,感慨万千,自伤功业不成,而今局促舟中,无车可坐,反问中语意沉痛。B.“俯眉”摹写面部黯然神态,传达内心难言悲情,和明妃相似;但灵魂南飞,和啼血长鸣的望帝相仿。C.颈联上下句各自对比,“唯我在”说家破人亡之恨,“只声存”写心神备受煎熬之苦,读来惨痛之极。D.“兰作行舟柳作樊”,意为心似兰而身在樊,柳枝在此时文天祥的眼里,却成了羁縻身心的樊笼牵绊。2.有人评论此诗:“实事实情而用典虚拟,虚实相映相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杨万里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①?眼边俗物②只添睡,别后故人何似臞③。尚策爬沙④追历块⑤,未甘直作水中凫。【注】①三吾:永州有港溪、峿台和峿亭,称为“三吾”,代指永州,杨万里时任永州零陵县丞。②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世说新语·排调》记载:嵇康、阮籍、山涛等在竹林酣饮,王戎后至,阮籍便说:“俗物已复来败人意!”③臞:消瘦。④爬沙:形容螃蟹行走很迟钝。⑤历块:形容良马行走神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点明写作缘由,“湘江晓月”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又渲染出离别氛围。B.接着写诗人久久目送友人的车马扬尘离去,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二人友情之深厚。C.颔联写诗人在归途中作诗千首,用语夸张,更加突显对友人再次乘兴来访的期待。D.第五句写友人离开后,诗人感觉身边尽是“俗物”,以此反衬出友人的高洁风雅。2.南宋张镃曾这样评价杨万里:“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诗”,是说杨万里诗作师法自然,饶有活趣,融通情思,如何理解这一观点?请结合本诗尾联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辛弃疾将迁新居不成①,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我亦卜居者②,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③。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注]①此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夏,当时辛弃疾带湖居所被焚,而迁居瓢泉未果。②《卜居》相传为屈原被放逐后所作。③乌有、亡是、子虚,都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与追思,“亦”暗示了自己与屈原被逐的相似遭遇。B.词人借物抒怀,表明自己愿作一匹器宇轩昂的千里马,不愿作一只随波逐流的野鸭。C.作者感慨幸好还携带一束书籍,塑造了火灾后虽家徒四壁但心境乐观的诗人形象。D.结尾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词人决意放下功业,在此结庐,享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2.小序中称此词为“戏作”,请结合全词内容简析“戏”体现在哪里?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谪戍伊犁”。经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感慨万千,写下此诗。②严关:即嘉峪关,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嘉峪关高达百尺,巍峨耸立,隔断了天之东西,地理位置非常险要。B.颔联写高飞的楼阁,似与葱茏直立的秦树连结,城墙绵亘,似乎压低了陇上层云。C.第六句描写的景色与“瀚海阑干百丈冰”相似,意在写大漠苍茫,条件艰苦。D.尾联用“崤函之固”来作比,以崤函如同一颗小泥丸来衬托嘉峪关雄伟、险奇。2.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林则徐“遣戍伊犁,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读之令人唾壶击碎”。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饯薛大夫护边李峤荒隅时未通,副相①下临戎。授律②星芒动,分兵月晕空。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伫见燕然③上,抽毫颂武功。[注]①副相:御史大夫的别称,此处指薛大夫。②授律:此处指接受命令。③燕然:典出《后汉书》,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班固奉其命令刻石勒功,记汉威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边塞的荒凉偏远和与世隔绝,点出薛大夫此次受命护边的艰辛。B.古人认为官员是天上的星宿,诗中以“星芒动”来写薛大夫受命护边。C.诗人亲眼目睹出征将士个个装备精良,英勇威武,赞赏之情溢于言表。D.诗中的“决胜”“长驱”,盛赞薛大夫率领将士所向披靡的勇猛气势。2.作为一首饯别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特别之处?诗人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菊梦曹雪芹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九日登高台寺沈辂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菊梦》抒梦中情,写醒时怨,虚实结合,写出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读后令人产生无限悲凉之情。B.《菊梦》是《红楼梦》中众人结社赋诗时黛玉所作,这种风雅之事已成俗,可从沈诗中得到印证。C.沈诗首联写登高所见所感,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含蓄而深沉。D.曹诗借梦表达想与陶渊明那样的隐士结交,沈诗“对酒披襟”则直接描绘出作者率性而为的风姿。2.两首诗均以景结情,其意蕴却迥然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卷15-16题专项押题集训:(古代诗歌鉴赏)——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专项集训,文件包含新高考卷15-16题专项押题集训古代诗歌鉴赏原卷版docx、新高考卷15-16题专项押题集训古代诗歌鉴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押新高考全国卷1—5题 现代文阅读I-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文件包含押新高考全国卷15题现代文阅读I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docx、押新高考全国卷15题现代文阅读I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押新高考卷23题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文件包含押新高考卷23题作文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docx、押新高考卷23题作文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