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1页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2页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共6页。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 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 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二.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三. 教学安排:2课时。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他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 生字词:     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 )四落()枕观()测     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  参差()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背景介绍:竺可桢长期坚持物候观测,掌握了翔实的资料,为我国物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文就改写自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他当时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2. 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对于第四题,文中有些提示学生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      此外……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还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4. 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两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至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第四部分,11、12两段,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5.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物候学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不能调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大。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课文,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    (1)与重拟第一段相比较?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出这些起着什么作用?     重拟第一段: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同时,在写法上有如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四季风景图,将各个季节的物候现象描述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物候现象产生了兴趣。文章用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表示时间的推移,灵活而不呆板。这一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2)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第二、三句列举了三个例子,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这里为什么用两句来说明,而不用三个分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呢?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此外,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同时,前后两句的句型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完全是为内容服务的。   (3)第3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写出了什么内容?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这一部分介绍很引人入胜,文章不从概念出发,而先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2. 引导学生解题。     本文介绍的是有关物候方面的知识,但文章标题却用大自然的语言,采用这种说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首先,这种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其次,切合读者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3. 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其中第4段先指出活生生的生物是观测物候的活的仪器,它虽复杂,却灵敏;又指出观测的数据对农业的作用,简便易掌握。第5段则用具体的植物名称、具体的数字,具体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事理。   4.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这个独句段,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单独成段,领起下文四段;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眉目清晰。    (2)第7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7段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主要说明两层意思。第一层说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这是读者很明白的自然现象,只一笔带过。第二层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读者不易明白,就举例详加说明。    (3)第8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8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先讲道理:这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这一点可能会与人们所想的情况不同,因此接着连举两例来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4)第9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另一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先用一句话说明一般情况: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然后,用不过二字转折过来,详细解说逆温层这一特殊情况。文章对逆温层出现的季节、时间、气候条件、高度、原理和现象等作了具体的解说,使读者一目了然。    (5)第10段说明了什么?在说明方法上具有什么特点?     第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古今差异。写得简略,只用资料来说明这种现象。     以上四个段落的起始句,写得灵活而有变化,读起来不枯燥、不呆板。分别写了四个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按影响的大小依次排列,从主到次,条理清楚。   5.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是怎样结束全文的?    这一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以表达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更大丰收的愿望,结束全文。    第11段首先说明物候学的性质:接近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然后分别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用首先突出其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对于确定和两个可以    利用来略说四点。最后再说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12段,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的希望。结尾又提大自然的语言,紧扣了本文的标题。  三. 进一步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本文还十分注意段内层次的安排。有的以时间为序。如第1段按一年四季的时序说明;第3段说到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说明。有的以空间为序,如第8段列举两例,一例是大连与北京相比,一例是烟台与济南相比,安排也很顺当。    又如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第一句提出观点,统领全段。下面分两层说明。第一层(第2句)说明常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人都理解,只用一句带过;第二层(第3-8句)说明另一种特殊情况。第一层写得也极有条理。先用一句表示转折,领起下文。然后举例说明。举例时先解释,什么是逆温层,后说理,再说明具体情况,这种特殊情况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所以说明详尽。  四. 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    举例子的方法运用最普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对比较抽象的道理做深入浅出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举例的多少要根据需要。一般只需举一例即可,也有举两例甚至更多的。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作比较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时间只比北京早十天。    本文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打比方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本文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这两个分句,就很富表现力。    教师小结本文的逻辑脉络。    文章从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顺序说明了物候──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又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在兴趣盎然中懂得了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完成指导用书。   2.完成课后练习三。  

    相关教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文学常识】,【课文研习】,【合作探究】,【主旨归纳】,【拓展延伸】,【自我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语言品味】,【主 旨】,【拓展迁移】,【自我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灯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灯笼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知识链接】,【走进作者】,【字词积累】,【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语言品味】,【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