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七章 力
展开第七章 力
满分秘籍
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托起两个鸡蛋
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注意理解力的概念,要注意以下两点:
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不能脱离物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更不会有力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意(1)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方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分为三种情况:①仅速度大小发生改变;②仅运动方向发生改变;③速度大小和运
动方向同时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这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弹性和塑性
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物体
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变形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这类物体发生的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该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2.弹力
(1)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我们常说的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属于弹力。
(2)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
3.弹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2.万有引力: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由牛顿提出的,正是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的引力,使得水向低处流、抛出的
石块落向地面….
满分小练
1.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2.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4.“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
C.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6.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对小球可能有拉力,可能没有拉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7.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
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的压力
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
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8.如果地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消失,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壶里的水很容易倒入人的口中
B.河水不会自动向低处流动
C.人轻轻一跳就可能离开地球
D.地球上在空中的物体将浮在空中不会自动落下来
9.如图所示,铅垂线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铅垂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利用铅垂线检查窗台是否水平 B.乙图中利用铅垂线检查墙体是否竖直
C.铅垂线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 D.铅垂线应用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10.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11.如图是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舰载机在山东舰着陆后,飞机仍会在甲板上高速滑行,此时飞行员相对于舰载机是________(填运动状态)的。为使飞机平稳着陆在甲板上,阻拦索对刚着陆的飞机施加一个拉力,使其速度迅速减小,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牛,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如果该同学拉着此木块较快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会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牛。如果在木块上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变小。
13.如图,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力,方向水平向左,力,方向水平向右,则A受到B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方向为_______;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方向为_______。
14.如图甲所示,支杆固定在木板上,小球A通过细绳悬挂在杆端O处,利用此装置可以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图示位置缓慢增大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此过程中细绳与虚线(虚线始终与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剪断细绳,小球将沿_______(选填“”“偏左”或“偏右”)的方向下落。由实验分析可知: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的。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乙所示的重垂线来检测墙体是否竖直,图中所示的墙体向_______倾斜。
15.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__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______。
16.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太和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在物理学中用劲度系数k表示弹簧的弹性性能。则有关系式.
(1)如图甲所示是某根弹簧的拉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多少?
(2)因单根弹簧的弹性限度有限,某同学将两根同样的轻质弹簧并联起来使用,如图乙所示,忽略整个装置的重力,若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 kg,则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多大(取)?
(3)试推导上述两根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单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关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拉力的作用下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弓的弹力使箭由静止变为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靶的阻力让箭由运动变为静止。所以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A选项。
2.答案:C
解析: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选项正确。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选项正确。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选项错误。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选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C错误,D正确。
4.答案:C
解析: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正确。故选C。
5.答案:B
解析:物体本身没有重力(只有质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当接触面水平时,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故B正确;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时,如果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或接触面光滑,则物体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错误。故选B。
6.答案:B
解析: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球受力平衡,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如果绳子拉力不为零,小球受力不可能平衡。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题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题图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也等于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故①错误,②正确;由题意知,题图乙中小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当将小球压至题图丙所示位置时,弹力大于重力,解锁后,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达到最大,小球继续向上运动,弹力小于重力,做减速运动,因此题图丙中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③错误,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8.答案:A
解析:水壶里的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会倒入口中,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受到重力作用,则水壶里的水将不能很容易地倒入人口中;河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才向低处流,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受到重力作用,则河水不能自动向低处流动;站在地球表面的人受到重力作用,使人不能轻易脱离地球,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受到重力作用,人一跳就可能离开地球;如果重力消失,地球上在空中的物体将浮在空中不会自动落下来。
9.答案:D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的),如果墙与铅垂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墙和铅垂线平行),说明墙壁就是竖直的,则乙图中是利用铅垂线检查墙体是否竖直;如果窗台和铅垂线的方向垂直,说明窗台水平,则甲图中是利用铅垂线检查窗台是否水平。
10.答案:B
解析:任何物体都有重心,故A错误;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在圆环的圆心,它不在圆环上,故B正确;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处,故C错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而物体受到的力并非都作用在重心上,故D错误。
11.答案:静止;运动状态
解析:当舰载机在甲板上高速滑行时,飞行员与舰载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此时飞行员相对于舰载机是静止的;当舰载机着舰并精确钩住阻拦索后,其速度迅速减小,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答案:二力平衡;1.5;等于;可能
解析: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1.5 N,滑动摩擦力也是1.5 N;如果该同学拉着此木块较快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1.5 N,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1.5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 N;如果在木块上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如果是向下的压力,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增大,摩擦力会增大,如果是向上的拉力,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减小,摩擦力会减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3.答案:3;水平向右;3;水平向左
解析:A受到向左的力保持静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3 N,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也是3 N。
14.答案:变大;;竖直向下;左
解析: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细绳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当从题图甲所示位置缓慢增大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时,细绳与虚线之间的夹角α将变大。剪断细绳,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球将会沿方向下落。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由题图乙可知重垂线上端与墙紧靠,下端重锤的位置在墙的左侧,故墙向左倾斜。
15.答案:大于;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为8 kg时,在甲星球表面的重力为120 N,在乙星球表面的重力为40 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为120 N时,其质量为8 kg,两者的比值为,则甲星球表面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
16.答案:(1)2N/cm
(2)5N
(3)
解析:(1)根据由题图甲知,当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2)因,则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3)两根并联弹簧受到的总拉力,两根弹簧并联后总伸长量和每个弹簧的伸长量相等。又,,,所以,故。
【期末复习】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第七章 力: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第七章 力,文件包含第七章力解析版人教版docx、第七章力原卷版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九章 压强: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九章 压强,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八章 运动和力: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八章 运动和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摩擦力的作用点,三种摩擦,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