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优秀语文教案

    初中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优秀语文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课后能背诵课文。熟悉文本,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常识。
    2、理解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以及虚词使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增加文言积累。
    3、细读文本,在能通顺翻译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和细节描写理解文章内容,探究文章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以及虚词使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增加文言积累。
    【教学难点】
    部分新见文言词汇的学习与理解。
    在通顺翻译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的细节理解和主题讨论。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作业:
    作业1:课前预习作业: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2.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意。
    作业2:课后复习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曹刿论战》古文三行作业。(第一行原文,第二行重点字词,第三行句子翻译)
    作业示例:略
    环节
    时间分配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分钟
    提问引入: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可能回答示例: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齐鲁长勺之战也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勺之战。
    聆听、回答“以少胜多”的战争的例子
    回忆以少胜多的战争的例子,带入故事情境
    2.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学常识介绍
    3分钟
    介绍齐鲁长勺之战的历史背景,展示战争经过示意图
    介绍《左传》相关的文学常识
    介绍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1.聆听
    2.记笔记
    1.介绍文学常识,了解文化背景
    2.了解具体背景知识,进一步走进故事情境
    3.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3分钟
    1. 正字正音,全班朗读课文。(之前要布置预习作业)
    2.指导学生具体朗读的方法,包括重音、停顿、语速快慢、朗读神态、语气等。
    1.正字正音2.朗读
    1.再次熟悉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4. 再读课文,初步疏通文意。
    3分钟
    1.在上一环节指导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1.朗读
    2.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涵咏讽诵是古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艺术特色。
    5. 文本学习(第一段)
    10分钟
    1.结合注释带领学生翻译第一段,强调重难点字词和其他重点文言现象。(翻译必须一字一句,力求准确,以教材为准)
    2.教师提问,指导思考,回应学生回答。
    问题1:“十年春,齐师伐我。”都交代了什么?(备答:战争发生时间、作战双方、战争的性质)
    问题2 :请简析“十年春,齐师伐我”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备答:这一句写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的双方及战争的性质。“齐师伐我”说明当时情况紧急,为下面的“请见”表现曹刿的爱国之情做了铺垫。)
    问题3: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备答:不是多余的,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远见卓识。)
    问题4:曹刿请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备答:直接原因:齐师伐我。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问题5: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什么展开的?请依次说出庄公进行战争的三个条件。曹刿肯定的条件是什么?说明他什么战略思想?(备答:围绕“何以战”展开。庄公提出“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小大之狱……”三个条件,即1将养生之物分给他人、2祭祀时以信待神、3如实公正地处理大小案件。曹刿肯定了第3个条件,说明他有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1.结合注释翻译文章
    2.思考并回答问题
    3.记笔记
    古文学习要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所以要回到文本。同时也要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和思维的训练,故要翻译与思考结合。
    6.文本学习(第二段)
    10分钟
    1.结合注释带领学生翻译第二段,强调重难点字词和其他重点文言现象。(翻译必须一字一句,力求准确,以教材为准)
    2.教师提问,指导思考,回应学生回答。
    问题1:本段写了哪两件事? 曹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备答:击鼓、逐师两件事。体现在适时决定出击、适时决定追击。)
    问题2:本段体现的曹刿战术思想是?(备答:捕捉敌方勇气衰竭,我方勇气旺盛的有利战机进行攻击。仔细观察,摸清虚实,知己知彼,然后追击敌兵。即抓住战机出击和追击。)
    问题3:找出庄公与曹刿对比的句子,并分析人物形象。(备答:曹刿与庄公的对比。战局初开:“公将鼓之”/刿“未可”,待敌三鼓;齐军刚败:“公将驰之”/刿“未可”,细观敌情。庄公:急躁冒进,不懂战术;曹刿:谨慎对敌,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1.结合注释翻译文章
    2.思考并回答问题
    3.记笔记
    古文学习要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所以要回到文本。同时也要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和思维的训练,故要翻译与思考结合。
    6.文本学习(第三段)
    9分钟
    1.结合注释带领学生翻译第三段,强调重难点字词和其他重点文言现象。(翻译必须一字一句,力求准确,以教材为准)
    2.教师提问,指导思考,回应学生回答。
    问题1:齐人三鼓,为什么刿曰“可矣”? 反攻的最好时机是什么?(备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之时。)
    问题2:公将驰之,刿为何先说“未可”,后来又说“可矣”? 追击的有利时机是什么?(备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视其旗乱,望其旗靡” 。辙乱旗靡之时。)
    问题3:找出曹刿慎重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找出表现鲁庄公“鄙”的句子。(备答: 表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表现:“既克,公问其故”)
    1.结合注释翻译文章
    2.思考并回答问题
    3.记笔记
    古文学习要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所以要回到文本。同时也要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和思维的训练,故要翻译与思考结合。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教学设计,共11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读精炼,主题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