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 教案.doc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 教案.doc第1页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 教案.doc第2页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 教案.doc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5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了三个板块:“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预防自然灾害”和“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通过实例认识到自然灾害给环境、经济、生命安全等方面带来的危害;结合示例与实验理解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预防自然灾害”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会相关的防灾避险的知识和有效运用防灾避灾的方法;懂得绘制逃生图并通过逃生图避险;了解国家和社会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和相关的法律措施。
    “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抗灾救灾中感人的故事体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意识到全国上下形成救灾抗灾共同体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会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小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而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我们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让学生从认知上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从意识与行动上提高防灾抗灾意识与能力,从情感态度上感受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
    第三课时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中感人的故事体悟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理解全国上下形成抗灾救灾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懂得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抵御自然灾害中感人的事例,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2.理解团结一致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懂得在灾害前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抗灾精神,体会我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教学难点】
    懂得面对灾难时,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感人的抗灾救灾视频、故事和图片。
    学生准备:了解抗灾救灾中感人的故事,思考小学生能为抗灾救灾做些什么。
    (一)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播放关于抗灾救灾的视频,借助视频使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无情,初步体会人们抗灾救灾的精神。
    提问:人们一直与自然灾害抗争,你知道哪些感人的救灾抗灾故事呢?在这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抗灾精神?
    出示课题:应对自然灾害
    走近新课:不屈的抗灾精神
    (二)体会意义
    1.活动园: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出示教材第42页活动园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初步感受我们人们抗灾救灾的精神。
    提问: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画面列举:
    (1)播放人民解放军抗灾救灾的视频和展示相关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
    军人是我们的钢铁卫士,也许他们面庞稚气未脱,但他们已经肩负起了一方责任与希望。
    人民子弟兵永远冲在危难的最前线,用身体筑起钢铁长城。他们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来保护灾难中的人民。
    (2)播放关于参与抗灾救灾的志愿者的视频,出示一老一少志愿者的事例,使学生意识到面对灾难时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点拨:所谓的英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在危难来临时挺身而出,奉献力量。
    3.课堂点拨: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不同的救灾抗灾画面,传递着中国人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4.活动园:阅读教材第43页关于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
    目的:从这些抗灾救灾的故事中体悟抗灾精神,初步理解全国上下形成抗灾救灾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5.小组交流:你身边是否出现过类似的志愿者和捐款者?请和小组同学一起收集人们不懈抗灾以及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故事,并在班级交流,讨论什么是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全国上下形成救灾抗灾的共同体,这对应对自然灾害有什么意义呢?
    6.故事分享: 汶川地震中学生晏鹏的故事、玉树地震后,83岁残疾老人捐款1000元的故事、身在病床,心系灾区的年轻解放军的故事。
    目的:从故事中体悟抗灾精神,进一步体会全国上下形成抗灾救灾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7.课堂点拨:
    (1)所谓的英雄在平常都是衣着普通的平凡人,只有在人们面临危难时,才展露出英雄气概和无畏的精神。面对灾难,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2)抗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团结、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患难与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同时,这也增强了人们救灾抗灾的信心和决心。
    8.感受画面:展示图片,感受受灾人民对抗灾救灾人们的感激之情,体会我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和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的意义。
    教师:奔赴在抗灾前线的人们给灾区带去了希望,受灾群众对他们感激不尽,大家齐心协力救灾抗灾。
    9.课堂活动:任选一则救灾抗灾中感人的故事写写感想,也可以写写你想对人民子弟兵或者救灾志愿者说的话。
    播放关于“废墟上的敬礼”的朗诵视频。
    10.课堂小结:
    (1)在长期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2)抗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团结、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患难与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和志愿者们以及捐款者,他们都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灾难,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4)在救灾抗灾中感人的故事有___________。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板书设计
    (四)布置作业
    1.交流:和家人分享救灾抗灾中感人的故事和画面并讨论我们能为抗灾做些什么。
    2.实践:收集更多的救灾抗灾中感人的故事和图片,小组合作整理成册在班上展示分享。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