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课时训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填空题,共4小题,实验题,共2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第一节卤代烃分层作业提升练习(2)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2019)
练习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苯和苯酚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和为同一物质
D.CH3CH2OH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2.卤代烃C5H11Cl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3CH2CH2CH2Cl
B.
C.
D.CH3C(CH3)2CH2-Cl
3.在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两反应
A.产物相同 B.产物不同
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均属于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4.将等体积的四氯化碳、溴乙烷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化合物中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CH3Cl B.
C. D.
6.能在K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3Cl B.(CH3)3CCH2Cl C. D.
7.如图装置也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的有机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可使反应物受热更均匀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该有机产物难溶于水,故此装置②可以省去 D.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
8.下列有机反应的产物中一定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不考虑立体异构)的是
A.甲烷与Cl2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B.CH3CH=CHCH3与HBr的加成反应
C.CH3CH2CH2Br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
D.CH3CH2CHBrCH3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溴乙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溴乙烷中含有2NA个碳原子
B.1mol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7NA
C.10.9克溴乙烷中的共价键数0.6NA
D.1mol溴乙烷水解可生成NA个溴化氢分子
10.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 )
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0C ④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反应 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⑥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
A.①③④②⑥ B.①③④②⑤
C.②④①⑥⑤ D.②④①⑤⑥
11.氯仿可作为麻醉剂,但在光照下容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2COCl2+2HCl。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其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溴水 B.烧碱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淀粉碘化钾试纸
12.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
B.不是所有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D.卤代烃不一定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13.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B.
C. D.CH3I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Ⅰ.某有机物X能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0.6%,氢的质量分数为5.9%,其余为氧。则: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其结构可能有_______种。
(2)Y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若Y难溶于水,且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较快反应,则符合条件的Y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种,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Y只消耗1mol NaO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Ⅱ.已知除燃烧反应外﹐醇类发生其他氧化反应的实质都是醇分子中与烃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氧化为一个新的羟基,形成“偕二醇”。“偕二醇”都不稳定,分子内的两个羟基作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新的物质。上述反应机理可表示如下:
试根据此反应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正丙醇在Ag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写出与在165℃及加压时发生完全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描述将2-甲基-2-丙醇加入到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1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2,3,3-四甲基丁烷的键线式为___________;其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几种。
(2)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可用作医用胶,其结构简式为。其分子为___________;分子中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_种杂化方式。
(3)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为了检验1-溴丁烷中溴元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煮沸 ②加入硝酸银溶液 ③取少量1-溴丁烷 ④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⑥冷却
(5)写出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写出苯甲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6.已知在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化合物是极不稳定的,它会自动失水生成含的化合物。在无其他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甲苯和氯气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过程制取苯甲醛():
(1)条件2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写出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苯甲醛在强碱性条件下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即部分氧化成羧酸盐A,部分还原成醇B。写出A经酸化后的产物与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的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17.含碳碳双键的一氯丁烯()的同分异构体只有8种,某学生却写了如下10种:
A., B.,C.,D., E., F., G.,H.,I., J.。
其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8.实验室中以2-丁醇[]为原料制备2-氯丁烷,其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
相关信息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性质
2-丁醇
-114.7
99.5
0.80
与水互溶
2-氯丁烷
-131.3
68.2
0.87
微溶于水,碱性条件下水解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甲装置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无水和浓盐酸,充分溶解、冷却,再加入 2-丁醇加热一段时间。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移至乙装置的蒸馏烧瓶内,蒸馏并收集115℃以下的馏分。
步骤3:对馏分进行系列操作,分离出粗产品。
步骤4:经过进一步精制得产品37.0g。
步骤5:测定实验生成2-氯丁烷的产率。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圆底烧瓶的容积可选择___________(填标号)。
A.150mL B.250mL C.1000mL D.1500mL
(2)甲装置中Ⅰ处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装置中Ⅱ处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A”或“B”)。
(3)“步骤1”中无水氯化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步骤3”中先用蒸馏水洗涤,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再用10%溶液洗涤,该操作要迅速,原因是___________;最后加入固体干燥并过滤。上述步骤中除过滤外,还涉及的操作有___________。
(5)2-氯丁烷的产率是___________。
19.二氯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83.6℃,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较大。实验室采用“乙烯液相直接氯化法”制备1,2-二氯乙烷,相关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是_______。
(2)按实验原理将装置戊、己、庚连接起来,d→__→__→___→___→a(按接口顺序连接)_____。
(3)丁装置中长玻璃导管B作用是_______,丙和庚装置的作用是____。
(4)有同学提出该装置存在缺陷,你认为是_______。
(5)产品纯度的测定:量取19.8g产品,加足量稀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所得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溶液至酸性(填化学式),然后加入标准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沉降后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称量,得到28.7g则产品中1,2-二氯乙烷的纯度为____。
(6)经测定,产品纯度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不是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如CH3Cl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A错误;
B.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酚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
C.由于CH4是正四面体结构,故和为同一物质,C正确;
D.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中结构相似是指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分别相同,CH3CH2OH和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CH2的整数倍,且二者所含的官能团羟基的数目不同,故结构也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2.B
【解析】
【详解】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要有氢原子,
A.CH3CH2CH2CH2Cl的消去产物只有一种:CH3CH2CH=CH2,故A错误;
B. 的消去产物有两种:CH2=CH-CH2CH2CH3和CH3-CH=CH-CH2CH3,故B正确;
C. 的结构对称,故消去产物只有一种,故C错误;
D.CH3C(CH3)2CH2-Cl中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该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B。
3.A
【解析】
【详解】
A.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均生成CH3CH=CH2,故A正确;
B.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均生成CH3CH=CH2,产物相同,故B错误;
C.1–氯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时,断裂2号碳上的碳氢键,而2-氯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时,1号碳上碳氢键断裂,故C错误;
D.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醇溶液共热均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A
【解析】
【详解】
四氯化碳和溴乙烷互溶,等体积混合后密度大于水,所以四氯化碳和溴乙烷的混合物在水的下层,水在上层,从图象上看,A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A。
5.B
【解析】
【详解】
A.CH3Cl是卤代烃,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由于Cl原子连接的C原子没有邻位C原子,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是卤代烃,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由于Cl原子连接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含有H原子,因此能发生消去反应,B符合题意;
C.是卤代烃,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由于Br原子连接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不含H原子,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是卤代烃,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由于Br原子连接的C原子直接与苯环相连,该C原子上没有H原子,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6.C
【解析】
【分析】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键(碳碳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卤代烃分子中,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由此分析。
【详解】
A.CH3Cl无相邻的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CH3)3CCH2Cl分子中与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连氢原子,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中与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分子中与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连氢原子,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7.C
【解析】
【详解】
A.水浴加热更加平稳,不像直接加热那样剧烈,易控制,加热均匀,水浴加热可使反应物受热更均匀,故A不符合题意;
B.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乙醇、乙烯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装置②是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醇杂质的,不能省去,故C符合题意;
D.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来检验乙烯,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8.D
【解析】
【详解】
A.甲烷与Cl2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没有同分异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CH3CH=CHCH3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2CH3,没有同分异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CH3CH2CH2Br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生成CH3CH2CH2OH,没有同分异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CH3CH2CHBrCH3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2CH=CH2或CH3CH=CHCH3,两者为同分异构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解析】
【详解】
A. 在标准状况下,溴乙烷是液体,故22.4L溴乙烷中含有碳原子数远大于2NA个,A错误;
B. 1个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7,故1mol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7NA,B正确;
C. 10.9克溴乙烷物质的量为0.1mol,则所含共价键数0. 7NA,C错误;
D. 1mol溴乙烷在NaOH等碱溶液中水解,可生成NA个溴离子,D错误;
答案选B。
10.D
【解析】
【详解】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先是氯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二醇,乙二醇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乙二醛,乙二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反应生成乙二酸,因此依次经过的步骤为②④①⑤⑥,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C
【解析】
【详解】
A.溴水与氯化氢不反应,不能用来检验,选项A错误;
B.加入NaOH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来检验,选项B错误;
C.氯仿被氧化时生成HCl,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可检验,选项C正确;
D.淀粉KI试剂与氯化氢不反应,不能用来检验,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2.C
【解析】
【详解】
A.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卤代烃一定含有卤原子,故A正确;
B.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卤代烃不一定是液体,如一氯甲烷是气体,密度不一定比水小,如CCl4密度比水大,故C错误;
D.烯烃通过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故D正确;
答案为C。
13.C
【解析】
【详解】
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只有和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A.中与—CH2Br相连的苯环上的碳原子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中与-CH2Br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中与Cl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CH3I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但结构中只含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4. 4 6 溶液不褪色
【解析】
【分析】
【详解】
Ⅰ.(1)X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能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X分子中含有,令该有机物中氧原子的个数为x,则有,M<150,解得x<2.2,即该有机物中含有2个O原子,有机物的摩尔质量为136g/mol,C、H、O原子个数比为∶∶2=4∶4∶1,从而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O2,可能存在-CH2COOH,-CH3和-COOH(邻、间、对),其结构可能有4种;故答案为C8H8O2;4;
(2)Y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较快反应﹐表明分子中含有酯基,其结构简式可能为、、、(邻、间、对位3种),共6种;能发生银镜反应,应是甲酸某酯,1molY能消耗1molNaOH,HCOO-不能与苯环直接相连,符合条件的是;故答案为6;;
Ⅱ.(1)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正丙醇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水解可生成,然后该二元醇脱水生成HCHO,即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由于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氧化为醛或酮﹐因此2-甲基-2-丙醇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不会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溶液不褪色。
15. 1 C8H11NO2 3 羰基、酰胺基 ③⑤①⑥④② +2NaOH+2NaBr +NaOH+2Cu(OH)2 +Cu2O↓+3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2,2,3,3-四甲基丁烷,主链为丁烷,在2、3号C各含有2个甲基,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H3C(CH3)2C(CH3)2CH3,键线式为,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只有一种环境的H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1种;
(2)根据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有8个C、11个H、1个N、2个O,分子式为C8H11NO2;-CN中C为sp杂化,双键中C为sp2杂化,其它C均为sp3杂化,所以C原子共有3种杂化方式;
(3)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氧官能团为羰基、酰胺基;
(4)1-溴丁烷为非电解质,无法电离,但可以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Br-,酸化后可以和硝酸银生成沉淀,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⑤①⑥④②;
(5)溴原子在NaOH水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可以水解转化为羟基,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Br;
(6)醛基可以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为羧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含有NaOH,所以生成的羧基会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为: +NaOH+2Cu(OH)2 +Cu2O↓+3H2O。
16. NaOH溶液 +2[Ag(NH3)2]OH +2Ag↓+3NH3+H2O
【解析】
【分析】
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甲苯,二氯甲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不稳定,自动失水生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 由题意知,可由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失水得到,由→为卤代烃的碱性水解过程,因此条件2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溶液;
(2)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得到苯甲酸铵、Ag、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H3)2]OH+2Ag↓+3NH3+H2O,故答案为:+2[Ag(NH3)2]OH +2Ag↓+3NH3+H2O;
(3) 由题给信息知,A为苯甲酸盐,酸化后得到,B为,苯甲酸与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故答案为:。
17. F G I J
【解析】
【分析】
【详解】
F和G的名称均为氯丁烯;I和J的名称均为氯甲基丙烯,所以F和G、I和J属于同一种物质。
18. B 冷凝回流 B 催化剂 HCl和2-丁醇 减少2-氯丁烷水解 分液 80%
【解析】
【分析】
以2-丁醇[]为原料制备2-氯丁烷的反应原理为+HCl+H2O,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步骤分析解答。
【详解】
(1)甲装置中圆底烧瓶加入少量无水和浓盐酸,充分溶解、冷却,再加入 2-丁醇加热一段时间,溶液的体积约为146mL,反应时圆底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因此圆底烧瓶的容积可选择250mL,故答案为:B;
(2)甲装置中Ⅰ处的仪器为冷凝管,可以冷凝回流2-丁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乙装置中Ⅱ处的仪器为直型冷凝管,选B,故答案为:冷凝回流;B;
(3)根据题意,“步骤1”中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故答案为:催化剂;
(4)根据表格数据,“步骤3”中先用蒸馏水洗涤,是为了除去HCl和2-丁醇;由于2-氯丁烷碱性条件下水解,再用10%溶液洗涤,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该操作要迅速;最后加入固体干燥并过滤。上述步骤中除过滤外,分离2-氯丁烷与水相时需要分液,还涉及的操作为分液,故答案为:HCl和2-丁醇;减少2-氯丁烷水解;分液;
(5) 2-丁醇的质量为×0.8=37g,理论上可以生成2-氯丁烷的质量为×92.5g/mol=46.25g,2-氯丁烷的产率=×100%=80%,故答案为:80%。
19. 分液漏斗 bcfe 冷凝回流,平衡气压 干燥气体,并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两种气体的流速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50.0% 产品中溶有未反应的氯气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是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装置,仪器a是分液漏斗,是为了控制滴加液体的用量,所以仪器A名称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己装置是乙醇在五氧化二磷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乙醇易挥发,产物经过戊装置中的水除去乙醇,再经过庚的浓硫酸除去水,进入丁装置,与氯气反应制得1,2-二氯乙烷,按实验原理将装置戊、己、庚连接起来的顺序为:d→b→c→f→e→a ;故答案为:bcfe;
(3) 1,2-二氯乙烷的沸点较低,在反应时易挥发,可用丁装置中长玻璃导管B来冷凝回流,同时B也可以排除多余气体,平衡气压;丙和庚装置中所盛试剂都是浓硫酸,丙中的浓硫酸是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氯气,庚中的浓硫酸是为了干燥乙烯,同时观察气体的流速;故答案为:冷凝回流,平衡气压;干燥气体,并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两种气体的流速;
(4)尾气中有残留的氯气,氯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而实验装置中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5)量取19.8g产品,加足量稀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所得混合液中加HNO3溶液至酸性 然后加入标准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沉降后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称量,得到28.7g的氯化银,物质的量为:,由氯原子守恒可得1,2-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则产品中1,2-二氯乙烷的纯度为;故答案为:;; 50.0%;
(6)经测定,产品纯度偏高,也就是氯元素含量过高,可能的原因是产品中溶有未反应的氯气;故答案为:产品中溶有未反应的氯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填空题,共4小题,实验题,共1小题,推断题,共1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课时训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