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题专项(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216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选题专项(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216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选题专项(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216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选题专项(三)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选题专项(三),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6.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B.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
C.玻璃、水泥和陶瓷,其成分均含有硅酸盐
D.Si3N4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应用于制造发动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和0.1 mol 均含有0.8 mol质子
B.K+、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N2O5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D.新制氯水显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始终呈红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HO溶液、(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B.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C.纤维素、蛋白质、油脂、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聚碳酸酯中含有 结构
9.向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X和Y可能是
A
B
C
D
X
SO2
NO2
HCl
Cl2
Y
饱和NaHCO3溶液
水
Na2SO3溶液
Na2SO3溶液
分析: B.NO2与水生成的NO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HCl不会使品红溶液褪色
D.Cl2 和Na2SO3溶液反应不出气体,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某未知溶液中已检验出含有离子Ca2+、NO3-,且pH=2。欲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6种离子:①ClO- ②NH4+ ③Fe3+④I-⑤AlO2-⑥Cl-,其中不必检验就能加以否定的离子是
A.③⑤⑥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④⑤
11.向10.00 mL 0.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是弱酸
B.b点表示的溶液中:2c(Na+) = c(A-) + c(HA)
C.c点时:V= 10.00 mL
D.b、c、d点表示的溶液中:
c(Na+) + c(H+) = c(A-) + c(OH-)
12.下列比较项与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不对应的是
比较项
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
A
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
Na2S + 2HCl=2NaCl + H2S↑
B
比较Fe2+和Br-的还原性
6FeBr2+ 3Cl2(少量)=2FeCl3+ 4FeBr3
C
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
C6H5ONa + CO2+ H2O=C6H5OH + NaHCO3
D
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
AgCl(s)+I-(aq)=AgI(s)+ Cl-(aq)
专题(一)
6.B 7. C 8.D 9. A. 10.D 11.C 12. A
专题(二)
6.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生锈
C.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D.向高硫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7.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过程中有水解反应
B.用电石和水反应制乙炔是氧化还原反应
C.用NH4Cl和熟石灰反应制氨气是复分解反应
D.用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是水解反应
8.下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和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的数据,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可将粗苯甲酸提纯
B.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推测乙醇和丙烷沸点的相对高低
C.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获取汽油和煤油等
D.依据燃烧热的数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 用溴水验证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② 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③ 用醋酸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 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25℃时,Kw =1.0×10-14;100℃时,Kw =5.5×1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时,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B.25℃时,0.2 mol/L Ba(OH)2溶液和0.2 mol/L HCl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C.25℃时,0.2 mol/L NaOH溶液与0.2 mol/L CH3COOH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D.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C—
HO
—O—CH2CH2CH2O
[
]
n
H
O
O
—C
11.下列有关工程塑料PBT( )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PBT是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B.PBT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
C.PBT的单体中有芳香烃
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Na2CO3反应
12.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
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I2(aq)+I-(aq)I3-(aq) Δ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则K2>K1
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 >υ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
专题(二)
6
7
8
9
10
11
12
A
B
B
D
D
B
C
专题(三)
6.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B.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
C.玻璃、水泥和陶瓷,其成分均含有硅酸盐
D.Si3N4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应用于制造发动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和0.1 mol 均含有0.8 mol质子
B.K+、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N2O5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D.新制氯水显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始终呈红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HO溶液、(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B.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O— —C— —O— ]
—OCH3
\\
CH3
\\
C
H—
n
O
CH3
\\
O
—O—C—O—
C.纤维素、蛋白质、油脂、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聚碳酸酯 中含有 结构
9.向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X和Y可能是
A
B
C
D
X
SO2
NO2
HCl
Cl2
Y
饱和NaHCO3溶液
水
Na2SO3溶液
Na2SO3溶液
10.某未知溶液中已检验出含有离子Ca2+、NO3-,且pH=2。欲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6种离子:①ClO- ②NH4+ ③Fe3+ ④I- ⑤AlO2- ⑥Cl-,其中不必检验就能加以否定的离子是
A.③⑤⑥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④⑤
11.向10.00 mL 0.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是弱酸
B.b点表示的溶液中:2c(Na+) = c(A-) + c(HA)
C.c点时:V= 10.00 mL
D.b、c、d点表示的溶液中:c(Na+) + c(H+) = c(A-) + c(OH-)
12.下列比较项与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不对应的是
比较项
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
A
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
Na2S + 2HCl=2NaCl + H2S↑
B
比较Fe2+和Br-的还原性
6FeBr2+ 3Cl2(少量)=2FeCl3+ 4FeBr3
C
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
C6H5ONa + CO2+ H2O=C6H5OH + NaHCO3
D
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
AgCl(s)+I-(aq)=AgI(s)+ Cl-(aq)
专题(三)
6
7
8
9
10
11
12
B
C
D
A
D
C
A
专题(四)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可以制得葡萄糖和酒精
B.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纯铝
C.玻璃、塑料、金属、纸类均是可回收的物品
D.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而便于储存和运输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无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水
B. 用10 mL量筒量取3.24 mL稀硫酸
C.用蒸馏水鉴别溴蒸气和二氧化氮气体
D.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4Cl只含共价键,所以它是共价化合物
B.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它能溶解于盐酸或氨水中
C.硅胶多孔,吸附水份能力强,所以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D.元素周期表中氢原子半径最小,所以氢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所示关系实现转化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A. B.
C. D.
10.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B.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C.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11.有X、Y、Z三种物质。常温下分别用Y或Z与X混合时,反应速率几乎相同的是
选项
X
Y
Z
A
2mL 5%H2O2 溶液
1mL 1 mol·L-1CuSO4溶液
1mL 1 mol·L-1FeCl3溶液
B
1mL 1 mol·L-1 NaHCO3溶液
1 mL 1 mol·L-1 HCl溶液
1mL 0.5 mol·L-1 H2SO4溶液
C
钠块
10 mL 乙醇
10 mL 水
D
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
5mL 海水
5 mL 蒸馏水
1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 Na2S溶液中:2c(Na+)=c(S2-)+c(HS-)+c(H2S)
B.0.1 mol·L-1 pH=9的NaNO2溶液中: c(Na+)>c(NO2-)>c(OH-) >c(H+)
C.等pH的氨水、NaOH溶液、Ba(OH)2溶液中: c(NH4+)=c(Na+)=c(Ba2+)
D.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c(NH4+)+c(Na+)= c(HCO3-)+c(CO32-)
专题(四)
6.A 7.C 8.C 9.D 10.A 11.B 12.B
专题(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放射性警示标志 B.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加碘盐通常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D.燃料电池是把反应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H4和CO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
B.与NaOH溶液、H2S04溶液反应产生等量的H2,所需铝粉的质量相等
C.明矾溶液中K+和A1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1 mol OH—和17g NH3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9.下列叙述中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B. pH均为2的H2SO4溶液和盐酸中的c(H+)
C.25℃时,0.2mol/L与0.1 mol/L的两种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
D.25℃时,等体积且pH都等于5的盐酸和A1C13的溶液中,已电离的水分子数
l0.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6。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原有的五种离子物质的量不变
B.向该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若溶液中c(Cl-)=0.6mol/L,则该溶液的pH为1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只发生置换反应
11.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B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
C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
D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2.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1),L层电子数为(a+b)。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①与水反应 ②与硫酸反应 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④与氯气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专题(五)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C
A
C
D
B
专题(六)
6.下列关于水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向水中通入O3,用以杀菌消毒
B.向酸性废水中加入生石灰,将其中和
C.向废水中加入Na2CO3,可将细小悬浮物凝聚
D.向废水中加入Na2S,可将其中的 Cu2+、Hg2+沉淀
7.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B.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强
C.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Y、W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
8.右图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红墨水
pH=3的
雨水浸
泡过的
铁钉
A.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B.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C.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均为:Fe - 2e- == Fe2+
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2Fe + O2 + 2H2O == 2Fe(OH)2
9.双酚A是食品、饮料包装和奶瓶等塑料制品的添加剂,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下列有关双酚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HO—
C—
—OH
CH3
CH3
饱和Br2水
②
①
足量H2/Ni Δ
双酚A
A.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
B.双酚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2:2:3
C.反应①中,1 mol双酚A最多消耗2 mol Br2
D.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10.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
SiO2 + 2NaOH Na2SiO3 + H2O
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
2I- + H2O2 + 2H+ == I2 + O2↑+ 2H2O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
3Fe + 4H2O Fe3O4 + 4H2
D.“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
ClO-+Cl-+2H+== Cl2↑+H2O
11.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①
②
③
④
0.1mol/L
NaOH溶液
pH = 11
NaOH溶液
0.1mol/L CH3COOH溶液
pH = 3
CH3CO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
B.③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④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 = 7,则V(NaOH)>V(CH3COOH)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酸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
c(CH3COO-)>c(H+)>c(Na+)>c(OH-)
12.已知:2CH3OH(g) CH3OCH3(g) + H2O(g) Δ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L-1)
0.8
1.24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B.平衡时,c(CH3OCH3)=1.6 mol/L
C.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
D. 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6.C 7.B 8.D 9.C 10. B 11.D 12. B
专题(七)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B.用于制作集成电路板的酚醛树脂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酸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
7.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滴入几滴浓硝酸
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Fe3+=2Fe2+
8.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Y
D.Y的氧化物不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9.乙酸香兰酯是用于调配奶油、冰淇淋的食用香精,其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 B.乙酸香兰酯的分子式为C10H8O4
C.FeCl3溶液可用于区别香兰素与乙酸香兰酯 D.乙酸香兰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乙酸和香兰素
10. 0.1mol/L的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水 c(Na+)>c(OH-)>c(CH3COO-)>c(H+)
B.0.1mol/L盐酸c(Na+)>c(Cl-)>c(CH3COO-)>c(H+)>c(OH-)
C.0.1mol/L醋酸 c(Na+)>c(CH3COO-)>c(H+)>c(OH-)
D.0.1mol/L NaOH溶液c(Na+)>c(OH-)>c(CH3COO-)>c(H+)
11.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现以电解法制备碘酸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将一定量的碘溶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开始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电极是阴极 B. a极区的KI最终转变为KIO3 C.阳极电极反应:4OH--4e-=2H2O+O2
D.电解过程中OH-从a极区通过离子交换膜c进入b极区
12. 根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能够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6-12BAACDBD
专题(八)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是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B.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和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C.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制造肥皂
D.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会导致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制水管易发生腐蚀
B.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阴极,外加直流电源可进行保护
C.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D.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正极板上覆盖有Pb
8.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SO2通入溴水中 B.NH3通入AlCl3溶液中
C.CO2通入Ba(NO3)2溶液中 D.向白色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均有顺反异构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利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取C2H2时,可采用CuSO4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D.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X
Y
Z
10.有X、Y、Z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Y > Z > X
B.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若Y为金属元素,则X也为金属元素
D.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两性
11.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3mol X和3molY发生反应:
3X(g)+Y(g) 2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4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s内反应速率为υ(X)= 0.05 mol/( L·s) , X的转化率为80%
B.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4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
D.其它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2mol X和2molY ,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稀释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c (NH4+)、c (H+)均下降
B.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SO4、②(NH4)2Fe(SO4)2 ③NH4Cl ④(NH4)2CO3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
C.0.1 mol/L的NH4HSO4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 (Na+)=c (SO42-)> c (H+) > c (NH4+)>c (OH-)
D.当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c(NH4+) >c(OH-)>c(H+)
专题(八)
6.A 7.D 8.C 9.C 10.A 11.D 12.B
专题(九)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常用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的标志都是易燃液体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不同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在阳极能得到Cl2
C.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O2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H++4e—=2H2O
D.右图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二醇不属于同系物
B.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都是不可逆的过程
C.分子式为C7H6O2且分子结构中有苯环的有机物共有2种
D.维生素C受热易被还原,所以生吃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损失小
9.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
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10.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 c(Na+) = 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 mL< V(NaOH) c(Na+)> c(H+) > c(OH—)
11.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各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X(g)+ 2Y(g) Z(g)+2 W(g) △H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 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高温
9.根据已知条件,对物质的性质强弱判断不正确的是
A.已知2C+SiO2 Si+2CO,说明非金属性:碳>硅
B.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A>HB,说明还原性:A- < B-
C. 已知,说明酸性:碳酸>苯酚
D. 已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MCl和NCl两种溶液中c(M+)>c(N+),说明碱性:MOH > NOH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B. 利用盐析或变性均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C. 加入稀HNO3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SO42-
D. 玻璃棒在配制0.1mol/LNaCl溶液与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所起的作用相同
11.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图-6的是
X
Y
Z
A
钠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Y
Z
X
图-6
O
t
p2
p1
B%
12. 关于图-7中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E
增加
DE=679 kJ
1mol H2(g)+1mol Cl2(g)
DE=862kJ
2mol H(g)+2mol Cl(g)
2mol HCl(g)
O
V(HCl)
V(CO2)
b
V(H2)
t
a
O
图-7
① ② ③ ④
注:图-7中,E表示能量, p表示压强,t表示时间,V表示体积,B%表示B的体积百分含量。
A.①表示化学反应H2(g) +Cl2(g) =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DDH =183 kJ/mol
B.②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 4A(g) +3B(g) 2C(g)+6D在不同压强下 B% 随时间的变化,则D一定是气体
C.③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
D.④表示10 mL 0.1mol/L 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 HCl,产生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Na2CO3溶液
6 .B 7. A 8.D 9.A 10.D 11.C 12.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49《化学实验基础》精选题(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49《化学实验基础》精选题解析版docx、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49《化学实验基础》精选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42《核酸》精选题(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42《核酸》精选题解析版docx、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42《核酸》精选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38《羧酸》精选题(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38《羧酸》精选题解析版docx、高考化学考点全复习考点38《羧酸》精选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