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展开课题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备课人: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本诗的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的语言美,理解作者的情感。
3、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体味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本诗的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难点)
2、体会诗歌的语言美,理解作者的情感。(重点)
3、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体味生命的美好。(重点)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猜猜她是谁?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她集美丽,才智,中西方的优雅气质于一身,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她还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是一位美女,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形容她太俗气,“云想衣裳花想容”则太娇气。她美得清冷,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她的美,就如她自己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别人眼中的林徽因?
冰心提起林徽因,开口就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二、【走进作者】
1、生平
林徽因(1905-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2、人生简历
林徽因 出身官宦世家
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对徽因的培养自来严格
1920年,随父亲游历欧洲,立下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1924年6月,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7年夏,入耶鲁大学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1928年3月,结束舞美学业,同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家结婚。9月,梁思成、林徽因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分别为主任、教授。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故,梁思成、林徽因为其父设计墓碑。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生下其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1930年12月,林徽因肺病日趋严重,协和医院大夫建议到山上静养。
1931~38 笔耕不辍,发表《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平郊建筑杂录》等等
1939年冬,梁思成、林徽因去云南、四川、陕西、西康等地作古建筑考察。后林肺病复发,抱病卧床四年。
1951年,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
1952年 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
1954年6月,林徽因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秋,林不抵郊外风寒,由清华园搬到城里去住。不久,因病情恶化住同仁医院。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三、【字词积累】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轻灵(qīnglíng) 娉婷(pīng tíng) 鲜妍(yán) 冠冕(ɡuān miǎn) 呢喃(ní nán)
2、解释词语
轻灵:动作轻巧灵活,也指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文中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呢喃:拟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
【诗歌鉴赏】
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四月,一年中最珍贵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
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写出了人间四月天的什么特点?
(一)赏析第一节
明确:通过“四面风”写出了四月天的轻灵、光艳
将“笑响”拟人化,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笑声的清亮与悦耳,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快、喜悦之情。
(二)赏析第二节
明确:通过“云烟、黄昏、风、星子、细雨、花”写出了四月天的轻盈、柔美与恬静
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 将“你”带来的温暖写得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由衷的喜悦之情。
“闪”字将静态的“星星”在朦胧的“云烟”中若隐若现的情形写的具体可感,突出了“星子”的动态感,形象生动。
(三)赏析第三节
1、“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这句话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倒装句,应为“你是那轻,那娉婷,鲜妍”,突出了“你”“轻”“娉婷”的特点。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
2、明确:通过“轻、娉婷、百花的冠冕、月圆”写出了四月天的庄重、美好
(四)赏析第四节
这里也有两个倒装句,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写出“你”新生时的娇嫩与美好。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写出“你”的柔嫩与生气。
2、本节诗歌中的哪些词语描写了“你”的颜色?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明确:“鹅黄”“绿”“白”它们都是明亮的暖色,给人温润的美感,让人感到温暖、生机与希望。
3、明确:通过鹅黄、芽的绿、白莲写出了四月天的新鲜柔嫩
(五)赏析第五节
明确:通过花开、燕在梁间呢喃写出了四月天的爱,暖和希望
最后一节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与诗的开篇遥相呼应,更加强烈地表现出了作者对“你”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小结归纳
作者通过赞美人间的四月天来赞美“你”。
第一节:赞美“你”的轻灵、光艳。
第二节:赞美“你”的轻盈、柔美与恬静。
第三节:赞美“你”的庄重、美好。
第四节:赞美“你”的新鲜柔嫩。
第五节:赞美“你”的爱,暖和希望。
五、【合作探究】
1、你认为“你”指的是谁?他(她)与林徽因是什么关系?
明确: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意图,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还有人认为是儿子的出生而作。
爱情——悼念徐志摩,亲情(爱子)——梁从诫。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新颖别致,暗含作者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珍爱、希望。
资料链接:林徽因的感情世界
林徽因在感情生活中,遇到的是三个不同风格的男子。诗人徐志摩,建筑师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视林徽因为掌上明珠,一生的目光,都围绕着林徽因的身影转动着。
因为懂得,所以离开——与徐志摩
1920年,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面对徐志摩热烈而率真的感情追求,林徽因不知所措了。不可否认,她爱徐志摩广博的见识、独立的见解、奔放的性情、坦荡率真的为人。但她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即使徐志摩为此离了婚还自己以自由身出现在林徽因的面前,林徽因拿出来的仍是拒绝,她的生命赴了梁思成的约。
也许,林徽因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了她能拿出来给予诗人的最好礼物,那就是——朋友,爱情或许有期限,而朋友是永远的!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
因为懂得,所以相守——与梁思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林徽因随父亲去英国之前,他们就互相认识了。那时,梁思成已经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科班。1922年,梁思成21岁,比林徽因长3岁。在父辈的安排下,他们由相识而相爱了。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有太多的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
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梁的姐姐家结婚。之后去欧洲各地考察世界驰名建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
有一次,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因为懂得,所以祝福——与金岳霖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 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
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2、这首诗歌有何特点?它美在哪里?
文体知识链接
新月派及新月诗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三美” :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示例一:
(1)音乐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它浓郁的节奏音乐美。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但注重押韵,而且在这首诗中,时而故意进行一些断句,使大家读来充满阻断感,不由自主的放慢节奏,更利于诗人自我感受的传达。
(2)绘画美
诗的绘画美则是通过那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表现得一览无余。“春的光艳”“夕阳的黄昏”“艳丽的百花”“雪后鲜艳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柔软的烟”“闪动的星子”“绵绵的细雨”,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夕阳、云烟笼纱、雨润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用诗的形式跳跃于文字间。
(3)建筑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共分为五段,每段以三四行来描写,通过字数与句式的变换,达到了动态上的平衡。这首诗的建筑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豆腐块”式的美,而是 一种形式与情感的高度结合,一种独具特色的美。
意境美:“黄昏”、“夜晚”、“月亮”、“白莲”等意象的描写渲染一种优美、浪漫的意境。
示例二:
内容美:诗中“黄昏”是吹着“软”风的,“夜夜的月圆” ,“白莲”也是“梦期待”的、“柔嫩喜悦” 初放在“水光浮动”之上的。形容词的前缀修饰给人以吉祥美满之感。
色彩美:诗中有“黄昏”、“鲜妍百花的冠冕”、“雪花后的鹅黄”、“初放芽的绿”、“白莲”、“一树一树的花开”等,这些景象虚实结合,冷暖相呼应,充分体现了画面的纯净美好,充满生机与色彩。
形式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以及倒装、通感等表现方法将意象美丽和诗中的纯净意境描绘出来。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
音韵美: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诗歌的跨行法:一。三句押韵)
六、【小结】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首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赞歌,让四月天带给我们永恒的春天,让四月天在我们心中留下最美的记忆,纪念这四季中最美好的四月天。
她淡雅如菊,清香如茶,却在不经意间成为焦点;她智慧聪颖,傲世轻物,却距离得当,让人有亲近的冲动;她恬淡适宜,如飘渺烟尘,令人捉摸不定却忍不住驻足欣赏,欲罢不能。 更重要的是,她的气质让人学会了缄默。
女性当如林徽因,如她温雅时尚,如她知性慧心,如她率真坦诚,如她执着坚韧,如她一样为自己谱写一个多姿多彩的亮丽人生!
【自我总结、反思促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词积累,课文欣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建议,课堂教学阶段,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