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我是中国公民”。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籍和公民资格的取得和丧失,介绍了“公民”一词最早的起源和概念。
“认识居民身份证”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使用方法和重要作用。
“我是中国公民”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中国公民”名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中国公民的身份增光。
在这三个板块在逻辑上层层递进:了解公民身份的起源——认识居民身份证——认识中国公民的身份。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需要让学生实现身份的转换,进而对中国公民这一身份达到认同。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在不同的环境中,小学生已经拥有了多重的社会角色。在目前的大环境背景下,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成为一件难事,而公民身份在国内和国外的应用和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本课题需要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以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国籍的概念。
2.了解“公民”一词的起源,理解国籍与公民身份的联系。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明确自己中国公民的身份。
【教学难点】
国籍的取得与丧失的条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所用的课件。
学生准备:通过查资料、询问家长、同学交流等方式了解护照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CBA职业联赛中外援的照片,并向学生介绍。
教师:CBA职业联赛中的外援就是来自外国的运动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外国人。
(提示:简单引入,让学生思考“中国人”和 “外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教师小结: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二)认识公民
活动园一:阅读书上第22页的活动园,思考交流:外国人有什么特点?我们怎么判断呢?
2.小组交流:凭这些特点,他们就是外国人吗?
3.思考交流:我们通常说的“外国人”是由什么判断的呢?
教师出示户口、护照、身份证、国籍等图片向学生进行说明。
4.知识窗:阅读书上第23页的知识窗,回答以下问题。
教师: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几种?
明确:(1)以出生的方式取得。
(2)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教师小结: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小组交流:
(1)我们同学是哪种方式取得中国国籍的?
明确:主要通过出生方式取得。
刚在中国出生的婴儿是中国公民吗?
明确:不一定。如果这个婴儿的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则其具有中国国籍;如果婴儿的父母都是外国国籍,则其不是中国公民。
(3)出生在国外的婴儿一定不是中国公民吗?
明确:不一定。如果这个婴儿的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其出生地在国外也是中国公民。
6.看图交流:察看书本第23页的案例展示,回答问题。
教师:你知道哪些中国名人加入了外国国籍,有哪些外国名人加入了中国国籍?
从一个人的外表能准确判断这个人就是外国人吗?
明确:不能。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2)在中国公民当中,会有人拥有外国国籍吗?
明确:不会。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7.视频展示:了解中国国籍和外国国籍的区别。
(三)深入内涵
1.活动园二:阅读书本第24页的活动园,回答问题。
教师:古希腊、古罗马的“公民”含义和现代“公民”含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明确:
相同——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对国家承担一定的义务。
不同——公民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古希腊和罗马的“公民”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条件才能成为公民。现代社会的“公民”包括了一个国家的全体社会成员。
教师:在雅典,享有公民权利的是哪些人?这些人占人口的比例是多数还是少数?
明确:父母是本城邦自由民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享有公民权利的是少数人。
教师:在古罗马,公民原先是什么人?后来扩大到什么人?公民范围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原先是贵族。后来扩大到罗马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均被赋予公民资格。
教师:在我国,哪些人是公民?中国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就是中国公民。公民身份属于国家,中国公民受中国法律保护,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对国家承担法律义务。
2.思考交流: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
明确: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大;人民不包括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
(四)师生总结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公民身份,在社会上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五)素养提升
填空题。
1.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的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了解我国公民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履行的基本义务。
2.查找:外国人申请中国国籍的条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7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 我学习,我快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