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2147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难句疏通,主题概括,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印 象 《诗 经》
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中国也是个伟大的诗的国度,说到诗歌,肯定要说到颠峰时期的唐代,但我们要是溯流而上,不能不看到为中国诗歌创作奠定坚实基础产生于西周及春秋时期的《诗经》,它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先河,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为中国诗歌开辟了独特的道路。 可以说,《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 。《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共40篇 。《诗经》以四言为主。《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卫风 氓》之
说 文 解 韵
《诗经》在韵律上的贡献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为后世诗歌及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你占卜算卦,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男人沉溺于爱情,还可以脱身。)3、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女子没有过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了。男子爱情没有准则,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5、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对我逐渐虐待了。)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少年时一起愉快的玩耍,尽情地说笑。) 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誓言是诚恳的样子,没料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朗诵全文,请找出每一章节中最能体现女子爱情经历的诗句。并在用自己的语言为女子爱情故事拟六个小标题。
表现手法: 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赋、比、兴三种手法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述、描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
探究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
不好,这是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此为“比”。而“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也为后文所得出“无与士耽”这一深刻教训做铺垫,此为“兴”。另外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同样比喻女主人公随着时间推移,年长色衰,也引发下文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同样是“比兴”体现。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主题:
通过…表达、赞颂、反映…
全诗通过女子的口吻来写的自己订婚、结婚、被抛弃、受虐待、得教训、最后与男子决绝的 爱情经历。从而
控诉了男子的无情无义,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悔恨、痛苦、无奈复杂的心情,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种种不平等的状况。
1、叙事性 叙述了一个完整的古代版本的”中国式离婚”故事。 热恋—结婚—受辱—被弃 2、抒情性(议论)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总结教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女人,女人千万别太投入)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自我肯定:小女子没错,负心郎太多)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毅然决绝:分手就分手,谁怕谁!)
3、形象性
知礼守礼(“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温顺多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吃苦耐劳(“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自信自强也知天安命。(“女也不爽” “反是不 思,亦已焉哉”) 4、现实性 既是古代劳动妇女对不幸婚姻的控诉,也是对今天妇女爱 情、婚姻生活的有益启示。(自尊、自强、自立)
《诗经》是我国文学现实主义长河的初源
《诗经》中有的表达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与阶级对立,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有的表达人民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如《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有的描写妇女的命运和生活问题,如《卫风·氓》、《郑风·将仲子》、《召南·行露》等;有的描写爱情生活的恋歌,如《蒹葭》、《桑中》、《女曰鸡鸣》等。…… 诗经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反应出现实生活的本质,引起当时社会和后世人强烈的共鸣。其现实主义思想的涌现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基础,为后世人在现实主义文学领域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源泉。
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意见: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卫风 . 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阅读舒婷的诗《致橡树》,把握其中的女性形象,体会它的主题思想。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讨论交流,致橡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备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其意,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卫风·氓,古今异义,比兴手法的运用,背诵《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