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 第 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3.理 解运用类比说理、设喻说理来表明见解巧妙的讽谏艺术 4.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重点1、3、4难点2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谋臣策士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王。这些谋士崇尚“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以滔滔雄辩之辞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所以《战国策》也是一部谋略与雄辩的宝典。 《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kūn)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准备课堂笔记 课堂导入,激发兴趣讲授新课作家作品《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邹忌讽齐王纳谏” 题解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纳——接受。讽谏,委婉地规劝邹忌规劝齐王,齐王接受谏言。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课文释词和翻译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长:这里指身高昳丽:光艳美丽服:穿戴,动词孰与:表比较,两者相比,询问哪个更甚。孰,谁。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及:比得上者也:判断句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旦日:第二天不若:不如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孰:仔细,周详美:以……为美弗如远甚:远不如私:偏爱,动词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畏:害怕见:拜见诚:确实 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我美于徐公。以:认为于:比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地方:土地;方圆。莫:无,没有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善:好可得下等奖赏。” 乃:就民:百姓面刺:当面指责市朝:公共场合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议论。闻:使……听到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若:像初:副词,刚刚间进:偶然进谏期年:满一年虽:即使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朝:朝见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初步感知 1.课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2.主题归纳 本文生动地记述了邹忌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委婉规劝齐王接受正确的意见,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的故事,细致地刻画了一个聪明的谋臣形象,给人们以深刻思想启迪。 深入探究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邹忌比美 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少了“君美甚”一句,明显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出于礼貌、尊重,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3、(1)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面对赞美,邹忌有自知之明,并未得意忘形,对三人的回答有自己的判断。我确实不如徐公美……(2)邹忌思考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臣之妻→私我臣之妾→畏我臣之客→求我(3)你能用自己的话谈谈邹忌由比美想到了什么?(即悟出的道理)他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部分内容是后文设喻说理的前提。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明确: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第二段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第二段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 在这里,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5、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口头称“善”齐王纳谏并付诸行动,悬赏群臣百姓踊跃进谏。三令三赏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6、齐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 批评者勇气的大小。7、齐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着什么? 有知错就改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8、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9、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明确: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的方法,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设喻巧妙,态度诚恳,委婉动听,所以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文章第3段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小结:内:国内政治修明 外: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10.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 11.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课堂总结(1)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2)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了解作者,弄清写作背景 主动积极作答 重点字词补充重点句子翻译 讨论交流 带疑阅读,感知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简介作家作品 检查预习情况 补充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引导思考,激发兴趣 熟读课文 理清思路 板书归纳 引导思考,激发解题热情,主动完成课堂内容 课堂提升1.解释下列多义词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燕王私握臣手曰 (偏爱)(私下)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谁)(仔细)时时而间进间或、间断地2.解释下列实词邹忌修八尺 身高窥镜 照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面刺寡人之过 当面指责谤讥于市朝 公开议论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 方圆3.重点字词:(1)暮寝而思之。 躺而不睡(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3)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间:间或,断断续续的期年:满一年虽:即使4.说说下列词语是哪一种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名词作状语,当面(4)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5)上书谏寡人者名词做动词,写,上呈5.指出下列文言句子属于哪知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原语序是:不信自。补:何罪之有。唯利是图 何厌之有。惟命是从用“之”或“是”将宾语前置,以加重语气。(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状语后置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5)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固定句式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6.内容理解(1)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答: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语句是:答: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邹忌以设谕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答: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4)邹忌为什么时候么会劝谏成功?答: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他是一位责任感强,远见卓识,能言善辩的贤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7.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C.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B8.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D 加强基础,巩固课堂内容,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基础,巩固课堂内容,提升学习能力拓展延伸(1)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邹忌劝谏成功,仅仅因为有较高的劝说技巧吗?《战国策》中庞恭的“三人成虎”的进谏、百里奚的“唇亡齿寒”的进谏,可以说与邹忌的方法不相上下。为什么失败了呢? 唐代魏征没有讽谏艺术,每每获得成功。看来劝谏能否成功。其决定因素在于谏对象—王。由于君与臣之间的绝对不平衡,导致君主成为在这一过程中的绝对权威。而臣下如履薄冰,稍有差错,轻者丢官失命,重者株连九族。邹忌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齐威王的英明,齐威王才是最大的赢家,他赢得了名声,也赢得了国家强盛。 (3)《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示?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引导阅读,拓展视野,提升语文能力拓展延伸,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课件展示,抛砖引玉)理解教养,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课堂小结《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学以致用,学习与成长并进。板书 设喻说理 邹忌 齐王妻→ 私 → 宫妇左右妆→ 畏 → 朝廷之臣客→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 类比推理 受蔽(甚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名言导入,激发情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深入分析,课堂小结,实际演练,分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19 枣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家作品,写作背景,预习检查,课文探究,主题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