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弈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弈教案及反思,共2页。
课题
学弈
课时
1
学习
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重点
难点
1. 读懂、读好文言文,获取方法。
2.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学习
方式
探究、合作交流
学具
教具
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
1.“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们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来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齐读课题,质疑课题:弈,围棋、下棋; 学弈,学下围棋
2.介绍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你还知道孟子的哪些诗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学生补充)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词,纠正字音。(出示)
huì wéi hú zhuó fú yuē
诲 惟 鸿鹄 弓缴(多音字) 弗若 曰
3.听录音,指导文言文读法:速度比较慢,句中停顿较多。师范读课文(能有声有色背诵更好),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
5.同桌互读、指名读、男女读、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课文我们读了很多遍,其中讲了什么意思呢?
1.自读课文,结合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名2人,1人读文,1解释,每组解决一句话;指名完整说一遍。
3.出示重点词,指导理解。
4.学习文中7个“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为听” 之:无实在意思“一人虽听之” 之: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虽与之俱学” 之:另一个人
“弗若之矣。” 之:另一个人
四、细读课文,感悟道理
1.两个人同在弈秋门下学弈,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找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从这句话里,我们能看出第一个人是怎样学习的?(专心致志)你还能能用哪个词概括(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心无旁骜……)第二个人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心猿意马、漫不经心、东张西望…)
3.这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会怎样?(三心二意的人不如专心致志的人)有这样的结果,难道是三心二意者的智力不如专心致志的人吗?(不是的)那是什么?(学习态度不同)。你认为专心致志的人最终结果会怎样?(学业有成)三心二意的人最终结果会怎样?(一事无成)这都由什么来决定?(学习态度)这说明了什么?(板书)这说明态度决定成败。
4.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习、做事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五、看来,大家这节课都收获不错,老师送大家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由于玩耍而荒废。)
六、布置作业:
1.古文·译文都读明白了,加点难度,讲故事。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挥点合情合理的想象力,添油加醋,把故事有滋有味的讲得别人听。
2.根据提示背诵古文。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警句引路,导入新课,自读自悟,感知全文,小学合作,探究“之”字,联系实际,感悟道理,诵读全文,升华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弈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初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大意,拓展延伸,感悟主旨,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趣导入,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理解古文,品读课文, 体会道理,诵读古文, 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提出希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