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教案.doc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1页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2页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了三个板块:“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预防自然灾害”和“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通过实例认识到自然灾害给环境、经济、生命安全等方面带来的危害;结合示例与实验理解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预防自然灾害”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会相关的防灾避险的知识和有效运用防灾避灾的方法;懂得绘制逃生图并通过逃生图避险;了解国家和社会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和相关的法律措施。
    “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抗灾救灾中感人的故事体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意识到全国上下形成救灾抗灾共同体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会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小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而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我们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让学生从认知上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从意识与行动上提高防灾抗灾意识与能力,从情感态度上感受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
    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自然灾害中正确的防灾避险、自救自护的方法,提高防灾抗灾的意识与能力;了解国家和社会防灾减灾工程和措施,以及抗灾技术。
    三、教学目标
    1.懂得防灾避险的常识和方法,树立防灾避灾意识,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
    2.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工程和法律措施,知道科技进步可以提升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防灾避险、自救自护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特定的场合绘制逃生图,提高防灾抗灾的意识与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防灾减灾的政策和工程,了解防灾避险、自救自护的方法。
    学生准备:在不同的自然灾害中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选择自己常去的地方,绘制灾害逃生图;了解抗灾技术、工程和措施。
    (一)导入新课
    1.话题引入:不同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在自然灾害中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和生命安全呢?
    出示课题:应对自然灾害
    走近新课:防御自然灾害
    (二)学会自救
    1.活动园:阅读教材第39页活动园的内容,判断这些行为的正误。对于错误的行为,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1)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播放视频,使学生懂得在雷雨天气该怎样保护自己。
    提问:雷雨天气还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2)遇到山洪、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时,该如何自救?
    ①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②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播放视频,了解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时该如何自救自护。
    (3)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播放视频,了解在地震中如何自救自护。
    点拨: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2.课堂互动:任选一种自然灾害,谈谈灾害发生前、灾害发生时、灾害发生后该如何自救自护?小组代表发言。
    播放视频,了解洪灾时的自救自护的方法,提高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
    点拨: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我们平时应多了解防灾减灾抗灾的知识,学会在灾害中自救自护,增强忧患意识。
    不管遇到哪种自然灾害,都要保持冷静,积极自救和寻求救助。
    3.合作探究:参考教材第40页活动园的校园逃生图,设计合理的路线,制作我们学校的校园逃生图。
    (三)探寻方法,减轻危害
    1.阅读角: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结合教材第40页阅读角的内容,说说你知道的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出示标识,了解预警信号)
    2.小组交流: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展示寒潮、台风、沙尘暴的预警标识,引导学生根据预警信号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准备。
    3.交流分享: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你知道哪些防灾抗灾措施或工程?
    出示教材第41页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和防洪堤坝的例子。
    4.举例展示: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防灾抗灾的措施或工程。
    修建抗滑桩——防御泥石流、山洪、滑坡
    营造防护林——减轻沙尘暴
    工程固沙——防御沙尘暴
    开挖机井——防御旱灾
    5.活动园: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去调查一下,将你了解到的技术或发明记录下来,在全班开展一次交流活动。
    展示教材第41页“弹簧减震器”的事例,让学生意识到科技进步能提升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示例分享:以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为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抗灾技术,使学生意识到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是可以避免自然灾害或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7.相关链接: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让学生知道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8.课堂拓展:列举更多防灾减灾的法规,丰富学生的知识。
    联合国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9.课堂活动:小组合作,任选一种自然灾害进行防灾减灾演练。如:地震、火灾、沙尘暴、台风、洪涝、泥石流……
    活动后谈谈你还想到了有哪些防灾减灾抗灾的好主意。
    10.课堂小结:
    (1)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2)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我国建立了各种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防灾减灾工程。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3)我们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防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1.交流:和家人谈论在不同的自然灾害中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
    2.实践:任选一个自己常去的地方,绘制灾害逃生图。

    相关教案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 我学习,我快乐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 我学习,我快乐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