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总目标,教学流程,学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本特点发掘
《列夫•托尔斯泰》系名家写大师,自然非同凡响。表面看,作者描绘的是一幅“肖像画”,实质上,却是在揭示大文豪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茨威格用一篇短短的文章,从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了一个天才的灵魂。
从内容看,本文有如下特点:
1.在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的基础上,集中且反复地描写托尔斯泰“黑豹似的目光”,让读者沿着这样的目光,洞察到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和伟大的灵魂。
2.课文结尾耐人寻味,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但是,“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托尔斯泰有了那样的目光,他便把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和了解自身当作了他一生的幸福,但是他却不能享受到世俗的幸福,有自己内心的痛苦。他的幸福是欠缺的,却是最为丰满的,最有意义的。他的精神和灵魂才因此而更加伟大。
3.《列夫·托尔斯泰》立意构思出人意表,那就是雕刻出托尔斯泰那颗伟大而丰富的灵魂,并向世人揭示一个重要的道理:天才的灵魂往往栖居在那些简陋而平凡的躯体之中,并不见得要凭借光彩的外表。
从写法上,有如下特点:
1.丰富的想象。本文因为是集中笔墨对人物的肖像进行刻画,与肖像画有异曲同工之效,所以,被称作是为托尔斯泰描绘的一幅“肖像画”。但是茨威格描绘的肖像并不呆板、乏味,而是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本文中或借助于修辞发挥想象,或结合情境赋予人物肖像以更深刻丰富的内涵和韵味,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头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热带森林般茂密”,不仅写出了头发的特点,而且生动形象,拓宽了读者思维的空间。纵横驰骋的想象,使得本来呆板的肖像描写充满情趣,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2.全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奇特而又贴切,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由此展开对人物的描绘。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还为我们揭示了托翁深邃的精神世界。既形象生动又入木三分。
3.先抑后扬,别具匠心。在文章中,作者一点也不吝啬笔墨来刻画托翁的丑陋:多毛,让人畏缩的粗劣,失调、崎岖、平庸,忧郁、消沉、愚钝和压抑,丑陋可憎,甚至毫不客气地称之为“侏儒”!已经到了丑化的地步,是赞扬还是贬损?这其中正蕴藏着茨威格的独具匠心:粗鄙失调的外貌是用以反衬托尔斯泰那极富才气,极具洞察力的犀利目光。这种先抑后扬的艺术构思的效果是不仅让人领略了托尔斯泰眼睛的独特魅力,而且也感受到他那粗鄙的外貌带给人的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整个形象极其丰满,气韵生动。
4.本文的语言总是呈现出这样一种特色:在看似极尽贬损的词语中,满含着对托尔斯泰的无限敬意,并由此迸射出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作者因为仰慕托尔斯泰那颗伟大灵魂而以难以遏制的澎湃激情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议论与描写。
(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课文从表面看,描绘的是一幅“肖像画”,实质上,却是在揭示大文豪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教读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读懂托尔斯泰的丑陋,读懂托尔斯泰的目光及其深处的灵魂,读懂茨威格写作本文的最大奥妙,最精彩之点。
2.由于是翻译作品,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力图体现在学生个人感受和个性理解的参与、交流、碰撞下达成共识,获取新知的教学过程。应避免肢解式的分析和空洞的总结。
二、学情分析
1.本课词语较多,鉴于本班学生基础知识存在一定问题,应该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词语音形义的学习与积累,扫除文本理解的障碍。
2.本班学生已经阅读过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在其中的《逃向苍天》一篇中了解到了托尔斯泰内心的矛盾痛苦,看到了托尔斯泰最终出走,与贵族身份决裂,与家庭决裂,这对托尔斯泰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句话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3.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课文使用大量的篇幅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粗劣,却没有降低其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形象的原因存有疑惑,这正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着力点。
4.学生学习过一些写实性的肖像描写,但对于本课如此大量使用比喻,而且具有强烈夸张色彩、漫画式的肖像描写,学生接触较少,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障碍。
5.通过肖像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学生很少见过。他们对肖像描写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简单地形成对人物外貌特征的了解,而对于肖像描写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更难通过肖像描写来领悟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总目标
1.字词的学习与积累。
2.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进行肖像描写的方法,并体味其表达效果。
3.把握托尔斯泰的形象,理解由外貌揭示心灵的手法,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4.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5.体会茨威格立意构思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对托尔斯泰肖像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由外貌揭示心灵的手法,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流程: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托尔斯泰相关资料。
2.学习和积累字词。
3.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
4.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查找资料。请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找有关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重点收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生平、作品、评价方面的资料,形成对托尔斯泰的初步认识。
2.分类整理资料,为课堂交流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由外貌揭示心灵的手法,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2.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3.体会茨威格立意构思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2分钟
1.幻灯片展示托尔斯泰的照片。
2.托尔斯泰创作的剧本《光在黑暗中发亮》,可以说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这个剧本始终没有完成,因为托尔斯泰不知该如何结局,他还没有为主人公的矛盾找到解决办法。矛盾的痛苦生活折磨着托尔斯泰,1910年10月末,风烛残年的他在经过了几场极富戏剧性的冲突之后,终于毅然决然悄悄离家出走,旅途的劳顿使他重病之后与世长辞。茨威格以此为契机,采用戏剧形式再现了这一幅令人唏嘘的历史画面。就是我们已经读过的《逃向苍天》,在剧本里写了托尔斯泰终于获得了安宁,结尾处通过他的家庭医生和朋友杜山的话写到:“如果他不为我们这些人去受苦受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也就永远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属于全人类。”
观看
倾听
调动积累,引导进入课文情境。
二、积累
5分钟
1.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
黝( )黑 滞( )留 禁锢( ) 甲胄( ) 锃( )亮 炽( )热 广袤( ) 长髯( )
粲( )然 一绺( )
2.完成四字短语填空
( )制( )造 藏( )纳( ) 郁郁( )欢 ( )立( )群
正( )危坐 ( )首( )眉( )
诚( )诚( ) 无可( )疑 ( )然失色 广( )无( )
3.解释下列词语
器宇: 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轩昂: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注音、读准。
填写、齐读。
解释词语含义。
扫清阅读障碍。
三、了解作者及托尔斯泰
5分钟
1.出处及体裁
2.作者茨威格简介
3.背景: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资料,介绍托尔斯泰。包括:国籍、称号、作品、身世、地位、生活和主要思想等等。
读页下注释。
学生介绍。
小组交流,重点内容在全班交流。
为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四、把握内容,体会肖像特征
12分钟
1.默读课文,圈画关键句、难句。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示例点拨:本文描写托尔斯泰相貌平平,极其普通,赞美他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3.逐段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概括回答。
读课文,梳理各段内容。说说各自的特点。
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托尔斯泰的肖像特征。
五、学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12分钟
1.比较:与本单元的《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两篇文章对比,在肖像描写上的区别。
2.作者是怎样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试赏析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3.体会由这些比喻和夸张,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想象。
4.从全文看托翁给你的总印象是什么?
对比分析。
品评语言。
体会、交流。
概括
了解本文在描写人物上的特色。
感受人物形象。
六、拓展延伸
8分钟
学习课文中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使人物形神兼备的方法,尝试着描写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人的外貌。
独立完成写作。
全班交流。
学以致用
七、布置作业
1分钟
批注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者作者议论性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
完成作业。
板书
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外貌特征:须发 面部 表情 长相
(普通平常、丑陋粗鄙) 肖像描写:
眼睛特征:目光 感情 威力 赞美 比喻、夸张
(丰富敏锐、非同寻常)
环节
教学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分钟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
思考
带入阅读情境。
二、找出矛盾之处
10分钟
本文有很多看似矛盾之处,但这些矛盾对立统一,引导我们最终触摸到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天才的灵魂。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到哪些矛盾点,并体会作者的用意。
提示:可以从人物、人物表现、用词、结构、人物情感等角度分析。
细读课文。
做批注。
讨论、交流。
培养鉴赏和审辩式思维能力。
三、体会写法的精妙之处
10分钟
从文本的矛盾之处,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法方面的哪些独特之处?
1.先抑后扬
前几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极力贬损,后几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时则极力褒扬。这种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和结构方式更好地突出了这位伟人的天才灵魂。
2.铺排和渲染
重点分析第五段是怎样层层铺排与渲染的。
3.肖像描写的作用
作者是怎样通过肖像描写来揭示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
小组交流。
细读第五段,体会。
分析、交流。
学习写法,体会文本的艺术性。
四、问题探究
10分钟
1.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主人”是指谁?怎样理解这句话?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细读文本,联系上下文分析。
结合背景资料分析,和同学讨论。
理解重点语句,培养鉴赏能力。
理解托尔斯泰的幸福观。
五、写墓志铭
10分钟
托尔斯泰的坟墓,“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请你为这位伟大的人物写几句墓志铭。
要求:
1.对人物的理解较为深入,人物评价准确、恰当。
2.叙事概要,语言雅致,文字简洁流畅。
3.有一定独创性。
明确要求。
独立写作。
小组交流。
表达敬意,
深入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
六、总结主题
3分钟
本文通过大量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托尔斯泰的肖像,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通过对他眼睛和目光的描写,揭示了他天才的灵魂和高尚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了对他的崇敬赞美之情。
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文章主旨,自由交流。
理解作者的构思和意图。
六、布置作业
1钟
阅读罗曼•罗兰《名人传》第17节中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并与课文比较,发现两者笔法的异同。
阅读
完成比较。
拓展延伸,培养鉴赏能力。
板书
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丑陋粗鄙 先抑后扬 犀利
外貌 眼睛、目光 情感丰富 崇敬赞美
相貌平平 铺排渲染 深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文体知识,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疏通障碍,跳读课文,读懂人物,深入探究,读出自己,教师总结,情感升华,作业布置,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